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后现代思想」(Post-modernism)一词,究竟「后现代思想」是甚么?
(一) 甚么是后现代思想?
我们常听到「后现代思想」(Post-modernism)一词,究竟「后现代思想」是甚么?
首先,「后现代」并不是一套哲学思想,也不是一套伦理学说,而是一些现象,流行于我们社会中的思想和现象。我们观察这些现象,发现一些共同的地方,于是有系统地描绘这些现象的特征出来。
「后现代」思想的特色︰
1. 不相信有客观 / 绝对的真理
也许我们从一些实例去看看,会更容易明白「后现代」的思维。
A. 一位八十后的青年,很喜欢听收音机的talk show,这talk show主持人每次都提出一些社会问题来讨论,任由观众来电发表意见,当被问及为甚么她如此喜欢这个节目时,她说︰「他们所讨论的都是一些重要课题,我感到兴趣。」当被问及为甚么她不听听一些专家的意见,而喜欢听听众的意见,她答道︰「听听不同人的意见比听专家的意见更重要。」
B. 一个年青人被控协助他的好友谋杀一名女子,事实上,这年青人虽然在场,他本身并没有参与这行动,也没有在语言上鼓励他好友如此作,但他只在旁观看着,并不企图去阻止他的好友作出如此暴行。当这青年人被检控官问及为甚么他不企图制止这暴行,也不报案,他答道︰「我并不认识这个女子,但我却认识我的好朋友!」
从第一个事例来看,「后现代」的人不相信有客观 / 绝对的真理,人人有不同的看法,看看不同的意见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不信任「专家」,talk show 发表意见的人,网友的意见才是真理之所在。无怪乎近年来「另类药物和治疗」大行其道,它们的疗效有些其实是未经正式研究确立的,只是甲、乙、丙、丁君说有帮助,其他人便一窝蜂去服食,反而经临床研究正式的药物,有些人就不肯服用。
第二个事例也是令我们不解的。谋杀是罪行,是不道德的,是强暴野蛮的行为。但对一个后现代的人,却没有是非黑白客观的道德标准和真理,他的道德抉择是基于「关系」而已。
或许我们可以用Charlie Brown 的一个漫画故事来说明。一日Charlie Brown 和一班朋友在郊外观看天空白云,有一位说白云似羊,一个说似牛,一个说似山,但白云不住变化,每一个时刻去看都有不同的景象,白云是没有一个固定的形象。同样,对后现代的人来说,世上任何事物都没有固定的意义,而是在乎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万事万物,每一个时代都不同。
2. 在权者定出真理
既然没有绝对的真理,那么谁去定出甚么是对,甚么是错?甚么是正常,甚么是不正常?
答案是︰在权者。
世界杯英国对德国的一场球赛是一个好的例子。英国林伯特主射罚球,有人以为是射入了,有人以为是没有越过白线,究竟谁是谁非?答案是在乎球证的决定,他的决定就是事实,在球场上他被赋予如此的权力,所以毋需看录像带去找出客观事实来判断。
3. 不接受传统的逻辑
他们以为世上有很多矛盾和吊诡的真理,不是传统的逻辑可以解释的。
4. 自我中心
他们行事为人的抉择既不是基于真理或道德的原则,也不是基于社会大众的利益,而是基于自我的利益,或是他们所属的小圈子的利益。例如︰一些夫妇因「无feel」而离婚,或者感觉在这段婚姻不快乐而离去,从没有想过自己要付出的责任。自我中心也令他们讲一套,做一套。已故美国总统肯尼迪以关注穷人驰名,然而他的夫人每年用于她的时装却是当年的30万美元!
