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情绪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神经相互活动所产生出来的,而边缘系统是当中主要的功能结构。我们不但在脑子里感受到情绪,我们的身体亦同时作出反应。
在中国人的社会里, 我们很少谈及情绪。每当有人询问我们个人的感受时, 往往会以理性的分析来逃避,单单谈到身处的环境,论及所发生的事情,可是对自己真正的情绪,却避而不谈。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情绪,弄不清自己真正的情绪状态,也可能对情绪有些误解,以致视它们为洪水猛兽,要竭力否定或抑压它们。究竟这些伴随我们一生的情绪是甚么? 它们如何产生及来自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呢?
情绪生理系统
关于情绪系统的学说一直在演变,不过,随着脑神经科学的进步,及量度脑部结构及活动功能的仪器日益先进,我们对于情绪与脑部的关系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般认为情绪是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神经相互活动所产生出来的,而边缘系统是当中主要的功能结构。我们不但在脑子里感受到情绪,我们的身体亦同时作出反应。每种情绪都有其独特的心理及生理表现。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情绪运作的中枢,有情绪脑之称,它所包括的大脑部位相当广泛,主要有杏仁核、海马、乳头体、扣带回、隔区、穹窿、下丘脑及前额皮质等。这些部位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杏仁核是位于大脑皮质颞叶基部,它与负责意识经验的大脑皮质及控制自律神经的脑部位有多种联系,因此杏仁核被认为是处理情绪信息的汇合处,它掌管着愉快、惊慌、恐惧及暴力攻击等情绪。不同部位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前额皮质与杏仁核有重要的控制情绪功能上的链接。当杏仁核接收了各种感官信息而要作出快速的情绪反应时,前额皮质就会透过思维方式,衡量当下的处境及过往的经验,而适当调节杏仁核的情绪反应。例如,当我们受到别人无理责骂时,脑神经信息会从视觉和听觉的神经感应区及其他相关脑部位传送到杏仁核,因此我们感到愤怒,甚至有攻击那人的冲动,但前额皮质会分析当前处境,抑制杏仁核过大的反应,所以纵使我们感到气愤,也不至产生暴力行为。
自律神经
边缘系统除了与脑的各部位紧密联结外,还与自律神经互相协调。自律神经是控制内脏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活动的系统,一般是自主地调节,不能随意操控。它分为交感及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主要是在危急的情况下动员身体内部的资源作出应急的活动,而副交感神经则主要维持身体内部的正常运作。大多数的内脏器官都是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透过两者的互抵来平衡身体机能。某些情绪的产生,如惊慌等,主要是交感神经系统的相对亢进,而使心脏加速跳动、血压上升、呼吸急速、瞳孔放大、出汗、血糖增加,及肠胃道抑制等。这些生理上的反应,正是我们日常所感受到的情绪生理状况。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亦与情绪有重要的关系。脑垂体分泌一些重要的激素来调节身体内脏器官及腺体,如促肾上腺皮质素等。脑垂体与边缘系统的下丘脑紧密联系,故称为下丘脑垂体系统。当紧张的情绪出现时,下丘脑会促使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素,继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促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特别是大量分泌糖皮质类固醇,来适应身体从外或内所接收到的刺激。
脑神经递质
我们的脑功能活动,其实是透过脑神经细胞相互之间信息的传递来进行。这些信息由一个神经细胞传到另一个神经细胞,全靠神经细胞释放出化学物质(统称脑神经递质),刺激相邻的神经细胞所致。在众多的脑神经递质中,以一元胺,包括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对于情绪有着重要的功能。当这些神经递质失调,就会引发情绪病变,如抑郁症及焦虑症等。目前医学上亦是采用一些能够调节这类递质的药物来医治情绪病的。
上帝奇妙的创造
我们这小小的脑袋,竟然是这样的精细复杂。我们又怎能不赞叹上帝创造的奇妙!
