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期通讯(2004年5月)

本期内容:

  • 浅谈心理治疗的进路
  • 躁狂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 情感虐待初探(一)
  • 谁可相依 — 谈亲密关系(一) 在期望与失望之间

下载通讯PDF档
浅谈心理治疗的进路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期通讯(2004年5月)
日期 : 2004-05-31

心理治疗是甚么?谁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全文

「有得医」、「有药食咗会好」、「病情可以受到控制」...这些说话都是病人所渴望听到的。相比五、六十多年前,大部份精神病患者被关进医院,长期与社会隔离的情况,现代医学及药物学的发展,委实应记一功!然而,能够从生理角度了解,有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治疗方式,却不等于忽略病人及家属朋友的心理需要,否则,我们的治疗便趋向「非人化」,形同一个计算机诊疗程序无异。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让读者对心理治疗有一些很基础的认识,以致懂得寻求适切的帮助。

 

心理治疗是甚么?

心理治疗,从广义上看,是以心理方式进行的治疗;是透过一个曾经接受相关训练的治疗员与病人特意建立的治疗关系,达致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改变他的异常行为模式、消减病征或更有能力抵御病征所带来的情绪困扰、改善人际关系、增进性格成长等目的。

 

谁人需要接受心理治疗?

如果说:「每一个人都有某程度的心理问题」,你可能会大力反对!「我有甚么问题?」。然而,想深一层,或许你也曾经历过,有时不知为甚么闹起情绪来,或是发脾气、感到疲倦、没有动力,或是对某些事情产生无故的恐惧、坐立不安、彻夜不能成眠,或是身体的警报系统变得特别敏感、经常焦虑恐慌、思潮起伏、无法自控。我们都会用一些惯用的方式自我舒解一下。但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反思一下:「我真的没有问题吗?」。假若你的心理压力或情绪问题,已经令你产生病征,或使你无法正常地生活及运作,又或者别人会因你的情况受苦,你便要寻求协助。心理治疗是提供协助的途径之一,亦是你可以选择的进路。经过评估后,治疗员也可能认为你需要同时接受其他方式的诊治,而作适当转介。

 

心理治疗的进路

心理治疗的进路和方式繁多,基于篇幅所限,以下只举例介绍两大心理治疗进路:(1) 行为及认知心理治疗 及 (2) 分析性心理治疗。

 

(1)    行为及认知心理治疗法

 

这方法常用于治疗各种焦虑症,如恐慌症、恐惧症、强逼症及轻性抑郁,也用于改善长期病患者的社交、行为、工作及社会适应等。治疗的基本理念,是相信认知和行为是互动的;而两者都会影响人的情绪反应。我们怎样「想」,就会决定了我们怎样「做」;如果我们认定了心跳得快便很有机会猝死,那么当我们的心跳稍微提高一些时,我们便会慌张得要命了!恐惧倒头来便会支配了我们的行为,而病态行为得以持续,是因为这些行为令病人得到某程度的好处。行为及认知治疗师会针对解决我们的「非理性思想偏差」、或者从改变我们的惯性行为作出发点,引导我们验证这些假设及信念的偏差,从而使病态的表现从根拔起。

举例说:
强逼症的患者不断洗手是因为洗手这个行为能使他感到舒服,减少他对另外一些事情的焦虑(例如怕污糟、怕生病);洗手的行为使他的焦虑实时降低,但却令他无法验证他所谓的「污糟」,其实并不累事,也不会因此而生病;相反,减少焦虑的强烈「快感」使他在无需要的情况下,也要去洗手,甚至会将洗手配合起一些特定之方式和假设的信念,(例如:「如果洗到七次就停,便可以逃避噩运。」)可是,恐惧叫他不敢去验证,所以就无法制止这些重复的行为了。


