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36期通讯(2021年4月)

本期目录:

  • 「心灵小天地」:自然之思
  • 「育儿路」: 石头
  • 「畅谈心理学」 : 电影《无价之保》的反思─学习与难相处年老父母的功课(下)
  • 「 静心灵思」 : 基督教静观工作坊的点滴分享
  • 「瞬间看心理」:韧力 Resilience Blink Blink

 

 

下载通讯PDF档
自然之思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36期通讯(2021年4月)
日期 : 2021-04-30

每当到了写专栏的时刻,我总喜欢想想最近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题材。过去一年,因为疫情缘故,大家不能外游,聚餐亦成为高危活动。然而在困闷的生活总需要有喘息的空间,郊游和远足成为了大家的选择。

全文

我的性格并不喜欢运动,当见到远足成为生活新热潮,亦没有多大兴趣去参与。然而,半年前身体一直存在的问题开始不受控,医生提议加药,但药物的副作用令我更不好受,而且效果欠佳,担心未来的日子,药物只会不断增加,副作用就愈来愈多,最后只会掉进恶性循环的状况,我认为这不是出路。朋友鼓励我做运动,我不喜欢但知道这是没有其他方法下的一种方法。开始做运动才发现我不喜欢做重复的动作,每次只做5-10分钟就停下来。后来开始了行山,发现我还可接受,总算可以做较长时间的运动。

 

香港是一座城市,四处都是高楼大厦,但有趣是在家附近总不难发现有不同难度的郊游径、行山径。有人喜欢向高山进发,向高难度挑战;亦有人喜欢一家大小在家乐径、郊游径尽享天伦。我家后面亦有一座山,初次的行山经验是气喘脚痛,但同时发现不少行山朋友,是上了年纪的晨运客,他们在山头走来走去,如履平地,实在让我感到惭愧。

 

享受高山的宁静

 

行山朋友多喜欢结伴同行,使到宁静的山野热闹起来;但亦有人喜欢做独行侠,按自己的步伐,自行决定向前或休息。两种很不同的体验,前者是同行相聚、彼此扶持,后者是享受独处、净化内省。除去安全因素,我较喜欢独自行山,感到更贴近自我心灵,但也珍惜跟好友们在大自然的欢愉。

 

有时我会去离家较远的行山径,上得愈高,看到的景色愈美丽;当然想看到美景,是要付出代价。记得有次上山,上到高山回望四周,美景尽入眼帘,但我更享受当下的宁静,万物在大自然中仿佛静止下来。突然远处传来人的叫喊:「大地在我脚下」,我跟从声音望过去,看到一位女士面对山下呼喊。我看到她很兴奋,或许由山下花了不少气力来到山上,确实有成功的感觉。

 

 

对大自然的敬畏

 

上星期原打算上大枕盖,高408米,但上山只去到三分一我决定放弃!前晚睡眠佳,也吃了早餐才出发,但上山过程特别辛苦,气喘是正常,但感到双脚无力、手震、恶心,在树下休息亦得不到舒缓,后来坐在地上才稍为好些。我开始进食朱古力和补充水份,休息过后再尝试起行,但行不到20步,不适的征状再出现。我不断喝水,发现带来的水余下不多,开始想是否要放弃继续前行,最后不希望要人出动直升机来救援,决定放弃。我找了一条有树荫的小路缓缓下山,而我的状况亦渐渐稳定下来。

 

回来想刚才发生何事,我行山经验并不丰富,但早前也曾登上差不多高度的山,为何失败?其实我并不在意成功或失败的结果,但想知道失败的原因。后来跟有丰富行山经验的朋友分享,他说我已进入热衰竭或中暑的状况,十分危险。当天的阳光确实猛烈,而且树荫不多。当下知道,决定放弃是对的。我并不是好胜的人,行山是训练或挑战自己,但我无意挑战上主创造的大自然。

 

面对大自然,无论山或水,我都心存敬畏。明白攀上高山,胜过挑战,确实带来成功感和满足感;但我更享受游走于森林小径。仍记得在瑞士的生活,住处附近有座小森林,每当我外出,需要穿过小森林前往火车站。虽然只是短短15分钟路程,听到鸟儿歌唱,看到高杉大树,阳光射进森林的光线,对我来说是美丽时刻。

