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畅谈心理学」 : 疫情下的生命反思:一个心理学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
- 「心灵小天地」:给医护人员的信
- 「 静心灵思」 : 分享于病毒肆虐时
- 「书介」 : 《疗情 · 聊程-精神治疗与心灵整合的反思》
- 「童心同行」 : 怎样培养小孩与人分享的美德
- 「瞬间看心理」:Trio for the Soul 心灵三重奏
新冠肺炎(COVID-19)又在香港出现首宗确诊个案,直至执笔的3月下旬已有300多宗,不少公司和食肆也出现倒闭潮。财经人士预测疫情未来对香港经济会产生深远影响,令不少香港人在工作和健康等事情上感到忧虑和无助,或许会问:「我们可以怎样活下去呢?」
有人觉得香港真是多灾多难,过去大半年的社会运动至今仍未正式完结,今年1月23日新冠肺炎(COVID-19)又在香港出现首宗确诊个案,直至执笔的3月下旬已有300多宗,不少公司和食肆也出现倒闭潮。财经人士预测疫情未来对香港经济会产生深远影响,令不少香港人在工作和健康等事情上感到忧虑和无助,或许会问:「我们可以怎样活下去呢?」笔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看法,只想与香港人分享及交流以下一些小小的反思,希望能刺激大家的思考。
如何接收信息
正如之前社会运动的情况一样,网上对新冠肺炎也有很多不同立场的信息传出来。例如香港的传染病专家鼓励我们要戴口罩,但外国如世卫的专家则说未必人人也有这个需要;有些专家说如果防疫做得好,只会有小部分人受感染,但有些专家则说最后可能全世界大部分人也会染病,新冠肺炎会变为风土病;有的说新冠肺炎的死亡率是1-2%,也有的说是更多。凡此种种,都会影响我们判断这疫情的危险程度和应对方法。我认识一些家庭已一个多月不出外了,每天只指派其中一位成员出外买餸或买外卖;也有一些人已预备了全家人几年的口罩、数十卷厕纸及数十包米。当然,以最近香港专家的估计,疫情已进入由欧美输入个案的第二波了,估计会持续一段不短的时间。那要储备多少的物资才算足够?可能每个家庭的需要都不同,但我们也要分辨某些物资是否会在短期内缺货,否则储存过多会令另一些有需要的人买不到,甚至会令这些物价被抬高。
适度焦虑有保护作用
为何专家有以上这么不同的看法?这是否显示我们对这个病的认识可能仍是有限及在学习中,他们仍需时去探索怎样才是最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特别是我们仍在这个疫情当中,一般大众市民最需要的是如何尽自己的责任减低这个病的传播风险,虽然这在生活上会带来一些不便。适度的应对甚至有些紧张是应该的,可令我们好好保护自己及别人,但不应把事情过度灾难化(Catastrophizing) - 这是「认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的其中一种 - 否则人为了保护自己会做出过分储存物资的情况,甚至出现「抢劫厕纸」的案件。反观,眼见不少香港人也是有爱心及愿意互相帮助的。例如我在街上已经有多次见到有人没有佩戴口罩,旁边不认识的人也会把一个新的口罩递上。另外,亦有一些本地工厂生产口罩及愿意以成本价出售。
要预备过荒年
眼看市面上的食肆人流稀少,不少生意结业,打工仔失业,而能留在岗位的,也增加了工作量、被减薪或带着担心会被裁的压力去面对每天的工作。可幸最近的财政预算案政府愿意打开仓库帮助有困难的企业及一般香港人。一些经济学者指出,过去的社会运动再加上现在的疫情,对香港的经济打击是需要一段较长时间才能复苏的,有些人或许要经历一段经济上比较紧绌的时间。
这令我想起儿时听过的教导「好天收埋落雨柴」,圣经中保罗也曾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 4:12)。
金钱是万恶或万能?
