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目录:
- 「特稿」 : 疗理心灵创伤
- 「谁可相依」 : 婚姻中的性趣
- 「心灵小天地」 : 沙游---无意识的世界
- 「畅谈心理学」 : 为恶不悛?悔罪自新?─解构「性罪犯」
- 「童心同行」 :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商
- 「瞬间看心理」:慈爱祝福 Loving Kindness on the Go
作为一个辅导员和辅导员的督导,我的焦点是进入一个人的内心。 为何有一些创伤的经验他消化不了?本来人的心灵世界有吸收新经验的能力,但创伤的经验特别之处是它似乎超过了人的吸收能力(window of tolerance).........我作为一个辅导者,无论是案主受创伤,或辅导员因辅导受创伤,我是要帮他增大这个吸收的能力....
整理:余漫怡女士
作为一个辅导员和辅导员的督导,我的焦点是进入一个人的内心,体会他里面的经验。 为何有一些创伤的经验他消化不了?本来人的心灵世界有吸收新经验的能力,但创伤的经验特别之处是它似乎超过了人的吸收能力(window of tolerance)。用河水来作比喻,本来河水可以吸收很多东西,但有时太多垃圾,或河水太多,超出了限度,就会泛滥。我作为一个辅导者,无论是案主受创伤,或辅导员因辅导受创伤,我是要帮他增大这个吸收的能力。所以我要很了解他内心的运作是如何。
创伤与情绪伤害的分别
创伤(trauma)和一般的情绪伤害有区别,处理也会不同。创伤常有freeze(冻住,动不了)和 dissociation (解离)的成分。当一个人有情绪伤害,比如被爸爸骂,我们的治疗是跟当事人慢慢体会其中的经验,比如有难过,有伤心。但创伤的freeze and dissociate就是体会也体会不了。比如一个人有很多创伤性的经验,但问他有甚么感觉,他说没特别感觉,好像感觉不到。或者很暴躁,讲一点就很大反应,这是过度反应(high arousal)。但要他逐一去感受暴躁后面的各种情绪,他却感觉不到。这是治疗创伤最头痛的地方。因为我们相信所有的经验,如果能逐一感受当中的情绪,体会、分享,是可以慢慢得到医治。但受创伤的人要不然就刺激过度,感觉很混乱,像一团乱麻,要不然就冻住,感觉不到,很麻木。这两种反应都令人不能逐一地体会原情绪,令创伤的纾解产生困难。
麻木的状态有很多表现方式。有些个案是你问一个人有甚么感觉,他说「没感觉」。他不是撒谎,是真的感觉不到。但有些个案,其实是受创伤的,却用讲笑话的方式来表达。最近有一位我督导的辅导员,他基本上被一个当事人用刀挟持了一个钟头,是很严重的事件。但他来跟我讲的时候,他的描述是:「他穿一条这么短的裤子,竟然里面能拿出一把这么长的刀,好好笑!」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笑出来。但后来我想,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经验,他的反应是麻木了。其实他应该是很害怕,但他感受不到,于是用这种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一不小心就被他误导,以为他没事,所以才这么幽默。其实他可能是经历一种麻木了的恐惧。
创伤的另外一个特性是严重的approach and avoidance,就是当事人很想做一些事却做不了。比如以上的这位辅导员,他被人用刀威胁,他本能反应当然是想逃(approach),但他却不能逃(avoidance),可能因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在身,要照顾这个当事人,或当时的情形他无法离开。 这种想行动但因为某些限制不能动的状态(approach and avoidance)让一个人困在创伤的经验中,后果可能很严重。我在书上看过一个案例,是因为这样的状态而死。有一个人因为创伤要离开一个镇去另一个镇,后来却得到消息那一个镇他也不能去。但他还是上了去那个镇的火车。火车中途停站,他下来走走。当列车员宣布「所有乘客上车」,准备出发去那个镇的时候,他突然心肌梗塞死了。书的作者用这个案例来说明这种approach and avoidance的状态,有一个很大的力量想行动,但又有一个很大的力量使人不能动,令心脏负荷很大,甚至死亡。这种被困而动弹不得的状态也是创伤一个很大的特征。
创伤的第三个特性,特别会在辅导员(同工)的身上出现,就是它是让人觉得很羞辱(humiliating)。虽然理性上我们知道辅导员应该擅长自我省察,但实际上要辅导员承认自己因当事人的故事受创伤是一件羞辱的事。他会说:「为甚么我没能力应付?」 这是对他专业身分的一个羞辱。有一次,一个辅导员告诉我,他被一个当事人在街上骂。他问我应该怎样处理。很多时候同工都是从「处理」的角度看。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很脆弱,也做不了甚么。当他们问怎样「处理」,就代表他们期望自己能做一些事,但在做不了的时候就代表「我没能力」,就是一种羞辱。雪上加霜的是,最近还有一个议题叫社会性创伤(societal trauma),包括了整个辅导机构的文化会加深创伤。比如当事人很野蛮,但上司或同事还在问,当时你怎么没有这样或那样面对。机构会有评估,我以前作机构主管的时候就不喜欢做评估,好像要找人的错处,很多时候是针对人而不是针对事。有时有些辅导员连续遇到危机个案,魂魄都还没回来,疲于奔命。上司问他,你今天做了甚么,他真的很难答。如果还有人质疑他的价值:「你值不值这么多钱一小时啊」,那就很惨!这是创伤上加上创伤。他可能变得很不想上班,变成approach and avoidance, 很不想上班还是被逼要上。
