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本期目录:

  • 「畅谈心理学」 : 两代也在捱-从一位警察儿子故事说起
  • 「童心同行」 : 如何跟孩子解说社会上的冲突事件
  • 「www.互动平台」 : 社会暴动......我有惊恐症
  • 「www.互动平台」 : 如何帮助警察与示威者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 「 静心灵思」 : 乱世中之情绪动力
  • 「瞬间看心理」:Refresh一颗清新的心

下载通讯PDF档
两代也在捱─从一位警察儿子的故事说起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本文是根据笔者二零一九年十月在环球天道传基协会讲座──「你讲我听!我讲你听?两代之间……」的分享辑录而成,内容是关于自二零一九年六月开始,在社会中发生政治事件所带来的家庭冲突。

全文

笔者执笔时是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刚发生了「中大严重政治冲突事件」。昨天朋友传来一段影片,当中一位年青示威者说自己是警察的儿子,表示如果「黑警死全家」,他也应该死,当时他身边的朋友劝他不要做轻生的事,最后他们相拥而泣。从影片中可感受到他「情义两难存」的为难:一边是他的政治战友,另一边是他的父母。事实上,自二零一九年六月开始发生的政治事件,除了带来社会的严重撕裂,也带来不少家庭中的冲击、争拗、甚至反目成仇。本文是根据笔者二零一九年十月在环球天道传基协会讲座──「你讲我听!我讲你听?两代之间……」的分享辑录而成。

 

两代在政治处境中的常见争拗

  • 政见不同的处境:父母是蓝丝,子女是黄丝。
  • 政见相同的处境:父母是和理非,子女是勇武。
  • 与政治无关的处境:父母担心子女外出到某些区域是否安全等。

在以上的不同处境中,子女每次外出,父母会担心,晚一点回来也担心

  • 有些会把感受放在心。
  • 有些每次子女外出也会抱头痛哭。
  • 有些会直接骂出来。
  • 有些会与子女对骂。
  • 有些因积怨已深而没什么可谈了。

两代在争拗中的常见批评

父母对子女

  • 觉得他们太冲动。
  • 思想和行事幼嫩。
  • 不顾及成效与后果。

子女对父母

  • 觉得他们不够热血。
  • 是既得利益者。
  • 怕付出、怕死。

父母要明白青年人的内心在想什么

  • 年轻人重视梦想,倾向不太考虑现实,不太担心未来的生活与经济。
  • 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认为可透过政治行动带来社会的改变。
  • 其背后追求的信念是民主、自由、公平及法治等等。

子女要明白中年人的顾虑

  • 有很多在家庭、工作、社会及教会已建立的基础和责任。
  • 生理机能衰退,要保存所有,不想失去,因怕不能再得回来。
  • 故拥有愈多、愈难牺牲。
  • 除非为了子孙,否则只会在必要时才作出牺牲。

事实上,有人把以上中年人与青年人的分别理解为第二/三代与第五代香港人的分别(吕大乐,2007)。

 

父母面对子女参与政治行动可怎样处理?

处境(一):如子女坚持要外出,怎办?

处境(二):如子女不告诉父母而出了去或父母事后才知,怎办?

 

没有简单绝对的正确做法,但父母可思考以下问题

  • 父母能否绝对阻止子女外出?
  • 与其担心,父母会否考虑和子女一同外出,保护他们?
  • 父母是否不可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
  • 父母日常是如何与子女沟通和达成共识的?如以往的情况不理想,可视这次为改变的机会。

父母对子女参与政治行动的担忧是什么?