我们有否思考过钱财是一件怎样的东西呢?为什么我们那么惧怕缺少了它?
正面来说,钱财可视为一种资源,能换取我们生活所需,对一些人来说是基本衣食住行的需要,亦可令一些人更有自由及能力去做一些喜欢的事情。
所以缺乏钱财的意思,是否代表在生活基本需要上缺乏到所谓「冇饭开」的情况呢?我们要记得香港有综援制度,可以确保人有最基本的生活所需。但假如我们未去到要靠综援的处境,仍想自力更新,则我们要有一种「马死落地行」的心态,暂时去做一些你认为不理想的工作岗位,先维持收入,再作打算。例如,最近因为多了人叫外卖及网上购物,所以速递员的工作岗位需求多了。假如这是你的处境,你会考虑吗?如你不愿意,有什么事情或心态拦阻你呢?又或有一些人趁着这些空档去学一些新的技能,以便可以从事一些没有做过的工作,也值得我们参考。
但如果我们所讲的缺乏不是去到以上的情况,而是要我们悭俭或有节制地过活,不能自由地享受我们喜欢的事情,例如要减少去旅行的次数等,这可否令我们在有限资源下学懂怎样好好过日子?更有创意地把有限的资源尽量发挥呢?
正因为钱财有以上提及正面的功能,我们会慢慢形成对它的倚靠(Sense of Security)。适度的倚靠当然没有问题,这是人基本的实际及心理需要,但假如我们把钱财视为我们唯一的倚靠而漠视一切,甚至有些人相信「亲生仔不如近身钱」的话,我们会因惧怕缺少了钱财而想积聚更多,有些人更因此会做出一些埋没良心、道德、甚至犯法的事情,把人性的美善扭曲,把关系成为利用的工具。你听过「穷得只剩下钱」(王阳明,橄榄,2008年)这本书吗?你相信人生不少方面的幸福不是由钱财带来的吗?经验告诉你从其他事情带来的幸福重要吗?真实吗?值得我们深思。
心态上保持审慎乐观
英文有一句惯用语「作最好的盼望和最坏的准备」(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最好的盼望是我们深信疫情会有过去的一天,虽然我们不知道是何时,但希望是早一些。我们要有这个盼望,以致我们能够好好活下去,情况就好像我们十七年前经历沙士一样,虽然今次疫情或许会长一些。我有一位朋友跟我分享,当年沙士时期,因为戴口罩和经常洗手的缘故,连伤风感冒也没有了,这是他的经历带出对现在的乐观看法。事实上,专家说今年香港的流感周期相对以往早了完结,相信是因为香港人做了很多防疫措施有关。这是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鼓励我们要对将来乐观的建议。
最坏的情况?
但当然我们也要作最坏的准备,这是我们在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中的最坏情况(Worst Scenarios)之反思。对你来说,最坏是什么呢?我从不同渠道听到,最坏的情况可能有下列几种:
(1) 自己确诊后属于情况严重因而死去。假如感染者是丈夫,也是家中经济支柱,会担心家人日后的生活。假如感染者是妻子,则担心丈夫和儿女在自己死后没有人照顾。有些则感到人生实在有太多事情还未完成,要带着遗憾离开。
(2) 自己确诊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当中的治疗过程经历了很多痛苦,之后也可能要经历一些后遗症。
(3) 自己确诊并感染了家人、同事或朋友,当中有些因此死去、病重或有后遗症,感到非常歉疚,连累了别人。而当中牵涉的公司、教会或佛堂等也需要暂停业务或关闭,当中牵涉的人也需要隔离。
(4) 自己感染了,但在未确诊前已感染了别人,假如当中有些人因此死亡或病重,有可能会受到社会人士谴责,被认为不负责任,在小区中散播病毒。
(5) 也有一些人半开玩笑的说,对他们来说最坏的情况是近期在家中「困兽斗」。因他们在家工作,儿女不用上学,学校也大多改用网上授课,管理儿女做功课及温书的压力好像从学校转嫁到家长身上,儿女整天困在家感到很不舒服,全家人相处多磨擦也多,全家人就好像活在一个「压力煲」中,随时会爆。