小鸡实验的启廸
既然创伤有这些特性,那要怎样处理,能帮助我们受创伤的当事人和同事呢?首先要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残忍的实验。(实验者声明在当时的年代是允许做这样的实验的。)实验的对象是一批刚出生的小鸡,握住它们,让它们进入一个不能动的状态(创伤)。小鸡一段时间后会有自发性复原(spontaneous recovery)的反应, 就是开始颤抖。实验者允许一组小鸡进行自发性复原,但对第二组小鸡则不允许它们进入这个状态,一直刺激它们,打断它们的自我复原。第三组小鸡则根本没有经过创伤。然后三组小鸡都放进水中,看哪组能游最远。结果其实我们都能猜到,就是第一组经过自发性复原的小鸡游得最远,而第二组游得最差。这个实验似乎证明,创伤后如果经过某些历程,你会更加有能力。这个我们很容易理解,你经过了磨练,会变得更有能力。但仔细再想,为甚么第二组小鸡会最差呢?我觉得这是最大的玄机。人生中我们都会受过惊吓,而原来我们常经历强迫性复原 (forced recovery) 。你可能说:「没有啊,没有人一直刺激我,打断我的自发性复原啊?」但无数人对自己说:「我害怕。有甚么值得害怕的?不用怕!」这些理性的,所谓「鼓励」,原来是打断我们的复原。又或者一个人说:「我很害怕!」他的朋友告诉他:「这又不是甚么大事,不要怕。」 这些都是相当于实验中的强迫性复原 (forced recovery)。本来人(比如一个孩子)有害怕的经历, 他在有支持的环境下可以自我修复。但有了这些理性的声音来打断这个过程,就变成了强逼性复原,结果他里面有更多的张力。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这些自我激励的人内心有很多张力(internal tension)。明明自己有一种感觉,比如愤怒,但又要告诉自己「不要生气」,结果内心不住打架,反而削弱了面对挑战的能力。
这个小鸡实验揭示了一个玄机。当我们陪伴当事人(陪伴是我们恒常的工作),我们的焦点在于提供一种支持,一个安全的环境,去经历创伤经验中的情绪,无论是恐惧,难过。我们不批评,不打断,不给很多意见,让他能很自然地经历自发性复原(spontaneous recovery)。这是小鸡实验最大的启示。
如何帮助受创伤的辅导员
1. 聆听的医治能力
我看了很多相关的文献,发现有很多理论、技巧、学派,但万变不离其宗。我觉得到最后,还是要相信聆听的医治能力(trust the healing power of listening)。我刚入行的时候有人曾提醒我:「你记住千万不要只顾去看问题, 而看不见那个人。」有时,我们会听见当事人说:「创伤很影响我啊!」我们就去处理创伤的问题;又或者「睡眠不好」,就去处理睡眠的问题。问题充斥了我们的视线,就见不到人。比如我们看到一位经历创伤的辅导员,我们看到的应该是人,只是这个人现在的处境是经历创伤。我有一个学生,是一个很多焦虑的人。她问我:「我有这么多焦虑,我很想解决这个焦虑的问题,怎么办?」我说:「你有这些焦虑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你的一种状态。在你生命当中经历了很多无常,于是人就自然会有焦虑反应,这可以说是个结果。你不要把它当问题,跟它斗。从这个焦虑去了解我们生命的历史,从这些焦虑更多认识你这个人。」 这样就给了她很大的接纳。很多人把经历了创伤后的一些结果当作问题,要去跟它斗。我的经验告诉我,越是把一些症状当作问题来斗,它反而会更缠绕你。当一个人被建立了,那些症状自己会消失。如果把那些症状的解决作为目标,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
2. 谈话治疗中的医治元素
我看讲创伤的书,有很多特别的疗法。但书中也提及,其实我们在谈话治疗(talking therapy)中的很多元素,正是医治创伤的元素。比如刚才我讲的聆听,那种认同(validation)令他感觉被接纳。我们的语气告诉他:我们临在。这些都是医治的元素。我们不要过分推崇某些疗法,反而忘记了辅导本身要做的事,那么多好的疗法都没用。我们不断地给予认同(validation),会产生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让当事人感觉安全。比如刚才我讲的那个学生,当我说焦虑不是一个问题,她觉得被认同。她本来很怕的,突然觉得很轻松,原来认同镇静了她的惧怕。那甚么是安全呢?我们很多时候告诉当事人:「这里很安全,你做甚么都可以」,给他们很多保证。但人真正觉得安全是关系(relational)互动的结果。有一本书说,认同是可以镇静神经系统的。认同(validate)是甚么意思?就是理解(make sense)。比如有位当事人来,很烦躁。我说:「你会烦躁,可能是经历了某些事,内心被搅动的结果。」后来他谈完后我说:「怪不得你这么烦躁。」