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4期通讯(2006年5月)

本期内容:

  • 阿华的故事-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 不速之客﹕惊恐症
  • 关系果真如此重要吗?
  • 谁可相依 ─ 谈亲密关系﹝完结篇﹞活出亲密的秘诀
  • 打开心扉说情话

下载通讯PDF档
阿华的故事--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赖子健医生, 李咏茜博士
第4期通讯(2006年5月)
日期 : 2006-05-31

精神分裂症确是一种较为严重和有复发/慢性倾向的脑部失调,现代医学虽然未能完全了解其成因,但已有相当一致及客观的诊断准则,并已掌握到各种高危因素、脑部病理变化等。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已有多种能有效控制病征的药物治疗。

全文

个案

莫先生、莫太家中有二女一子。小儿子阿华虽然不算聪明伶俐,但安静听话,是家人最疼惜的。六年前,阿华考大学入学试时,连续两年都考得不理想,便打算先工作数年,才以半攻读方式再进修大学课程。开始工作不久,阿华便投诉受到同事排斥,觉得被人针对、讲闲话,甚至连电话对话也受监听,电子邮件被人偷看。他开始变得偏激、愤世嫉俗,时常和同事、朋友发生冲突。后来,甚至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有人与他对话,又或者说三道四。

 

初时父母以为他未能适应工作压力,出现情绪问题。后来经亲友鼓励及介绍,见了精神科医生。医生经评估后,认为阿华患了「精神分裂症」。莫先生夫妇初时觉得难以接受,但再听取多一位医生的诊断后,唯有面对现实,劝导阿华服药。

 

经药物治疗后,幻听渐渐减低,疑心亦消失了,服药初期的不适和疲倦亦大致习惯了,只是还有点呆滞,记性也不大好。令人担心的是,阿华变得情绪低落,更加孤僻。他大部分时间都足不出户,差不多与以前的同学、朋友断绝往来。他尝试工作,找过两、三份散工,但维持不到两星期便放弃了。

 

他好像没有了动力,人生缺乏了方向。父母看在眼里,不知如何帮助阿华面对生活和重投社会,又担心给他太大压力他会承受不了。

 

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阿华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典型的精神分裂症征状。一般来说,男性患者在十多二十岁开始病发,女性的病发年龄平均较男性迟数年。常见的初期现象,包括了愈来愈严重的敏感或疑心,或其他奇怪的思维,演变为妄想;幻觉(其中幻听最常见)、思想紊乱等,都是典型的病征。今天我们称为「思觉失调」,部分其实是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阶段。

 

精神分裂症听来是一个可怕的疾病,在一般人心目中,会联想到一个受精神征状长期困扰、孤僻、古怪,和缺乏自理能力的长期病患者。不错,精神分裂症确是一种较为严重和有复发/慢性倾向的脑部失调,现代医学虽然未能完全了解其成因,但已有相当一致及客观的诊断准则,并已掌握到各种高危因素、脑部病理变化等。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已有多种能有效控制病征的药物治疗。总的来说,治疗的前景是「审慎乐观」的。

在阿华的个案,在治疗的初期,用药物控制征状是首要的工作,当然亦要配合关于这病的资料及教育,令病者及家人与治疗队伍结成治疗伙伴,共同合作,达至康复。但是,一般来说,药物对控制妄想、幻觉等「正性/阳性」病征较为有效;对社交退缩、被动、缺乏动力、沉默寡言等「负性/阴性」病征则帮助有限。至于副作用,要视乎药物种类、分量及病人本身情况等因素。某些不适是常见现象,但近年的新一代「非典型」药物已在副作用及安全上有所改进,不难找到一种合用的。

 

再者,对人生正处于成长阶段的阿华来说,患上精神病是不易接受的经历,他要适应身、心、社交等各方面的障碍,情绪受困扰是可以理解的;抑郁征状在精神分裂症中亦是常见的并发现象。家人要留意阿华的情绪状况,有否心灰意冷等负面思想,以及自杀念头等。当阿华的疑心及其他急性征状平静下来之后,心理辅导或治疗便会有较大帮助;在某些情况下,病者或需要抗抑郁药治疗。

 

更重要的是,治疗过程要顾及阿华的整体康复。即是说,除了控制病征,还要协助他在生活自理、工作、社交等各方面都能回复较正常的功能。医疗部门的职业治疗师、医务社工等可以提供评估、转介和训练。香港有不少机构有专门提供复康治疗的服务,阿华及家人可向参与一些专为康复者或家属而设的训练或支持/互助小组。此外,由于精神分裂症有颇高的复发率,而持续的药物治疗有助减低复发机会,所以阿华及家人应和主诊医生协商药物治疗的中、长期计划,不应随便减药或停药。

 