 

森林的象征意义

 

森林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进入森林象征进入自我探索的旅程,就是荣格所说的个体化过程,寻觅真我的冒险之旅。森林由不同类别的树木组成,种类繁多,以绿色为主,有成长的意义。绿色是由蓝色和黄色混合而成,分别是冷色和暖色,有调和的意思。在不同季节,有机会看见其他色彩的植物,又是另一种美。高杉大树让人感到天和地被连合起来,有整合的意义。

 

在无意识世界,是混乱、迷茫,容易迷失方向,在旅程中随时有意想不到事情发生。仍记得在瑞士生活初期,我常在小森林迷路,原本只需15分钟的路程,我却花了超过一小时才从小森林走出来。迷路令我感到恐惧、迷茫、混乱,而且我对这座小森林未有深入认识,害怕不知在里面要停留多久。香港的行山路线多数是明显易找,加上香港人善用应用程序找路,除非喜欢寻幽探秘,否则迷路的情况是少见。

 

每当我要夜归,都不会进入小森林。黑夜森林充满神秘,同时给人危险的感觉。森林象征黑暗的领域,是阴暗、是深沉;是某些人类认识或不认识的动物居所,是原始、是本能的象征。森林属于大自然秩序,而非人类秩序。大自然秩序并非有条理、有规划,令人有不安、混乱,但有说不出的吸引力,处于当中亦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

 

童话故事的森林

 

我喜欢大自然的原始,更享受在森林小径四处游走,可以独处而不受骚扰的自由,此刻想到童话故事的主角们。童话故事象征集体无意识,就以经典的格林童话为例,森林是童话故事内容常见的元素。故事开始,主角的出场多是不讨人喜欢,无权力、无财富、无智慧、无能力,简单地说是一个平凡人,在众人中并不显眼。然而,不同际遇令他们进入了森林,并要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旅程上遇上重重困难,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他们一次又一次克服挑战或试炼,最终成为英雄,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对我来说,瑞士是一座大森林。前往瑞士进修前,我未曾游历这国家,对他的认识亦只从网上得来。开始认识瑞士,就由我的住处出发,而小森林是我第一个试炼,通过这个试炼,我就向瑞士其他地方出发。每当我有时间,遇上廉价火车票,我就打开瑞士地图,闭上眼睛,胡乱点出一个地方,再在网上搜寻基本数据,就开始我的冒险之旅。在瑞士我没有智能手机,迷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或说是我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每次的行程,我并不执着是否顺利去到目的地,有可能要花上2-3次的游历才去到我心想的地方,但寻觅的过程是更有趣,付上的代价是绝对值得。

 

两年的瑞士生活,让我在这座大森林四处游走,是一种福气。森林有太多不能捉摸的地方,在困惑和迷茫的感觉下,有无限的可能等待开拓。远足或行山,除了强身健体,亦可以滋润心灵。

 

 

 

返回
石头
分类 : 通讯专栏—育儿路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36期通讯(2021年4月)
日期 : 2021-04-30

续35期..... 与女儿分离三个月后,我们终于重聚。重聚的日子并不好过

全文

与女儿分离三个月后,我们终于重聚。

 

重聚的日子并不好过,面对极大挑战!每次大大小小的分离,即使是上厕所这么短暂的时间,无论事先如何预备她,女儿都狂风暴雨般大哭大闹,眼泪一粒粒掉下来,不断重复:「妈妈不见了,妈妈不见了!」。我看着她落泪,听着心痛,我也崩溃了!好几次都前功尽废,不但未能安抚暴风雨中的她,最后更与她一起「打风落雨」。我当时腰患仍未康复,影响情绪,加上身体活动能力有限,很多时候都未能满足她的要求。面对自己的需要和限制,同时照顾这位心灵受了伤的「难顶」贴身膏药,真的极需要主耶稣的怜悯,帮助我们重新找回在主里的节奏与安全感。这就成为了我的祷告和方向。

 