你会怎样解构以上最坏的情况呢?我没有一个简单并放诸四海皆准的答案,因每人的处境也不同,希望我以下总体的响应能令你有进一步的思考。
身心社灵健康的重要
面对疫情不少专家也提醒我们,除了戴口罩、洗手及减少社交等的防疫措施,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免疫力,与及在心灵上有力地面对疫情下的工作和生活。总的来说,保持身、心、社、灵的健康在面对疫情时是非常重要,在网上已有很多专家作出这样的呼吁,我不再重复了。
存在心理治疗的提醒
除了以上的保健方法,我们也应思考一些所谓「重要但不紧急」(important but not urgent)的事情。例如有些人没有好的财务计划,以致在荒年时拮据;有些人没有想过自己会就这样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想过在遗产分配上作好准备,形成后人分产问题;更有些人不想思考死亡这个人人也要面对但极想逃避的问题。存在心理治疗(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学派大师Irvin D. Yalom(1980)曾说:「尽管肉体死亡会摧毁我们,但死亡的意念却可拯救我们」(Though the physicality of death destroys us, the idea of death may save us),其意思是假如我们不逃避思考死亡,我们便会知道生命不是无限,会有离开这世界的一天。我们今天还活着就要学好珍惜今天的生活及眼前人,要做的事就该做,不要让自己等到没有时间或机会而带着遗憾离去。大家还记得「爱得太迟」这首歌吗?假如你未听过或想重温,鼓励你在网上找来听听,或许会对你有一些启迪,去爱一些你应该爱的人,向他们表达你的关心。以致纵使有一天你真的不在,这种种美好及正面的回忆,能成为爱你的人日后好好生活下去最大的动力。
家庭中的「压力煲」
到底是因为多了时间相聚在家就会形成问题?还是家中的问题一直已经存在,只是过去太少时间相聚而没有机会展露出来?假如是这样的话,可能我们更应借着这次疫情,好好思考寻找改善关系的办法。正所谓有「危」就有「机」,希望这成为你们的「机」多于「危」。事实上,我听到一些家庭有很不同的经验,他们在这次疫情中因多了时间在家,多了亲子时间玩乐,关系因而得到改善,因他们平常不够时间相聚。而家长亦可教授小朋友很多生活知识,学习在逆境中如何自处。其实这是人生的重要功课,其重要性不比学校的学科训练少,这可帮助孩子学懂在日后如何面对人生逆境。例如我曾听到一些20多岁的青年人跟我分享,他们对现在的疫情不是很惧怕,因他们在十七年前沙士时期,在儿时见过父母不慌不忙地带着他们,知道如何生活及面对困难,成为了他们现今面对疫情的正面信念。
不要停止经历上帝及实践信仰
假如你是基督徒,相信你也知道不少香港教会最近也可能因为疫情取消了实体聚会,改为网上聚会。网上已有不少讨论到底基督徒「不可停止聚会」的意思,是不是一定要实体地聚集,不实体地集体崇拜是否就不可以崇拜相信的神,这刺激了不少基督徒思考,信仰应该怎样在教会建筑物之外经历及实践。事实上,有些教会筹集了一些口罩及搓手液分发给一些有需要人士,实践了「施比受更为有福」(徒 20:35)的道理。这行动也是圣经所说给人「一杯凉水」(太10:42)的意思,因这是香港人当下最需要的东西。另外,基督徒亦可实践圣经的教导:「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罗 12:15),与身边的香港人「顾己及人」地一同面对疫境的「酸甜苦辣」。
在此,深盼着一天我们能除下口罩、一起聚餐、一起唱歌、一起相聚的日子。香港人,加油!