  • 受伤、伤人、被捕及坐牢。
  • 以上的法律后果及身心后遗症。
  • 有案底后的前途。
  • 日后对社会及法律体制的信任。

若子女真的有以上情况,父母可怎样处理

  • 在这时责备?说教?还是不离不弃?
  • 作为父母,你愿意与子女同行吗?
  • 如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应尽量协助。
  • 这或许会成为更「互相明白」及「关系进深」的契机。

基督徒父母角色的特点

  • 母亲──喂养、安慰、鼓励。
  • 父亲──供应者、保护者、心灵导师。
  • 认定自己作父母的召命(Calling),最终是向上帝负责。
  • 相信子女是上帝所托管的,父母没有最终拥有权,他们长大后也要自己向上帝负责。

基督徒父母的反思

  • 是否能认定家人关系比政治看法和参与更重要?
  • 相信最后能令子女「自重自爱」是因为自己的爱及有效沟通。
  • 好好检视自己的情绪──包括担忧及愤怒等,与及学懂如何梳理,以致不会单单基于自己的情绪,而是以原则去教导子女。
  • 父母是双剑合璧?还是愈帮愈忙?彼此是助力?还是阻力?
  • 面对青年人,父母应以身作则,先踏前一步去道歉,寻求和睦。
  • 如暂时未能立即解决冲突,要耐心等候。

基督徒子女的反思

  • 或许子女很想父母认同自己的决定和看法。若不,可尝试了解他们。
  • 纵使与父母的政治看法或策略不一致,可否认定「父母的爱」?
  • 子女相信世间上最不会伤害自己的人是父母吗?
  • 「爱之深、责之切」(Tough-love),父母不是说一些子女喜欢听到的说话,而是说一些对子女有好处的说话,子女能相信父母是这样对待自己吗?

家庭中解决冲突的方法

  • 暂时抽离,不硬碰硬。
  • 缓和情绪,避免恶化。
  • 了解感受,正视成因。
  • 宽容体谅,寻求出路。
  • 认错道歉,接纳结果。
  • 如有需要,寻求协助。

基督徒在家中转化冲突的特点

  • 以圣经教导去学习如何与家人相处
    • 「你们做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
    • 「孝敬父母,使你得福……」(申5:16)
    • 「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雅1:19)
  • 宽恕──透过个人自省、认罪和悔改,去经历圣灵的赦免。
  • 复和──在宽恕对方后,可先由一方开始主动寻求和解,去挽回对方,最终达致关系的修补。

回到开头的例子,深愿那位年青人除了能与他的战友相拥外,有一天也能与他的父母相拥、宽恕与复和。最后,谨以圣经的教导「……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玛 4:6)与大家互勉,会继续为香港的家庭祈祷,诚心所愿。

 

参考数据:

吕大乐。(2007)。《四代香港人》。香港:进一步多媒体有限公司。

 

返回
如何跟孩子解说社会上的冲突事件
分类 : 通讯专栏—童心同行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成年人会因着新闻和媒体信息或亲身经历而受到影响,小孩的情绪困扰也不少。

全文

香港的社会事件已持续几个月,对大部分香港市民,甚至身在海外的香港人,都做成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除了成年人会因着新闻和媒体信息或亲身经历而受到影响,小孩的情绪困扰也不少。曾听闻朋友就读幼儿园的儿子因为住家附近的警民冲突而感到惊恐,亦有朋友的小孩在721事件后乘搭西铁时惊怕得哭了起来。很多家长都尽量不让年幼的子女看新闻报导,但因为社会事件对日常生活的牵连甚广,加上信息传播迅速,小孩们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因此,我想在今期的专栏跟大家分享跟小孩解说社会动荡或严重事件的一些注意事项。