听了这句话,他就安定下来,这是关系中互动 的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的辅导员很有责任感,就不断去找原因:「原来你有这些童年经验,所以你会这样。」这些「找原因」式的处理,跟进入他的内在经验去明白他的「认同」之间有天壤之别。在辅导的世界里,这两者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找原因」的方式是:「你这么烦躁,我帮你找原因。你过去爸爸这样骂过你,所以你听到这个人的话就有了这样的反应。既然是这个原因,那我们想想有甚么解决方式,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你可以这样处理。」这是找原因。当事人可能觉得原来原因是在我,现在找到的解决方案也在我。这只会令人的压力不断增加。
另一种方法可能是这样一组对话。
辅导员:「我想你这样的情绪是有甚么触动了你,虽然我不知道是甚么,但我想这事对你来说相当重要。」
当事人:「是啊,他让我想起以前爸爸打我的表情。他也是这样对我。」
辅导员:「你爸爸这样对妳让妳产生甚么感觉?」
当事人:「被羞辱。」
辅导员:「每个人都有尊严的需要。我想那一刻你遭遇了尊严被践踏,我能理解(make sense)那一刻你情绪的反应。」
找原因和理解(make sense)听起来好像差不多,但感觉差很远。认同(validation)帮助当事人建立关系上的安全。这安全讲的不是人身安全,而是关系上的安全。当事人会觉得你很接纳他的经验,不会觉得被人评价、论断。有了关系上的安全,他才可以放心让我们进入他内在的世界。进入内在世界在心理上就等于开刀做手术,被人揭开。如果他怕,他的 防御机制( defense)就会出来。
进入内心世界之后
如果他让我们进入他的内心世界,有些甚么处理方式呢?我建议辅导员的方式是,他跟你讲多少,你就听多少。因为当事人有这些创伤经验,万一我们拿捏得不好会造成再次伤害(re-traumatize)。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辅导员,处理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就有一些不同的可能性。
1. 回到现场、联系身体感受:
有时我真的会带当事人会到当时的情景,经历里面的很多情绪。这里有一个窍门。比如他说「当时他打了我一拳」,或「她要跳楼,吓了我一跳」的时候,平衡点在于我们既要他描述那个图画,但同时他不能跟自己的身体感受断开联系(lose touch)。有些人在讲述的时候就回到当时的世界,完全离开他的身体。我们要让他在讲的时候不停感受自己的身体。因为有些片段太吓人,以致人在讲的时候离开了身体,变成另一种解离(dissociation)。所以我们在他讲述的时候要持续感受他的身体,这是最安全的做法。
我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学生,也是从事辅导行业。她在工作中经历了一件上司对她很不公义的事。她经历这事后失眠、没胃口、怕上班。她来找我,说:「人人都说很不公道,但我却愤怒不起来,想哭又哭不出。」我感觉到她跟自己的身体断开了联系。我就坐到她旁边,问她:「我可不可以握住妳的手?」她说可以。握住她的手,我就对她说:「其实这件事令你很害怕。」然后她就开始不停颤抖。她真的很害怕!原来身体是我们的一个载体,帮助我们消化不同的情绪。如果我们脱离了身体,会有很多经验消化不了。所以我们医治创伤的一个重点是要他感受到身体的反应,找回身体的存在。
2. 逐一体会所有情绪:
在刚才提及的例子中,这位学生颤抖了一段时间终于哭了出来,很难过。哭完以后开始感到愤怒,很愤怒,「怎么可以这样不公!」 从她害怕,难过到愤怒,她终于可以每一个情绪都感受到。这个例子就是带她回到原来创伤的情景中,感受当时的情绪,注意这些情绪是要化解的,不是去感受一堆混乱的情绪,而是要逐个情绪去感受。因为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在同一时刻只能感受一种情绪,如果有两个同时出现,比如一边哭一边发怒,我们叫未分解的情绪(undifferentiated emotion), 是消化不了的。
3. 完成身体动作(complete the body movement)
因为创伤时人会不能动,帮助他们的一个重点是完成身体动作。 比如我说到一个同事被人打。他的案主当众骂他,骂得很难听,粗口烂舌。但因为他是专业人士的身分,就继续尝试跟那案主解释,结果案主一拳打了他。后来他来见我讲这件事。我就带他回到那个情景。他说到案主上前一步来打他,当时他不自觉的脚动了一下,好像想踢对方。后来他就真的踢了几下,完成了那个身体动作。再下一次我见到他,他就说那件事他已经放下了。所以当在创伤事件中,我们可能因为专业身份或其他原因,有些情绪和身体反应不能经验,被困住了。不要小看这些被困住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有文献讲到长期未化解的创伤可能造成机构性改变,带来很多严重的病,比如心脏病等。
怎样保护自己,自我疗伤
要保护自己,自我疗伤,最重要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不要让一些「应该」来打断我们消化情绪,阻碍我们情绪和身体反应的表达,使它们被困住。