参考书目:
Yalom, I.D.(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Y: Ingram Publiser Services.
早前的醫護罷工,引來城中熱烈討論。曾經擁有十多年前線護理經驗的我,對於你們當下所面對的壓力,心裡擔心,但又為你們感到驕傲。那刻才發現曾經擁有的護士身份,我從沒有放下,更加不會忘記,甚至對我的生命成長十分重要。
各位前線醫護:
早前的醫護罷工,引來城中熱烈討論。曾有十多年前線護理經驗的我,對於你們當下所面對的壓力,心裡擔心,但又為你們感到驕傲。那刻才發現,我從沒有放下曾經擁有的護士身份,更加不會忘記,甚至自覺對我的生命成長十分重要。
當年成為一位護士,不是小時候「我的志願」;只因成績未能升上大學,才想到要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後來投考了護士訓練課程。三十多年前的護士訓練,主要分為護士學校的學習和醫院的臨床實習,基本上臨床實習的時間較課堂學習為多,所以成為註冊護士前,對於各種護理程序的掌握已很熟識。當年在護校的學習、病房的工作、宿舍的生活,有血有汗、有笑有淚,這一切到今天仍未有忘記。
成為註冊護士後,各同學開始在不同的專科上發展。十八年的護士生涯,曾經接受過產科訓練和老人科訓練,而我大部分時間在老人科工作。我看自己在護理工作的貢獻,就是盡心、盡力為有需要的病人服務,曾經以為護士是我的終身職業,誰知道上帝有更美好的心意。某天,內心有聲音說:「日後需要妳照顧是生命的傷口,而不是肉體的傷口,妳願意嗎?」
就是如此奇妙,我的人生進入了新階段。有人會問:「心理治療的工作是否較護理的工作來得更有意義?」我並不認同。每個專業也有他的重要性和意義,只是人生在不同的階段,我們有不同的抉擇。相反,如果沒有護理經驗的我,後來會否成為心理治療師?記得在瑞士接受訓練時,我的心理分析師曾經對我說:「妳過去的護理經驗,包括剛出生的嬰兒和接近死亡的老人,是人生的開始和終結,很有意思。」那刻才發現,成為一位護士是讓我體會生命的旅程 --- 迎接生命、面對死亡。
2003年,SARS爆發,大家不會忘記鍾尚志醫生在鏡頭前流淚講述疫症已在社區爆發。當時不少人仍未知道事情有多嚴重,但鍾醫生的表情告訴我們,香港要面對嚴峻的時刻。鍾尚志醫生和沈祖堯醫生臨危受命,帶領整個醫護團隊面對毫不認識的新病毒;彷彿走進了黑暗的隧道,危機重重,更不知是否有出路。當年我已離開了醫院,看著醫護不斷受到感染,內心難過,也問自己為何不能跟你們並肩作戰?當時不只醫護同心,市民也跟你們同心。我每天跟大家一樣,等候兩位醫生跟我們講述疫情的進展,希望有好消息,但總是失望。然而大家的堅持,我們終於捱過來,只是傷痛的記憶是不會忘記。
17年後的今天,疫症再現!新冠狀病毒肺炎出現初期,我並不太擔心,因為政府有經驗、香港有專家,但一直等……多位專家多次發言,也不見政府有明確行動,我才懂得擔心,但已經買不到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市民憤怒政府的無能,但同時恐慌已造成;眼見人心惶惶,大眾不斷搶購防疫和生活的物資。憤怒以外,我更感到無奈!