临床心理学家的建议

正如赖医生所说,阿华及其家人所面对的困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可说十分常见。当「阳性」症状受到药物控制及得以改善时,「阴性」症状却可能持续地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操作;家人及患者的心情也许会如坐「过山车」─刚以为病情得到好转,一切可以重上轨道,怎料患者却像是乏力前进,老是原地踏步。

 

要更彻底地帮助阿华,便要先了解阿华的现况─分裂症患者情绪低落、变得孤僻、缺乏动力的常见原因包括以下各项﹕

 

() 因接受不到自己的病况而感到自卑

身体的疾病往往较「精神病」容易被患者及家人接受,纵然好些疾病也使患者长期受到诸多制肘 (例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或肾病的青年人,也不能做剧烈运动或太劳碌工作;糖尿病患者亦不能跟朋友大吃大喝等),可是,这些病人一般来说,也会找方法积极适应病况所带来的各种限制,自我创造比较有质素的生活。其实精神病亦只不过是大脑的疾病,它固然可以影响巨大,却没甚么值得可耻;正如别的身体病患一样,精神病会令患者尴尬、不便,会影响患者的社交及工作,但若好好服药,把病情控制,并拿出决心克服各种限制,好些患者仍可以活得比较有质素、有意义。

 

若患者愿意接受心理辅导,治疗师或心理学家会跟他探讨他的「心结」,找出令他自我封闭及情绪低落的原因,加以开导;患者必须明白个人的优点及弱点,为自己订下实际的短期目标,逐步前进,才不致因认定自己一事无成而灰心丧志。有时患者有某些想法太妄下定论及灾难化(例如认定所有旧朋友也会鄙视及厌弃他),令他失望难过,情绪自然低落。在这些情况下,治疗师会指导患者从多角度思考分析,甚至做些行为实验,去验证他所下的定论是否属实。笔者经验所见,好些患者的旧同学或老朋友其实也很接受及爱护他们,并不尽如患者所想般冷酷无情的。


() 找不到目标和方向

由于分裂症多在青少年期发病,往往影响了患者的常规发展流程。青少年期正是一个人逐渐了解自己、确立自我观念,继而订立人生方向与目标的时期,而分裂症则正巧使患者十分混淆,真假难分。试想若有人告诉你,说你的思想不是真实的、你所听到的声音及你脑海中的人物并不存在、你的「记忆」其实并没有发生过….等,是何等恐怖的事。在这虚幻无常的世界里,那患者又怎能清楚知道自己是谁呢?

 

心理治疗的其中一种技巧是「推动式面谈」,心理学家会在面谈中与患者一起探讨他的理想、把远大目标分拆成短期及中期目标、讨论实践方法及障碍,以及不去实践的后果等,从而推动患者向目标逐步前进。

 

() 仍受残余症状影响

新一代的抗分裂症药物,多能把阳性症状快速控制下来,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会继续受到残余症状的困扰,他们可能仍有间歇或轻微的幻觉、妄想及混乱思想,亦仍对人存有疑心,但因为不想令家人担心,或不想被医生下令住院或加药,而不敢向人透露这些症状。由于心理学家在患者心目中不是控制他们「生死」(即住院与否)的人,他们往往在建立了互信后,便愿意向心理学家透露这些残余症状对他们所造成的困扰。笔者见过不少分裂症患者表面已没有阳性病征,但其实仍会间中(尤其在受压时)听到别人对他们作出种种恶意批评,因而不愿与人接触。遇上这些情况,心理学家会指导患者使用各种方法分辨幻听的真伪,协助他们对自己的病情特征更加了解,并尝试放下疑心,与人保持接触。

 

() 缺乏社交技巧

在分裂症患者中,有一部分在青少年早期已出现一些「前期症状」,使他们因没兴致或对人存有疑心而减少与人接触,继而没学好相处沟通的技巧;亦有一些患者受到此病对大脑的影响,不太明白人与人沟通过程中一些基本原则或非语言讯息,以致出现社交困难。这时患者可以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机构专为复康人士而设的社交技巧训练班;即使在未开班前,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他为复康人士而设的活动,以增加与人接触的机会,从中磨练学习。

 

() 受阴性症状影响

缺乏动力及感觉麻木是分裂症常见的阴性症状,也是大脑功能障碍之一,并不一定是心理或技巧问题。如患者没有前文所述第一至四项困难,则需耐心养病、按时服药、及尽量参与复康活动,按部就班地让病情好转。

 

() 缺乏支持

缺乏家人、朋友及小区支持是使分裂症患者灰心丧志的原因之一。若患者的家人不明白其苦处而对他厌弃,只会更加深患者的被逼害感;如果患者根本没好朋友,亦令前文第一项所述的行为实验困难重重;若小区支持、家人的资源及人事网络不足够,患者要找工作亦的确谈何容易。

 

所以说精神分裂症复康之路,其实是要患者、家人、医护人员及小区复康组织携手同心,才能向前迈进。希望阿华能参考上述数据,跟家人商量一下自己的情况及需要,为自己度身订造一套复康大计,不要轻言放弃。