我想讲一个案例,是我见了两次的一个学生,很谢谢他授权我分享他的经验。这位社工2011年处理了一个案例,从此整个人就垮了,常睡不着觉。他帮助的是一家四口,后来爸爸发现两个孩子不是他亲生的,就拒绝再见他。爸爸的姊姊来找社工,说:「你帮帮我弟弟!他发现孩子不是亲生的,曾几次想把他们推下楼。」当时这位社工呆了,不知道如何反应。他知道自己做不了甚么,因为这位爸爸拒绝再来见他。他就不停地想,如何才能阻止他推孩子下楼,从此就睡不着觉。后来他又被调部门,没有再处理这个案例,所幸悲剧并没有发生。但不能入睡的问题仍然困扰他,后来加上其他连串的事件,他还得了抑郁症。
我听了他的故事,就带他回去案主的姊姊来找他的情景。我叫他想象那个场景,但要保持一定距离,让那画面在他面前某个位置,而不是在他头脑里。保持这个距离是为了避免他受到再次伤害 (re-traumatize)。他很真实地看到当时的情景,他一边讲我一边问他身体有甚么反应。他有很多反应,比如这里很紧,那里有点麻。我陪伴他,一边看这画面一边感受身体反应,避免他完全进入那个世界。他当中讲到他很担心两个孩子,我慢慢发现这跟他个人的某些死亡经验有关。他在八岁时曾患严重的肺炎。他在病床上听见医生对妈妈说:「不知道救不救得了。」原来他有一个真切的死亡经验,跟这两个孩子几乎被推下楼的经验类似。在这过程中我给了他很多的共情,认同。他讲到自己的死亡经验后放松了很多。当时他放松了以后,他的脚开始不自觉地动。我说:「你的脚在动,你想做甚么?」他说:「我想走。我想去两个孩子家里,捉住他们,保护他们。」我说:「好,那你去吧。」人的想象力很奇妙,做甚么都可以。他就想象自己去了孩子家 。我给他两个抱枕抱着,他就摸着「他们」的头说:「你们很安全,你们在我这里。」他后来告诉我,他解开了一个心结。
我想用这个案例来展现创伤的特性。他当时想做一些事,比如去抱住两个孩子,但因为种种原因他动不了,困在里面。他想动却动不了的张力令他很难受。这个治疗中,他感受到所有的情绪,他的身体动作终于可以完成。这是创伤治疗中常见的元素,但因为我们过份理性,反而拦阻了我们去完成这些简单的元素。
有同工可能说:「我没有督导或治疗师帮我,怎么办?」其实无论我们遇到甚么事,重要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经历。甚至在祷告中告诉上帝,感受到上帝对你的支持,与你同在,你就可以放松地把这些情绪经验一一向祂表达。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祷告不是一定要很美丽的祷文,可以是很诚实地表达情感经验,真是很畅快的。
以上简单分享我在创伤疗理上的一些实务经验,希望对各位同事有帮助。
很多夫妇性生活不协调或不满足,种种问题放在心里默默忍受,苦无出路。本文旨在针对夫妇关系作深刻探讨,鼓励夫妇在安全的关系基础上检视性生活,并作出真情对话。
关于性事,即使在比较开放的香港,仍然是难以启齿的话题,就是夫妇之间也不容易坦诚对话。香港性教育会于2016年曾作一项运动与性的网上调查,收回约一千份问卷,发现对性生活感满意的比例男女相若,只有约30% 。换言之,大部分受访者性生活不协调或不满足,这也许是很多夫妇的写照,种种问题放在心里默默忍受,苦无出路。调查指出75%受访者表示工作、学业或家务时间过长减低性欲,因此该会倡议缩减工时,让港人有更多时间享受性生活。工作压力与身体疲倦当然对性生活有负面影响,但缩减工时只有助纾缓问题,更重要的是针对夫妇关系作深刻探讨,在安全的关系基础上检视性生活,并作出真情对话,这就是本文的焦点所在。[1]
在香港,探讨成年人性生活的调查不多,据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实验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曾进行的全港性研究显示,在18-59岁的男士和女士中,分别有51%和53%在过去一年至少连续三个月面对着一项或多项性生活失调的问题。女性的常见问题包括痛楚、不能达到高潮、在性生活中没有得到乐趣、对性生活失去兴趣等。调查亦显示男士比女士更重视性生活,在50-59岁组别的男士有87%仍认为性生活是重要的,同年龄组别的女性则只有约50%持这看法。女性在40岁以前跟男性对性的重视差异较少。[2] 即使两性对性生活的期望与困难有不同,但不能否认性生活像夫妻感情的寒暑表,能够反映婚姻的状况。一段美满的婚姻,性关系通常比较满足;相反,性生活不协调的夫妇,往往婚姻本身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不是性治疗的专家,但从实务经验及课堂得出的结论是:性生活不满足大部分与婚姻关系的质素有关,包括大家的关系是否和谐亲密?有没有良好的沟通?我非常认同情绪取向婚姻治疗大师苏珊×强森的看法,婚姻关系与性生活是互为因果的,意即情感安全牢固的夫妇较能享受性爱的欢愉,而效果极佳的性经验又能激发更深的情感连结;相反,感情冷淡或充满纷争令性欲与性爱的欢愉感下降,导致性爱次数减少,造成更多被拒受伤的感觉,这又令关系更不安不稳,情感更疏离。美国大学性教育家在当地的调查中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果:关系美满的伴侣只将15-20%的幸福感归功于愉快的性生活,然而婚姻感到沮丧的伴侣,却将50-70%的痛苦归咎于性生活不和谐。这表示美满的伴侣视性为众多欢趣与亲密感的来源之一,关系沮丧的伴侣则将焦点只放在性上面,经常视之为问题的主要因由。实情是关系摇摆不定时,最先受影响的就是性生活。[3]