後來有醫護工會提出為期五天的罷工行動,要求政府全面封關以減低香港受新型病毒疫症的影響,以及要求醫院管理局需要提供足夠的保護裝備予前線醫護人員。隨即網路上熱鬧起來,市民開始討論醫護罷工是否不道德?跟過去幾年的社會現象一樣,討論分為支持和不支持,分化再次出現。然而,支持和不支持並不只存在於醫護,市民也自動歸邊,分為支持和不支持兩大陣容。支持的市民認為,縱使醫護罷工期間,病人服務會受到影響,但香港的安危和醫護的安全是更重要;不支持的市民卻認為,病人的福祉是永遠在首位,沒有其他因素可以超越,所以罷工就是不對。誰對誰錯?似乎不是一個簡單的答案。
在此,我要向參與罷工的前線醫護說:「謝謝!」你們背負沉重的壓力,做了很不容易的抉擇。然而,如果讀到這信的你,是沒有參與罷工的前線醫護,我同樣要說:「謝謝!」永遠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無論遇上多大困難,初心不變,你們的專業精神同樣值得被尊重。過去多年,社會處於撕裂的狀況,甚麼事情也出現支持和反對的陣營,兩極對峙帶來矛盾,衝突愈來愈激烈。參與罷工和沒有參與罷工的醫護是否對立?如果當年我沒有離開護士工作,對於罷工與否我會如何選擇?如果我已作為醫院的高層,又會如何看待前線的罷工醫護?
大部分朋友跟我說:「十年前的妳一定不會參與罷工,但現在的妳就一定會。」他們見證了我在過去十年的轉變,但這事情我可能做的決定又不一定如他們所想的。我心裡很清楚,要發起罷工行動,是因為別無他法。如果今天的我,是年輕的前線護士,我會參與罷工;但如果我是一名管理層的護士,我不會參與罷工。雖然我不參與罷工,但我支持罷工行動,也完全支持參與罷工的前線醫護。在醫護界內,相信我不是唯一有這想法的人。
回想當年在病房工作,雖然處於主管之位,但永遠是最遲下班的一個。我的信念是薪酬越高,責任也越重;故此,對於政府和醫管局的高層,擁有了權力和利益,但沒有付出相對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是不滿意的。部分前線醫護已踏上抗爭之路,我就有責任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維持病人的基本服務。所以參與罷工和沒有參與罷工的醫護並不是對立,我們真正要對抗是在高位、掌權的,卻沒有刻盡己責的管治者。
一場戰爭,在沙場上衝鋒陷陣的戰士重要,還是背後的支援重要?當然兩者也重要,但談到勇氣,我們不得不為前線將領鼓掌。今天的罷工醫護,背負了被批評、被責罵、甚至被秋後算帳的風險仍選擇罷工,我們要為他們鼓掌。罷工的成效怎樣,暫時仍未可以計算,但罷工醫護所付出的,將在歷史上被記錄下來。
醫護同心,齊心抗疫 !
歐靜思姑娘
編者按:筆者為前醫管局護士主任
正当新冠病毒在香港肆虐的时候,笔者⼀直很担⼼市⺠⼤众因突然而来的疫症及物资短缺⽽受到莫大的精神困扰。的确有些人情绪变得过份焦虑,影响睡眠;亦有些已痊愈的情绪病患者因此⽽复发,需要再度接受治疗......