接纳当下实况和自身限制,坚持每天定时在孩子面前做物理治疗练习,每天有节奏生活,并告诉孩子:「妈妈已回来了」、「明天妈妈要去见物理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会帮助妈妈好起来…」、「我见完物理治疗师就回来…」、「知道你不舍得妈妈,妈妈把你放在心中,见物理治疗师时也会想着你…」常常说类似的话。孩子会跟着我做物理治疗练习,一边做一边「喀喀」笑起来,觉得很有趣。她还会把我的暖水袋敷在自己的肚和脚,笑着告诉我:「好舒服!」。暖水袋充电后,有时孩子会帮忙拿给我。这些活动渐渐变成孩子的游戏,变成我们的互动,成为有趣的亲子时间。我也会因为孩子对我的爱和照顾而备受感动!

 

与孩子的关系,在这重聚的四个月中一点一滴重建。感恩她不安的心绪逐渐减少,我能够走路与坐下的时间慢慢增加,带孩子亲近大自然的时间也愈来愈多。在外面一起晒晒太阳、散散步,我们都乐在其中。若孩子能带上一两颗石头回家,她更是开心不已。

 

我们现在已形成一个习惯------──每次离开孩子,都预先让她知道。她会为我开门,目送我出去,挥手向我讲再见,然后说:「妈妈,我会好挂住你架!你快些回来。」从之前要用一两小时安抚,有时更弄至「打风落雨」,如今终于苦尽甘来了。

 

在树林中   孩子看见你

她是如此兴奋的遇上你

拾起你   握在手上

雀跃着   跳着走路

 

回到家中   孩子欢迎你

她是如此认真的洗刷你

投入着   自创故事

享受着   不同玩法

 

孩子珍贵你   喜欢你

你带给我们乐趣与新的结连

你滋养我们生命与新的关系

你带给我们故事与新的回忆

 

有重量   有质感   独特的你

让受伤的孩子建立新的记忆

实实在在的握在手中

感受着妈妈回来了

是真的回来了

妈妈是真的回来了

孩子 可以安心了

 

安心的孩子   你是如此的可爱

你满足着享受独自游玩

我终能享受轻松的独处

在有你有我的空间中

各自喘息   各自滋养

 

亲爱的石头   感谢你

 

 

返回
电影《无价之保》的反思─学习与难相处年老父母的功课(下)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36期通讯(2021年4月)
日期 : 2021-04-30

上一期通讯谈到从韩国电影《无价之保》到疫情中,与一些不容易相处的年老父母要留意的地方,简介了《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一书中,提到六种常见难相处父母类型的头三种,今期我们会继续讨论另外三种类型的特征及应对方法,与及整体认识他们的需要和相处时的要点。

全文

今期我们会继续讨论另外三种类型的特征及应对方法,与及整体认识他们的需要和相处时的要点。

 

4.  「控制型父母」特征

  • 利用罪恶感和阿谀谄媚等手法操纵他人
  • 具有被动攻击的人格,以被动举止折磨人,例如不断拖延、拒绝沟通等
  • 容易激起他人的无助或愤怒,实际上反映的是自己内心的情绪
  • 生活方式不容挑战,无论是一般琐事(饮食、穿着)或重要的价值观(教养小孩)
  • 若控制对象的反应不如预期,譬如没有随传随到,马上便怒不可遏
  • 要求过分,造成反效果

应对方法:

  • 明白父母操控背后的心态
    • 这或许与父母童年时的不良经验有关,像「依赖型父母」一样,深怕若不透过一些挑剔言语或行为等作为操控手段,子女会不理睬他们。故此,他们的操控行为,是希望减低内心的不安感,故他们有时会向子女说一些像上一期第4句的一些「激心」说话,希望子女会顺从他们。
  • 成年子女应重拾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 当子女被父母挑剔时,很容易会基于气愤而很快地作出激烈的反应(react),有时说话或行动会过火,故他们要学习恰当地响应(respond),免得后悔。圣经说「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1:19),这是非常有智慧的提醒。
    • 有时父母会为了权力斗争去操控个别子女,甚或会挑起子女间的不和,以期达到操控之目的。故要留意,有时父母在有意或无意之间做成你与兄弟姊妹的敌对局面,如可以的话,要设法与兄弟姊妹直接沟通,避免父母在中间传话,才能一起面对其操控。
  • 学习柔韧地面对操控
    • 要学习看穿父母挑剔背后的心意,并可幽默地应对,不和他们计较,如不是太过份也可满足他们。例如患有糖尿病的母亲说你弄了整天给「老爷」的生日蛋糕完全不济,你可以说:「不济的蛋糕是我这个不济的「家嫂」弄出来的,你生日时我也可以弄一个用代糖做的蛋糕给你,好吗?」