返回
不速之客﹕惊恐症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沈孝欣医生, 吴张秀美女士
第4期通讯(2006年5月)
日期 : 2006-05-31

惊恐症其实是因自律神经系统过敏(一般人叫神经紧张)而导致的反应。自律神经系统是动物进化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快速应变系统,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快捷地调节我们的心跳、血压、呼吸和血液循环,令我们加速排汗,通知身体的随意肌收紧,进入「备战状态」。

全文

潘小姐的故事

潘小姐今年三十岁,是位顶能干的大家姐,十六岁时父母离婚,她不单情感上支持母亲,更身兼父职照顾两个弟妹成材。她生性乐观开朗,活泼好动。大学毕业后,工作一直很顺利,加上勤奋上进,勇于学习,转了三次工,现在已晋升至市场部经理,是公司内最年轻的经理。

 

一年多前,潘小姐得悉父亲身患末期癌病,无人照顾,亲情驱使她背着母亲每天偷偷地探望他,凡四个月之久。最后一个月她更冒背叛母亲之嫌,引领两个弟妹与父亲相见,以还父亲之愿。母亲知情后冠以大逆不道之罪名,从此视她为仇人,一反从前母女亲密的关系,令潘小姐甚为无奈及难过。丧事办完后,猛然发现拍拖八年的初恋情人有第三者,男友勉强与她见了数次辅导后,表示很难作抉择,希望她耐心等候。半年后,男友狠心地不辞而别,往外地工作并计划结婚移民。被母亲误解及失恋之痛,令潘小姐寄情于工作。

月前刚完成了一个大型展览,潘小姐放假数天与好友到台湾旅行。在既舒服又轻松的心情下,她不单未能呼呼入睡,反而突然心跳、冒汗、紧张及呼吸急速。她不以为意,以为是冷气不足,几经调校下,身体机能运作的速度,仍像比正常时快两倍多,令她十分担心随时会窒息。回港后,潘小姐差不多数天就有一次这种身体反应,每一次维持一个多小时,实在令她难以集中精神工作,亦影响她生活每一部分,因为无论在甚么地方,包括在自己的家中,她的身体也会突然有紧张、呼吸急速、甚至手震的情形出现,令她很困惑及滋扰之余,更担心这类身体反应会随时出现,令自己失控。所以她愈来愈担心是否身体有毛病,全身检查却查不出甚么病,医生建议她看精神科医生,后被诊断为惊恐症。潘小姐对被惊恐症突袭感到莫名其妙,一反其过往开朗乐观的性格,渐渐对前景很担心忧虑,因为每次这不速之客到访,皆令她有全身瘫痪,甚至担心随时失控或停止呼吸的恐惧,所以她开始减少社交活动,工余只留在家中,因为万一惊恐症发作,总有家人在身旁陪伴。

 

精神科医生的意见

 

惊恐症其实是因自律神经系统过敏(一般人叫神经紧张)而导致的反应。自律神经系统是动物进化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快速应变系统,在紧急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快捷地调节我们的心跳、血压、呼吸和血液循环,令我们加速排汗,通知身体的随意肌收紧,进入「备战状态」。但危急的情况一旦过去,自律神经系统亦会放松下来,让心跳、呼吸、血压等回复平日的水平。这神经系统是身体的保护机制,使人能在紧急时反应更快。如果身体本身没有甚么严重的毛病,自律神经系统的反应,是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

 

像皮肤敏感一样,神经细胞同样也有敏感的反应。至于惊恐症中的自律神经反应过敏,是指在非紧急的情况下,这系统也启动上述的 「备战状态」─即潘小姐所述的心跳、冒汗、呼吸急速、肌肉紧张或酸痛、肠胃「抽筋」、头晕、发热或发冷等现象。这些反应有些时候是无端发生,也有因为一些小事引起的过度反应。

 

很多人因为不知道上述的知识。所以每当身体出现如心跳、呼吸急速、头晕等的情况,就以为身体有甚么大病。而这焦虑又正正会令到神经更紧张,以致心跳和呼吸等更难平伏下来。如此的「自己吓自己」的思想便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愈惊愈心跳,愈心跳又愈惊。严重时有些人更会想到一些灾难性的结局﹕如自己突然死去等等。

 

事实上,正如上述所说﹕这些神经紧张的反应,只会令当事人感到很不舒服,但若身体不是本身有甚么大病,这是不会对身体构成伤害的。但当人们误解那些神经过敏反应是甚么身体的大病,便会形成不必要的恐惧。久而久之,更会逃避去接触那些曾令自己紧张的环境,而变得退缩或情绪低落。

 

