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畅谈心理学」 : 理顺过去、乐看未来、活在当下─正向心理学的启示
- 「心灵小天地」:遇上绘画的心灵
- 「 静心灵思」 : 不住的祷告
- 「育儿路」 : 滋养自己,滋养孩子
- 「瞬间看心理」:拥抱大自然
笔者执笔时是2020年7月中,香港人辛苦了半年,以为疫情有好转,怎料又刚开始第三波,学校开始再停课、四人限聚令再实施、书展延期,接触不少人也是带着复杂的感受面对日常生活,你现在心情怎样哩?希望可以透过这篇文章和大家思考一下,在复杂的心境中怎样积极地活下去。
“Tell me somethin', girl. Are you happy in this modern world?
Or do you need more? Is there somethin' else you're searchin' for?”~ Shallow
这几句英文是2019年美国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获最佳原创歌曲奖电影《星梦情深》(A Star is Born) 的电影主题曲Shallow的头几句歌词,由Lady Gaga和Bradley Cooper主唱。歌词讲述一对恋人在不同处境中鼓励对方成长的深情对话,可能也是不少香港人在过去一年多经历社会事件及新冠状病毒肺炎后,与朋友见面时的问候及鼓励。笔者执笔时是2020年7月中,香港人辛苦了半年,以为疫情有好转,怎料又刚开始第三波,学校开始再停课、四人限聚令再实施、书展延期,接触不少人也是带着复杂的感受面对日常生活,你现在心情怎样哩?希望可以透过这篇文章和大家思考一下,在复杂的心境中怎样积极地活下去。
全球幸福报告
联合国「全球幸福报告」是每年根据全球153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众,用六个幸福指数作出的评分,包括(1)人均收入总值(GDP)、(2)社会支持、(3)预期寿命、(4)社会自由度、(5)慷慨度,及(6)贪污状况等。2020年的报告指出,全球最幸福国家前10名依次为芬兰、丹麦、瑞士、冰岛、挪威、荷兰、瑞典、新西兰、奥地利及卢森堡,而东南亚中最佳为台湾,排名25,而香港则为78,较去年下跌两位。香港在预期寿命和人均收入总值表现突出,分别排第2和第8位,但在社会支持与社会自由度评分偏低,整体幸福指数为5.510分(10分为总分) (香港经济日报,2020)。
什么事可令你快乐?
以上是社会的大环境,那你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感是基于什么呢?
- 期望疫情快些完结?唔使带口罩?
- 楼价升?楼价跌?
- 保得住份工?搵到好工?工作顺利?升职加薪?
- 搵到老婆/老公?婚姻幸福?有friend陪?
- 儿女健康、听话、成绩好、考到好学校?
- 年老父母健康、唔会太麻烦?
- 工人唔霎气、听话?
- 基督徒希望家人信主、教会不争拗、能复和?
- 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向心理学对幸福的定义
正向心理学大师Martin Seligman(2011)指出,正向心理学是研究幸福和快乐的科学,并有五个重要的幸福元素,包括(1)正向情绪、(2)全心投入、(3)正向人际、(4)生命意义和(5)成就感。
- 正向情绪:是幸福理论的基础,可帮助人有愉悦、高兴、温暖和舒服等感觉,人如能在生活中有多些正向情绪,可视为过着愉悦的生活 (Pleasant Life)。
- 你每天起来会感到充满希望吗?每天的生活虽有困难和适度的担心,你相信可以迎难而上吗?最近网上有一首诗歌,叫Just Today,提醒我们「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圣经马太福音 6:34)。
- 全心投入:如人能集中做一些真正享受和重视的事时,就会全心投入在此时此刻,进入一种忘我境界,这状态被称为「神驰」(Flow)。
- 你有这样的经验吗?日常有没有一些事情或兴趣可以令你忘我呢?
- 正向人际:如能与家人、朋友定期接触沟通及进行活动,彼此关心、帮助及表达欣赏和谢意,人便能透过这些正向关系得到安慰、鼓励和提醒,更有力面对困难和逆境。
- C.S. Lewis(2012)说人生有四种爱的关系,包括家人的爱、伴侣的爱、朋友的爱及与上帝的爱,我们在人生不同阶段中,也会把时间和精力投放在四种不同的关系中,你现在的四种关系感到满意吗?有改进空间吗?