明白了「后现代思想」后,让我们看看青少年阶段的特征及「后现代思想」怎样影响他们及为人父母者的管教。
(二) 青少年阶段的特征
心理学家艾力逊 (Erik Erikson 1902 – 1994) 把人生分为八个阶段,其中青少年的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寻找自我身份 (Self identity) 。他们很多的行为与表现,都与这个自我身份的寻索有关,例如崇拜英雄、偶像。举凡明星、歌星、球星都是他们崇拜的对象,他们把自己的身份投放在偶像中;又例如追求名牌,一方面名牌是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与同侪拥有及穿着同一的名牌,便可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接纳,藉此确立自我的身份。
认知方面,青少年思想开始渐趋独立,不再一味附和父母、长辈或老师的意见,甚至趋向挑战他们的想法,以确定自己的独立自主。
青少年在社交与人际关系方面也起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儿童期的时候,与父母关系比较密切,但现在却着重与朋友,同侪的关系,他们与朋友上Facebook聊天花上很多时间,但对着父母却「无计倾」;父母讲十句也不及朋友讲一句有效。
最后,青少年阶段也是很自我中心的。这是由于他们于生理、心理、智力、社交等都出现很多变化,他们忙于适应,故无暇顾及别人的感受和需要。
(三) 后现代思想对青少年的影响
从上述青少年心智和社交的发展,我们可以明白后现代思想刚好迎合他们的需要。
首先,青少年在寻索自我身份中,尝试表现自己有独特之处、有独立见解,于是反叛传统的价值,否定一直以来从家庭、学校所接受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后现代思想所强调的无客观、絶对真理很吸引他们。他们挑战父母所相信的真理,与父母辩驳,常常弄到不欢而散。
第二,青少年在社交的发展,开始转移重心到朋辈中,故此他们很着重在Facebook与朋友交谈,听取他们的意见,与朋友短讯沟通,交换看法。「专家」的理论不重要,至重要的是与他们同龄的八十后、九十后的人如何看法,才是真理。因此他们很容易受流行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观影响,再加上青少年阶段自我中心的趋向,与后现代思想那种自我中心的韵味不谋而合,令父母觉得很头痛,不知如何管教他们。
(四) 如何做青少年的父母
做青少年的父母殊不容易。以下是笔者少许的建议:
1. 核心价值
每个家庭都应该有一套「核心价值」,从小向子女们灌输,让他们知道父母的期望与要求。例如我们要求他们要返学,勤力读书,凡事尽力,诚实,有责任感,彼此尊重,不粗言秽语,不用暴力、顾念有缺乏的穷困人,一些有宗教的家庭规定每周要参与宗教活动等。当然他们到青少年的时候会挑战这些核心价值,但从小灌输教导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这些价值会存留在他们的心里,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份。
2. 以身作则
要使这些核心价值成为子女生命生活的一部份,当然少不了父母切实地实践这些价值。青少年最恨恶虚伪的行径,如果父母讲一套,做一套,会令他们十分反感,因而丢弃这些价值观。例如父母教导孩子要诚实,却报假地址以求子女入好学校;父母教导子女要俭朴,却自己生活挥霍,视财如命;父母教导子女要孝顺,却对年老的父母呼呼喝喝,这样做不但不能教导子女正确的价值,还令孩子到青少年期反叛父母的价值观。
3.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人生经验仍然肤浅,故容易受人影响,盲目跟从一些似是而非的见解,有时甚至因为要得朋友的认同而「跟风」,因而沾染酗酒或毒瘾。这些都反映他们脆弱的自我形象,缺乏自信和作事的原则。父母应从小帮助子女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使他们可以坚守一些原则,独排众议。
父母可以怎样帮助子女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呢?
- 适当的赞赏与鼓励 — 我们赞的是他们的努力,而不是他们的成绩。德兰修女一次被问及甚么是「成功」,她回答说︰「圣经没有讲过成功,只是讲要尽忠 (faithful)。」
- 合理的期望 — 我们鼓励子女多方面发展兴趣,参与活动,然而要有合理的期望,例如学弹琴,不是要求他们要做演奏家,而是让他们可以享受音乐,人生更多姿多采。
- 给予责任 — 笔者在美国曾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访问多位在著名大学肆业品学兼优的学生,发觉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家里要求他们做家务︰洗碗、洗厕所、吸尘等。原来当我们给予子女责任时,是信任他们有能力去完成,无形中就建立了他们的自信和责任感。
- 别把子女与别人比较 — 「人比人,比死人」,我们千万不要把他们与人比较。只要他们尽力而为,与自己比较,不断进步便可。
- 鼓励结交好朋友
朋友既然对我们的子女如此重要,作父母的从来有否跟子女谈论怎样才是好的朋友呢?「好朋友」有何质素?这个课题也是要从小教导的。
- 保持良好的沟通
要有良好的沟通,我们需要用时间,用心机,与子女发展共同的兴趣,体谅他们正在经历一段困难的阶段,他们需要你的支持、鼓励、同理心、尊重和信任。纵然有时他们真的很激气,但让我们仍用无条件、牺牲的爱去伴他们成长!