在治疗方面,需从两方面一起着手﹕

  1. 药物治疗去减低自律神经系统过敏出现的次数
  2. 心理治疗去减低不必要的恐惧和改变逃避式的应付方法。

只要有适当的治疗,大部分的惊恐症患者也能复原。

 

心理辅导员的意见

 

若潘小姐遵照医生的处方按时服药,神经紧张所引致的身体反应出现次数会慢慢减少,但过去这种经历频密的出现,使她时刻活在恐慌中,实在需要心理辅导进一步治疗其焦虑紧张。

 

病征的治疗

 

自从惊恐症突袭后,潘小姐已习惯留意自己的呼吸、心跳及体温等,所以少许不自然的冒汗,已令她紧张起来。她愈检视身体的状况,愈发现心跳明显、呼吸加速、手震及肌肉抽紧等,所以就更紧张。她要先明白此等身体反应乃源于紧张焦虑的情绪,愈留意就愈确定其存在,只会愈发使她慌张。所以她要容忍身体反应的滋扰一段日子,透过身心松弛练习减低其紧张的情绪。另一方面,可透过认知行为治疗,纠正那令她惊恐焦虑的谬误思想及改变她逃避式的应付方法。自有惊恐症后,潘小姐情绪低落及减少了人际的接触,所以她很需要家人及朋友的支持及鼓励。

 

处理问题之根源

 

潘小姐为人活泼开朗、自信能干,为何会突然变得紧张焦虑?其实在病发前已有很多伏线﹕偷偷照顾末期癌病的父亲已很疲累、哀伤未愈却被母亲误解并视为仇人而感到无奈及苦涩、被初恋情人出卖的打击及伤痛等事项于两年内接踵而来,压力指数总和已超标,但她从没有让自己好好哀伤(griefing),所以患病实不为奇。加上大型展览结束,身心松弛下来,亦容易患病。所以小小导火线(可能是氧气不足引致呼吸不畅顺),已足以引起不必要的紧张焦虑。所以当过敏的征状较稳定后,潘小姐需要逐一哀悼丧父及失恋等事,及处理被母亲误解,重建关系(这是她极度渴望却难度甚高的事)。若这等事项能处理好,过程当中的学习能令潘小姐将来更懂得如何处理压力,减低惊恐症再发生的机会。

 

防患未然

 

人生际遇无常,若同时遇上生老病死等事情,诚然压力极之大,有一些人会像潘小姐一样患病。怎样可以提升免疫力?有效处理情绪的能力有点像身体的免疫系统,保护及帮助我们应付生活的压力和劳累。当人生压力突然临到,情绪若得到处理,加上适当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及恰当的松弛,惊恐症自然没有容身之处。

返回
关系果真如此重要吗?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4期通讯(2006年5月)
日期 : 2006-05-31

关系人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

 

无论是男女间之情爱、父母子女间亲情之爱、还是朋友间之友爱,是生离或死别,关系还在时,人往往不太懂得珍惜,有时甚至觉得是应份。深入关系往往交缠着爱和恨,爱令人如沐春风,恨令人痛苦万分。从事辅导工作的人,经常也会看到人在关系中受尽折磨,仍存着很多幻想,既不能离开,又舍不得放下。

全文

关系人可以为之而生、为之而死。

 

无论是男女间之情爱、父母子女间亲情之爱、还是朋友间之友爱,是生离或死别,关系还在时,人往往不太懂得珍惜,有时甚至觉得是应份。深入关系往往交缠着爱和恨,爱令人如沐春风,恨令人痛苦万分。从事辅导工作的人,经常也会看到人在关系中受尽折磨,仍存着很多幻想,既不能离开,又舍不得放下。

 

防卫性抽离(Defensive Detachment

人没有了关系,是否就失去了人生意义呢?到底人们在关系中可以得到甚么呢?有些人会将人分为「关系寻求型」(Relationship Seeking)和「关系逃避型」(Relationship Avoiding)两类。但真有人不需要关系吗?逃避人群是否就代表不需要关系?还是在关系中经历太多失望、伤害,以致不想再受伤,形成一种自我保护的相处之道,此之为「防卫性抽离」。对某些人来说,人越长大,似乎就越懂得这个防身之术,更有些人可能会索性不将感情放在人身上,反而放在一些事物上,又或把人「物化」起来,当对方好像对象、工具般看待,不顾及其感受。当然,严格来说,这也是一种关系,只不过,这是人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不可同日而语。

 

情感依赖 (Emotional Dependence)

另一个极端,就是有些人没有了关系就好像世界末日一样,呼天抢地,死去活来,无论怎样也要保留或再找回这段关系,例如有些失恋或婚姻失败的人,总是想勉力强留、当对方从未离开,要不然便自寻短见,这可称为「情感依赖」,而有些人甚至去到关系沉溺 (Relationship Addiction) 的地步。或许这可令我们反省,失去关系对我们来说等同失去甚么呢?在失恋的例子,失恋等同失去甚么呢?失去一个爱自己的人、一个需要我的人、又或是自我价值被否定。那么我们选择自杀是否代表这些比生命更重要呢?这很藉得我们再思索自己的人生观和信念,到底这段关系在我们心目中的位置又是怎样。