- 生命意义:是指到个人的归属感,这给人带来超越其本身的价值。当人感到生活有意义和有价值,便会感到幸福和快乐了。
- 这是一本由Rick Warren(2018)所写的畅销名著《标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 所提出,人生如果有一个更高的价值去追求,生命便变得充实有意义了。你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吗?你愿意为这些更高价值「去到几尽」呢?
- 成就感:是人为所做的事情感到愉快或成功的感觉。除了正向关系,人生能有成就感可帮助我们感到幸福充实。
- 成就不一定要干一番大事,有些人能在网上自学看食谱,煮得一手好菜,看到家人吃后满足心里便感到很喜悦。你有事情能令自己感到有成就吗?
假如以上的幸福元素拥有愈多,我们便会感到更幸福快乐。另一方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不同的看法亦可影响我们的心境。
过去─遗憾或感恩
当你想到过去的事情时,是遗憾的多?还是感恩的多?这可影响我们现在怎样生活下去。记得过去曾看过一套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慰安妇的纪录片,片中的老婆婆一生也是带着极大的遗憾活下去,当然历史应该帮她们追讨一个公允的审判,但过去多年的创伤可以令她们活在一个极大的折磨中,试问又怎可能开开心心地活在每一天呢?故此,假如我们有很多过去发生的创伤,应该好好处理,不要让这些创伤后遗症伴随着我们一生,假如有需要,也可寻求专业协助。而正向心理学亦提醒我们,假如我们可为到过去的事情感恩,会减少很多遗憾,也减低形成抑郁的机会。
假若你想养成对事情有感恩的习惯,可每天写下三样你值得感恩的事,包括对别人、自己或上天的感谢,小的事情可以是今天吃了一顿很满足的午餐或与朋友有美好的交谈;大的事情可以是升职、加薪或找到相爱的伴侣等,到年终的时候你发现原来有数以百计的事情值得感恩。因我们的倾向多是集中在过去不开心的事情,而容易忘记开心的事情,故此,这感恩练习可帮助我们记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幸福事情,不妨一试。
将来─悲观或乐观
面对将来,你知道自己是属于乐观?还是悲观?以下有一些例子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看顺利的事情时,对自己的评价:
• 「我能在紧迫的时间完成家务!」
• 我是个很有效率的人 (普遍的评价)
• 我只是煮饭很快 (特定的评价)
• 「我今次见工表现很好!」
• 我很会面试 (普遍的评价)
• 我只是今次表现得很有自信 (特定的评价)
看不幸的事情时,对自己的评价:
• 「我忘记去家长会!」
• 我忘记查看记事簿 (特定的评价)
• 我的记忆整体不好 (普遍的评价)
• 「我最近感到筋疲力竭!」
• 我这个月实在太忙了 (特定的评价)
• 我从来没有机会放松自己 (普遍的评价)
综合以上的看法,可以归纳出:
乐观的特质 |
悲观的特质 |
|
看顺利的事情 |
永久的
普遍的
因为我 |
暂时的
特定的
外在因素 |
看不幸的事情 |
暂时的
特定的
外在因素 |
永久的
普遍的
因为我 |
故此,带着悲观或乐观的心态面对将来的心境可以很不同。较悲观者会容易带着比较绝望或焦虑面对将来,严重的例子可以是学童相信成绩不能改变,是因为「永久的」、「普遍的」和「因为我」的因素,因感到绝望而选择自杀。而较乐观的学童会相信某一科成绩不好,是「暂时的」、「特定的」和「外在因素」的影响,这样,他们会有盼望去改善。你愿意尝试学习多一点乐观、少一点悲观吗?可由自己或叫身边人提醒自己开始。
现在─活在当下
无论是探讨过去、展望将来,面对当下才是最重要。事实上,我们真正能把握的是现在,因我们既不能改变过去,亦不能绝对控制未来。以下是正向心理学的快乐公式(Seligman,2011):
快乐的程度 = 快乐阔度 + 生活环境 + 控制因素
快乐的阔度是指到我们是否有很多事情能令我们快乐,还是只有很少事情能做到,例如有些人一定要在35岁时有高薪厚职,妻子要美丽贤淑,孩子要听教听话、成绩好才可以令自己快乐,稍有不顺,便不快乐了。这些快乐阔度会占据我们是否快乐因素的一半。而环境因素则只有一成左右,这与我们想象的相距很远。真正决定我们是否能快乐的是个人控制范围 (四成),以下是一些个人控制范围的例子:
•我虽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活得精彩。
•我虽不能控制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我虽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开笑容。
•我虽不能控制他人怎样对我,但可以自己选择怎样响应他人。
•我虽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好好运用今天。
•我虽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力。
故此,假如我们能好好运用我们能控制的范围,即可决定性地影响我们的快乐指数。从这些例子,人是否快乐是可以透过转变环境或心态去达到。
长处与美德
Seligman(2011)提出,如我们能多重视及培养多些「正向特质」(Positive Trait),会更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强项,从而会获得长久的快乐。以下是一些长处与美德的六个范围,分别是(1)智能与知识、(2)勇气、(3)灵性及超越、(4)仁爱、(5)公义、(6)节制,当中亦再有细分的项目。从下图你可看看自己拥有哪方面的特质?又或你可问问认识你的人是否认同?