曾到访「⼼灵静舍」的读者,必然会留意到墙上挂着几幅画,当中有⼀幅是描绘三位农妇弯着腰在田间拾穗的情景。这画称为「拾穗」,是出于著名法国写实主义田园画家⽶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 的⼿笔。他以艺术表达宗教信仰所⽀持的⼈道主义精神,并坚持赋予低下阶层崇⾼神圣的地位。
法国艺术评论家朱理·卡斯塔奈里[1](Jules-Antoine Castagnary) 对这画有感⽽发:「现代艺术家相信⼀个在光天化⽇下的乞丐的确比坐在宝座上的国王还要美。当远处主人满载麦子的大车在重压下呻吟时,我看到三个弯腰的农妇正在收割过的田里捡拾落穗,这比⾒到⼀个圣者殉难还要痛苦地抓住我的心灵。这幅油画,.......非常之美而单纯,独立于议论之外。它的主题非常动⼈且精确;却画得那样坦率,使它⾼出于⼀般党派争论之上,从⽽无需撒谎,也无需使⽤夸张⼿法,就表现出了那真实⽽伟⼤的⾃然篇章,犹如荷⾺和弗吉尔的诗篇。」
在属灵的层面,这幅画提醒我们两段圣经的教导: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要留给穷⼈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利未记23:22》
「你在⽥间收割庄稼,若忘下⼀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孤儿和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切事上赐福与你。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孤儿和寡妇。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孤儿和寡妇。」《申命记24:19-21 》
笔者在工作初期,曾有牧者以这两段圣经训诲初出茅庐的我,提醒我要紧紧跟随主的道,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在金钱挂帅的社会环境下,普遍的价值观是要在最短时间赚取最多钱财,正是要尽量把别⼈的金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但是圣经的教导是要我们彼此相爱,互相分享,即使有能力,总不要赚到尽。牧者之教导,笔者铭记于⼼。
正当新冠病毒在香港肆虐的时候,笔者⼀直很担⼼市⺠⼤众因突然而来的疫症及物资短缺⽽受到莫大的精神困扰。的确有些人情绪变得过份焦虑,影响睡眠;亦有些已痊愈的情绪病患者因此⽽复发,需要再度接受治疗,幸好他们对自己的情绪状况较为关注,在病发初期已及早求诊,病情得以迅速受到控制。
令笔者感到鼓舞的是,不少认为是心灵软弱的病患者,没有过份忧虑,也没有囤积过量的抗疫用品,还不断和身边有需要的人分享物资,自己掏腰包、尽己所能买⼝罩和消毒陶品,捐赠到慈善机构,甚⾄亲⾝到街上派发给有需要的八。笔者亦曾有所经历,正当自己因缺乏口罩而快要关门停诊的时候,有⼀天忽然发现在枱上放着⼀盒口罩,原来是⼀位病人送的,雪中送炭,倍感欣慰!
笔者很好奇他们行善背后的内心世界,小心谨慎地聆听他们的心声,究竟是出于道德责任?抑或是圣经之命令?笔者的前设显得很肤浅,其实他们的动机往往不能用言词表达,当中有些人并没有信仰,也不是跟随某些教导;他们不求别人的掌声,也不求心安理得、神灵保佑;⼀切都是那么单纯自然,没有半点机心,他们的满足感全因为别人得到满足而来。这正是他们内心灵魂之吶喊,展露于转瞬之间,渴望与众人结连,回归创造主之共融境界。
在春光明媚、人人富足的日子里,我们总是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和嫉妒,我们的灵性被过量的物质堵塞了;相反地,在疫症的威胁下,我们更能反思⽣命之意义及关系之重要,更容易把心灵释放出来。能在患难中彼此分享,正正是活出基督的样式。即使在病毒肆虐时我们的⾝体要和别⼈隔离,但却不能使我们彼此的爱隔绝!