5.  「自毁型父母」特征

  • 曾有酒精、毒品、药物或赌博等成瘾问题
  • 曾有饮食失调问题,例如饮食无度或拒绝进食
  • 好像会不断发生意外
  • 自讨苦吃,例如不遵守饮食限制或不肯服药
  • 曾有自杀倾向,或威胁有此打算

应对方法:

  • 要肯定父母过去对自己的爱
    • 或许父母现在不懂得好好照顾自己,不一定是想令你不安,或许是有不同原因令他们不想好好活下去,才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要明白一个人沉溺于成瘾行为,是因为心底中没有满足的关系可以令他们依附,故习惯性地去依赖一些物质或不良行为,长年累月便变成沉溺问题了。
    • 子女可以透过不同途径包括言语或文字,去肯定父母过去对自己的爱,去唤醒他们有值得好好照顾自己的原因,不再沉溺在一些自毁的行为当中。
  • 寻求专业协助
    • 假如父母的情况严重,又或感到束手无策,特别涉及到有严重成瘾问题、抑郁或自杀行为等,别独自承担,可陪伴父母寻求专业协助,当然在过程中不一定很容易和顺利,但假如他们感受到你们真挚的关心,他们会因着你们的爱而愿意寻求专业的协助。
  • 帮助父母重新振作
    • 可透过不同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目标,也可为他们安排一些他们愿意参与的活动,例如家庭日可让他们参与,与儿孙感受家庭乐,不觉孤单,这也可减低依赖成瘾行为的需要。

6.  「恐惧型父母」特征

  • 杞人忧天,一直担心个不停
  • 容易恐慌
  • 有许多莫名的恐惧 ,例如害怕人群、细菌等
  • 有睡眠障碍
  • 行为充满仪式性,也很迷信
  • 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如不断换医生,认为总有一天能碰到神医
  • 拒绝面对现实,如疾病征兆
  • 一天到晚身体不适,而这也许是真的、也许是想象

应对方法:

  • 了解父母恐惧之由来,正视父母的痛苦
    • 父母的焦虑倾向,与「依赖型父母」的情况类近,可能在年轻时已有,又或到年老才出现。
    • 假如严重的话,他们或许已出现焦虑症或强迫症等相关的不同问题,他们或许需要寻求专业评估,以确定他们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或心理治疗。
  • 帮助他们接收正确信息,减轻忧虑
    • 另一方面,亦可帮助他们接收一些合适的信息,去帮助他们减轻焦虑。例如在上一期第6句的说话,父母因恐惧疫情已三个月没有外出了,子女可让父母多明白新冠肺炎的正确信息,让他们不至于活在一个无休止的恐惧中。
  • 帮助他们学习转移焦虑的视线
    • 有时父母会有很多因焦虑或恐惧而发出的问题,子女有时会感到很烦厌,假如子女能适度帮助父母转移注意力,可以令他们不再只集中停留在忧虑中。例如父母每天看新闻只集中在新冠肺炎的疫情当中,子女可鼓励他们适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也可看其他有趣正面的新闻或好看的电视剧等,让他们知道虽然疫情是社会中的大事,但人生也有其他事情值得我们投放心神。

 

父母老后难相处的成因

 

晚年发展任务及危机

发展心理学大师艾力逊(Eric Erikson)的人格发展论指出,人出生由婴儿期开始,直到老年,有八个人生阶段(Stage of Development),不同阶段也有其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及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而老年人的晚年发展任务为「自我整合」,发展顺利的特征为「对人生感到满意,能随心所欲过活,安享晚年」。而心理社会危机为「悲观绝望」,发展障碍的特征为「悔恨,对过去的事经常耿耿于怀」(Erikson & Erikson, 1997)。故有时我们会见到一些不快乐的老年人,每每在提及过去的事情时,也是愤愤不平或感到人生有很多遗憾,总觉得有很多人对不起他们,现在不能过着一种满意的日子。