  1. 适度地限制和主导小孩接收的信息内容和方式。对年幼的小孩,尽量不要让他们看见或聆听太多可能使他们恐惧或震惊的新闻报导,尤其是有图片或影片的内容。成人之间在讨论新闻的时候,也要留意附近的小孩是否有机会接收到不适合他们程度的信息。即使小孩们表面上似乎没有在意或任何反应,也未必等于他们没有在聆听。
  1. 提供合适小孩心智发展程度的基本信息。当小孩无可避免知道一些新闻或事件,家长应尽量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适合他们年纪的基本简单数据。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从社交媒体得知不同的信息。家长应留意和尊重他们对事件的解读、看法和感受,从而跟他们作出讨论和适当的引导。
  1. 多用开放式问句(open-ended questions)来鼓励孩子说出心中的想法和感受。例如:「你知道的事情是怎样的?」或「你对这件事有何感受?」不要假设孩子们的忧虑和疑问跟自己一样,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包括他们的心智成熟程度、性格、接收信息的途径等)去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接纳他们的感受。
  1. 安抚孩子对自己或家人安危的焦虑。面对不稳的社会状况或环境,家长可尽量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给予多点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响应孩子的疑虑时,应用冷静的态度,并向他们肯定家长有足够的能力去保障他们和自身的安全;也不要说不幸的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着重家长可用什么方法处理孩子的担心和确保大家免受伤害。
  1. 照顾孩子之余,也要留意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反应。近来很多香港人都有心情低落、焦虑不安、胃口变差、及失眠等症状。照顾自己的情绪和健康,与照顾孩子和家人是同样重要的。我常跟家庭照顾者说,不要忘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家长有稳定的情緖,对孩子的情绪也会有稳定作用,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从身边成年人的反应来评估环境的安全。
返回
社会暴动 - 我有惊恐症?
分类 : 通讯专栏—WWW.互动平台
作者 : 陈华发医生,叶魏佩琼女士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留言

 

社会暴动后,我感到不适,每天看到新闻画面觉得惊和唔开心。惊过平时看电视的打斗片,因为这是真实的。当同事讲到政治时,我也不敢参与,因为平时看似很nice的人会变了另外一个人,不断闹不支持的一方,露出憎恨的样子,很大反应,吓死人。然后回到家,家中的母亲一边看新闻,一边大声闹电视的人,同我讲嘢,我表现冷漠点,她就以为我与她立场唔同。(其实我只是无出声,心中没有立场,只是不想社会混乱和暴力。) 请问我是否有惊恐症?可以如何处理?

 

全文

Kennis,

 

由二零一九年六月开始至今,香港社会进入一个很动荡不安的状况中,每天只要打开电视看到有关香港社会的新闻报道都会容易令我们感到不安,甚至烦躁或伤心难过,正如你所描述「觉得惊和唔开心」。加上看到的新闻片段以及个人不同的自身经验,这种巨大而不寻常的社会事件会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程度的震撼,甚至惊吓,所以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得不寻常的激动和激烈。

 

事实上,不想社会混乱和暴力都是人很正常的期望,所以在越混乱、越不安的时候,有些人会越努力去表现得平静,帮助自己之余,更不想让混乱和激动加剧。不过这份平静也有机会被误以为是冷漠,因而被误会,甚至是攻击。

 

至于你怀疑自己是否患有惊恐症,并想了解可以如何处理,以下惊恐症的数据可供你参考。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五版(DSM-5)的诊断准则,惊恐症患者会:

 

反复出现未预期的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是指突然出现一股强烈的恐慌或不适感,并且在数分钟内变得极度强烈,期间会出现以下四项或以上的症状:

  • 心悸、心跳加速;
  • 出汗;
  • 发抖或颤栗;
  • 有呼吸困难或有窒息感;
  • 哽塞感;
  • 感到胸痛或感到胸部不适;
  • 恶心或感到腹部不适;
  • 头晕;
  • 发冷或发热;
  • 麻木或有刺痛感;
  • 感到不实在;
  • 害怕失去控制或即将发狂;
  • 害怕即将死去。

 

在惊恐发作的至少一个月或以上的时间里还有以下一项或以上的症状发生: 

  •  持续担忧是否会再次惊恐发作或出现其症状;
  • 为了避免惊恐发作而产生的行为改变,例如逃避运动或不熟悉的环境等。

 