行为治疗的方法,就先让病人了解他的行为演变至今的过程,帮助他克服「不洗手」所引发的焦虑,使他重新经验「不洗手」也不会造成甚么恶果的出现;治疗员在了解病人的病况后,也会对这些行为加以分析。他会帮助病人学习一些自我松弛的方法,有时也会配合药物治疗,减少病人的焦虑。当病人能够逐步延长不洗手的习惯,或减低洗手的时间,他会得到一些奬励;这些奬励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一些赞赏。最后,因着他能够有「不洗手」的自由,他可以回复自控的能力,他也可以因这「成功」而「喜悦」。那么,他就能够改善自己一向的逃避倾向了。

 

(2)    分析性心理治疗法

 

分析性心理治疗着重协助病人了解自己,明白他的某些情绪及行为背后的意义,让他感到被接纳,亦更有信心去深入探索自我,以致能建立更整合的自我观念,治疗潜藏于心底的创伤或矛盾。


治疗的基本理念,认为一些病态行为是可以了解的。我们或许不明白,也不意识,但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一些动力,驱使我们怎样思想、做事;这些潜意识也影响我们对他人及事物的看法,以致我们对某些处境会作出一些个人独特的反应。潜意识的形成,是因着我们过往的经验,以及在这些经验中的情绪反应及自卫反应揉合而成的。透过治疗,病人可以把内心的思想、幻想、感受,一一诉说,让治疗师进入他内心世界中,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感受,把病人未意识到的动力,提至可意识的层面,使病人更能掌握自己的言行。


分析性心理治疗可以有不同深入程度的探索,适用于很多种类的精神及情绪困扰,特别是因着某些心结而形成的抑郁、性格偏差、各种压力导致的困扰等。

 

举例说:
一个妇女在产后感到抑郁,除了药物帮助外,也可寻求分析性的心理治疗;其间,她发觉对作为母亲角色的恐惧,是源于孩童时的经验,在看见女儿时,不自觉地感到慌张。她起初并不明白,在治疗过程中,她回想到活像被母亲遗弃一般,恐惧自己不懂怎样照顾孩子,因其母亲是长期抑郁病患者,她自小便很缺乏安全感,也恐怕女儿长大后像她一样。分析性心理治疗需要漫长的过程,治疗员协助她在心理上与母亲分开,让她看见自己更完整的价值,她可以实在地照顾小孩子一切基本的需要,明白一生中也有爱她的人,而且可以给予孩子所有的爱;她为过往悲哀,也同时为现在所仍享有的感到满足快慰;她渐渐明白母亲的无助感,能宽恕母亲对她的亏欠,又能欣赏母亲曾经为她做的一点事,并开始与周围的人及事连结得更正面,克服产后的抑郁与不安。

 

不同形式治疗的共通点

虽然治疗的形式及方法林林总总,但是,也有一些共通性,例如:
 

  • 治疗员对病况有一套完整的心理学说,去解释病况的成因,从而设定一些治疗的程序
  • 治疗员及病人对治疗方法都有一定程度的信念,而病人通常也会接受治疗员这方面的分析及看法
  • 病人与治疗员在其中建立起深刻而信任的治疗关系
  • 有一个固定及保密的治疗环境
  • 治疗员会很确定病人的价值,而病人对治疗抱确切期望
  •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感到有能力控制病征及可以成功克服困难
     

各门派的治疗,重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并不互相排斥。然而,当你正在接受一种治疗方式时,最好还是专心地跟随一条进路,不要多心,或怀疑比较;当我们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指标后,也许可以转换另一个角度的了解,加深不同角度的视野,可以使我们更整全的建立自我。

 

精神病康复者适用甚么心理治疗?