 

父母的核心信念及生存技能

另外,总结以上各类型的父母,我们会发现

  • 父母可能一直以来都难相处,到了老年变本加厉;
  • 也可能因为疾病或丧偶,到了老年才变得难相处、难沟通。

 

不论如何,成年子女都必须理解到,父母老后只会格外抗拒改变,因为那会摧毁他们终生的核心信念(Core Belief)及生存技能(Coping Strategies),正面来说,例如较忧虑的人会及早作出准备,但他们不会随便变得完全乐观;又例如自恋的人较有自信及比较愿意承担责任,他们不会忽然变得很愿意顺从别人,因他们一生也用其相信的核心信念及生存技能去面对人生中各种挑战。而当父母年老时,这些核心信念及生存技能可能以一个很负面的形式出现,因而产生以上提及不同的问题,带来子女的困扰。

晚年要面对失落

事实上,我们在一生当中也要不断面对失落(Loss),随着年岁愈大,失去的愈多,且各适其适,这可包括失去爱情、友伴、隐私、独立、熟悉的环境、身体功能(视力、听力、整体健康、美貌、驾驶能力等),心智功能亦随之衰弱,尤其是记性;随着退休,也失去了一生投入的工作;子女长大后不再在自己身边;配偶也许会比自己早过世;当然,最后也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故此,学懂怎样面对、接受及转化失落,是每一个人一生也要学习的功课,当然作为老年人,他们更需要学习,因为他们所失落的一般比年轻人更多。

 

因着这种种的失落,不少老年人也感到需要依赖他人,那怕他们年轻时很有能力,在家或工作中也是话事人,年老时一时之间很难接受要别人照顾自己,成为依赖者,特别是由他们一手照顾成长的子女。故他们对子女的需要会变得矛盾,他们或许会用依赖、焦虑、挑剔、自恋等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便形成了不少子女感到与年老父母相处困难之处。

 

整体与老后难相处父母的应对技巧

以下是综合雷堡及肯恩一书提醒成年子女跟老人家相处要留意的地方:

  • 要了解父母难相处的原因,是否内心深处深藏着痛苦的往事?这有助子女明白和包容父母那些难缠行为的根源。当然,首要条件是子女愿意拨出时间,了解父母的需要。
  • 子女要先照顾好自己的需要,特别是要先好好处理因父母带来自己的情绪困扰,清理「旧恨」,学习接纳父母的限制,这就是饶恕的功课 (谭日新,2017)。
  • 对父母的要求要运用智慧去设定界限,以免增加「新仇」。
  • 要小心因着与父母或配偶父母相处而形成自己夫妻间的问题。故此,夫妻间的关系必须要足够巩固,才能「双剑合璧」地去照顾父母。
  • 与父母在相处上要有弹性和幽默感,否则会徘徊在「不是被他们气死,便是不想再理睬他们」的两个极端当中。
  • 避免做出容易引起父母负面反应的事,例如尽量不与他们争论。如可行的话,尽可能选择一些让彼此都开心且乐在其中的活动,让父母知道你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 当你束手无策时,别独自承担,可考虑与他人商量对策,需要时也可寻求专业的协助。

 

最后,我想起一首旧歌 「酒干倘卖无」,当中一些歌词对我来说非常感动,这可让我们回想父母过去为我们所作的,或许能令我们增加面对现在难相处父母的动力,与你分享 :

 

    多么熟悉的声音           陪我多少年风和雨

    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               没有地哪有家

    没有家哪有你               没有你哪有我

    假如你不曾养育我         给我温暖的生活

    假如你不曾保护我         我的命运将会是什么

 

    是你抚养我长大             陪我说第一句话

    是你给我一个家             让我与你共同拥有它

 

 

参考数据:

谭日新。(2017)。《饶恕,一个可能的选择?》。诚信综合治疗中心。中心通讯第24期。

葛瑞丝.雷堡 及 芭芭拉.肯恩 (Grace Lebow, Barbara Kane) 着。刘慧玉译。(2018)。《如果父母老后难相处》。出版社:橡实文化。

Erikson, E.H. & Erikson, J.M. (1997).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A review.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返回
基督教静观工作坊的点滴分享
分类 : 通讯专栏—静心灵思
作者 : 小驴
第36期通讯(2021年4月)
日期 : 2021-04-30