以上这些突如其来出现的病征一般都使患者十分痛苦,因为突然的恐惧感是十分恐怖的,会认为自己不知何时会昏过去或死亡。不过即使如此,惊恐症仍是可透过药物、心理辅导或两者同时进行来治疗。

 

药物治疗帮助患者提升身体内的神经传递物质数量至回复正常水平,同时减低患者的焦虑感及恐惧感,有些药物则提供镇静作用。

 

心理辅导帮助患者了解此病的成因及详情,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为何出现这些病征,使他们不用再终日彷徨及忧虑。同时患者会学习到如何应付病发及控制病发,对病情渐渐掌握后,惊恐感觉将会逐渐消失及痊愈。

 

但愿我们都能在此刻纷扰不停的香港社会里,给自己和其他人多一点谅解和空间,以免产生更多不必要的情绪压力,让彼此有更多力量努力为香港社会向前走。

 

叶魏佩琼女士(高级心理辅导员)

陈华发医生(精神科专科医生)

返回
如何帮助警察与示威者有健康的心理状态
分类 : 通讯专栏—WWW.互动平台
作者 : 陈玉麟医生,余漫怡女士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留言

 

失控又愤怒可以如何处理?

 

我见到在社会事件中,警察与示威者都有失控的表现,诚信一班专家可以告知他们如何帮助自己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身边的人又可如何做?而巿民也有不值警方或示威者的行为,心里很多愤怒,又该如何处理?望覆,谢谢! 

全文

亲爱的有心市民:

 

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提出了几个重要且逼切的问题!我们尝试分两个角度回应。

 

  1. 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避免失控?这个「自己」可能是警察、学生、或市民。当人留意到自己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心头火起,就要开始调节自己的情绪,给怒火降温。基本的原则是要创造空间,纾缓压力。做法可以包括以下方式:
  • 深呼吸几分钟: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在呼气时着意放松身体肌肉(警察和学生即使在示威现场也可以做)。
  • 转换环境:若可能,暂时离开高压的环境(包括暂停关注媒体的报导),让自己冷静。
  • 做一些纾缓压力的事:比如祷告、散步、跑步、唱歌、接触大自然等。(祷告和唱歌在示威现场也可以做,运动则是事后可以解压的良方。)
  • 倾诉:在事后向亲友倾诉,抒发情绪,寻求理解和支持。若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通过写日记等来梳理情绪。
  • 寻求专业支持:若愤怒、受伤、不安等情绪持续强烈,影响生活,应考虑寻求专业协助。

 

  1. 作为冲突的旁观者,如何帮助他人减少冲突和处理他们愤怒的情绪?
  • 对愤怒/冲突者的情绪表示理解(不一定支持他们的行为),对他们表达同理心。当人感受到被理解,怒气容易降温。
  • 帮助他们把对方看作人(比如某人的孩子、父亲等),是有血有肉,也有自己的限制、软弱。在对立中,我们容易把对方看作「敌人」,并「去人性化」。当我们看到对方和自己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就会自然生出怜悯。
  • 聆听他们倾诉:为心灵受伤的人提供聆听的支持,不是要给什么建议或判断,而是用聆听承载他们的情绪,给予陪伴和接纳。
  • 必要时鼓励当事人寻求专业协助。

 

希望帮到你和你关心的人!

 

余漫怡女士(心理辅导员)

陈玉麟医生(精神科专科医生)

返回
乱世中之情绪动力
分类 : 通讯专栏—静心灵思
作者 : 小驴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并非人人懂得抒发情绪,若过分抑压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我们的情绪时刻受着外在环境所影响,但不是循着既定之轨迹而行,特别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往往是互动及千变万化的。

全文

简单来说,情绪是「情感」和「表达」互动组合所成。并非人人懂得抒发情绪,若过分抑压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我们的情绪时刻受着外在环境所影响,但不是循着既定之轨迹而行,特别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往往是互动及千变万化的。正如上图「情绪动力」简略地勾划出各种因素与情绪相互之关系。我们的思维会直接影响情绪,因着对事情不同的诠释理解,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同样地长期处于某种情绪状态会不经意地影响我们对事物之看法。我们从成长中累积了一些知识和人生经验,以所得出的价值观和信念来建构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圣经的道理能给予我们很好的理性思考养分,但无可厚非,圣经以外的哲理名言亦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正向思维模式来保持正面情绪。