参考书目
- Erickson, M.J. (2002). The Post Modern World: Discerning the Times and the Spirit of Our Age. Wheaton, Illinois: Crossway Books.
- Dobson, J. (1995) Life On the Edge. Dallas, Texas: Word Publishing.
- 苏绯云 (2006) 《教导儿女的秘诀》,温哥华真理报
- 梁国香、黄山编着 (2009) 《青少年问题解碼》,三联书店(香港)
菲律宾人质事件,使我想起了我在公共精神科医疗服务的三十多年里,也遇过好几次暴力危机事件 (包括威吓攻击他人、伤害自已、或破坏环境)。非常庆幸没有任何人伤亡,这其中固然带有一点幸运成份,但团队处理得宜绝对是重要的原因。
这篇文章要谈的是「危机谈判」,要注意的是「谈判」只是整个「危机处理」的一部份。还要注意的是,这篇文章并非学术研究报告,而只是一点个人经验的分享。
简单来说,我的口诀是︰「软、硬、拖、卸、散、变、面」七招。
第一招︰「软」
「软」就是以柔制刚,用友善平和的态度,去找出他的动机和要求,在可能的范围内部份或全部去满足他。即使未能实时满足他,也可以给他一个倾诉心声的机会,尽量舒缓他的情绪,最重要是让他持续地存有希望,不要一下子否决他的观点,但可以让他看到事情的不同角度。要和他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留心他的生理需要,例如水、食物、衣服、香烟等等。至于应否邀请他的亲友到现场游说,则要小心处理,因为不适当的人物出现可能会刺激他,产生反效果。
第二招︰「硬」
这里的「硬」并非指谈判失败后的强攻,而是指在谈判过程中,让他意识到,谈判专家背后还有警察、军队、法律和其他支持者。这个阶段的目的并非是要武力制服他,而是让他明白暴力行为对他并无胜算,从而减低他施行暴力的可能。同时也要让他明白他并非拥有所有的王牌,使他在谈判上接受一些妥协的方案。而妥协的艺术,就在于摸清双方的底线。
第三招︰「拖」
在谈判上,时间是谈判员的重要盟友。除非暴力者即将发难,否则忍耐对谈判员来说是一种美德。当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而没有任何人受伤,即使看起来毫无进展,谈判其实已在进展当中,因为时间能使暴力者重新思考问题和平静情绪。因此,在菲律宾事件中,谈判员把谈判拖上大半天原则上是正确的做法,只是后来菲政府做出愚蠢的刺激枪手行动,那是始料不及的。
第四招︰「卸」
谈判员不应是最高决策的人。这种安排的好处是谈判员可以把责任「卸」给另一位更高层次的人,从而保持一个良好的谈判关系,和获得拖延决定的机会。
第五招︰「散」
「散」的意思,就是疏散群众。群众就好像观众,暴力者就好像在舞台上,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带有戏剧意味,他也有压力要照着剧本继续上演。没有了观众,他就更能返回到现实世界里。当然,假如有电视直播,这个「散」字就会加倍困难。
第六招︰「变」
谈判者必须灵活变通,见机行事。当一招用老,或者双方进入了死胡同无法再进一步,谈判者就应该变招,改变话题,时「软」时「硬」。当稍后再回到原有的话题时,又可能有出乎意料的进展。
第七招︰「面」
「面」就是面子。暴力者上到台上演了一场戏,他也需要一个体面的下台阶离开舞台。有一次有一位病人在诊所门前用刀指着自己的颈项半天,双方都显得筋疲力尽,就是找不到理由离开,最后同事说︰「现在已经是五点半,你总不能不让我们的同事下班吧!」这个病人非常醒目,马上响应︰「好,就让同事下班吧!」随即收拾细软离开。
又有一次,医院的总务处一位同事因为不满长期受上司无理压迫,拿着一瓶易燃液体哭诉,院方马上把总务室疏散,院长和一位医生到场游说,但是他就是下不了台。最后医生说︰「不是连院长你也不俾面吧!」他想了一想︰「好,我这就算是俾面给院长吧!」随即把易燃液体交出。
这个七字真言「软、硬、拖、卸、散、变、面」并不难记,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帮助很大,就在这里野人献曝,和大家作小小的分享。
个案参考
个案 (这是虚拟但典型的个案,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志光今年廿八岁,与妹妹及父母同住,他刚离开了工作,不知何去何从。