基本上,心理治疗的元素,如对病征的解释、对病人的尊重、病人与医生建立的信任等,在任何的治疗环境,包括住院、日间医院或门诊都存在着。覆诊时医生与病人倾谈,藉以解答生活上的一些疑难,也可以说是提供了一种「支持性心理治疗」。如果病人希望获得更多的心理治疗,可以请医生转介心理辅导员或临床心理学家,以帮助病人面对因精神病带来不同方面之困扰。

返回
躁狂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赖子健医生, 李咏茜博士
第2期通讯(2004年5月)
日期 : 2004-05-31

个案参考

全文

个案:

亚明是家中的大仔,有一个妹妹,家庭环境不错,属小康之家,父母关系亦良好。他自少性情随和、文静中亦有不错之社交生活,朋友都喜欢他。而身体方面,一向亦甚佳。情绪方面亦颇稳定,只在会考时,曾经有段低落及焦虑的时间,维持了个多月。

 

两年前,他入读大学一年级,主修自己喜欢的科目,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可是,在上学期考试前数星期开始,亚明在两、三个星期之内,情绪和行为变得高涨、活跃、兴奋、多说话、睡得少,连带社交和购物消费也多了。更特别的是,他在课堂中曾多次大声说话和发脾气骂同学,令同学觉得他很奇怪,教授亦很注意他的举动。

 

父母看情况有异,担心亚明是否受学业或感情困扰,又或是「撞邪」。他们找来灵媒帮助,但除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解释外,进展不大。最后,他们带亚明去看医生,被诊断为「躁狂抑郁症」。服用了一、两个星期药物之后,情况有所改善,亚明镇静下来,睡得比较好。由于服药后觉得颇为疲倦,亚明和父母后来都决定停止服用。近一年来,情况看似稳定下来。但是,到第二年,在功课压力及一些感情困扰下,亚明又开始有兴奋及暴躁的现象,到底亚明应如何面对呢?

 

精神科医生意见:

从医学角度看,亚明确是患上了躁狂抑郁症,又称为「双极型情感病」(Bipolar affective disorder,简称BAD)。躁狂抑郁症是重性抑郁症之外的另一种较严重的情绪病,一般人患上此病的机会为0.3 – 1.5%,即大约一百个人中会有一个患上,不算很高,但亦不罕见;男女患病机会相同,最常病发于廿至卅岁初段。

 

亚明的病征可算颇为典型。顾名思义,躁狂抑郁症的患者,有情绪高涨兴奋的阶段,也有抑郁低落的时间。不少人误以为,躁狂是指暴躁、发脾气、或者发狂失控,其实躁狂是指一种不正常的兴奋及情绪高涨状态。成因方面,虽然心理或环境因素的刺激可诱发这病出现,但本身的生理及脑部因素亦有很大影响。

 

亚明的情况,看来颇令人担心,特别是作为父母,眼看儿子正当人生中的黄金时间,却如此接连受情绪病困扰。但是,较为乐观的是,医学界对躁狂抑郁症的认识已不少。虽然成因仍未完全清楚,但对其诊断、治疗、和预防复发等都有相当把握。个别病人的复发倾向亦非无迹可寻,重要的是勇于面对,及当其病情较稳定时,加以解释及提醒留意情绪、行为及睡眠等的变化。药物治疗上,除了重镇静剂(Major tranquillizer)外,亦很多时会用情绪稳定药(Mood stabilizer),如锂剂(Lithium)、Sodium valproate、Carbamazepine等,以达致更稳定的情绪及预防复发的效果。至于抑郁阶段时,亦可能需要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帮助提升情绪,但必须留意份量及反应,以免令病情转向过度兴奋。

 

临床心理学家意见:

躁狂抑郁症主要是由大脑分泌及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所以第一线治疗必须是从药物入手,先把病情稳定下来。而心理治疗,则可以在以下情况,跟药物治疗配合,起相辅相成之效:

  1. 有好些患者及家人抗拒药物治疗,或者好像亚明一样,病情稍为稳定,便立刻停止服药,以致常常复发。心理学家可以仔细跟病者及家人讨论和分析病发情况、病情所带来的影响、服药的好处及代价等,以协助病者接受本身的病患、明白药物治疗的作用及重要性,鼓励及推动他们完成整个药物疗程。
  2. 不少躁狂症患者即使肯服药,也未能完全清除病征,例如:持续性的妄信,认为自己拥有特殊能力或身份;或间中出现的幻听,听到有人骂自己或称赞自己等等,也是颇常见的情况。心理学家可以跟患者详谈这些幻觉及妄信,引导他们分辨真伪,尽量减低这些剩余病征对患者的影响。
  3. 躁狂抑郁症的发作及复发,通常都有些心理及环境压力的诱因,而这些诱因则因人而异,没有特定的情况。在心理治疗中,心理学家会跟个别患者详细分析他们发病的诱因,从而尽量减低复发的机会。例如:患者往往在受到挫折后,认为自己很「无用」,处处不及别人,然后便病发。心理学家会跟病人探讨如何增强他们的抗逆力及自信,以应付将来可能遇上的挫折。如果病人是跟家人或朋友冲突后复发,心理学家会指导病人更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及冲突,也可请患者家属一起合作,减低冲突升级的机会。心理学家亦会跟病人探讨他们个别在病发前的先兆,有了这方面的了解,病者及家人便可早些介入,防止早期的情绪波动演变成「大复发」。
  4. 很多躁狂抑郁症的患者,即使病情「稳定」,但其实他们的思想习惯及情绪处理都不太理想,导致时常「不开心」,影响他们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他们改变一些破坏性的想法,及更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令患者可以保持情绪稳定,更投入生活。
返回
情感虐待初探(一)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期通讯(2004年5月)
日期 : 2005-05-31

本文尝试透过一个探讨「家情情感虐待」小组的个案分析,探讨成年人在儿童阶段可能受到情感虐待的模式和对他们日后的影响,希望能藉此引起更多人的醒觉及关注,更重要是我们不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下一代。

全文

作者在辅导的临床经验中,发现不少成年人在儿童阶段时,在家庭中也曾受到不同程度之情感虐待,引致日后在情感、思想、性格或关系上出现不少问题。当研究有关情感虐待的题目时,发现在外国对这题目有关的讨论已经相当广泛及深入,然而有关香港或华人如何受到情感虐待的讨论却不多。

 

 

何谓「情感虐待」?

「情感虐待」是指一种行为模式,对儿童的情绪发展和个人自我价值感产生伤害。当儿童长期或严重的受到情感虐待时,将会实时或长远损害他们的正常行为、认知、情感或生理的表现和发展。情感虐待包括三方面︰

  1. 对儿童作出不合理、过高甚至具侵略性的要求或期望,超过儿童所能承担的。
  2. 在言语上经常性地对儿童作出取笑、轻蔑、羞辱或排斥。
  3. 漠视儿童情感的需要,对儿童情感上的需要缺乏适当的培育和爱护,甚至剥削¹。

 

个案分析

以下是由一个探讨「家庭情感虐待」小组²,当中组员透过自己个人成长的经历,就以上的定义原则,探讨曾受到怎样的情感虐待,以及引致日后对他们的影响作出的分析,归纳如下︰

 

1.    对儿童作出不合理、过高甚至具侵略性的要求或期望,超过儿童所能承担的。

 

A.    成为父母情感依附的对象
这情况可能发生在表现特别乖、善解人意或得父母欢心的孩子身上;尤其出现母子过于紧密的关系上,母亲与丈夫的感情疏离,在丈夫身上得不到情感上的支持,便将需要和期望转化在儿女身上。可可能经常将自己伤痛的经验和感受向子女表达,期望得着他们的认同和慰藉;经常期望子女留在身边陪伴自己,甚至将子女提升到「代夫」或「代妻」的角色,付起一生照顾自己的责任。这无疑将一个难担的担子放在子女身上。

 

B.   成为家人关系的磨心

当家人间的关系出现冲突时,可能将儿童成为冲突的磨心。就如婆媳间出现问题,母亲经常向子女「吐苦水」,如何受到奶奶不公平的对待;而婆婆又会讨好孙儿以期望常站在自己一边。使儿童自小就要周旋在人际之间,充当「和事老」的角色,承受不必要的情感负担,常处左右为难的局面。儿童可能因此形成逃避冲突、为保持和谐关系而牺牲自己感受和意见的性格。