看过上图后,或许我们会感到自己在某方面较强或较弱,请不用担心,我们可以透过学习去改善和培养的。假如在这方面想多了解和改善,建议你进深阅读这书: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活在当下的练习
以下是一些每天也可以做的练习(在疫情中可适度调教),可帮助我们专注于此时此刻,细细品味生活的美好经验,保持放松或专注:
- 走到郊外或公园,以五官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 慢慢享用一顿饭,好好享受食物的细致乐趣
- 与朋友交心的倾谈
- 以专注的态度做家务,享受过程的乐趣
- 与孩子一起玩耍,全情投入,一同快乐
- 坐下静思,不为什么
- 基督徒可听/唱一些喜欢的诗歌,又或听一些特别的专题讲座
在此,无论环境顺逆,祝愿大家继续每天也活得开心、精彩!
参考数据:
1. Lewis, C.S.。(译者:梁永安)。(2012)。《四种爱--亲爱、友爱、情爱、大爱》。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2. Warren, R.。(译者:杨高俐理)。(2018)。《标竿人生(进升版)》。基督使者协会。
3. 香港经济日报。(2020)。全球幸福指数2020揭盅,芬兰最幸福,港排78位。检索自https://wealth.hket.com/article/2600293/%E5%85%A8%E7%90%83%E5%B9%B8%E7%A6%8F%E6%8C%87%E6%95%B82020%E6%8F%AD%E7%9B%85%20%E8%8A%AC%E8%98%AD%E6%9C%80%E5%B9%B8%E7%A6%8F%20%E6%B8%AF%E6%8E%9278%E4%BD%8D
4.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5. Seligman, M. E. P. (2011).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New York: Free Press.
今期专栏,想跟大家分享绘画和心灵的关系,尝试从另一媒界接触内在心灵的变化。大家先来看看,最近我完成的一幅画作 (图一),大家看到甚么?有何感受?有何想法?
当我在思考今期专栏的主题,才发现2020年的日子已走了过半,但没有完成到甚么事或计划。在过去半年,大家的心情怎样?当我检视自己的心情,谈不上轻松,不时更感无奈。去年社会运动到今年港区国安法,年初新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到第二、三波再次侵袭,让人体会无力的感觉。这份不能逃避、不能否定的无力感,我们又如何面对?
今期专栏,想跟大家分享绘画和心灵的关系,尝试从另一媒界接触内在心灵的变化。大家先来看看,最近我完成的一幅画作 (图一),大家看到甚么?有何感受?有何想法?