 

除了理性以外,总不能忽略灵性对情绪之重要。灵性其中一个重要元素是人有寻找上帝或超然者之倾向,当中可能有超越的经验,是不能用言语去表达或理性去完全理解。若基督徒能与上帝相遇,建立密切关系,亲尝上帝无条件的爱,可直接栽种我们的情绪。相反地,若我们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状态,特别是病态式之抑郁,我们会把心灵的门关上,不愿与上帝交往。不论是否有宗教信仰,现今很多人都渴望能有超越经验,有些灵性活动(例如禅修和静观)的确能改善负面情绪,所以在动荡困苦的年代,灵性体验活动大受欢迎。我们作为基督徒要小心不要走进脱离了圣经真理的默契主义里1,笔者认同基督信仰之理性和灵性塑造两者是同样重要的。

 

在香港这大都会生活,凡事讲求效率,分秒必争,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负面情绪往往被视为成功一大绊脚石,害怕它的出现和停留,要不惜一切来禁止或改变它,常以物质甚至黄、赌、毒来获取短暂的欢愉,难怪现今成瘾问题是如斯严重。当代心理学和精神医学亦积极朝向这方面发展,务要尽快把负面情绪扭转过来。希望远离负面情绪确实是人之常情,但笔者认为无需要立刻完全否定负面情绪,作为基督徒不要忘记当中还有属灵的向导。无论是正面或负面情绪,重要是在这情绪状态下,我们是朝向上帝(神慰)还是远离上帝(神枯)。效法基督为义受逼迫,在痛苦中体会上帝的慈爱,好使我们能亲身经历信望爱,这是「神慰」2;相反地,罪中之乐最终只会令我们进到「神枯」而步向灭亡!

 

面对差不多半年的社会动荡,我们感到恐惧、失落和无助,很多基督徒包括笔者,不禁会问「上帝你在哪里?」「为甚么祷告不蒙应允?」常有信徒不经意地回应「上帝有祂的美意,忍耐吧!」对于一些只是头脑上认识上帝的信徒来说,这种回应可谓残酷!若从未尝过上帝的爱,便只能凭着意志咬紧牙关忍耐到底,经过一个月,一年,十年,甚至几十年的痛苦,我们仍存着不能磨灭的意志吗?谁说上帝的临在只是温馨拥抱的浪漫情景?祂岂不能以翻天覆地的掌权者出现吗?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的「情绪动力」图稍作分析,面对如此大的社会环境压力,必然出现很多负面情绪,但重要的是基督信仰带给我们多少抗逆能力?在认知方面,圣经给予我们很多处境性的原则,使我们对恶劣的环境有崭新的理解,从而缓和情绪。深信上帝仍在掌管,我们所需要复原的不是昔日的香港,因为过去表面上的繁荣安定隐藏着很多不公义、罪恶和偶像崇拜。在当下忧伤的情绪中,我们可以根据圣经的教导,带着使命,积极同心建构一个合乎神心意的新香港,好使我们在患难中仍在参与上帝的工作,向着祂迈进(神慰)。若要践行上帝的道,不能单靠知识上的认知,还需要在灵里开放自己,借着敬拜、祷告、默想、默观等来经历上帝的慈爱,才能被感动,以爱推动所当作的事工。

 

无论何时或如何,这社会运动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在一些人当中,特别是年青人,心灵上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笔者反复思量:在将来重建之路上,作为一个维护精神健康的基督徒,有何承担?回顾基督教二千年的历史,深被托钵修会的属灵传统所吸引,修士们以极为简朴和谦卑的入世修道生活模式,平衡理性和灵性塑造,效法基督的爱来服侍贫困人,盼望日后有机会就此与大家深入分享。