 

C.   要求儿童作成年人的表现,或分担了成年人应付的责任

父母可能忽略孩童能承担的能力,甚至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能力,期望他们有成人一样的表现。譬如有一组员,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要经常独自看守一间工厂,这已叫孩子感到害怕和孤单,假若父亲久久未回来的时候,更生怕是否发生意外和危险,造成心理很大的压力。又如某些父母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镇定,有时过份的强调,使子女自少就习惯压抑自己的情绪。

 

2.    在言语上经常性地对儿童作出取笑、轻蔑、羞辱或排斥

 

A.    常以粗鄙的言词无理训斥,否定个人的价值

「你无鬼用!」、「死懒鬼!」、「你手脚慢,将来搵唔到食!」、「正一喊包!」、「你担屎唔偷食!」、「你去死!」、「死蠢!」、「累街坊」、「驮衰家」…等等。这些可能是父母经常挂在口边,随口而出的说话,但在小孩子的心中,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否定、是家人的负累、对自己失去信心、常常感到羞耻、形成自卑的性格。

 

B.    拿「身体」或「性」的话题取笑孩童

最常见的批评有「女人型」、「男人婆」、「瘦骨仙」、「大头仔」等,将身体某些特征或性征作取笑的话题,使孩童对自己的性别或性取向、自我身份、身体外表等感到迷茫,怀疑自己是否正常、甚至厌恶自己。

 

C.    不顾及小孩子的自尊,当众受到羞辱

很多时成人会认为孩子的尊严和感受不重要,所以很容易在责打教导小孩的时候,没有顾及场景及孩童的感受。譬如在街上、朋友面前、当众体罚、责骂儿童。这其实对儿童之自尊有很大的伤害。

 

3.    漠视儿童情感的需要,对儿童情感上的需要缺乏适当的培育和爱护,甚至剥削

 

A.    缺乏安全受保护的环境,失去安全归属的感觉

父母间关系的不和,有时是情感疏离、互不瞅睬,使家庭气氛冷漠;也可以是彼此的积怨很深,时有冲突,甚至有暴力行为。即使暴力的行为不是直接发生在儿女身上,但孩童身处其中,会感到不安全、惶恐、无所适从、疏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使人即使在群体中,仍然没有安全感、归属感、不懂得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很难与人建立深入关系。

 

B.    「缺席」的父母

「缺席」的原因很多,有时是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父母无暇陪伴子女。有时不是人的缺席,而是情感的缺席;譬如重男轻女的厚待儿子一方,而忽略女儿的需要和感受。某些父母可以在没有明显原因下,对自己的子女完全不瞅不睬。在子女成长阶段中的进步或挫折,完全不闻不问;譬如成绩好不称赞,成绩不好不责罚。甚至子女在有需要时向父母求助,都拒绝帮助,使子女有被遗弃的感觉。

 

虽然以上的个案分析,不能代表或涵盖所有人的经验,但相信亦代表了不少人的心声和体会;而这也可让我们思想自己,现有之情绪、思想、性格或关系上的困难、甚至困扰,是否也源于在成长中曾受到类似的情感虐待,从而让我们作出反省和改善。在有需要时,更不会逃避寻求帮助。

 

总结︰

在香港或华人社会,情感虐待的个案其实不会比西方社会少,只是在华人文化的熏陶下,一方面强调家庭要有紧密的关系、重视父母的权威和孝道,却同时轻看个人的独立性和界线,情感和关系都十分黏结,以致大部份人对很多情感虐待的行为习以为常,所以对这问题较为忽略,正如【家庭会伤人】的作者约翰布雷萧所言︰「我们可能没有受到性虐待及身体虐待,但几乎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曾经在情绪上受到侵犯和伤害³。」另外,亦可能是情感的虐待并未带来身体外在明显的创伤,以致被人误以为情感虐待带来的伤害较少,所以容易受到忽略。其实,从以上小组成员的经验和个案分析,情感虐待同样可以带来日后深远而严重的后果。