基督教信仰相信上帝创造人类,祂不单创造了我们的肉身,还创造了我们的灵性与理性,而情绪更是上帝赐给人类一份美好的礼物。如果欠缺了情绪,我们就只会像机器人一般冷冰冰,不能享受上帝伟大的创造,不懂得爱上帝和爱人。正因为我们有情绪,生活才变得多姿多采,我们才能活在爱中。上帝不愿意我们否定情绪,祂希望我们能好好管理它们,在不同的境况中,学习适当地表达情绪,积极走人生的道路。
辅导是一个历程──不少人会希望看见辅导后的成果,并且看这些为最重要;事实辅导最宝贵的地方,是过程中的得着。
辅导是一个历程──不少人会希望看见辅导后的成果,并且看这些为最重要;事实辅导最宝贵的地方,是过程中的得着。这个历程每个人也不一样,有些人会走得快一点,相反有些人需要慢慢地走。无论是快的,还是慢的,他们的得着是独有的。更奇妙地,在辅导完结后,辅导过程的影响仍然存在,而人的转变也不只局限于辅导室内才会发生。
辅导是一个关系──却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与受助者在固定时间和地点的面谈,是带着治疗的意义。辅导过程中,信任关系的建立是很重要,以至受助者可以在安全环境下开放自己,经验到被明白、被肯定、被接纳,渐渐体会过去受伤的地方能得着医治。
不少人认为辅导就是协助困扰的人解决问题、给予忧伤的人宣泄情绪。以上的情况会出现在辅导的过程中,但随便以其中一两点来说明辅导的意义,就未算对辅导有真正的认识。辅导的成功并非决定于辅导员的理论进路和辅导技巧,更重要是受助者在辅导进程中所经验的辅导关系。不同的辅导理论有个别不同的发展,对于辅导关系也有不同的定义。辅导员选择的辅导理论是要配合个人的性格与经历,以至运用起来可以自然和流畅。无论甚么理论,总有它可取之处,当辅导员愿意以辅导关系来接触破碎和受创的生命时,认识自己的本相是作为辅导员的先决条件。
从未接触辅导的人,或许不容易明白倾谈也可以产生治疗的果效。甚至有些人感到辅导是充满神秘,又或许对于辅导员有过于理想化的期望。辅导开始的初期,辅导员对于受助者来说是一个陌生人,未能建立信任之前,受助者是不容易打开内在黑暗和脆弱的地方,过程的挣扎是可以被明白。况且不同性格的受助者,对于辅导或辅导员也会有不同的期望。例如:倾向倚赖的受助者,会希望辅导员给与清楚的教导和指引;倾向操控的受助者,却希望与辅导有关的事情也按他的心意而行,受助者可能会感到失望,在此时又要建立信任的关系,确实不容易。辅导员需要明白受助者在进入辅导关系里的矛盾,当受助者感受到被明白,信任也会渐渐建立起来。
辅导关系也是一种亲密关系。亲密可以给人满足,也可以给人伤害。受助者过往亲密关系的经验也会重现于辅导的过程。例如:受助者与母亲有健康而亲密的关系,他也较容易与辅导员建立辅导关系;相反受助者在亲密关系里有很大的缺乏,也容易感到辅导员不足。透过辅导关系,受助者可以明白过往的亲密关系如何影响他现在的人际关系。
曾经听到别人分享,辅导是一个专业,也因为那些非一般人认识的理论和技巧,辅导员似乎给人感到拥有特别的权威,而受助者在整个过程是被动,感觉会不好受。事实辅导室内的关系真的不是平等,助人和被助的角色已经是很鲜明的不同。权威本身是一中性的东西,可以带给受助者信任;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叫人感到压迫。如何透过权威成为助人的工具,就要看辅导员的个人素质和助人态度。但当受助者感到辅导员向他运用权威,也有可能是他的个人投射,未能接受自己处于被助的处境里。辅导员也是人,不应该被受助者视为完全,他的说话也不应该被视为绝对。受助者可以体会辅导员也有个人的限制,也渐渐进入到真实的辅导关系里。
辅导过程必然会遇上障碍和阻力。当受助者与辅导员持有不同意见,甚至对辅导员有不满和愤怒,辅导员或多或少也会感到压力,但同时也可能是关系转化的重要时刻。当受助者未能够明白或表达内在的真正感受例如:恐惧和羞愧...很可能把它化为愤怒的行为;但另一方面他也害怕会因此惹了辅导员的气。当辅导员对受助者没有否定和拒绝,而是承载他那潜藏的感受与矛盾,辅导关系就能进入更巩固的阶段。