三种性爱
性爱的定义是甚么?很多人将性爱等同性交,其实亦应包括伴侣间的调情、爱抚、亲吻、拥抱等身体接触和情意表达。爱情与亲情友情的最大分别在于爱情中有激情和性欲,性爱可达至多重目的。苏珊 × 强森将性爱分为三类[4],同一对夫妇可能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类型的性爱:
一、情感封闭式性爱(sealed-off sex):
这类性爱比较功能性,不着重情意,甚至封闭情感,主要目的是发泄性欲、达到性高潮,重视性技巧与性刺激,伴侣可能有被利用或被物化的感觉。若夫妇关系有很多磨擦,令情意欠奉,容易出现这种性爱,性行为变得比较机械化,由于没有或很少情感投入,对增进情感并无帮助,反而可能引起反感或逃避行为。一夜情便属于这种追求性刺激与性高潮的性行为。有些人曾被爱人背叛,因而惯性或刻意抽离情感,拒绝爱抚与亲吻,以免投入感情。
在互联网年代,不少男士自青春期已接触网上色情媒介,性沉溺多年,婚后影响性生活,对伴侣间的性爱难感满足。本来情感连结水乳交融激发深情爱欲,在色情文化的扭曲下,本末倒置,甚至有性无爱,令爱情枯萎,苍白无味。笔者见过不少夫妇关系出现问题,在空洞无情的关系中,太太视性事为苦差,设法回避,渐渐变为无性夫妻,感情就更冰封、更失联,可见性关系与情感连结互为因果,循环不息。
二、安抚慰藉式性爱(solace sex):
这种性爱的目的是缓和依附恐惧,当伴侣感到不安,希望藉性爱获得伴侣肯定,感到自己还是被重视、被渴望和被需要,所以有一定的情感投入。可是伴侣内心对关系亲疏感到焦虑,做爱带来慰藉心安,喜欢相拥依偎的安全感多于投入性爱的欢愉激情,性欲并不强烈。这样的性关系有时令感情稳定下来,也有可能在失衡时令关系更紧张,甚至令伴侣感到受伤。例如:在吵架后阿德感到与太太关系疏离,想藉与太太亲密缓和关系,但太太觉得阿德只对她的身体感兴趣,不理会她的感受,气还未下便拒绝他,阿德觉得难受又愤怒,只好撤退,令冷战雪上加霜。
当性爱不是来自情感的连结与安全自在的关系,有时就会太着眼于讨好对方、表现得好而令自己太紧张,又或要求太多、太高反而扼杀了对方的性欲。在都市生活里充满压力与冲击,夫妇间彼此拥抱、温情触摸以及做爱,的确能安抚慰藉对方,只要性爱不是安抚依附恐惧的主要方法,就无可厚非了。事实上,人人都有依附需求,这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夫妇自然渴望身体接触与亲密,也渴求安全感,被爱慕、被关怀等等,这些需要不要全付托在性生活上,尤其女性多渴望在闺房以外也有深情对话与温柔的抚触,情感愈连结,对性的渴望愈强烈。
三、深情欢合式性爱(synchrony sex):
这是一种非常和谐协调的性生活,双方既有情感连结亦能满足性需要,而且双方比较同步。这是建基于安全稳固的关系上,双方均能够坦白表达彼此的性渴望和性弱点,而且不会担心被拒绝。男女从生理到心理都有很多相异之处,例如:男性的性欲容易被挑动,从勃起到性高潮,只需几十秒,但女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挑起性欲,需要伴侣对她作出配合与响应,而且需要情感交流与连结才能享受性爱。换言之,要达至同步,需要在良好的关系基础上开放地沟通,紧贴对方的需求作出响应。诸如双方在性方面的需求、偏好与禁忌,可以自在地交流,甚至在遇到性事障碍时互相安慰及支持,共同找方法克服。没有情感上的亲密,双方很难放松地陶醉在性爱中。
坦诚检视性生活
无可否认,夫妇间即使感情稳固,性生活仍受多种因素影响,常见的是工作压力,照顾子女的劳累,身体健康的变化、焦虑情绪等。因着居住空间的限制,不少香港人在生孩子后与婴儿同房甚至同床,孩子渐长仍长踞在父母房中,不知不觉间令夫妇的性生活凋零枯萎。若长期没有性生活,会影响夫妇的激情冷却,也缺少了身体触抚带来的亲密感和浓情蜜意。
若想改善性关系,必须从整体的关系着手,尤其是情感的连结。夫妇能相知相惜相爱相顾,可以放心沟通想法与感受,谈及敏感而脆弱的性议题时,才可克服尴尬与被拒绝的恐惧。以下是一些反省的建议,请先自己细想,再与伴侣分享。
1. 你对性生活有甚么感觉?你会怎样形容目前的性生活?
2. 你对性生活有甚么期待?何时感到最美满?甚么令你最享受?
3. 你遇到甚么困难?你希望伴侣怎样帮助你?
4. 你认为你最常有哪类性爱?情感关闭式、安抚慰藉式,还是深情欢合式?为甚么?
5. 你对目前性生活的满意度是多少?(1-10中1是最低,10是最高)哪方面较满意?哪方面较不满意?
6. 你曾告诉伴侣第5题吗?若不,为甚么?若有,你期望甚么响应?
7. 甚么最能激发你的性欲?甚么最令你性欲下降?
8. 你对前戏有何感想?你认为足够吗?你希望哪方面增加?
9. 你最希望有甚么改变,令你更投入更享受性生活?
10. 当你不享受性生活时,你会怎样做?这样做怎样影响夫妇关系?有更好的方法处理吗?
11. 当性生活不顺利时,你希望对方有甚么反应?
12. 你们能否开放坦诚地谈以上各题吗?若有困难,可先谈谈困难何在?怎样一同面对这些困难?
