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ADVANCED SEARCH
ADVANCED SEARCH
Author
Source
Category
Topic
Issue No.
Newsletter
Read Other Issues
第10期通訊(2011年3月)

本期內容:

  • 後現代思想與青少年的管教
  • "危機談判"的技巧
  • 妄想症 - 個案參考
  • 精神病患者家屬的自我照顧

PDF Download
後現代思想與青少年的管教
Category : 通訊專欄—專論
Author : Dr. Doris So
第10期通訊(2011年3月)
Date : 2011-03-31

我們常聽到「後現代思想」(Post-modernism)一詞,究竟「後現代思想」是甚麼?

Read More+

(一) 甚麼是後現代思想?

 

我們常聽到「後現代思想」(Post-modernism)一詞,究竟「後現代思想」是甚麼?

首先,「後現代」並不是一套哲學思想,也不是一套倫理學說,而是一些現象,流行於我們社會中的思想和現象。我們觀察這些現象,發現一些共同的地方,於是有系統地描繪這些現象的特徵出來。

 

「後現代」思想的特色︰

1.     不相信有客觀 / 絕對的真理

        也許我們從一些實例去看看,會更容易明白「後現代」的思維。

 

A.     一位八十後的青年,很喜歡聽收音機的talk show,這talk show主持人每次都提出一些社會問題來討論,任由觀眾來電發表意見,當被問及為甚麼她如此喜歡這個節目時,她說︰「他們所討論的都是一些重要課題,我感到興趣。」當被問及為甚麼她不聽聽一些專家的意見,而喜歡聽聽眾的意見,她答道︰「聽聽不同人的意見比聽專家的意見更重要。」

 

B.     一個年青人被控協助他的好友謀殺一名女子,事實上,這年青人雖然在場,他本身並沒有參與這行動,也沒有在語言上鼓勵他好友如此作,但他只在旁觀看著,並不企圖去阻止他的好友作出如此暴行。當這青年人被檢控官問及為甚麼他不企圖制止這暴行,也不報案,他答道︰「我並不認識這個女子,但我卻認識我的好朋友!」

 

從第一個事例來看,「後現代」的人不相信有客觀 / 絕對的真理,人人有不同的看法,看看不同的意見才是最重要的,他們不信任「專家」,talk show 發表意見的人,網友的意見才是真理之所在。無怪乎近年來「另類藥物和治療」大行其道,它們的療效有些其實是未經正式研究確立的,只是甲、乙、丙、丁君說有幫助,其他人便一窩蜂去服食,反而經臨床研究正式的藥物,有些人就不肯服用。

 

第二個事例也是令我們不解的。謀殺是罪行,是不道德的,是強暴野蠻的行為。但對一個後現代的人,卻沒有是非黑白客觀的道德標準和真理,他的道德抉擇是基於「關係」而已。

 

或許我們可以用Charlie Brown 的一個漫畫故事來說明。一日Charlie Brown 和一班朋友在郊外觀看天空白雲,有一位說白雲似羊,一個說似牛,一個說似山,但白雲不住變化,每一個時刻去看都有不同的景象,白雲是沒有一個固定的形象。同樣,對後現代的人來說,世上任何事物都沒有固定的意義,而是在乎不同的人,對它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萬事萬物,每一個時代都不同。

 

2.     在權者定出真理

既然沒有絕對的真理,那麼誰去定出甚麼是對,甚麼是錯?甚麼是正常,甚麼是不正常?

 

答案是︰在權者。

 

世界盃英國對德國的一場球賽是一個好的例子。英國林伯特主射罰球,有人以為是射入了,有人以為是沒有越過白線,究竟誰是誰非?答案是在乎球證的決定,他的決定就是事實,在球場上他被賦予如此的權力,所以毋需看錄影帶去找出客觀事實來判斷。

 

3.     不接受傳統的邏輯

        他們以為世上有很多矛盾和吊詭的真理,不是傳統的邏輯可以解釋的。

 

4.     自我中心

他們行事為人的抉擇既不是基於真理或道德的原則,也不是基於社會大眾的利益,而是基於自我的利益,或是他們所屬的小圈子的利益。例如︰一些夫婦因「無feel」而離婚,或者感覺在這段婚姻不快樂而離去,從沒有想過自己要付出的責任。自我中心也令他們講一套,做一套。已故美國總統甘迺迪以關注窮人馳名,然而他的夫人每年用於她的時裝卻是當年的30萬美元!