当辅导接近完结阶段的时候,不少受助者心里也有不安,特别是接受了较长时间的辅导治疗,面对与辅导员分离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曾经有人说,不愿意接受辅导,就是害怕有完结的一天。害怕分离是很多受助者所面对的关系问题,拿不出勇气进入到辅导关系里,也不能真正面对和处理分离的伤痛。真正的处理,并不是理性上的分析和明白,而是在经验中真实的体会。辅导会有完结的一天,但良好的关系会永存受助者心里。受助者经验到有清楚界线、有信任、有接纳的辅导关系,可让他们明白在辅导室以外如何与别人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个案评估及建议
丽仪今年廿三岁,与哥哥及父母同住,刚在大学的商科毕业。
父母都有高中的教育程度,婚姻关系尚算稳定,两人都是小心谨慎的人,对生活的细节都较为紧张和有规律,对子女的成长和教育有严格的要求,母亲尤为注重卫生,家中可说十分整洁,一尘不染。哥哥比丽仪大三岁,一向十分聪明,成绩名列前茅,完成大学课程后,三数年之内已考毕所有会计的专业试,现在是注册会计师,工作忙碌,但很成功。
自小丽仪便比较内向,做各样事情都颇小心、有次序,个人对象摆放得很整齐。虽然不算十分聪明,但读书勤力认真,甚得老师喜爱。她也似乎受到母亲的影响,很着重清洁卫生,每天梳洗和如厕都花较长的时间,但对生活的影响不大。
但是,不知是否哥哥的成功给丽仪带来压力,每当她的成绩稍为退步,她便会变得紧张,尤其是要面对公开考试时,她为了保持成绩,会日以继夜地温习,重复背诵课文,亦会反复检查核对答案。有时候,这反而令她的温习效率低,答题缓慢,成绩未如理想。她也曾出现焦虑惶恐的情绪,曾有连续数天失眠,脑中重复出现一些「情境」,有时是考试失败,但有时却只是一些「无厘头」 的词语或字眼。但靠着加倍的努力,丽仪亦能考入大学,这些「情境」也只是间中才浮现出来,有点令她困惑,但仍可应付学业。
到了大学的二年班,功课愈来愈繁忙。丽仪的情况又开始恶化。她重复检视的倾向又严重了,很多时阅读了一页文章,又怀疑没有看清内容,要重头再读才较肯定,除了重复检视个人的课本、文件外,每次出外都要多次察看门锁有否锁上,有没有遗留物件在公共交通上。思想上「无厘头」的词语及情境亦多了。最辛苦的就是,丽仪在上课时突然会出现一些奇怪的恐惧,就是害怕自已会不受控制地大声呼喊出来;如果真的在百多二百人的演讲室大叫,实在会极之羞愧,无地自容。虽然她从未真的失控,但会不断「对抗」这冲动,令每次上课都十分焦虑,难以集中精神。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丽仪觉得终日紧张徨恐,不能专心学习,成绩每况愈下,晚上又睡不着,整个人变得很沮丧。
她把情况告诉了父母。他们大为担心,恐怕这些怪念头是所谓「思觉失调」的现象,也听说这是严重精神病的征兆,不知如何面对。
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丽仪的情况听来令人担心,但初步看来并不是有幻觉、妄想、思想紊乱等的思觉失调征状,而是有强迫症。
强迫征状可以在不同的精神病患中出现,但如果是主要的现象,便有可能是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了。强迫症属焦虑症的一种;大约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的人会患上此症,在十多岁的青少年阶段开始发病并不为奇,家庭成员间亦有可能发现类似病例。
强迫症的主要病征,可以分为强迫思想(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想是指脑海里重复出现一些不理性、甚至是奇怪的、但是难以抗拒的思想、意念,或者冲动。丽仪思想中出现的「情境」,与及在上课时想大叫的冲动,便很有可能是强迫思想了。另外,常见的强迫思想可以是:重复的思想、疑问(由于不肯定,要反复寻求肯定),危险的思想(例如想从高处跃下天桥、无端用利器伤人),或在庄严或宗教场合中有猥琐或亵渎的念头等等。
至于强迫行为的患者,可能会重复检视身上或生活环境的事物,又或者很怕遇到认为是不清洁或能传染疾病的处境及对象,以致要经常洗手、花长时间做清洁等。有时候他/她们做事要因循某些特定的次序,重重复覆得令人觉得「慢吞吞」;严重时每天会用上很长时间做重复的行为(或重复某些思想),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通常强迫行为背后都有强迫思想的推动,重复这些行为能将焦虑暂时纾缓,但不久又再开始感到强迫征状的压力。