注释:
王同兴主编。《外国艺术名作鉴赏》。吉林⽂史出版社,2007年08⽉第1版:181-183⾴。
认识陈炽鸿医生已经有二十年了。在细阅他的新书《疗情 · 聊程-精神治疗与心灵整合的反思》时,就像平日听他在说话一样,充满洞见、深度及真诚的分享。
认识陈炽鸿医生已经有二十年了。在细阅他的新书《疗情 · 聊程-精神治疗与心灵整合的反思》时,就像平日听他在说话一样,充满洞见、深度及真诚的分享。
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陈医生讲述十多年来运用心理治疗于一位病人的互动研究纪录,详细描述病人怎样由「不像人形」到「似返个人」的过程,而作为医者,他也发现自己在当中也有脱变。在现今多用整体统计数据分析作研究的年代,详细个案研究是比较少人用的研究方法,但这在心理分析学派(Psychoanalytic Approach)并不罕见,特别当我们看到心理分析泰斗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写的书,大部分也是详细个案的分析纪录。相信陈医生最后在病榻的日子,是希望留下一个详细的个案纪录,让人明了心理分析及他近年更拥护的自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的疗程是怎样。
第二部分是陈医生近年有兴趣深入研究的题目,就是探讨将身心灵全人治疗运用于精神及心理治疗。作为在医学及心理治疗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治疗经验的专业人士,以及在基督教信仰上喜欢反思、实践及事奉的教会领袖,陈医生绝对有资格在这方面提出有分量的综合见解。
故此,首两部分非常值得有志学习心理治疗及灵性关怀的人士详细阅读。
第三部份是有关他由「发现自己身体出问题」到「离世前」的心灵反思。如果我们想更了解病重人士的心路历程,很值得我们细阅,尤其这是由一位医者将自己过去三十多年所学及其行医经验,并曾运用于病人身上的最深层信念及价值,如今放在自己身上的反思,实在非常值得我们仔细阅读和反思。
作为精神科医生及心理治疗师,陈炽鸿医生的著作诚然给我很大的学习和反思空间。就算是没有精神科背景的同工,以至普罗大众,亦能从他真挚的文字中获益良多。
多妙的书名! 既是说情,亦是说一个过程,心理治疗常说的progress。有说过程比结果重要,陈炽鸿医生的这本着作,正是毫不吝啬地分享了他在诊症室和病房内外的心路历程。
三个部分,三个不同的角色与角度。第一部分记录了一个多年的心理治疗个案,心理治疗师/医生和病人的自述,难得地同时呈现两边的叙述与感想,就如一阙双人舞。第二部分以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的角度思考精神科学,由精神病的迷思,到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结合,到他对全人治疗的看法、心理治疗与灵性的结合等等、思考细密、立论清晰、严肃认真的内容,文笔却不高高在上,读起来显浅易明。第三部分是在病中的第一身自述与感想,让人更立体地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上述的背景怎样切切实实地影响他的经历。
这样的处境实在是非常独特的。有些人的著作偏重理论,有些则只着眼于实践,但这本书可说是和陈医生一直相信的全人治疗一样,也是「全人」的。如第二部分所提及的「整合」, 没有因素是唯一、绝对的,所有事在冥冥中都是互为补足。书首描述的个案在治疗中的成长,呼应着书末作者在病中的挣扎与启示,读着彷佛见证了作者的心理治疗工作和灵性上的追寻如何助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疾病。这样情、理、灵兼备的著作,华文作品中少之又少,亦不难理解陈医生为何坚持在病榻中也要把它完成。
如果你之前已经认识陈医生,你读到某些章节可能会觉得「有声嘅」,放心,这不是幻觉,而是很自然地感觉他在透过文字跟我们对话。如果你之前不认识他,那么这本书是让你接触他和他的思想的一扇门。
作为精神科医生及心理治疗师,他的著作诚然给我很大的学习和反思空间。就算是没有精神科背景的同工,以至普罗大众,亦能从他真挚的文字中获益良多。因为他所述说的是关于人们对人的关系、面对生命与死亡的挣扎,是人人都会经历的。
正如他在自序中写道:「精神科的不一样,就在于它是双向和互动的,我在其中也会被改变。」 相信陈炽鸿医生的这本着作会感动及改变阅读它的人。
在百业萧条的景况中,当市民都在为自身的安全和生计担心,仍有很多有心人会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付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养出这种关心他人需要和乐意与人分享的美德。
最近几个月的香港,在疫情的阴霾下,看见不少奇景。有让人哗言的、心痛的,但也有令人感动的。在百业萧条的景况中,当市民都在为自身的安全和生计担心,仍有很多有心人会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付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养出这种关心他人需要和乐意与人分享的美德。今期就简单探讨一下培养小孩愿意跟他人分享的一个方法。
当两三个或一班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出现争玩具或小食是很常见的情况。不少家长在这些时候通常会鼓励他们要跟人分享,或为他们分配好每个人可以拥有玩具的时间,又或者命令年长一点的要让年幼的弟妹等等。这些方法可能可以解决眼前的争执,但长远来说能否做到家长们想要的效果 — 小朋友能主动和乐意地与其他人分享?