艺术治疗 (Art Therapy) 是透过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技巧,配合创造性的艺术工作,包括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表达模式进行治疗。故此艺术治疗亦有被称为表达性的治疗 (Expressive Therapy)。这方面的专业训练我认识不多,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但遇上绘画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趣,而绘画的世界亦埋藏着无限的创意。
我初次透过绘画来认识人的心灵是2012年。当时在瑞士荣格学院学习心理分析,其中一科目是图画分析 (Interpretation of picture)。初次接触感到很有趣,没想到颜色、图案、线条能表达出内在心灵。当时我完全没有绘画经验,对艺术更是一窍不通,但我被吸引了!我开始拿起颜色笔,在图画簿上乱涂,因为没有技巧,图画就像小孩子涂鸦。图画当然不美,但过程感到愉快,画作亦呈现出人类原始性 (primitive) 的一面,对我来说这是另一种美。
荣格认为绘画是一道桥梁,连接上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领域,继而整合自我的生命。众所周知,荣格十分尊重佛洛伊德,视他为父亲、老师,两人关系密切,有多年时间一起探索无意识,他们兴致到时可对谈十多小时。后来两人对心理分析的看法出现分歧,最终弄至关系破裂。这结果令荣格感到难过,甚至掉进情绪的深渊。失去了一段如父亲和良师的关系,触动了他心灵深处的忧伤;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情绪被牵动起来。荣格开始以绘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透过图像进入内在心灵,与无意识对话,开始踏上自我探索和疗愈的旅程。
他的画作 (1914 – 1930年) 被辑录于他的巨著 “红书” (The Red Book),被称为巨著,当然这是荣格的重要作品,但事实上这书真的又大又重,不容易把它拿在手上四处走。红书的内容包含了荣格的梦、绘画、反思,是他的日记,是他的心灵探索,是他的个体化过程。我也期盼……有天可以拥有自己的 “红书”。
五年的涂鸦经验,过程感到愉快,但有些时候因为没有技巧,未能表达想表达的东西而对自己感到不满。三年前完成了荣格心理分析训练,生活变得清闲,立即想到要开始学习绘画。刚才大家看到我的画作,是否有奇怪的感觉?或许你们想这是我的想象或者创作。事实上,那画作并非完全是我的创作,题材来自芬兰的 Kummakivi balancing rock (图二、三)。
数星期前,一位瑞士认识的同学传来一幅图片 (图二),刚巧当时我的心情充满矛盾,感到图片的张力跟我内在的矛盾产生了共鸣。我搜寻有关那图片的数据,知道Kummakivi balancing rock位于芬兰东南面一小镇Ruokolahti,这大石长约七米,坚固地置于地上凸出来的大石上,但两块石的接触面只有足印般的大小。我真的不懂上面的大石为何不会倒下,但世上不能解释的事情多的是。Ruokolahti是一小镇,只有五、六千人居住,想不到拥有如此奇妙的景致,上主所创造的大自然充满奥妙。我被吸引了!
因为那份共鸣,决定把图片画下来。当我安静专注那图片,心里的图画渐渐浮现出来。我的两块石并不是置于地上,是在水上。水和地的本质完全不同;地是刚,水是柔;地是静止,水是变化;地是安稳,水是流动。我选择了水,水的特质更贴近我当下的心情。水通常被视为无意识的象征,我期待在绘画过程里有更多探索和发现。
绘画老师说观察外界是学习绘画的第一步,但我发现心里总有奇怪的画面或图象。观察并不是我的强项,相反绘画过程让我连结起个人的直觉和感受。这幅画作的初步构思,天占三分二,水占三分一。当我涂完底色,心想可以把图画倒转来看看,发现结构更理想,最后决定天占三分一,水占三分二。现今世代,确实给人翻天覆地的感觉。在创作过程,给自己尝试,作出突破,或许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发现。
中间两块石头,花了我不少时间,绘画过程我很专注,涂上一层又一层的颜色,画出阴影,石头就变得立体、真实。两块石头的接触面虽然很小,但原图仍给我安稳的感觉;只是我画的两块石,让我感到不安、威胁、危险,这就是我绘画时的心情。两块石之间的接触点,充满张力,上面的大石块不会倒下,是那份张力达到平衡,又或产生彼此制衡的功能。在绘画过程,专注是一种能量。
我努力让两块石变得真实,没有其他太大的变化;但两块石的四周,却出现了不同的变化。无论天和海,开始时黑漆漆,我花在海的时间较天更多,而黑漆的四周视野很模糊。后来远处的天空出现微光,似晨光初露,海面上的海浪也看得清楚了。海浪不断拍打大石,但两块大石没有丝毫的移动。
我花了二、三个星期来完成这画作,过程会敏锐自己的感受。我并不是专业画家,技巧亦不成熟,在绘画过程遇上的困难,也带来一些感受,而这些感受亦成为自我探索的渠道。画作完成了,但我感到不满足,因为我心里的海浪并不是柔和的浪花,于是回到画室请老师教我画海浪 (图四),终于画出汹涌澎湃的海浪 --- 这才是我内心的海浪,亦感到满足!