 

明白了「後現代思想」後,讓我們看看青少年階段的特徵及「後現代思想」怎樣影響他們及為人父母者的管教。

 

(二) 青少年階段的特徵

 

心理學家艾力遜 (Erik Erikson 1902 – 1994) 把人生分為八個階段,其中青少年的階段最主要的任務是尋找自我身份 (Self identity) 。他們很多的行為與表現,都與這個自我身份的尋索有關,例如崇拜英雄、偶像。舉凡明星、歌星、球星都是他們崇拜的對象,他們把自己的身份投放在偶像中;又例如追求名牌,一方面名牌是身份的象徵,另一方面與同儕擁有及穿著同一的名牌,便可得到他人的認同與接納,藉此確立自我的身份。

   

認知方面,青少年思想開始漸趨獨立,不再一味附和父母、長輩或老師的意見,甚至趨向挑戰他們的想法,以確定自己的獨立自主。

    

青少年在社交人際關係方面也起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兒童期的時候,與父母關係比較密切,但現在卻著重與朋友,同儕的關係,他們與朋友上Facebook聊天花上很多時間,但對着父母卻「無計傾」;父母講十句也不及朋友講一句有效。

    

最後,青少年階段也是很自我中心的。這是由於他們於生理、心理、智力、社交等都出現很多變化,他們忙於適應,故無暇顧及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三) 後現代思想對青少年的影響

    

從上述青少年心智和社交的發展,我們可以明白後現代思想剛好迎合他們的需要。

 

首先,青少年在尋索自我身份中,嘗試表現自己有獨特之處、有獨立見解,於是反叛傳統的價值,否定一直以來從家庭、學校所接受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後現代思想所強調的無客觀、絶對真理很吸引他們。他們挑戰父母所相信的真理,與父母辯駁,常常弄到不歡而散。

 

第二,青少年在社交的發展,開始轉移重心到朋輩中,故此他們很著重在Facebook與朋友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與朋友短訊溝通,交換看法。「專家」的理論不重要,至重要的是與他們同齡的八十後、九十後的人如何看法,才是真理。因此他們很容易受流行的思想、價值觀和道德觀影響,再加上青少年階段自我中心的趨向,與後現代思想那種自我中心的韻味不謀而合,令父母覺得很頭痛,不知如何管教他們。

 

(四) 如何做青少年的父母

     

做青少年的父母殊不容易。以下是筆者少許的建議:

 

1. 核心價值

      

每個家庭都應該有一套「核心價值」,從小向子女們灌輸,讓他們知道父母的期望與要求。例如我們要求他們要返學,勤力讀書,凡事盡力,誠實,有責任感,彼此尊重,不粗言穢語,不用暴力、顧念有缺乏的窮困人,一些有宗教的家庭規定每週要參與宗教活動等。當然他們到青少年的時候會挑戰這些核心價值,但從小灌輸教導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這些價值會存留在他們的心裏,成為生命生活的一部份。

 

2. 以身作則

     

要使這些核心價值成為子女生命生活的一部份,當然少不了父母切實地實踐這些價值。青少年最恨惡虛偽的行徑,如果父母講一套,做一套,會令他們十分反感,因而丟棄這些價值觀。例如父母教導孩子要誠實,卻報假地址以求子女入好學校;父母教導子女要儉樸,卻自己生活揮霍,視財如命;父母教導子女要孝順,卻對年老的父母呼呼喝喝,這樣做不但不能教導子女正確的價值,還令孩子到青少年期反叛父母的價值觀。

 

3.     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青少年思想尚未成熟,人生經驗仍然膚淺,故容易受人影響,盲目跟從一些似是而非的見解,有時甚至因為要得朋友的認同而「跟風」,因而沾染酗酒或毒癮。這些都反映他們脆弱的自我形象,缺乏自信和作事的原則。父母應從小幫助子女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使他們可以堅守一些原則,獨排眾議。

 

父母可以怎樣幫助子女有健康的自我形象呢?