结语
辅导室中我见过不少夫妇因为性生活不协调而感到困扰,有的影响生育计划,有的令夫妇关系存在缺口,成为丈夫出轨的诱惑之一,有的感到伴侣似亲人,失去性欲与亲密感。夫妇若感到性生活不满足或不协调,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追求的不是新鲜感、官能刺激或花式、技巧,而是深情欢愉的性爱,从改善关系开始,脱离负向互动循环(中心通讯第24期所讲的魔鬼对话),创建情感连结和安全的依附关系及提高倾听和回应彼此的能力。性生活的质素与夫妇感情是互为因果的,如果存在无法自己处理的难题,宜及早求助,最好先做婚姻辅导,需要时才辅以性治疗。
参考书籍:
Johnson, Sue. 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a Lifetime of Lov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8, Part 2, conversation 6, pp. 185-203
今期专栏,仍会继续沙游治疗的分享;暂且放下我的个人经历,回到在基础上的认知。
我喜欢沙游,但有些受助者从不留意我的沙游设备,也不会提出对那些设备的疑问,更不会主动尝试做沙游。临床上,我并不认为接受心理治疗就必定要做沙游,只是喜欢又坚持进行沙游的受助者,我看见他们的转变。新个案在数次面谈后,我会向他们介绍我的心理治疗进路或方法,顺势会问他们:「看见那些沙游设备吗?」他们的响应很不同,有人说:「见到也感到好奇,但不懂有何用处?」有人说:「是否可以尝试下?」有人说:「那些设备是为儿童做治疗。」也有人说:「见到,但对我来说没甚么特别。」
无意识的奥秘
当我向受助者简单介绍沙游治疗,会看他们是否愿望尝试但不会强迫他们,多数人也不会拒绝,有些受助者更说:「如果可以知多些自己的无意识,不就是可以帮助自己成长吗?」当受助者带着兴奋心情,开始他们的沙游体验,同时他们对沙游对象、整个沙游图画的意义,也感到好奇和充满疑问。
延伸出来的问题,甚么是无意识?甚么是认识自己的无意识?在这专栏,我多次提到人的内在心灵包含了意识和无意识,是与生俱来的东西。无意识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未被发掘的地下宝藏,充满神秘并埋藏着不能估计又价值连城的宝物。
讨论无意识的文章和书籍确有不少,但无意识绝不是单从理性层面就能真正认识到。我常跟受助者说:「认识无意识就像学习游泳,如果你只坐在泳池旁,阅读游泳技术的书籍而从不下水,你认为你会懂游泳吗?纵使你可以滔滔不绝地批评泳池里泳者的技术有多么不完美,也不代表你是懂游泳的人。要认识无意识,亦即是要经验无意识。」
无论我们是否认识无意识,他是存在;就像上帝,我从没有亲眼见过,但看见宇宙的秩序,生命的奥妙,我不得不相信祂的存在。只是内在心灵的无意识,像沉睡的婴孩,待他苏醒我们才可以认识他。完了沙游,受助者期待我的分析,解决他们的疑问,为他们揭开心灵的秘密。然而,沙游治疗的重点并不是分析,治疗师也要留意自己的步伐不能超越受助者的心灵步伐。
不少人追求成长,希望透过外在的引导,跟着一些方法和步骤,人就变得愈来愈好。我相信这些外在的引导是好东西,也令我们成长,只是他们属于意识层面的事。所以受助者看见我不为他们的沙游作出全面的分析,会感到失望;他们看着自己的沙游图画,但又不能完全明白,亦会感到焦虑。而作为心理治疗师的我,就要承载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失望和焦虑。认识无意识,需要内在心灵的引导,尊重他的时间和步伐,沙游是其中的方法。所以受助者是否接受沙游治疗,全决定他是否喜欢?是否可以坚持?跟沙游在无意识里是否有一份连系?
冒险的旅程
认识无意识的过程,是一段冒险的旅程。我年青时,很喜欢由夏理逊福主演《夺寳奇兵系列》的电影,相信跟我同年代成长的朋友不会不认识这几套电影。我很喜欢男主角的智慧和勇气,他的冒险精神也令我敬佩。此刻,我想到第三集《圣战奇兵》的其中一段情节,男主角为救他父亲,要取得圣杯。他知道前路充满危险,虽然害怕但知道没有退路,过了一关又一关,但最后他穿过洞口来到的竟不是出路,是没有前路的悬崖,眼前看见是万丈的深渊,他说:「不可能!没人能跳这么远。」他害怕但知道时间不多。他流露出恐惧的神情说:「这是要我用信心跳跃。」他战战兢兢跨出了一步,实时看见路就展现在他眼前。坦白说,这段情节看得我心惊胆跳;虽然只是电影情节,但又感到跟生命的旅程很相近。在生命的旅程,我们不能计划、不能控制的事很多,或许探索无意识只是其中一事。
我的沙游导师 Martin Kalff,曾经为他母亲 Dora Kalff(沙游治疗的创始人)的书籍撰写序言时表达过:「沙游能够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在沙游过程中,意识的心境会松动它的控制,让案主可以穿透潜藏在意识层面底下的无意识内涵。此时必须认清两件事情:无意识会透过对象的挑选与沙游的塑造过程中觉醒;同时,意识或认知状态则变得沉默。透过这种方式,沙游可以促进荣格所提及的超越功能,使案主有可能对生命产生全新的看法。」
Martin Kalff 描述到沙游在意识和无意识两者所发挥的作用,看似简单,实在不容易;这是一种内在引导,外力是不能带来帮助。现今世代,孩子的发展集中强化认知的能力,而忽略了内在心灵的情感连结,渐渐地理性和情感的距离愈来愈远。在成长过程,无论学习和工作上,被教导事情只要能掌控,就代表成功。所以,面对不能单靠意识来认识或控制的无意识,我们会感到不安。开始进行沙游治疗,先要条件是受助者喜欢,但也要承认人的限制,对无意识的认识存有忍耐和谦卑;时间到了,我们自然对内在心灵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参考书籍:
Dora M. Kalff着,黄宗坚、朱惠英译《沙游 --- 通往灵性的心理治疗取向》,五南图书出版,2007年
據報章報導,港鐵風化案在2017年共有253宗,其中143宗是非禮案,破案率近7成,犯案者年齡介乎13至78歲。而另外的110宗是裙底偷拍案,破案率達8成8,犯案者年齡介乎14至60歲(東網,2018)。筆者曾經幫助過性罪犯(offender)和被性侵者(victim)兩方面人士,聽過他們很不同的經驗,並在2016年第21期通訊寫了一篇文章《焦點追擊:了解兒時受性侵犯對日後成長之影響》(譚日新,2016),鑑於去年社會上Me Too的風潮由美國吹到香港,甚至教會也有Church Too的風潮,筆者在此想寫一篇關於性罪犯的文章,希望可讓讀者多了解他們,看看可否從多角度去思考同類事情。
性沉溺=性罪行?