在绘画过程,我除了有感受,亦会去思考,期待在当中会出现深层次的理解。两块石看似惊险,但始终仍在,当中彼此制衡是一种很强的能量。如果从内在心灵的层次来说,这是一份矛盾、冲突,令人很不舒服,甚至有痛苦的感受。怎样的能量才可以承载那份冲突,达到心灵的平衡?从图画中,我发现大自然的变化是一种能量。天空黑漆,黎明来到;潮涨潮退,皆有定时。大自然的力量是一份创造,创造宇宙的上主亦成为我终极的盼望。
跟大家分享我的画作并不是重点,反而绘画过程的变化,没有对或错、好与坏,这是一种自我疗愈的经验。
从小就知道「坚持」是美好的品格,人长大了才发现「放下」也是重要的生命课题。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总有变数、总有未能如愿的时候。接纳不能控制、不能改变的部份,是一份智慧 - 照顾自己的智慧!
树枝
对上一次在通讯执笔已是2016年8月份专栏(第22期)「玩出…新未来」!
这段时间有机会体验停下来、慢下来的美好;有机会找回喘息的空间,重新品味生活点滴。我想将这些体会记下来,以专栏形式与大家分享。谨以此专栏献给我的伯乐、恩师—陈炽鸿医生。
恰巧上年上过木工课。最近行山亲近大自然时,眼睛自然就留意掉在路旁的树枝。思想着如何加工,把它变成什么东西。
曾经有一次拾了一树枝回家,削成一张小小的沙发作讲故事的道具;努力削着,形状已出现,目标在望,心里暗喜,削得手痛也值得。谁知再削下去,发现里面有几个虫蛀小洞,心里一沉,感到气馁、感到失落。正想把它弃掉时,突然想到不如尝试把它分成一半,再削去中间的小洞,两张高高靠背的椅就出现于眼前。好开心,庆幸自己没有轻易放弃那「不如尝试」的念头!
继续削,开心之际,发现椅背上也有虫蛀的小洞,唉!有些失望。突然想到可以把虫蛀的小洞削掉,变成花纹。其实椅背不一定是高高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形状。我再削了一张小小的桌子,配成一套,女儿看着从一变三,欢喜不已。感谢自己愿意放下和尝试!
在这过程中,体验到有时若能放下「我一定要这样」的坚持,另改为「不如试下这样」的尝试,「弹性」有时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从小就知道「坚持」是美好的品格,人长大了才发现「放下」也是重要的生命课题。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总有变数、总有未能如愿的时候。接纳不能控制、不能改变的部份,是一份智慧 - 照顾自己的智慧!
掉在路旁的树枝
你是被人砍下?
你是被风吹落?
我不知道
我只想把你带回家
我喜欢你
握在我手中,一刀一刀的用心削着
女儿看着,期待着
握在女儿手中,满足的拿着玩
树枝,谢谢你来了我的家
树枝,谢谢你送来了故事
树枝,谢谢你送来了欢乐
树枝,谢谢你拉近了我与女儿的关系
都市人生活繁忙,未必有太多时间可以全面地照顾自己的身心灵,那要留在大自然多久才能达到最佳效益?
生活在繁忙的城市森林中,您上次接触大自然是什么时候?大自然总有她的魅力,令人感到心旷神怡,身心舒畅。不同的研究也显示,与大自然接触,可令人感觉到不同的正面情绪、助人减压、提升专注力和精力、让人更能与自己连系,使身心更健康1。
然而都市人生活繁忙,未必有太多时间可以全面地照顾自己的身心灵,那要留在大自然多久才能达到最佳效益?跟据2019年一个英国研究显示,一个每周到大自然总共至少120分钟的人,与一周内都不去大自然的人相比,前者有较高可能性觉得自己有较佳身体健康或生活满意度2。
有时若难以到大自然,可考虑在城市森林内探索及发掘「小自然」的地方。跟据2019年美国研究显示,一次性花至少20分钟时间,在一个让自己感觉能与大自然接触的户外地方漫步或闲坐下来(例如公园、工作地点附近的草坪等),可降低身体内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有助减压3。其他不同外国研究显示,观看有关大自然的相片或影片,与正面情绪的提升有关1, 4;当然,能够直接到户外与大自然接触会是更丰富的体验!