  1. 適當的讚賞與鼓勵 — 我們讚的是他們的努力,而不是他們的成績。德蘭修女一次被問及甚麼是「成功」,她回答說︰「聖經沒有講過成功,只是講要盡忠 (faithful)。」
  2. 合理的期望 — 我們鼓勵子女多方面發展興趣,參與活動,然而要有合理的期望,例如學彈琴,不是要求他們要做演奏家,而是讓他們可以享受音樂,人生更多姿多采。
  3. 給予責任 — 筆者在美國曾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訪問多位在著名大學肆業品學兼優的學生,發覺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家裡要求他們做家務︰洗碗、洗廁所、吸塵等。原來當我們給予子女責任時,是信任他們有能力去完成,無形中就建立了他們的自信和責任感。
  4. 別把子女與別人比較 — 「人比人,比死人」,我們千萬不要把他們與人比較。只要他們盡力而為,與自己比較,不斷進步便可。
  1. 鼓勵結交好朋友

朋友既然對我們的子女如此重要,作父母的從來有否跟子女談論怎樣才是好的朋友呢?「好朋友」有何質素?這個課題也是要從小教導的。

 

  1. 保持良好的溝通

要有良好的溝通,我們需要用時間,用心機,與子女發展共同的興趣,體諒他們正在經歷一段困難的階段,他們需要你的支持、鼓勵、同理心、尊重和信任。縱然有時他們真的很激氣,但讓我們仍用無條件、犧牲的愛去伴他們成長!

 

參考書目

  1. Erickson, M.J. (2002).  The Post Modern World: Discerning the Times and the Spirit of Our Age.  Wheaton, Illinois: Crossway Books.
  2. Dobson, J. (1995)  Life On the Edge.  Dallas, Texas: Word Publishing.
  3. 蘇緋雲 (2006) 《教導兒女的秘訣》,溫哥華真理報
  4. 梁國香、黃山編著 (2009) 《青少年問題解碼》,三聯書店(香港)
Back
「危機談判」的技巧
Category : 通訊專欄—專論
Author : Dr. Cheung Hung Kin
第10期通訊(2011年3月)
Date : 2011-03-31

菲律賓人質事件,使我想起了我在公共精神科醫療服務的三十多年裡,也遇過好幾次暴力危機事件 (包括威嚇攻擊他人、傷害自已、或破壞環境)。非常慶幸沒有任何人傷亡,這其中固然帶有一點幸運成份,但團隊處理得宜絕對是重要的原因。

Read More+

這篇文章要談的是「危機談判」,要注意的是「談判」只是整個「危機處理」的一部份。還要注意的是,這篇文章並非學術研究報告,而只是一點個人經驗的分享。

 

簡單來說,我的口訣是︰「軟、硬、拖、卸、散、變、面」七招。

 

第一招︰「軟」

「軟」就是以柔制剛,用友善平和的態度,去找出他的動機和要求,在可能的範圍內部份或全部去滿足他。即使未能即時滿足他,也可以給他一個傾訴心聲的機會,盡量舒緩他的情緒,最重要是讓他持續地存有希望,不要一下子否決他的觀點,但可以讓他看到事情的不同角度。要和他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留心他的生理需要,例如水、食物、衣服、香煙等等。至於應否邀請他的親友到現場遊說,則要小心處理,因為不適當的人物出現可能會刺激他,產生反效果。

 

第二招︰「硬」

這裡的「硬」並非指談判失敗後的強攻,而是指在談判過程中,讓他意識到,談判專家背後還有警察、軍隊、法律和其他支援者。這個階段的目的並非是要武力制服他,而是讓他明白暴力行為對他並無勝算,從而減低他施行暴力的可能。同時也要讓他明白他並非擁有所有的王牌,使他在談判上接受一些妥協的方案。而妥協的藝術,就在於摸清雙方的底線。

 