除了强迫征状本身的影响,很多时患者都用逃避(Avoidance)的方式去试图避开引发强迫征状的处境(例如认为是不清洁的地方),这也能令患者的生活习惯扭曲和不正常。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大体可分为药物治疗及心理和行为治疗(例如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两方面。
在药物治疗方面,除了较旧的氯米帕明(Clomipramine)外,目前主要是用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这一类抗抑郁药,或可简称为血清素调节剂。一般来说,病者在服药初期须适应副作用,大概两、三个星期后征状会开始有改善。但有时候强迫症是颇为顽强的问题,治疗的效果未必很快出现,而且会有复发机会,所以在治疗上要有耐性。
另外,由于强迫症患者的行为或会影响家人的生活和习惯,而家人亦很多时作出迁就(或逃避),致令强迫征状更难改变。所以,家人亦应积极参与治疗(特别是认知行为治疗),以期达致更全面的疗效。
临床心理学家的观点和建议
强迫症就如其他各样疾病一样,有轻重之分。轻微的强迫征状(例如要重复检查门窗或炉具,又或者十分介意清洁卫生),看似与正常的小心谨慎,只是程度上的差别,假如不影响日常生活,大部份人也会不以为意;但若强迫征状(及背后的焦虑)进展至一个不受控制的情况,患者的日常生活往往大受影响,情绪亦会备受困扰,故而不少患者也觉得强迫症是一个很磨人的病症。
心理学上有好些研究的发现,对我们了解及治疗强迫症甚有帮助,例如:
- 强迫思想的患者,对「入侵」他们脑海的思想、影像、冲动等感到十分不安及抗拒,以为这些真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想法。假如有一句亵渎的说话「飞进」他们的脑海,便代表他们真的对人或神不敬;同样地,如果有一幅裸体图像出现在他们脑海中,他们便以为这代表他们是淫亵的人。其实研究发现,人的脑海常会出现「无厘头」(random)的想法及意象,「入侵」OC患者脑海的思想,跟一般人会偶尔想起的并无大分别,只是OC患者认为这些无厘头思想其实代表了他们的人格,或认定一些闪过脑海的冲动真的会发生,所以投入了很多注意力,并且十分抗拒这些思想,尝试「不去想」,却往往用错方法,适得其反。
原来我们的大脑有它的运作方式,如果我们对某些东西十分介怀,投入很多注意力,有关的思想及影像便好像更常出现,相反,当一般人出现无厘头思想时,根本不把它当是一回事,转眼已忘记得一乾二净,自然不会引致重复的思想。 - 强迫行为(或重复行为)是患者用以化解焦虑的方法,却往往搔不着痒处,反而带来恶性循环,使病情加剧。如图一所示,一般人有担心时多会用理性的方法去解决,根据事实证据衡量危机的大小;有焦虑倾向的人却往往会非理性地把事情灾难化,把自己吓个半死。
当他们的焦虑达到某一程度、十分不安时,他们没去质疑自己应否如此不安,反倒用了一些「向担心投降」的方法去纾缓不安(例如:担心未够清洁,便多洗几次手)。这些短暂的纾缓表面看似减轻了患者的不安,很易令他们像「上了瘾」般,每有不安便重复做纾缓行为,久而久之,情况会像吸毒一样,纾缓行为要越做越多才奏效。这时有些患者会难耐重复行为的无奈、痛苦及废时失事,因而尝试逃避某些诱发焦虑的情况(例如不去某些地方,或避免与他们认为「不洁净」的人接触,好让他们不需担心清洁问题、不用重复洗手);可惜这种把自己困在温室的做法,只会加强他们的危机意识,觉得外面的世界更加恐怖,更容易焦虑不安。
研究发现,〈一〉有逃避行为的OC患者,病情比没逃避的OC患者持续更久;〈二〉处理担心及不安的正确方法是面对而非短暂纾缓。
在种种对OC情况的研究支持下,心理学家多会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来协助OC患者,而「面对治疗」(exposure therapy)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基于上述类似「上瘾」的情况,即使患者在认知上已知道不应太担心,但若不进行面对治疗,仍会难以打破OC 的恶性循环,亦不能彻底放下焦虑。
各位受尽OC折磨的朋友,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只要您有求变的决心,愿意「捱过」一个像「脱瘾」的短暂阶段,便可以逐渐挣脱OC的枷锁,重获享受生活的自由!