性爱可以用来舒解一些情绪、压力或孤单等感受,但严重及偏差的性行为会形成性沉溺(sexual addiction),虽然有些性罪行是由性沉溺行为开始,但不是所有性沉溺者都会演变成性罪犯,因当中有一条法律的界线,不是每个人也会或胆敢跨越的。例如一些性欲非常强但没有性伴侣的人,会选择去召妓而不是去强奸别人来满足其性欲,当然在道德或宗教上会被认为不对,但其行为在不少国家也是法律容许的。
性罪行流行率
根据香港惩教署的资料, 1999年在10,172监犯中,性罪犯有156位,即在「罪犯人口」中占1.5% (Chan, 2001)。而香港警务处在2017年的统计显示,整年罪案有56017宗,非礼案有1077宗,罪案率在总体罪案中占1.9%,而强奸案则有65宗,罪案率在总体罪案占0.12%。
性罪行的类别
我们常见的性罪行包括:性骚扰、偷窥、偷拍、露体、非礼及强奸等。而香港大学小区法网(2012)指出,与非法性行为相关的罪行可分为以下三类:
(1) 非自愿的性罪行
有关罪行是要保障个人对性行为的自主权,即个人应可拥有权利,自由选择是否参与任何性行为或活动,包括:猥亵侵犯罪(非礼罪)、强奸、肛交,与及以威胁或恐吓手段促使非法性行为。
(2) 为保障易受伤害人士而订立之性罪行
有关罪行是要保护容易遭受性剥削的人士,以及未能充分理解性行为的本质和后果的人士。易受伤害人士一般包括十六岁以下人士或精神上无能力的人士(如智障人士),包括:涉及年轻人或儿童的性罪行、拐带年龄在18岁以下的未婚女童为使她与人性交、向16岁以下儿童作出猥亵行为、促使21岁以下女童非法性交、导致或鼓励16岁以下男童或女童卖淫,与及儿童色情物品等。
(3) 为维护公众道德而订立之性罪行
有关罪行是要打击明显破坏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水平之性罪行,维护社会或道德目标,包括:猥亵、作出有违公德的行为、与卖淫相关罪行、兽交及乱伦等。
性罪犯的心理特征
根据有40多年为性罪犯提供心理治疗的美国新泽西州性治疗师Dr.William Prendergast(2004)指出,他最年轻的受导者只有7岁,青少年的性罪犯也不少。他指出性罪犯的问题是涉及整个人,包括:身体、心灵、精神和情绪等。根据他的经验,成人性罪犯可包括以下的心理特征:
|
|
|
|
|
|
|
|
|
|
|
|
|
|
|
|
|
|
|
|
这些特征显示出性罪犯在性格、情绪、自我形象及人际关系上有不少问题及困扰,极需改变、修正及治疗。
犯案者的深层心理需要
Dr. Prendergast指出,性罪犯的罪行不一定只与性爱有关,而是有以下纠结的心理因素:
1. 「权力及主导操控」的需要
- 这类性罪犯会倾向用武器、威吓或强迫受害人进行性侵犯行为
- 他们背后可能是自觉不足或是对其男性身份不肯定的补偿
2. 「引诱及接纳」的需要
- 这类性罪犯对受害人多用「操控」而不是「强迫」进行性侵犯
- 他们大多比较温柔、友善、善良、但富说服力
- 会运用金钱、礼物、特别的权利或友情等达到他们之目的
- 他们的耐性很好,会首先与受害者建立信任的关系
- 起初性行为的试探,是希望取悦及满足受害者,以致受害者不单喜欢他们,最终更要回报他们
- 性罪犯最终希望得到受害人的接纳
3. 「透过侵犯人而希望改写自己被侵犯经历」的需要
- 这类性罪犯多是童年或青少年期受过性侵犯的受害人
- 他们的性创伤仍未化解
- 往往会找一个与自己受害时差不多年纪的儿童或青少年,外表或性格与当时的自己相似,重复自己被侵犯的行为,甚至会在一个类似的处境或被诱惑的方式去进行
- 他们希望从而化解自己的创伤或对曾发生过的事情「正常化」
从以上三类性罪犯不同的需要,显示出他们在成长中曾发生过不同的创伤,日后在心理上出现了扭曲的情况,想透过「性」这个方式去满足内心真正的需要。
预防及治疗
Dr. Prendergast提到治疗及预防性罪行复发,应运用全人模式(Whole-Man Approach)的小组治疗,去帮助性罪犯面对整个人不同方面的需要,当中包括:性教育、社交技巧训练、愤怒管理、预防复发、职业再培训、物质沉溺治疗、愈后关顾,与及对青少年性罪犯作家庭治疗等。
临床经验告诉我,个人心理治疗也可以帮助受导者处理过去的创伤、改变扭曲的思想、修改性格的弱点、对受害人建立同理心及面对内疚及羞耻感等。另外,我亦观察到性罪犯如真的落实其宗教信仰(如基督教),当中可为他们提供一个医治及接纳的群体,关顾他们,而宗教信仰亦可提供一个较正面的性爱观及善恶是非观等,这能帮助性罪犯改过、重新享受生活及预防复发。
总结
我在文章起首提及的拙文,提及过被性侵后的创伤可以对一个人在不同方面有很大的影响,对一些受害者来说,绝对需要被平反。但有些性罪犯不能在法律上入罪或是没有被定罪,是否等同在道德上没有错?另外,是否每一个案也必须和适合用法律的方法去解决?假如有些受害者因着不同方面的考虑,而选择不用法律的方法去解决,我们是否可以尊重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面对?在得到平反后,到底宽恕还是怀恨对受害人身心社灵的健康较好?另一方面,以上提及性罪犯心理上扭曲的特征及深层的心理需要,显示出他们极需接受治疗,假如他们当中有些愿意承认在法律及道德上的错误,甚至接受法律的审讯和裁决,如果是基督徒也愿意配合和接受教会纪律处分,我们是否可以给他们从新改过的机会?相信这些问题对不同人也可以有很不同的考虑,没有简单一刀切的答案,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数据:
Chan, C.C. (2001).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Sex Offenders in the Correctional Services Depart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hkjpaed.org/pdf/2001;6;33-35.pdf.
