李女士你好,謝謝你的留言。
你好,欣賞你一直陪朋友渡過其人生的低谷,不離不棄。
家人離世可能是一個很大的失去:從此再沒有機會與逝者分享生活的一切,所以很失落、傷心、難過,甚至憤怒(為什麼丟下我?)初期可能會不斷憶起逝者的一切,特別是離世前的片段,及內心不捨之情,所以眼淚會不自控湧出來。當親人慢慢適應沒有逝者的生活,哀傷之情(griefing )會逐漸過渡(可能一至兩年)。
若逝者以自殺來結束生命,對家人及摯友都是一個很大的創傷,他們滿腦子都是問號:「任何事都有解決方法,為何不與我商量?」「為什麼我沒有察覺他有很大的困苦?」「我是否忽略了他最近異常的行為?」這些疑團反映當時人的內心或多或少有自責、內疚。因不能再與逝者對質,這個擔子可能令當事人久久不能釋懷。假若曾與逝者有一些近期衝突的人士,他會懷疑那次衝突是否導火線令逝者踏上絕路,所以他的愧疚更大。基於自責、愧疚,家人之間可能不太容易(或多次)談及逝者的離開,有一些家庭,甚至以此為禁忌。你的朋友對逝者的思念也不能向至親表達,他內心是何等的無奈及孤單。
愈與逝者的關係愈親密,家人與他的相處自然有很多記憶,特別是逝者的生日或其他節日之歡愉時光,所以那些日子臨近,記憶就容易浮現,思念及不捨之情再一次湧上心頭,所以心情較低落。(這會否像你朋友的情形? )
若一年大部份時間你朋友都能生活如常:工作、社交、睡眠、食慾都OK,只是在逝者離世那一個月情緒較低落—- 對於逝者不辭而別的傷痛,可能未完全釋懷。若朋友願意,可以鼓勵他見輔導,以整理內心複雜、甚或愧疚之情。
楊明康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
吳張秀美女士(高級心理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