圖一:
学童自杀、青少年滥药、双失青年等问题日趋严重,老师、社工及辅导员接触到大量有情绪及行为困扰的学生,到底出了甚么乱子?如何面对?本文尝试概括论述这一代青少年中常见的现象,与家长一同反省怎样教养孩子。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经济繁荣,生于这时期的孩子可谓生于安逸,加上香港的生育率偏低,家中通常只有一至两个孩子,孩子可以说是三千宠爱在一身,非常矜贵。可是学童自杀、青少年滥药、双失青年等问题日趋严重,老师、社工及辅导员接触到大量有情绪及行为困扰的学生,到底出了甚么乱子?如何面对?
诚然我们不应忽略整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信念等对下一代的影响,但作为一个辅导员,我很想强调家庭仍是最早及最深刻影响孩子的系统,父母对孩子处世为人的塑造至为重要。本文尝试概括论述这一代青少年中常见的现象,与家长一同反省怎样教养孩子。
倚赖性强、自信不足
这一代的孩子,因父母多为双职,不少家中有佣人,即使母亲全职照顾家庭,也因孩子不多,对孩子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多半不要求孩子分担家务。孩子在家中习惯了只有权利,没有义务,责任感及承担感都偏低,甚至连照顾自己也做不到。在去年底循道卫理杨震社会服务处何文田青少年发展中心发表了一项调查[1],访问了二百多名家长,发现孩子普遍都有倚赖性强的问题,例如:八岁的孩子不懂用筷子、不愿背书包,要父母或佣人代劳;十岁的孩子不懂缚鞋带、不懂「校」闹钟等。虽然就调查对象的涵盖面而言,这调查的代表性不足,但从日常生活的观察及辅导工作中,的确看到孩子过分倚赖及责任感不足,到处都是「大小姐,小少爷」。
在小学生中,学童在功课上倚赖父母亦十分普遍。不少父母慨叹孩子对学业并不着紧,父母急得像窝上蚂蚁,催促鞭挞,孩子却十分被动或懒散拖延,彷佛读书是父母的责任,要父母千方百计把知识塞进他们的脑袋。
在另一项香港青年对家庭经济依赖的研究[2]中,发现在二十五至二十九岁的被访者中,一成半由父母支付膳食,四成半由父母支付住房,五成半没进行投资理财计划。调查又发现一成三十至三十四岁的受访者仍接受父母给予零用钱,四成半仍与家人同住,当中两成是由父母支付住房支出,而有意进修的人中,有13%表示需要家人的金钱帮助。这些数字说明这一代的青年在经济上迟迟不独立,仍十分倚赖父母。
倚赖性强的孩子,一般都自信心不足,成功感和能力感偏低,在父母的过分呵护或过高的要求下,失去尝试的信心和勇气。面对上述种种现象,我相信训练孩子独立、负责任,必须从小开始,亦从生活上的自理开始,以下是一些建议给家长参考。
- 交付责任
要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将责任交给孩子是不二法门。一些家长表示孩子不听从指示,好逸恶劳,拿他们没办法。其实这是一场耐力赛,小孩子会用各种方式测试父母,若父母不坚持对子女的要求,他们便学会漠视父母的说话,不用负责任。对待年幼子女,父母得善用父母的权威,坚定不移地一再重复自己的要求,并协助孩子完成,实时称赞恰当的行为;例如:晚饭时间到了,孩子玩完玩具不肯执拾,父母叫了几次他也不做,父母索性自行收拾,那么孩子便学会倚赖别人做他该做的事。其实父母可以陪同孩子收拾,解释为何要收拾玩具及由他负责,他完成这项任务才开始吃晚饭──不会让他饿坏的!即使家中有佣人,亦可按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指定一些由孩子负责的项目,着佣人不得代劳。家长训练孩子的最大困难,往往是自己没足够的耐性坚持到底,父母需同心合力,为了孩子的长远好处而接受训练过程的种种艰难、不便。信任孩子做得到而交付责任,是必然的一步。孩子能够自理及参与做能力所及的家务,其实会提升其自信心及能力感,有助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 容许孩子做得不完美