参考数据:
- Capaldi, C. A., Passmore, H.-A., Nisbet, E. K., Zelenski, J. M., & Dopko, R. L. (2015). Flourishing in nature: A review of the benefits of connecting with nature and its application as a wellbeing interven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lbeing, 5(4), 1-16.
- White, M. P., Alcock, I., Grellier, J., Wheeler, B. W., Hartig, T., Warber, S. L., Bone, A., Depledge, M. H., & Fleming, L. E. (2019). Spending at least 120 minutes a week in nature is associated with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Scientific Reports, 9(1), 7730.
- Hunter, M.R., Gillespie, B.W., & Chen, S. Y.-P. (2019). Urban nature experiences reduce stress in the context of daily life based on salivary biomarker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722.
- McMahan, E. A. (2018). Happiness comes naturally: Engagement with nature as a route to positive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E. Diener, S. Oishi, & L. Tay (Eds.), Handbook of well-being. Salt Lake City, UT: DEF Publishers.
近日冠状病毒疫症反复蔓延,很多生活事务及宗教活动也被取消,多了很多时间和空间静下来反思。还记得初信主的时候,有牧者曾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倘若有一天所有宗教活动都被迫要停顿,那么你的灵性光景会如何呢?」
「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马太福音7:22-23
作为福音派基督徒的笔者,感到没有什么比这场景更可怕!
近日新冠状病毒疫症反复蔓延,很多生活事务及宗教活动也被取消,多了很多时间和空间静下来反思。还记得初信主的时候,有牧者曾提出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倘若有一天所有宗教活动都被迫要停顿,那么你的灵性光景会如何呢?」真的想不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正要面对这前所未有的处境!当然现在不是完全没有了宗教活动,还有很多在网上进行的信仰活动和在社交媒体中彼此信徒之联系,但毕竟我们过往的常规全然被改变,我们与上帝的关系实在有多深?
环顾今天社会动荡和疫症蔓延,对我们的身、心、社、灵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我们过往一直所重视的物质与名利,一瞬间便站不住脚了。社会上百物萧条,民不聊生,很多人都忧心戚戚,会不禁问上帝:「祢还在掌权及记念我们吗?」在此我不能代表上帝答这问题,当然有很多圣经学者在这方面引经据典,给予我们很多宝贵数据和合理的答案,但我会鼓励读者亲自问上帝,在祷告中与祂对话,亲身感受祂的慈爱,开放自己让上帝显明祂对我们独特的旨意。很多信徒在头脑及理性上对上帝有不少认知,但真实地与祂相遇的经验可能并不太多。
在患难中我们会向上帝呼求拯救,在祈祷中不断重复要求上帝为我们做这做那,彷佛我们做了指挥上帝的角色,自我中心地塑造出一个合自己心意的上帝形象,而忽略了聆听的重要及明白上帝真正的美意。我们祷告不能单凭智慧、意志及情绪,而是藉圣灵带领我们到主那里。我们祷告需要寂静,谦卑开放自己的心灵,以爱期待圣灵的帮助,聆听上帝的微声。
我们心灵深处都有一个内在自我,是上帝起初美好的独特创造,可惜我们不太认识这个内在自我。相反地我们在世上生活,被扭曲了的价值观塑造出另外一个的外在自我。我们会发现,不论顺境或逆境,总不能带给我们真正而恒久的平安和喜乐。若只期望外在自我得到满足,那是徒然,并进到另一空虚的层面。我们并不是要否定物质的存在,而是要从物质中重获自由。当我们亲身经历上帝无微不至的供应时,地上的荣华富贵又何足挂齿;当我们站在伟大上帝面前,世间的名誉地位渺小得不值一提。在我们一生灵性的转化中,正是要逐步认识真正的内在自我,这要透过不住的祷告,借着圣灵的帮助,让我们脱离对世间物质的依附,回归上帝原先的创造,与祂共融!
在疫症肆虐、政治经济急速变化当下,我们对未来有很多未知之数而感到彷徨不安。但其实我们从来都不能掌握未来,我们总不能预计下一刻的光景,只能在当下不住地祷告,依靠上帝过活。在这段时间,我们少了很多外在活动,可能是一个心灵重塑很好的契机,深信上帝正期盼着我们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