 

 

注释:

 

  1. 密契主义又称神秘主义,是相信人可以透过一些方法与上帝或超然者联合,是宗教的基本共通信念。
  1. 笔者在文中概括地把「神慰」定义为在灵性上朝向神的满足经验,而「神枯」则是远离神的弧单失落状态,希望藉此提醒信徒不要只是关注情绪的好与坏,亦需要时刻警醒自己的属灵状态及与神的关系。若有兴趣深入了解「神慰」和「神枯」的读者,可以参考依依纳爵.罗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的神操及相关文章。

 

Ganss GE, The Spiritual Exercises of Saint Ignatius. Loyola Press, Chicago. 1992

返回
「基督为依辅导与心灵觉醒」讲座 - 回响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其他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基督为依辅导与心灵觉醒」讲座 30/11/2019

讲员:霍玉莲女士

回应讲员:彭顺强博士、赵颖懿女士

 

感谢天父在风雨飘摇的香港,保守讲座平安进行。当日天朗气清,近250位参加者投入聆听、体验,踊跃发问,带着启发与省思离开。

 

精彩内容包括:

  • 甚么是基督为依(Christ-centered)辅导?与人本主义的辅导有甚么分别?
  • 心灵觉醒是甚么意思?如何促进案主的觉醒?与西方辅导理论有何不同?
  • 服侍中如何觉察神的同在与带领? 怎样默想个案?
全文

回响一

「治疗师凭甚么去导航?」

很多年前,当我接受社工训练时,老师教导我们在辅导的过程中,要让案主自决,我们要保持中立,不要被自己的价值观影响他们。一向循规蹈矩的我,也严严地恪守这个原则。然而,随着日子过去,接触的个案也越来越多,当我诚实地面对自己时,我不禁怀疑我是否真的可以保持中立:我可以对一些介入别人婚姻的第三者毫无偏见吗?有信仰的我,可以真心地支持案主选择同性伴侣,并帮助他们改善沟通,促进关系吗?如果不可以,我的价值观、思想、情感、说话对案主产生了甚么影响?正如霍玉莲女士分享中所提到的,在辅导的交往中,辅导员会主动或被动地成为案主人生挣扎中的指南针、导航仪。究竟我带领案主去了哪一个方向?我又凭甚么去导航呢?

 

霍女士介绍了点滴亲和治疗的取向,就是与自己亲和,与他人亲和,及与上主亲和。她指出辅导员要先真诚地与自己及上主亲和,才能与案主亲和。无可否认地,繁忙的生活常令自己顾此失彼,这讲座给我很好的提醒–除了持续进修,增加知识外,辅导员最需要的是一些安静时间,去默想个案,留意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过去的创伤,将自己的忧虑、限制、无奈交托给上主,在灵性上操练自己,觉察上主的工作,带着盼望与案主同行。

 

回响

作为精神科医生常以药物或心理治疗来减轻病人的征状及所带来的痛苦。身、心、社,灵全人医治一直以来是自己的座右铭,但抚心自问,是否真的做到全人医治?在这讲座中,我被三位讲者在职场上对灵性塑造的热诚大受感动,使我醒觉到人的本相是照着上帝的形象所创造,我们是上帝所创造被爱的对象,是要回归于天父的慈爱中。当病征退减后,不应只是停留于此,是要展开一段漫长回归之旅,塑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能与上帝和别人结连,以基督为依之心理辅导和灵性关顾便是非常重要。

 

(讲座内容全文会在心灵静舍面书专页刊登,请赞好专页,以便看到最新信息。)

 

助人者的灵性操练需要进深才能承载别人,一次的讲座无法学会各种操练的方法,需要导师、同伴,持续的学习与操练,心灵静舍将举办更多工作坊给大家,以下是其中三个,报名方法请看心灵静舍面书专页。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