有些父母不自觉地对孩子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很难放手让孩子自己做,总觉得效果未如理想,只好代劳或亲自监督完成。例如:年幼的子女学习自行进食,起初由于协调未纯熟,容易弄得周遭都是食物碎渣儿,衣服也沾污了,有些爱清洁的妈妈因此宁愿喂食;也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写字不够好,陪伴左右,指点纠正,令孩子养成习惯父母在旁才做功课,甚至认为没有父母帮忙自己做得不好。只要方法合适和对孩子的要求作合理调校,即使是幼儿园学生也可以自行完成功课,不致倚赖家长或拖延。孩子自行完成功课,以此为他的责任,已是成功的第一步,很难要求孩子一开始便又快又好又独立,家长宜反省自己的要求是否过高,步伐是否过急,勿忘在孩子负责任时给予适当的嘉许或奖励。
- 教导孩子理财
今日的孩子生长于经济繁荣的香港,物质丰裕,从前新年才有新衣服,生日才有新玩具,现在则不然,甚至孩子有过多的零用钱,大学生已拥有信用咭,「先驶未来钱」,这些都令孩子不懂珍惜物品,亦无理财的概念。其实从小教导孩子储蓄、不乱花金钱、量入为出、分配金钱等十分重要。例如:将某个百分比的利是钱给孩子买东西,让他们学习怎样分配来买食物、玩具、卡通影碟等。平日可指导他们用储起的零用钱买玩具。到中学时父母给予车费、午膳费及零用钱,训练他们管理运用这笔钱,高中的暑假可让孩子做暑期工,体验花钱容易赚钱难,减少过度消费或浪费物资,建立良好的理财习惯。
心灵脆弱,容易放弃
近年学童自杀、隐蔽青年既不上学亦不上班、青少年沉溺上网、滥药等问题令家长费解,因这一代孩子得到的资源和照顾,都比上一代为佳,可是传统美德如坚忍、逆境自强、能屈能伸等反而不继,父母可以怎样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
- 让孩子尝试与跌倒
现代有不少「二十四孝父母」爱子情切,舍不得让孩子「辛苦」,例如:孩子八岁吃猪排也要用剪刀剪碎,五岁孩子放学时也要佣人抱等。但过分的呵护只会令孩子长不大,变成大宝宝。正如幼儿学行时父母要放手让他们试着自己走,让他们跌倒再爬起来,最终才能够稳健地走;在安全情况下,让孩子犯错,从错误中学习,比替他们选择一切、做妥一切更能教他们成长。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父母不过多或过早插手,让孩子自行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经历挫折,也是宝贵的学习。父母不需要亦没可能为孩子制造无痛的人生,倒不如鼓励他们从何处跌倒,从何处再爬起来;打造不怕苦、不怕难、能承受痛苦的坚忍性格,孩子长大了,反而能迎向人生的风浪与起跌,战胜逆境。
- 不做「超人」做教练
父母因为人生经验远较孩子丰富,知识、技能也比孩子优胜,所以孩子遇上的困难父母很快便想到解决办法,「做超人」就是出手打救孩子,立即提供方法,甚至代孩子完成其任务。除了上述舍不得让孩子辛苦外,有些父母是不接受孩子的方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好或效率更高,一味要求孩子跟从自己的一套。这做法的好处是直截了当,父母要花的时间相对较少。可是代价是孩子不能建立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及能力,事无大小请事父母,独立处事的能力较低,自信心也会偏低。父母可尝试更多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以发问来辅助孩子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是否可行等,尽量采纳孩子的建议,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和创意。