 

共依存关系 (Codependent Relationship)

此外,亦有些人和另一人建立了一份排外性极强、彼此依附之关系,双方在这段关系中,非但不能帮助对方成长,反而助长对方在情绪、行为、思想或关系上之问题,这称为「共依存关系」。例如从事家庭辅导的专业人士发现,病态赌徒身边往往会有一个愿意为他「付出」的妻子,有暴力倾向的丈夫身边也会有一个愿意被他虐待妻子等。

 

「施予和回报 (Give and Take)」

其实,较少人会静下来问,到底他们在关系中想得到甚么?假如人不问清楚自己想要的是甚么,往往也不知自己期望的是甚么。那怎会不失望而回呢!但有人会问,如果我们在关系中时常问得失,是否会很功利?关系不应该是很自然发展的吗?其实,施予和回报是关系的必然实况,只是我们是否承认在不同的关系,也会出现这双向互动吧。例如:一般认为最无私的父母之爱,是只有父母单向的施予,但其实能看到子女健康活泼地成长,对父母来说,已是一种回报,故严格来说也是双向的。

 

客体关系理论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心理学中之客体关系理论相信,驱动人心中最原始的动力是关系之寻求,假如人在这方面出现问题,再配合若干生理遗传因素,便会形成心理、甚至精神困扰。例如有些人会因为婚姻不愉快而形成抑郁、焦虑等情绪困扰,而厌食症相信是与患者在家庭中「自主」与「被管束」有关,更明显的是不少儿童之行为问题是与父母婚姻或管教有关。

 

相依理论 (Attachment Theory)

另一方面,人在关系中的相处模式,其实在小时已慢慢形成起来。心理学中之相依理论指出,当婴孩有需要时,喂养者给他的经验是安全可靠、完全不加理会、还是飘忽不定,可令其经验到其他人是可靠、不可靠、还是不可预测,这会烙印在婴孩心中,长大后,这相处模式会在他有意识或无意识之间,影响其与人相处之道。例如有些男孩小时候得到母亲过度的迁就,形成依赖,除非日后在成长中有反省和改变,否则婚后很容易会期望妻子也会同样迁就他、让他依赖。又例如有些人小时候经验到父亲是很恶、难接近,在成长过程中,他面对其他的权威人士如老师或上司时,也预期他们会这样难接近,结果是较难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故此,在相处模式上我们愈能分辨出对方真实之人格特质,还是自己内在预期模式之重演,会决定我们在关系中是悠然自得,还是抱怨失望。

 

人生阶段(Life Stage)、家庭阶段(Family Life Stage

关系会随着「人生阶段」和「家庭不同阶段」而改变,在期望上有需要调整,否则双方也会失望收场。例如在「青春期」学生时代,最老友之「死党」,不一定在日后也能延续下去,会因彼此不同发展和环境易转而有所改变。而在家庭出现关系不和之常见例子,是当儿子长大结婚后,母亲处在所谓「空巢期」,仍用以往的方式「照顾」儿子,妻子有被否定其角色的感觉,以至形成婆媳问题;儿子在这「初婚期」,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感到左右做人难;母亲则感到儿子不再像以往般孝顺,伤心欲绝;而妻子则觉得丈夫重视母亲多于自己,怀疑自己是否嫁错人。故此,强求关系形式的「持续」只会令人失望,接受关系之「转型」才是令彼此达致快乐之现实途径。假如我们能看到人处于不同阶段,对关系有合理之期望和了解其限制,或许会令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之痛苦吧!

 

为关系受苦?

有些人却觉得为了一段关系受苦是值得的。例如一些「第三者」,他们会觉得作为别人之「情人知己」没有问题,有些甚至会想到「进可攻、退可守」,何乐而不为。不过,这「快乐」是要建基于对方可能要离婚、其妻子和子女要失去丈夫和父亲的「痛苦」上;又或是对方家庭要接受与人「分享」丈夫和父亲之「痛苦」上。既然他们可以这样排除万难、不理世人目光或家人朋友反对,与他在一起,证明他们亦是看重感情、愿意为爱情牺牲的人。他们真的可以不顾及对方及其家人吗?真的可以无动于衷吗?他们真的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快乐地生活下去吗?到底是好胜心、过去的创伤、还是这患得患失之凄迷和剌激感,令他们不愿放下,去建立另一段新感情呢。或许,他们真的应该抽时间静下来、停一下,看看到底想要的是甚么?日后年老时回望一生时会怎样?也许会对自己或对方有一些不同的发现和感受;又或许生命也有其他东西,值得他们去追求;不同的人或事也需要他们去尽上责任,正如家人、朋友、事业或兴趣,也需要他们去关心、建立和享受。