其实志光的家庭背境尚算中上,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中学老师。中学毕业后,由于高考的成绩不错,他又渴望见识一下美国的生活,志光便申请到美国一所大学念书。由于他一直都对计算机有兴趣,便选读了信息科技。完成学位后,他又用奖学金进修硕士学位。但在撰写硕士论文时,他和指导的教授不太咬弦,几经辛苦才完成学业,而且仅得一个普通成绩。志光总觉得那教授不大喜欢他,怀疑背后有些种族歧视。有时候,他也留意到有些邻居的态度不甚友善,间中会觉得他们对他这留学生投以不友善的目光,甚至有时会听到别人在谈论他。他曾经想过与这些人对质,以证明到底是否真有这些敌意态度,但又想到这到底是别人的地方,所以最终不了了之。
在临近回香港这段时间,这些「不友善」的遭遇愈来愈多。志光甚至推测,他的教授之所以不喜欢他,会否是由于怀疑他来美国读书的动机。他爸爸是公务员,由港英政府过渡到特区政府工作,美国人有可能视之为中国政府的人员,而他到美国读书,是负有政治任务的。他很害怕被视为间谍,但这担心又挥之不去。到后来,他去做牙齿检查,又觉得那牙医行动有点古怪,令他怀疑有没有被人做了「手脚」。
半年前,志光完成学业回港。安顿好后他便开始找工作。他到了一间美资银行的计算机部工作。由于他的美国学位和实习经验,上司对他颇为欣赏,初时工作尚算顺利。但过了几个星期,他便发觉部门中的美国同事及上司,开始对他说话态度奇怪,好像语带双关,说话常带暗示。他也开始发现他的计算机的运作有点古怪。他推断他的工作已被公司监控着,他甚至相信他的电话被录音,连自己的私人电话也被窃听。他检查了他的计算机及电话,发现一些他不能解释的装置。到后来,他将事情串连起来,认为他那被美国牙医「动过手脚」的牙齿,其实是一个高科技监控仪器,他联想到整个工作的聘用和安排,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布局,是要测试他是否间谍。以事情的技术来看,应该是美国的情报机关在背后指使。
志光开始怀疑他每一个同事,活在草木皆兵的惶恐中。最后他决定辞职了。他用神神秘秘的方式和家人商量他的处境,家人竟认为他无中生有,过度敏感。志光觉得很沮丧,他甚至怀疑,会否家人已被收买,连同对付他的人将他困在局中,令其他人不会相信他的说话?他实在感到又愤怒,又孤立无助。
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
志光的情况,其实最有可能的解释是 - 他患上了妄想症 (Delusional Disorder)。
妄想症是较严重的精神困扰之一。相对于其他重性精神病,患者能维持比较正常的生活,但由于病征通常会逐步发展,并且当事人一般会抗拒治疗,病情一般会持续一段日子。妄想 (Delusion) 的定义是:一种基于对外在现实情况的错误推断而形成的错误信念,虽不获其他人认同,并有确实证据支持事实并非如此,但当事人仍坚定不动摇地相信;并且,这妄想的内容,与当事人的社会现实、文化(包括宗教/教育)背景有所抵触。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 DSM-IV-TR (2000年版本),妄想症的诊断标准/特征有以下各点:
1. 非怪异的妄想 (即在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处境),持续至少一个月;
2. 没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思想紊乱等征状;
3. 除了受妄想影响的行为,生活功能没有明显受损,行为也不特别怪异;
4. 如果同时出现情绪病征状,持续的时间相对妄想较短;及
5. 并非直接由某种物质(如药物)或疾病导致。
最常见的妄想症类型是被害妄想型 (Persecutory type)。患者自觉受迫害:如言语上的针对、嘲弄、中伤、跟踪、监视、偷听、毒害……等。可以发展出很广泛、系统性的被迫害思想。患者会处处防备,极度谨慎。志光的情况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亦有嫉妒妄想型 (Jealous type) (又称奥赛罗综合症 (Othello syndrome)、情爱妄想型 (Erotomanic type)、自大型妄想 (Grandiose type)、躯体型妄想 (Somatic type) 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详细介绍。