第三招︰「拖」

在談判上,時間是談判員的重要盟友。除非暴力者即將發難,否則忍耐對談判員來說是一種美德。當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而沒有任何人受傷,即使看起來毫無進展,談判其實已在進展當中,因為時間能使暴力者重新思考問題和平靜情緒。因此,在菲律賓事件中,談判員把談判拖上大半天原則上是正確的做法,只是後來菲政府做出愚蠢的刺激槍手行動,那是始料不及的。

 

第四招︰「卸」

談判員不應是最高決策的人。這種安排的好處是談判員可以把責任「卸」給另一位更高層次的人,從而保持一個良好的談判關係,和獲得拖延決定的機會。

 

第五招︰「散」

「散」的意思,就是疏散群眾。群眾就好像觀眾,暴力者就好像在舞台上,他的一舉手、一投足都帶有戲劇意味,他也有壓力要照著劇本繼續上演。沒有了觀眾,他就更能返回到現實世界裡。當然,假如有電視直播,這個「散」字就會加倍困難。

 

第六招︰「變」

談判者必須靈活變通,見機行事。當一招用老,或者雙方進入了死胡同無法再進一步,談判者就應該變招,改變話題,時「軟」時「硬」。當稍後再回到原有的話題時,又可能有出乎意料的進展。

 

第七招︰「面」

「面」就是面子。暴力者上到台上演了一場戲,他也需要一個體面的下台階離開舞台。有一次有一位病人在診所門前用刀指著自己的頸項半天,雙方都顯得筋疲力盡,就是找不到理由離開,最後同事說︰「現在已經是五點半,你總不能不讓我們的同事下班吧!」這個病人非常醒目,馬上回應︰「好,就讓同事下班吧!」隨即收拾細軟離開。

 

又有一次,醫院的總務處一位同事因為不滿長期受上司無理壓迫,拿著一瓶易燃液體哭訴,院方馬上把總務室疏散,院長和一位醫生到場遊說,但是他就是下不了台。最後醫生說︰「不是連院長你也不俾面吧!」他想了一想︰「好,我這就算是俾面給院長吧!」隨即把易燃液體交出。

 

這個七字真言「軟、硬、拖、卸、散、變、面」並不難記,對我個人來說我覺得幫助很大,就在這裡野人獻曝,和大家作小小的分享。

Back
妄想症 - 個案參考
Category : 通訊專欄—專論
Author : Dr. Samuel Lai
第10期通訊(2011年3月)
Date : 2011-03-31

個案參考

Read More+

個案  (這是虛擬但典型的個案,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志光今年廿八歲,與妹妹及父母同住,他剛離開了工作,不知何去何從。

 

其實志光的家庭背境尚算中上,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中學老師。中學畢業後,由於高考的成績不錯,他又渴望見識一下美國的生活,志光便申請到美國一所大學唸書。由於他一直都對電腦有興趣,便選讀了資訊科技。完成學位後,他又用獎學金進修碩士學位。但在撰寫碩士論文時,他和指導的教授不太咬弦,幾經辛苦才完成學業,而且僅得一個普通成績。志光總覺得那教授不大喜歡他,懷疑背後有些種族歧視。有時候,他也留意到有些鄰居的態度不甚友善,間中會覺得他們對他這留學生投以不友善的目光,甚至有時會聽到別人在談論他。他曾經想過與這些人對質,以證明到底是否真有這些敵意態度,但又想到這到底是別人的地方,所以最終不了了之。

 

在臨近回香港這段時間,這些「不友善」的遭遇愈來愈多。志光甚至推測,他的教授之所以不喜歡他,會否是由於懷疑他來美國讀書的動機。他爸爸是公務員,由港英政府過渡到特區政府工作,美國人有可能視之為中國政府的人員,而他到美國讀書,是負有政治任務的。他很害怕被視為間諜,但這擔心又揮之不去。到後來,他去做牙齒檢查,又覺得那牙醫行動有點古怪,令他懷疑有沒有被人做了「手腳」。

 