教练需了解孩子的强弱处,因材施教,角色是启发、引导、辅助、操练、监督、矫正等,难度比提供实时答案更高。教练要清楚自己的目标,若这阶段的目标是训练孩子自行解决问题,那么做到最好就不是当前急务,英文one-at-a-time就是这个意思,每次一个焦点就够了。
- 耐力训练
孩子普遍都怕热、怕难、怕辛苦,好逸恶劳,容易放弃;不管父母如何苦口婆心,也不能单凭价值教育改变孩子。父母若能多带孩子远足,亲亲大自然,不但可强身健体,更可操练孩子的心灵。例如:孩子登山必定会疲倦,但不可能半途而废,折返及前进同样要行,不如勇往直前(当然选择的路线必须顾及孩子的年龄及能力)。父母亦可多安排运动,体能及技术的锻炼,同样可以增强耐力,亦可与孩子多玩需观察和耐性的活动(如玩拼图、砌模型、下棋等),让孩子在游戏及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建立不轻言弃的韧力。香港社会强调快捷便利,缺乏不断耕耘的耐力与精神,孩子不会自动逆流而上,父母需要刻意培养,身体力行。
- 建立抗逆家庭
研究抗逆力的专家指出,平衡型的家庭最健康和最具抗逆力[3]。平衡型包括四种型态(灵活及牢固指涉家庭的适应力,独立及连结则指涉家庭的凝聚力):
i) 灵活而独立(flexible and separated):
灵活是指家庭有中至高度的适应力,家中的领导权由父母平均分享,各成员有自己 的角色,但若某成员未能完成任务,其他人会补上;此外家规有弹性,可按环境作相应调整独立是指家庭有低至中度的凝聚力,家庭成员既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亦有共同的兴趣和活动。
ii) 灵活而连结(flexible and connected):
灵活同上i) 点,连结指家庭有中至高度的凝聚力,家庭成员虽有自己的朋友和活动,但较重视一家人相聚的时间,而且对家庭的归属感较强。
iii) 牢固但独立(structured and separated):
牢固指家庭有低至中度的适应力,家中的领导权不会集中于一个人,亦不会过分极权,家庭成员的分工颇为稳定,分工合作,但也可按需要作出调整,亦可修改家规。独立同上i) 点。
iv) 牢固但连结(structured and connected):
牢固同上iii)点,连结则同上ii)点。
抗逆力强的家庭除了属上述平衡型的其中一种型态,沟通力也十分重要,家庭成员能正面沟通,包括同理心、主动聆听及给予支持性的回应等。正面的沟通亦能增进家庭的凝聚力及适应力。
抗逆家庭的孩子抗逆力较强,是因为在正面沟通中孩子得着支持去面对困难,包括情感上的支持及实务上的分担,如此即使具大的压力也可以群策群力地面对,个人不至陷入孤绝的困境而倒下。
过分自我、人际关系差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论述,幼儿是非常自我中心的,慢慢才学懂多角度看事物,明白别人。可是在香港,我们常常遇到心智上没长大的成人,停留在自我中心的阶段,期望别人迁就自己或我行我素,不懂妥协的艺术,容易与人冲突或难以与人合作。人际关系疏离是香港这个大都会的普遍现象,就连孩子也不例外,我认为要培养重情重义的孩子,需针对时下社会及家庭的大气候小文化作出响应,抗衡个人主义的狂飙。
- 父母积极管教子女,树立行为规范
由于现代有很多双职父母,倚靠佣人或祖父母照顾,佣人为免被小主人投诉而百般迁就,亦缺乏管教孩子的权力,老人家则多以纵宠对待孙儿,百般「讨好」投其所好,以致孩子失去所需的指导而反过来「指挥」别人,强化了自我、自私的心态。