妄想症的成因方面,可以是生理因素 (遗传、脑部病变 — 如头部受伤、酗酒),可能与颞叶或边缘系统受损,或脑神经递质多巴胺过分活跃有关。心理因素方面,根据心理动力理论,妄想的形成是由于自尊受到威胁而产生的自我保护心理反应;而根据认知及实验心理学,妄想的形成是由于选择性理解及接收带有威胁的信息,并忽略寻求足够证据,便作出武断结论。
妄想症的治疗方法大体可分为药物治疗及心理和行为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两方面。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处方抗精神病药 (Antipsychotics) 为主。常用的可分为非典型药物 (Atypical) 及传统药物 (Conventional)。一般来说,前者较新,而副作用较少;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这些药物不单有镇静作用,透过影响多巴胺 (及血清素),确有减轻幻觉、妄想的功能。但是,药物治疗需时最少数星期才全面发挥疗效,所以患者要有耐性;并要与治疗队伍,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了解治疗的方法,药物的性质、种类、作用、副作用、时间,及其他配合方法等。患者亦可将服药后之反应、副作用告诉医生,以便调节药物的选取和分量。家人亦要鼓励患者定期覆诊及服药,并与医护、社工等多沟通。
从一般的临床经验,治疗妄想症最大的难处并不是药物的效能或副作用,而是如何说服当事人去接受自己有病态的思想和需要治疗;因为对他/她来说,这些信念都是基于看来真实的观察。这又牵涉另一个复杂的课题了。
辅导室内外,我见过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对患者不离不弃,承受着长期的压力;无论是照顾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抑或要面对患者起伏不定的情绪和状态,都叫家属身心俱疲。与患者一同挣扎如何驾驭病的影响,实在是一条既艰辛又漫长的路。
辅导室内外,我见过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家属,对患者不离不弃,承受着长期的压力;无论是照顾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抑或要面对患者起伏不定的情绪和状态,都叫家属身心俱疲。与患者一同挣扎如何驾驭病的影响,实在是一条既艰辛又漫长的路。
我发现家属中最受影响的是配偶和父母,他们为患者付出最多,情绪最受患者牵动,亦最容易忽略自己的需要。为此,除了向这些家属致敬和吶喊打气外,我想借此篇幅寄予温馨提示──好好照顾自己。站不稳的人怎可扶持别人?心中被痛苦和无奈折腾的人怎对患者鼓励支持?所以照顾自己,是长期陪伴患者面对疾病必须走的一步。照顾自己既不是自私,也不是有余暇才做的事。
家属得知至亲患上精神病,情绪上的冲击不少,生活上的适应更大。以下是几点值得至亲反省和调节的地方:
- 为未来的方向定位
由发现患病开始,家人经历震荡、恐惧、不知所措、不解、抗拒、内咎、愤怒、羞耻等情绪,痛苦而混乱。此时家属最需要的是收拾心情,为未来定出清晰的方向──支持患者迈向康复。患者必须对自己的康复负责,家人可从旁协助、支持。家人就如一座灯塔,紧守岗位发出讯号,让船只知所进退。但假如船只胡乱航行,灯塔也不能越俎代庖,使船只不触礁。帮助患者明白及接纳自己的病,订定治疗的目标,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与家人配合,对康复可谓事半功倍。
患者及家人亦需调整对康复的期望,不可操之过急或持过高的期望。一些重性的精神病患者如精神分裂、双极性疾患等需长期服药,难以完全回复至病发前的状态。所谓康复是尽量过独立自理的生活,回复一定的工作能力。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在药物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后,有明显的进展,甚至可以停药。
- 家人全方位自我照顾
在照顾患者时,家属在情绪、身体、思想、行为几方面均受影响,必须全面照顾自己,保持良好状态才能支持患者。这四方面是一体相连、互相紧扣的,家属可逐一检视并作出改变。