半年前,志光完成學業回港。安頓好後他便開始找工作。他到了一間美資銀行的電腦部工作。由於他的美國學位和實習經驗,上司對他頗為欣賞,初時工作尚算順利。但過了幾個星期,他便發覺部門中的美國同事及上司,開始對他說話態度奇怪,好像語帶雙關,說話常帶暗示。他也開始發現他的電腦的運作有點古怪。他推斷他的工作已被公司監控着,他甚至相信他的電話被錄音,連自己的私人電話也被竊聽。他檢查了他的電腦及電話,發現一些他不能解釋的裝置。到後來,他將事情串連起來,認為他那被美國牙醫「動過手腳」的牙齒,其實是一個高科技監控儀器,他聯想到整個工作的聘用和安排,其實是一個複雜的佈局,是要測試他是否間諜。以事情的技術來看,應該是美國的情報機關在背後指使。

 

志光開始懷疑他每一個同事,活在草木皆兵的惶恐中。最後他決定辭職了。他用神神秘秘的方式和家人商量他的處境,家人竟認為他無中生有,過度敏感。志光覺得很沮喪,他甚至懷疑,會否家人已被收買,連同對付他的人將他困在局中,令其他人不會相信他的說話?他實在感到又憤怒,又孤立無助。

 

 

精神科醫生的評估和建議 :

志光的情況,其實最有可能的解釋是 - 他患上了妄想症 (Delusional Disorder)。

 

妄想症是較嚴重的精神困擾之一。相對於其他重性精神病,患者能維持比較正常的生活,但由於病徵通常會逐步發展,並且當事人一般會抗拒治療,病情一般會持續一段日子。妄想 (Delusion) 的定義是:一種基於對外在現實情況的錯誤推斷而形成的錯誤信念,雖不獲其他人認同,並有確實證據支持事實並非如此,但當事人仍堅定不動搖地相信;並且,這妄想的內容,與當事人的社會現實、文化(包括宗教/教育)背景有所抵觸。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 DSM-IV-TR (2000年版本),妄想症的診斷標準/特徵有以下各點:

 

1. 非怪異的妄想 (即在現實中可能出現的處境),持續至少一個月;

 

2. 沒有類似精神分裂症的幻覺、妄想、思想紊亂等徵狀;

 

3. 除了受妄想影響的行為,生活功能沒有明顯受損,行為也不特別怪異;

 

4. 如果同時出現情緒病徵狀,持續的時間相對妄想較短;及

 

5. 並非直接由某種物質(如藥物)或疾病導致。

 

最常見的妄想症類型是被害妄想型 (Persecutory type)。患者自覺受迫害:如言語上的針對、嘲弄、中傷、跟蹤、監視、偷聽、毒害……等。可以發展出很廣泛、系統性的被迫害思想。患者會處處防備,極度謹慎。志光的情況是典型的例子。

 

另外,亦有嫉妒妄想型 (Jealous type) (又稱奥賽羅綜合症 (Othello syndrome)、情愛妄想型 (Erotomanic type)、自大型妄想 (Grandiose type)、軀體型妄想 (Somatic type) 等。由於篇幅所限,這裡不詳細介紹。

 

妄想症的成因方面,可以是生理因素 (遺傳、腦部病變 — 如頭部受傷、酗酒),可能與顳葉或邊緣系統受損,或腦神經遞質多巴胺過分活躍有關。心理因素方面,根據心理動力理論,妄想的形成是由於自尊受到威脅而產生的自我保護心理反應;而根據認知及實驗心理學,妄想的形成是由於選擇性理解及接收帶有威脅的信息,並忽略尋求足夠證據,便作出武斷結論。                                         

 

妄想症的治療方法大體可分為藥物治療及心理和行為治療,例如認知行為治療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兩方面。

 

藥物治療方面,醫生會處方抗精神病藥 (Antipsychotics) 為主。常用的可分為非典型藥物 (Atypical) 及傳統藥物 (Conventional)。一般來說,前者較新,而副作用較少;當然這不能一概而論。這些藥物不單有鎮靜作用,透過影響多巴胺 (及血清素),確有減輕幻覺、妄想的功能。但是,藥物治療需時最少數星期才全面發揮療效,所以患者要有耐性;並要與治療隊伍,建立互信的合作關係,了解治療的方法,藥物的性質、種類、作用、副作用、時間,及其他配合方法等。患者亦可將服藥後之反應、副作用告訴醫生,以便調節藥物的選取和分量。家人亦要鼓勵患者定期覆診及服藥,並與醫護、社工等多溝通。