 

理想成长目标

那么,有人会问到底人在关系中,应该怎样才算理想呢?家庭治疗原创者宝云(Murray Bowen)所提出的成长目标─「既能独立自主,又能以爱相系」(Differentiation of Self),很值得作为我们在关系上学习和追求之目标。其意思是一方面我们能有自己的内在自由,去按我们的人生价值行事,不因怕失去关系而不做一些自己认为对的事;另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又能与人连系,求同存异,不过分突显自己和只顾自己的需要。故此,人在关系中能把「自主」和「相系」取得适当之平衡。当然,这样之目标是需要我们在生命中不断反省、尝试和失败,

才能慢慢向前迈进,需不是在朝夕间可以立刻达到。

 

愿我们彼此勉励,在关系中不断学习、更新和成长吧!

 

  1. 为了文章简洁和通顺,笔者将第三者定为女性;但绝对没有歧视之意思,因现在也有不少男性也会成为第三者。
返回
谁可相依 ─ 谈亲密关系﹝完结篇﹞活出亲密的秘诀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谢翠瑩女士
第4期通讯(2006年5月)
日期 : 2006-05-31

在上两期的文章中提及人们对亲密的需要和矛盾、从相依理论看亲密关系的形成,以及分析影响婚姻中亲密关系的原因。在本文中,我们尝试从基督教的观点,思想几点有关活出亲密关系的基础以及实践方向。

全文

在上两期的文章中提及人们对亲密的需要和矛盾、从相依理论看亲密关系的形成,以及分析影响婚姻中亲密关系的原因。在本文中,我们尝试从基督教的观点,思想几点有关活出亲密关系的基础以及实践方向。

 

. 亲密:从基础开始

 

波士域夫妇(Jack O. Balswick and Judith K. Balswick)认为有四个重要元素影响着家庭关系﹝婚姻、亲子﹞,这四个元素代表关系的发展并非直线的﹝nonlinear﹞,而是延续不断﹝sequential﹞的进程,就好像一个螺旋状转动的线图,不断向内进深[1]

 

无私的约(Covenant

 

波士域夫妇透过圣经中上帝与人立约一事解释关系中首要的元素,是「无私的约」,正如上帝与人立约一样,起初是上帝主动的、单方面的(unilateral)与人立约委身,而约的核心就是无条件的爱(unconditional love )。婚姻关系需要建基在这种无私的委身和无条件的爱上面,双方学习付出爱和被爱。

 

恩慈相待(Grace

 

立约本身就是恩慈。在无条件的委身和爱的关系下,学习饶恕和被饶恕,夫妻之间孕育出恩慈相待的环境,是充满接纳与宽恕的关系。就好像耶稣基督的死和救赎是上帝恩慈的最高典范,我们都是凭着这恩慈进入上帝的家。

 

建立成全(Empowering

 

这里不是指以权力来管理和控制别人的观念,相反,是一种彼此服侍的态度,是一种爱的行动。立约的爱帮助双方建立成熟的相依关系,而不是互相依附的沉溺关系,在这关系中体验服侍和被服侍。就如婚姻及家庭治疗师霍玉莲在《情难舍》一书中提及「二人亲密关系的核心价值就是互相激发、带动、提携,使对方在人生旅途上,更趋完善,更似基督。[2]

 

亲密深交(Intimacy

 

亲密深交是一种互相认识、彼此关怀、分享沟通,以及彼此联合(communion)的关系。在这种亲密关系中,我们学习聆听、了解、放下自己,以建立彼此的乐趣和利益,这样就能够增进双方的信任和委身,在关系中不断的认识、再认识!

 

以上四种元素并非独立存在,而是彼此相连、互相紧扣的进程。婚姻关系是动力的进程(dynamic process),无私的约带来恩慈相待,在恩慈中我们建立对方的生命,当生命被建立起来,便将两个人的关系带进更亲密的深交中,如此,双方又能够进入更深的委身和契合,婚姻关系便能够不断进深和成长。

 

. 亲密:从实践中活现

 

根据波士域提供婚姻关系基础的观念为架构,接着下来,我们尝试思想活出亲密关系几方面的实践建议:

 

平衡委身,以爱编织亲密关系

 

婚姻关系得以茁壮成长,全赖双方同时在制度、关系,以及个人三方面平衡委身,这是对对方、对两个人的关系,以及对社会制度的肯定;这种委身为大家建立一个安全的气氛,同时反映在二人的性生活中。其实,性是对亲密关系的响应,而非达至亲密关系的途径,透过这种亲密的爱,将两个人完完全全地﹝身、心、灵﹞连结在一起。当两个人的感情转淡,重新思想「委身」,可以帮助夫妻不单单从感受来衡量亲密关系。

 

灵活变通,以恩慈维系亲密关系

 