以前听过彭博士讲解基督教静观,也学过神操的明辨、耶稣祷文、归心祈祷等,今次温故知新,感恩仍有触动与进深,不仅长知识,更在即场练习中有深刻的体会。 篇幅所限,我只简单分享一二。

全文

2021年3月13日星期六,心灵静舍主办基督教静观工作坊,由前中国宣道神学院灵修神学专任讲师彭顺强博士主领。 这个朝九晚五的工作坊,采用了实体和网上混合模式进行。在风和日丽的这个周末,位于旺角闹市的心灵静舍,聚集了寥寥几位率先报名的幸运儿和工作人员,其他想现场参加的逾50位后来者,唯有加入网上大军一同学习。疫情爆发以来,网上讲座如雨后春笋多不胜数,这次报名人数达330人之多,出席者约7成,除了本地参加者,亦有内地与海外人士,这份踊跃显示人心饥渴,在乱世中想亲近上主,寻找信望爱的源头!(当天YouTube录像可于「心灵静舍」Facebook 重温。)

 

当日的精彩内容包括:

一、简介坊间「静观」

二、基督教「默契主义」的传统

三、身体神学

四、东正教的「耶稣祷文」

五、《神操》的「默观」和「明辨」方法

六、「归心祷告」的理念和各种操练方法

七、基督教版的「静观呼吸」、「身体扫描」、「静观步行」、「静观进食」

八、整全基督教静观──兼顾身心社灵成长的半小时操练

 

以前听过彭博士讲解基督教静观,也学过神操的明辨、耶稣祷文、归心祈祷等,今次温故知新,感恩仍有触动与进深,不仅长知识,更在即场练习中有深刻的体会。 篇幅所限,我只简单分享一二。

 

我体会到任何灵性操练方法,均有其源流与深意,香港人重视实效与效率,每每急于问「如何」而忽略「为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学了形式,不明白内容或方法的精义。我欣赏彭博士拒绝快餐式即食灵修,花了很多时间解释源自禅的静观与基督教的默契主义有何异同,有没有冲突,运用时有甚么要注意等。概览式的理解有助大家在认知上加强基础,再练习体验就更明白了。

 

以归心祈祷为例,我上过堂,看过书,操练过很多次,今次再听彭博士娓娓道来,又有深一层领悟。以前只把它当成聚焦、入静的练习,忽略了归回内心深处的方向,而且每天可以重复多次,目的是把专注力放在神,由简单的祷词 (sacred word) 进到与神同在中,由认知进到感受,超越祷词的内容 (beyond words),在心灵深处与主相遇,共融合一,centering prayer归心祈祷这名字取得真贴切。

 

另一个得着是与「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对祷。我正学习神操,熟悉福音默观,却没有留意到在意识日常触动心灵的事件时,对祷的对象是正身悬十架的耶稣。这跟与天父对祷大不同,尤其涉及人间苦难、不公义、痛苦时,谁比受苦的基督更明白我们?祂面对的屈枉、欺压与身心痛苦无人能及;祂在,祂知道,祂感同身受,因祂走过苦路才复活升天。这给我莫大的安慰与盼望,看着耶稣受伤的身体,大爱舍己的眼神,在痛苦无助中与受苦的主更深连结……

 

所谓「学功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但愿所有参加者,包括看网上重温的朋友,下定决心呼朋唤友,一起操练与分享,持之以恒,透过不同方法进到默观中,与主契合,以致在乱世中找到出路与召命,实在地每天与神同行,阿们。

 

(原文载于心灵静舍Facebook, 获作者允许刊登)

返回
韧力 Resilience Blink Blink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36期通讯(2021年4月)
日期 : 2021-04-30

「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落空,因为神的爱,已借着所赐给我们的圣灵,浇灌在我们心里。」

罗马书 5:3-5

全文

Michelle Wing Chiu Chan

Resilience Blink Blink, 2021

Acrylic on paper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