 

從一般的臨床經驗,治療妄想症最大的難處並不是藥物的效能或副作用,而是如何說服當事人去接受自己有病態的思想和需要治療;因為對他/她來說,這些信念都是基於看來真實的觀察。這又牽涉另一個複雜的課題了。

Back
精神病患者家屬的自我照顧
Category : 通訊專欄—專論
Author : Mrs. Grace Leung
第10期通訊(2011年3月)
Date : 2011-03-31

輔導室內外,我見過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家屬,對患者不離不棄,承受著長期的壓力;無論是照顧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抑或要面對患者起伏不定的情緒和狀態,都叫家屬身心俱疲。與患者一同掙扎如何駕馭病的影響,實在是一條既艱辛又漫長的路。

Read More+

輔導室內外,我見過很多精神病患者的家屬,對患者不離不棄,承受著長期的壓力;無論是照顧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抑或要面對患者起伏不定的情緒和狀態,都叫家屬身心俱疲。與患者一同掙扎如何駕馭病的影響,實在是一條既艱辛又漫長的路。

 

我發現家屬中最受影響的是配偶和父母,他們為患者付出最多,情緒最受患者牽動,亦最容易忽略自己的需要。為此,除了向這些家屬致敬和吶喊打氣外,我想借此篇幅寄予溫馨提示──好好照顧自己。站不穩的人怎可扶持別人?心中被痛苦和無奈折騰的人怎對患者鼓勵支持?所以照顧自己,是長期陪伴患者面對疾病必須走的一步。照顧自己既不是自私,也不是有餘暇才做的事。

家屬得知至親患上精神病,情緒上的衝擊不少,生活上的適應更大。以下是幾點值得至親反省和調節的地方:

  1. 為未來的方向定位

由發現患病開始,家人經歷震盪、恐懼、不知所措、不解、抗拒、內咎、憤怒、羞恥等情緒,痛苦而混亂。此時家屬最需要的是收拾心情,為未來定出清晰的方向──支援患者邁向康復。患者必須對自己的康復負責,家人可從旁協助、支援。家人就如一座燈塔,緊守崗位發出訊號,讓船隻知所進退。但假如船隻胡亂航行,燈塔也不能越俎代庖,使船隻不觸礁。幫助患者明白及接納自己的病,訂定治療的目標,努力做好自己的本分,與家人配合,對康復可謂事半功倍。

 

患者及家人亦需調整對康復的期望,不可操之過急或持過高的期望。一些重性的精神病患者如精神分裂、雙極性疾患等需長期服藥,難以完全回復至病發前的狀態。所謂康復是盡量過獨立自理的生活,回復一定的工作能力。大部分精神病患者在藥物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後,有明顯的進展,甚至可以停藥。

  1. 家人全方位自我照顧

在照顧患者時,家屬在情緒、身體、思想、行為幾方面均受影響,必須全面照顧自己,保持良好狀態才能支援患者。這四方面是一體相連、互相緊扣的,家屬可逐一檢視並作出改變。

 