让我们用一个成年人的例子来想象一下:如果在街上有个为慈善团体募捐的义工走到你身边,跟你说:「你是个有经济能力的成年人,你应该最少捐$200。」你会有什么感受?就算你最后捐了钱,都很可能不会经验到那种只有从自发地付出而来的满足感。同样地,如果跟孩子说:「你是哥哥,你应该要让弟弟。」被命令与人分享的孩子也不能感受到跟其他人分享的喜悦,反而可能因被命令的抗拒感减低了他们将来愿意主动与人分享的动机。
儿童社交发展的研究专家 Nancy Eisenberg 认为儿童可以变得更慷慨、更愿意与人分享,是借着经验到当中的良好感觉,而且他们的分享行为是完全自愿,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非被迫或受压情况下才做的,否则可能出现反效果。因此,家长在孩子争玩具时,可以引导没有玩具又想要的小朋友,有礼貌地向有玩具的小朋友表达,让有玩具的小孩自己决定是否借出自己的玩具。
「但如果孩子不愿分享怎么办?由得他吗?」
是的,让他们自愿的意思,就是容许他们拒绝答应对方的要求。如果孩子自愿地借出玩具,当然是皆大欢喜,可以藉此给予他们赞赏。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借出玩具,家长可以坦然接受孩子的决定,并引导失望的孩子向对方问可借用玩具的时间,并协助孩子面对失望和学习等待。这样的处理既不会抺煞孩子享受分享的喜悦,同时可以为他们带来以下的学习和果效:
- 延迟满足 (delay gratification):面对自己的期望未能得到实时满足,学习忍耐和处理自己的失望情绪。
- 社交锻炼:练习正面的沟通和相处,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和响应对方的接纳或拒绝。
- 关系提升:兄弟姊妹之间会因为大家是自愿的分享玩具或物品而增进大家的感情。
培养小孩跟他人分享的美德当然不只这一个方法,家长或成人们的身教和引导也很重要。但我相信给予小孩机会去经验真正乐意分享的感觉是不可缺少的。这个培养分享习惯的方式的确不容易,尤其是当孩子们正在大声吵闹时。但当家长看到子女愿意主动跟兄弟姊妹或其他人分享时,那种满足感也是非常大的。
Reference:
Markham, L. (2015). Peaceful parent, happy siblings: How to stop the fighting and raise friends for life. NY, NY: Perigee.
凭着爱,大家是兄弟姊妹,生活在地球村内。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把爱心照亮别人,
也愿意去接受别人的关爱!
没有人注定是荒废的孤岛。
人人都是大洲值得珍惜的一部。
邻居可能彼此分隔很开。
共通人性把我们联系起来。
何必事事追求零和结果。
同心同德使我们能力更大更多。
好好培育仁爱和慈悲;
(燃点起仁爱火花。)
好好滋养温醇与热情。
(让爱心发挥得更潇洒。)
现实世界是多么的不确定,
灵光一闪:醒觉人生意义和使命。
越过幽暗低谷,昂首阔步。
抱紧信念,屡仆屡起走我路。
凡事尽力做到最好,上天自会守护增补。
困难险阻或会多,勇敢面对可跨过。
坚信人生不断的探求,坚信不断的超越自我。
要耐心,有韧力,不放弃,不心灰。
福份一定会到来,注满我们的福杯。
逆境藏机遇;终有一天,小小种子成长变大树。
信、望、爱,谨记和实践这三字。
凭着爱,大家是兄弟姊妹,生活在地球村内。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把爱心照亮别人,
也愿意去接受别人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