Prendergast, W.E. (2004). Treating Sex Offenders: A Guide to Clinical Practice with Adults, Clerics,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Second Edition. NY: The Haworth Press.
香港大学小区法网。(2012)。《性罪行》。拮取自网页http://www.clic.org.hk/tc/topics/sexual_offences/
谭日新。(2016)。《焦点追击:了解儿时受性侵犯对日后成长之影响》。诚信综合治疗中心第21期通讯。拮取自网页http://www.allianceholistic.com.hk/tc/article_detail.php?id=355&page=2
东网。(2018)。《港铁风化案不绝去年253宗 小色魔年仅13岁》。拮取自网页https://hk.on.cc/hk/bkn/cnt/news/20180226/bkn-20180226000005277-0226_00822_001.html
情绪智商近数十年越来越受重视。不同的研究显示,一般高EQ的小朋友会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得到较高的学历....
每次跟人谈及EQ(Emotional Quotient; 情绪智商),一般都以为高EQ等于 「无情绪」、冷静、和「唔会发脾气」等。根据情绪智商专家Travis Bradberry的说法,情绪智商包括:
1. Self Awareness - 能够准确地感知自己的情绪 ;
2. Self Management - 有能力运用自己对情绪的感知,弹性和正面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3. Social Awareness - 能留意和明白其他人的情绪反应和思考角度;
4.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能利用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感知,有效和正面地处理大家的互动。
情绪智商近数十年越来越受重视。不同的研究显示,一般高EQ的小朋友会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得到较高的学历、和更多作出对健康有正面影响的选择等。EQ 比IQ更准确预测人在事业上的成就。有研究指出,在最好表现的员工中,百分之九十拥有高情绪智商;反之表现最差的员工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拥有高情绪智商。
EQ和 IQ两者的重要分别,是前者可以透过适当的教导和训练可被提升。家长在孩子的婴儿期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跟孩子的关系和互动会影响着他们情绪智商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建立情绪智商的方法:
1. 迅速响应婴幼儿的哭声并作出安抚,不要让他们一直哭而不理睬。脑部研究显示,如果家长能恒常地安抚和舒缓幼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长远可以让孩子的脑部建构出有效的压力管理系统,建立自我安抚和抗压能力的基础,对EQ和IQ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用同理心响应孩子的情绪反应,并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们感到他们的情绪被明白和接纳,激烈的情绪会得到舒缓,自我安抚的神经通道(neural pathways) 会被强化,增加将来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能力。这样的响应亦可加强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的技巧,减低他们用负面行为来宣泄的机会。
3. 多述说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帮助孩子提升了解他人感受和角度的能力。无论是负面或正面的情绪,家长在表达的过程会让孩子多了解不同的人或事,包括孩子自己的行为,会怎样影响他人的想法和感觉,从而建立他们的同理心,并学习接纳和面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和反应。
4. 引导和协助孩子处理问题,以建立和提高他们的解难能力和信心。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可能会想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也可能需要家长的引导去思考不同的方案和可能性。家长最好先让孩子说说他们的想法,并对他们的努力尝试表示欣赏,以显出对孩子有能力处理问题的信心。
5. 教导和模仿怎样正面处理和表达愤怒。这是家长通常会感到非常困难的一项。眼见自己亲爱的孩子在「发脾气」或「扭计」,自己的情绪难免受到影响。可想象成年人都觉得困难的事,对孩子就更是难上加难。愤怒的背后很多时隐藏了受伤或害怕的感受。若家长能看到孩子背后的情绪,用平静和包容的态度去响应,让孩子感到安全,孩子会自然地表达内里的感受,和更愿意聆听家长的教导,学习用正面的方法来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References:
Bradberry, T., & Greaves, J. (200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 San Diego: Talentsmart.
Goleman, D. (201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Sunderland, M. (2016). The science of parenting: How todays brain research can help you raise happy, emotionally balanced children. NY, NY: 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