  1. 情緒方面:家屬面對患者,常見的情緒是迷惘混亂、委屈難受、內咎、羞恥、焦慮、沮喪、灰心、孤單、失望、憤怒等,有些更出現情緒失控或心力交瘁。家屬需要情感上的支援,除了向親友傾訴外,可參加專為精神病家屬而設的支援小組,這些同路人是過來人,不但有共鳴感,亦可交流照顧病人的心得,是家屬互相傾訴支持的好地方。如出現較嚴重的情緒困擾,家屬亦可尋求專業幫助如精神科醫生、輔導員等。
  2. 身體方面:家屬長期受壓,加上照顧病人的特殊需要、覆診、兼顧患者原來在家庭的責任等,可謂疲於奔命,身心勞累。家屬需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留意飲食與睡眠,最好保持一定的運動,因運動時腦部分泌的安多酚,有助    改善情緒,運動亦可發洩情緒和減壓。家屬在忙碌中常忽略身體的需要,其實花幾分鐘做伸展運動和呼吸練習,讓精神鬆弛一下,是「本少利大」,人人都做得到的。
  3. 思想方面:家屬面對患者時容易出現兩極的想法,一是覺得應該遷就病人而事事忍讓,要不就待患者一如其他人,忘了他們的困難和限制,未必做到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如患者病情反覆或有很多病態行為,可能影響家屬變得悲觀負面。家屬需要更多對病情的知識,同時積極地學習應對的方法。很多病人經過治療都可以康復,即使病情較嚴重的,在服藥及心理治療後通常會好轉,病徵減少,亦可改善自理及與人相處。家屬保持正向思維,實事求是,相信天無絕人之路,迎難而上,是十分重要的。
  4. 行為方面:患者的家屬中,通常是一兩個人主力照顧患者。他們為患者付出很多,甚至忘記自己的需要,生活以患者為中心,承擔過多的責任,亦傾向過分忍讓。家屬應主動與其他家人及患者溝通自己的需要和意願,定出及堅守界線,以保護自尊與個人權益,不被操控或虐待。家屬亦可與其他家庭成員分擔實務,確保仍有自己的目標及個人空間。過分糾纏不清及形影不離,最終可能令家屬不勝負荷而崩潰或退縮、放棄。
  1. 定出界線

家人一同生活,本身已有一定的張力。由於患者有特殊的需要,亦可能有一些病態的表現,如:躁狂、妄想、囤積物品等(視乎患者的病情而異),對家屬造成直接的影響。為免家屬過度被患者牽動情緒及干擾正常的生活,家屬有必要訂立健康的界線,保障其他家人的權益。訂立相處的界線的好處是讓家屬重獲安全感、生活秩序和個人空間。

 

我曾見過一些既抑鬱又焦慮的當事人,在自己的情緒困擾時對家人極端倚賴,一天內數十次致電家人,大大妨礙家人工作,甚至夜半也致電親友,令人不勝其苦。家屬訂立界線,就是讓患者知道甚麼行為是不可接受的,清楚表明自己的立場、感受和需要。例如告訴患者每天可致電公司多少次,其餘的概不接聽。如患者不合作,會有甚麼後果。在訂立界線時,請注意以下兩方面:

 

從省思到定界:

怎樣訂立界線?請先撫心自問,誠實回答下列問題:

  • 你願意為病人放棄甚麼?
  • 病人做甚麼事會令你憤怒/委屈/難過/焦慮不安?
  • 你的底線是甚麼?
  • 你有甚麼需要是必須照顧的?
  • 你期望患者行為上有何改變?

向患者表達界線:

當家人想好自己的界線,要留意怎樣向患者表達,目標是得到其諒解和合作。有時候在表達過程中會出現討價還價,所以需預先想好自己的底線。

  • 時機:在對方較冷靜時才表達。若雙方正在爭執,你感到忍無可忍才表達,對方很難接受,往往令衝突升級。另一方面,自己覺得準備好才表達,例如已想清楚,有精力及平靜心境回應對方可能出現的抗拒等。
  • 態度:要用平和、誠懇、堅定的語氣說出你的想法,先強調正面的後果,才指出負面後果。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可告訴患者你很希望支持他、用好的態度回應他,但如果他繼續夜半來電,你和家人不能安睡,會十分煩躁,失去耐性,最終會不接聽,萬一他急需找你亦會找不到。
  • 具體:明確講出你的期望(做甚麼或不做甚麼),例如:不是叫他減少致電公司,是說明只可打你的手提電話,最多上午兩次,下午兩次。
  • 一次一樣:不一次過提出太多要求。患者通常有多於一種不當行為,但一次過提出對方很難消化及成功做到,每次針對一種行為效果較佳。
  • 演習:跟患者講之前如能對其他親友講一兩次,練習一下上述的態度及內容,甚至預演可能出現的抗拒場面,對家人是很好的心理和實際準備。

總結

助人者必須先自助才有心有力與患者同行,不然在緊密的互動中,很易演變為互相拖累。所謂路遙知馬力,家人實在有必要照顧自己的需要,才可長期與患者並肩作戰,邁向康復。

Back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