父母即使工作忙碌,管教子女是天职,不可假手他人,更不要躭延管教,愈早愈好。例如:父母可设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限、玩完玩具自行收拾的规矩等,请佣人协助执行,告知孩子佣人是按父母指示执行,因此孩子必须遵行,佣人必须汇报实践情况,父母作出跟进。
与老人家合作难度比较高,父母需以平静而礼貌的态度与他们商讨一些原则或规范,例如买玩具、吃糖果等,如无法达成共识,则要考虑早点让孩子入学,在学校学习基本的自理、良好的生活习惯及与人相处的合宜态度。
父母的要求要清晰具体,贯彻始终,如朝令夕改或说一套做一套,孩子便会继续我行我素。
- 刻意安排群体生活,加强人际接触
现代家庭多是核心家庭,家中只有一至两个孩子,未入学的孩子尤其缺乏群体生活。父母可安排孩子参加活动小组(playgroup)、多带他们到公园、相约有年龄相若的孩子的亲友一同游玩等。孩子自小有玩伴,不但玩得开心,更可在相处中学习很多待人接物之道,例如:公平原则、道歉、讨价还价、互相迁就、礼让、表达自己、体谅他人等等。
从前的孩子物质匮乏,玩具不多,聚在一起时多是玩集体游戏,自行发明一些小玩意,交换玩具等,社交生活很丰富。可是在物质富裕的今天,孩子拥有的愈多,愈趋向个人游戏,足不出户可以玩上一天,没有玩伴可与电子游戏机为伍,长大了便投入虚拟的网络世界,有的是高科技、低接触,人际关系更虚幻,难以捉摸及发展。从小为孩子缔造更多群体生活,给孩子的启发和生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学习与人沟通亦有正面的影响。
- 爱的教育
香港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城市,孩子自幼儿园入学便开始与人竞争,不少家长本身亦很小心自保,事事以利己为大前提,这样孩子便学会凡事以自我利益为首要考虑,甚至交朋结友也有点功利心态。父母若希望孩子广交朋友,平易近人,着力点可不是社交技巧,而是待人以真诚友爱。从小教导孩子易地而处,明白、关心别人的感受,跳出自我中心的心态,培养利他精神,从而发展双赢的取态及方法。
父母亦可鼓励孩子分享,抗衡社会中不断攫取囤积的风气,学习知足、感恩,施比受更为有福。如此看来,父母本身的价值观和处世待人之道对孩子有着关键性的影响,父母真值得反躬自省,自己对孩子是否真诚关怀,对朋友又如何?
结语
父母爱孩子是基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可以说是一种本性,可是不少父母不自觉地过分溺爱孩子,或爱不得其法而对孩子有负面影响,是十分可惜的。在讲求终身学习的香港,父母可曾想过我们也需虚心学习做父母?坊间有不少讲座、书籍等,可作为参照,在不断反省、与其他父母交流、实践验证中,学习父母之道,与子女一同成长。
现今为人父母可谓挑战重重,绝不简单,可是这神圣的任务同样会为父母带来莫大的祝福,正如一个精神科医生的剖白[4]:「在养育三个孩子的过程中,我既活出父亲的角色,也经历了我的第二次童年;我整理了混乱的童年经历,批判了根深柢固的人生信念,释放了隐藏的失望,医治了心灵的创伤,并找到新的希望和方向。」
[1] 这调查结果载于明报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A10版。
[2] 这调查由香港青年协会在二○○六年十一月以电话访问535名由18-34岁青年,结果载于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之香港经济日报A26版。
[3] 参《炮制少年不倒翁》蔡元云、区祥江等着,突破出版社,2003年初版,页181-185。
[4] 见《成功父母之道》 黄重光着,成长综合服务中心出版,1996年初版,香港,页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