- 情绪方面:家属面对患者,常见的情绪是迷惘混乱、委屈难受、内咎、羞耻、焦虑、沮丧、灰心、孤单、失望、愤怒等,有些更出现情绪失控或心力交瘁。家属需要情感上的支持,除了向亲友倾诉外,可参加专为精神病家属而设的支持小组,这些同路人是过来人,不但有共鸣感,亦可交流照顾病人的心得,是家属互相倾诉支持的好地方。如出现较严重的情绪困扰,家属亦可寻求专业帮助如精神科医生、辅导员等。
- 身体方面:家属长期受压,加上照顾病人的特殊需要、覆诊、兼顾患者原来在家庭的责任等,可谓疲于奔命,身心劳累。家属需让自己有足够的休息、留意饮食与睡眠,最好保持一定的运动,因运动时脑部分泌的安多酚,有助 改善情绪,运动亦可发泄情绪和减压。家属在忙碌中常忽略身体的需要,其实花几分钟做伸展运动和呼吸练习,让精神松弛一下,是「本少利大」,人人都做得到的。
- 思想方面:家属面对患者时容易出现两极的想法,一是觉得应该迁就病人而事事忍让,要不就待患者一如其他人,忘了他们的困难和限制,未必做到一般人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如患者病情反复或有很多病态行为,可能影响家属变得悲观负面。家属需要更多对病情的知识,同时积极地学习应对的方法。很多病人经过治疗都可以康复,即使病情较严重的,在服药及心理治疗后通常会好转,病征减少,亦可改善自理及与人相处。家属保持正向思维,实事求是,相信天无绝人之路,迎难而上,是十分重要的。
- 行为方面:患者的家属中,通常是一两个人主力照顾患者。他们为患者付出很多,甚至忘记自己的需要,生活以患者为中心,承担过多的责任,亦倾向过分忍让。家属应主动与其他家人及患者沟通自己的需要和意愿,定出及坚守界线,以保护自尊与个人权益,不被操控或虐待。家属亦可与其他家庭成员分担实务,确保仍有自己的目标及个人空间。过分纠缠不清及形影不离,最终可能令家属不胜负荷而崩溃或退缩、放弃。
- 定出界线
家人一同生活,本身已有一定的张力。由于患者有特殊的需要,亦可能有一些病态的表现,如:躁狂、妄想、囤积物品等(视乎患者的病情而异),对家属造成直接的影响。为免家属过度被患者牵动情绪及干扰正常的生活,家属有必要订立健康的界线,保障其他家人的权益。订立相处的界线的好处是让家属重获安全感、生活秩序和个人空间。
我曾见过一些既抑郁又焦虑的当事人,在自己的情绪困扰时对家人极端倚赖,一天内数十次致电家人,大大妨碍家人工作,甚至夜半也致电亲友,令人不胜其苦。家属订立界线,就是让患者知道甚么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场、感受和需要。例如告诉患者每天可致电公司多少次,其余的概不接听。如患者不合作,会有甚么后果。在订立界线时,请注意以下两方面:
从省思到定界:
怎样订立界线?请先抚心自问,诚实回答下列问题:
- 你愿意为病人放弃甚么?
- 病人做甚么事会令你愤怒/委屈/难过/焦虑不安?
- 你的底线是甚么?
- 你有甚么需要是必须照顾的?
- 你期望患者行为上有何改变?
向患者表达界线:
当家人想好自己的界线,要留意怎样向患者表达,目标是得到其谅解和合作。有时候在表达过程中会出现讨价还价,所以需预先想好自己的底线。
- 时机:在对方较冷静时才表达。若双方正在争执,你感到忍无可忍才表达,对方很难接受,往往令冲突升级。另一方面,自己觉得准备好才表达,例如已想清楚,有精力及平静心境响应对方可能出现的抗拒等。
- 态度:要用平和、诚恳、坚定的语气说出你的想法,先强调正面的后果,才指出负面后果。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可告诉患者你很希望支持他、用好的态度响应他,但如果他继续夜半来电,你和家人不能安睡,会十分烦躁,失去耐性,最终会不接听,万一他急需找你亦会找不到。
- 具体:明确讲出你的期望(做甚么或不做甚么),例如:不是叫他减少致电公司,是说明只可打你的手提电话,最多上午两次,下午两次。
- 一次一样:不一次过提出太多要求。患者通常有多于一种不当行为,但一次过提出对方很难消化及成功做到,每次针对一种行为效果较佳。
- 演习:跟患者讲之前如能对其他亲友讲一两次,练习一下上述的态度及内容,甚至预演可能出现的抗拒场面,对家人是很好的心理和实际准备。
总结
助人者必须先自助才有心有力与患者同行,不然在紧密的互动中,很易演变为互相拖累。所谓路遥知马力,家人实在有必要照顾自己的需要,才可长期与患者并肩作战,迈向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