 

在下一篇,我们会继而从一些本地的研究报告,反映情感虐待在香港现今家庭现有的情况,再从历史、家庭、文化、政治经济等角度探讨促成问题的原因。

 

  1. Safe Child – Child abuse
    http://www.safechild.org/childabuse3.htm
  2. 此小组由一群三十至四十岁香港的成年人,探讨在童年时,在家庭中曾受到怎样的情感虐待和引致日后对他们的影响。基于保密原则和篇幅,没有将当中个别和详细分享内容列出。
  3. 约翰.布雷萧【家庭会伤人】,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p.190
返回
谁可相依 — 谈亲密关系(一) 在期望与失望之间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谢翠瑩女士
第2期通讯(2004年5月)
日期 : 2005-05-31

在个案工作中发现,很多人不能够好好建立及享受亲密关系,不是单单关于人际技巧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关系或对方带着不合宜的期望,这些期望可以说是「迷思」。

全文

有一天挤在地铁车厢,忽然之间有一点体会,人跟人的身体距离这么近,可是心灵距离却这么远,这是多么大的对比!虽然身边都是人,可是知己没一人,心底里那份孤独、落寞又是何等的沉重!我相信没有一个人喜欢孤独一人,每个人都想找到可以分享、分担的对象,因此坊间有好些流行书籍教导人「如何说话」、「如何聆听」、「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是「如何人见人爱」等等,这些内容可能包括建立关系的某些范畴,但却不够全面,亦不太能够帮助我们享受关系中的亲密感。

 

在个案工作中发现,很多人不能够好好建立及享受亲密关系,不是单单关于人际技巧的问题,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对关系或对方带着不合宜的期望,这些期望可以说是「迷思」。David Stoop指出一些已婚人士对亲密关系的迷思¹,部份也可以应用在不同的关系中,例如︰「不用我说,对方都会知道我想怎么样、要甚么!」、「常常在我身边,特别在我有需要的时候!」、「不会吵架,便不会有冲突!就算有,基于大家的关系,很快就会扯平!」、「大家不拘小节,甚么事都没所谓!能够坦诚相对,知道彼此的任何事!」、「合则来,不合则去!」。以上所讲,有些帮助建立关系、有些却破坏关系;有些过于「自我中心」,有些又「要求过高」,因此容易使人产生挫折、失望等感受,而经常在这种期望和失望之间来回的朋友,自然不能够享受人际关系中的亲密感。

 

亲密感」其实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表达个人感受和资料的过程,最后双方都感受被认识、肯定和照顾。当一个人知道自己被爱的时候,他们自然愿意冒险地向对方敞开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²。」如此看来,亲密关系不是自然而有的,而是在过程中大家不断以冒险和开放的态度来相处。人有亲密的需要,能够在茫茫人海中遇到一位可以相知相交的人实在不容易,亲密关系需要时间慢慢建立,当大家有进深的认识,自然会更多敞开自己,生活中的话题就越来越广阔,然后,感受彼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发现的深度亦随之加深。因此,亲密关系是没有速成的。

 

对于在人际关系挣扎中徘徊的朋友,笔者有以下建议︰

  • 修整期望︰按部就班、顺其自然地与人相处,给自己和别人空间。
  • 分散投资︰建立不同范畴的关系,除了夫妻、家人,也需要有可分享、分担的朋友。
  • 忍耐等候︰在关系面对紧张及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知道「鐡磨鐡,磨出刃来」。
  • 勇于反省︰愿意认识及承认自己在人际相处上的困难,并且敢于面对及处理个人的需要和问题。

 

1. 撮自David Stoop & Jan Stoop, The Intimacy Factor, pp.24-45

2. Benner, David G. & Hill, Peter C, Baker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 Counseling, .p.648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