传统的婚姻将丈夫和妻子的角色固化了,圣经的教导却为婚姻提供了和谐、为别人设想,和相爱的基础。在夫妇关系中有体谅与接纳,对对方有盼望和恩典,不拘泥于丈夫及妻子的角色「应该」如何,反而要学习彼此分担和体恤。

 

谦卑顺服,以尊重确立亲密关系

 

基督徒的世界观强调主动付出爱和陪别人多走一里路,并在婚姻关系中学习彼此顺服。这些观念背后包括了彼此相爱、彼此服事和彼此饶恕。以尊重的态度相处,不强调自己的权利和权力,愿意为对方的好处放下自己,建立对方,以致双方的关系更进深,在爱中彼此建立。

 

关怀沟通,以诚培育亲密关系

 

传统的婚姻缺少沟通,现代婚姻的沟通充满要求和挑战,但在亲密关系中的沟通是诚恳表达里带着关怀和尊重,愿意表白自己,同时也愿意聆听对方的需要,这样的关系才能够将两个人带往更紧密联合中。

 

在茫茫人海中两个陌生的个体相遇而相爱,有一天这两个人要结婚了,他们都憧憬着以后幸福快乐的日子。殊不知大家都系着成长家庭的影响进入新家庭,理想中的亲密关系备受考验。在挣扎与碰撞中,他们开始明白「佳偶天成」的意思,惟有在无私的爱中彼此委身,学习以恩慈的心互相建立和成全,在真诚的态度下学习沟通和了解,关系才能够不断进深,这时,才能体会活出婚姻中亲密关系的真义。

 

 


[1]   Jack O. Balswick & Judith K. Balswick (2000), The Family, pp.20-33 Baker Books

[2]   霍玉莲 (2001)《情难舍-从相依之道到相分之痛》,页150,突破。

返回
打开心扉说情话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4期通讯(2006年5月)
日期 : 2006-05-31

谁不想夫妻恩爱、亲子情深?但情话彷佛是蜜运中人的专利,令人联想到甜言蜜语。到底甚么是情话?本文所指的「情话」故名思义是指充满正面感情的说话,不限于说「我爱你、你是我的甜心」等谈情说爱的常用语,任何表达正面情感或正面地响应情感的话都可称为情话。

全文

谁不想夫妻恩爱、亲子情深?但情话彷佛是蜜运中人的专利,令人联想到甜言蜜语。到底甚么是情话?本文所指的「情话」故名思义是指充满正面感情的说话,不限于说「我爱你、你是我的甜心」等谈情说爱的常用语,任何表达正面情感或正面地响应情感的话都可称为情话。在各种改善家人关系的方法中,多说情话看来容易就手,不费分毫,却是知易行难,最容易被忽略。请做以下的小练习,留意自己的本能反应(即没有经过修饰、最自然而常有的反应)。

 

停一停,想一想:                        

  1. 四岁的小儿子擅自拿了哥哥的机械人玩,还不慎弄断了一只手,七岁的哥哥发现后二话不说就凑他一拳,弟弟放声大哭,更反击踢哥哥,你作为父母,会怎样处理?在他们停火后你会对兄弟俩说甚么?
  2. 太太花了整整一小时预备了一煲老火靓汤,其后忙于其他事务,忘记收火,水分过分蒸发而令汤太浓太咸,丈夫一喝几乎吐了出来。如果你是丈夫,你最会对太太说甚么?
  3. 读小三的儿子有天放学回家没精打采,你追问下发现他的数学测验不及格,而且分数是全班最低,比女同学还要差,他因而自觉很愚蠢,对自己的信心大跌,你会对他说甚么?
  4. 丈夫见太太很疲倦,主动提出由他洗碗,洗完后太太却发现一些杯和碗不清洁,如果你是太太,你会对丈夫说甚么?
  5. 六岁的女儿边喝果汁边跟姊姊玩,你提醒她小心打翻,喝完才玩,言犹在耳听到水杯摔破的声音,你会对女儿说甚么?
  6. 丈夫在公司因一些小问题被上司斥责一番,觉得上司故意刁难,小题大做,回家时一肚子闷气,所以对孩子的小问题极不耐烦。假如你是太太,你会对他说甚么?

请再看一次以上六题,想想怎样响应是最好的。

 

好了,现在请列出在第一回合中你用了甚么与感受有关的词语,完成后再列出第二回合中用了甚么与感受有关的词语。

 

如果你诚实地完成以上的练习,我实在欣赏你的耐性和乐于反省的态度,这是有效学习和应用任何方法的先决条件,恭喜你,你已成功了一半。其实面对上述六题的处境并无唯一正确的响应,即所谓标准答案,我只想透过这小练习突出关于深化情感交流及关系建立的几方面:

 

1. 跳出自己的角度和情绪:

 

家人的关系密切,因此必然互相牵动,就如两个孩子争执至打架,作为父母又紧张又愤怒,既担心他们会受伤,又不认同他们总是小事化大,为鸡毛蒜皮的事闹翻,喧闹声更令人头痛心烦。所以父母容易偏向评理及处分错的一方,或是以斥喝镇住场面,双方一同受罚。

 

若父母能谅解孩子争执是无可避免的,以平常心看待,藉此教孩子互相迁就、妥协、原谅等待人处事之道,让每次争执成为一次学习与练习的机会,就可处理问题及促进与孩子的感情。

 

父母可想象自己是孩子,从其角度出发──心爱的玩具是「命根」,比手足情更重要。明白及接纳孩子这阶段的心态,处理冲突时更能情理兼备,把打架中的孩子分隔,然后逐一响应其感受和需要。例如:(对哥哥)「弟弟不问自取,你一定很不满,他更弄破了你心爱的玩具,难怪你这么火,(停顿一会[1])可是你打他始终是不对的,可以想想用甚么方法惩罚他/补偿你的损失,告诉我,我会为你主持公道。我想他也很喜欢玩机械人,一不小心才弄破了。」(对弟弟)「哥哥打你一定很痛,你才会踢他报复,我知道你并非故意破坏他的机械人,(稍顿)可是哥哥真的很心痛和愤怒,如果换了是你,你也可能会这样做。他打你固然不对,你踢他也不应该,是你先做错,所以理应道歉,也得想想如何补救。」待兄弟俩较平静时请他们道歉言和。这样处理兼顾双方的感受、适当的行为规范、公平原则及彼此的关系。

 

2. 真情流露必须加上体谅与欣赏:

 

在第二及第四题的处境中,丈夫皱着眉指汤难喝或太太不满丈夫不清洁,是人之常情,但代入对方感受的话,可立刻补充说:「啊,你花了这么多功夫却功亏一篑,真是可惜,你一定很激气。」如果你怪责她不小心,或说甚么「既成事实,嘈也无谓」,损失的不只是一煲汤,更是伤感情。太太在家务方面一般都比丈夫优胜,丈夫「不及格」时能否转念欣赏其主动分担的好意?最好先多谢他主动做家务,然后平静地指出有甚么问题,请他跟进;这样,丈夫下次袖手旁观的机会下降,也不致感到「好心被雷劈」,不是味儿。

 

3. 描述感受、传递明白:

 

无论是成人抑或孩子,都希望被明白及接纳,在第三及第六题的处境中,均涉及遇到挫折、自信或自尊受损。数学科成绩差本已令孩子烦恼,加上一般男生的数学比女生强,令孩子更自责或失去自信。如果作为家长的你拚命分析问题所在或安慰鼓励他,孩子可能仍旧闷闷不乐,若你教训他一顿,他就更不开心。若你先感受其感受,同情地说出来,例如:「你觉得不如人很难受,尤其是最差的一个,连女同学也不如,所以你特别觉得尴尬及「瘀」,更认定自己很蠢… …」,当孩子感到你很了解他,往后你所作的分析或鼓励,他较容易接受、相信。

 

第六题中的太太很可能立刻为保护孩子而说话,不满丈夫把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太太的关注固然合理,但忽略了丈夫内心的感受──他的气结需要出路。若太太能站在丈夫那方说话,充分表达明白他在公司所受的气,一定很不开心才会不自觉地发泄在孩子身上… …。太太温暖的回应,相信更能令他反省改正,减少「死撑」。一句话说得合宜,引发的共鸣感或情感联系是超值的回报。即使丈夫有不对的地方,也不宜太尖锐地指出,徒惹反感或防卫,先接纳他的感受,更能得到他的信任和好感,忠言才不过分逆耳。

 

4. 宽容及爱顾先于惩处:

 

孩子以至成人犯错是无法避免的,若处处讲理而不通情,难以赢取挚爱的「芳心」。父母稍一回想﹕自己孩提时多半也不会对父母的说话言听计从,有时也会因操心大意而犯错。因而对孩子不听忠告而不小心摔破杯子,就会较易接纳。在第五题中,最理想的回应,是先关心孩子的安全而非责难她,若你能温和地指出她现在一定很惊被责罚,她很可能会认错或说下次会听你的话,那么你已达到管教的效果;适当时加上一些善后要求,例如若孩子打翻了胶杯,可请她自行清洁,好处是可助孩子为所做的事负责任或学习补救,而非为惩罚而惩罚。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说:「你要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在人际关系中,若能多考虑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多从情出发来处人处事,对于和洽相处,深化感情至为重要。在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很多分歧与冲突更能迎刃而解,因此很值得排除万难去建立这说情话的习惯,使之成为你的本能反应。

 


[1] 停顿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进一步表达其感受,尽诉委屈/苦况;亦提供空间让情绪平伏,后来才讲道理或为另一方说话。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