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7期通讯(2008年11月)

本期内容:

  • 网上色情痴瘾
  • 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AD/HD)的迷思
  • 如何指导AD/HD孩子完成功课
  • 都市人的惊恐症

下载通讯PDF档
网上色情痴瘾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苏刘君玉博士
第7期通讯(2008年11月)
日期 : 2008-11-30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近年兴起一股前所未有破坏婚姻、家庭及青少年的力量,就是网上色情的问题。其中包括在网上结识性伴侣,大谈性爱及淫亵的课题,买卖与性有关的物品或性玩具、淫亵刊物、图片及帮助人自渎的物品,介绍性伴侣、妓女的服务等。

全文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近年兴起一股前所未有破坏婚姻、家庭及青少年的力量,就是网上色情的问题。其中包括在网上结识性伴侣,大谈性爱及淫亵的课题,买卖与性有关的物品或性玩具、淫亵刊物、图片及帮助人自渎的物品,介绍性伴侣、妓女的服务等。其中讨论性爱、淫亵的讨论区,成为不少性侵犯者利用来引诱年青人或少女上钓的地方。亦有不少人,终日沉迷于网上色情,无法自拔,严重影响他们的婚姻、家庭、人际关系、学业、事业,与及自己的人生。本文尝试谈谈网上色情痴瘾的成因、影响及治疗方法。

 

网上色情为何如此吸引

 

网上色情最吸引的地方,莫过于其隐私性,可以完全不受干扰,在与人抽离的情况下有性幻想和满足,又不用担心染上性病,更可避免所有与人交往带来的种种复杂问题,况且这做法既容易方便又便宜,所以那么吸引。

 

网上色情痴瘾的成因

 

据一些研究指出(注一)痴瘾者多来自冷漠疏离而又严肃古板的家庭,孩子心灵的需要得不到供给,没有一个成年人是可以信赖的,他们感觉孤寂、迷失、缺乏安全和没有价值,也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到青少年期,他们寻找一些可以安慰自己、舒缓压力和不安情绪的方法,有些人酗酒和滥用药物,有些人浏览色情网页,渐渐便成为一种痴瘾。

 

痴瘾者多是自卑、孤独、觉得不受欢迎、遭人拒绝、愤怒、怀怨、不信任人、害怕与人交往、不懂与人相处及缺乏人生目标;又因其色情的痴瘾,觉得羞耻、内疚,害怕被人发现,便更加退入自己的色情隐秘世界里,以性满足来慰藉自己,越发泥足深陷,难以自拔。(注二)

 

网上色情痴瘾的影响

 

有些人以为网上色情只是一种模拟行为,不是真正跟对方有性接触,没有伤害任何人,影响不大。

 

其实不然,请看以下个案:

 

约翰与马沙结婚17年,育有一子一女,分别是15岁与12岁。最近马沙发现约翰有上色情网页的痴瘾,亦间中有召妓。她知道此事后十分愤怒,两人常常吵架,儿女深受影响,马沙亦再不信任约翰,经常查看他的电邮、电话账单及银行户口,每天查问他的行踪,控制他的一举一动。

 

她要求约翰与她一同见辅导员,但约翰坚拒,说自己可以戒除色情痴瘾,不用任何人帮助。马沙发觉自己越来越郁结、焦虑、不安、脾气暴躁、失眠。数天前,儿子的班主任来电,要求见家长,因他在学校里打架,欠交功课,成绩滑落。

 

由这个个案可见,色情痴瘾不单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会影响整个家庭的。

 

未婚的痴瘾者又如何?他们的痴瘾对自己也造成十分严重的伤害。

 

  1. 内心的矛盾:一种失去自制能力的感觉绝不好受。除此之外,还有极度的羞耻,内疚,常要说 谎来掩饰这不可告人的秘密,害怕被人发现。焦虑、绝望、自卑感都是痴瘾者常有的感觉。
  2. 与现实世界脱节,对自己的感觉麻木:由于痴瘾者惯于沉迷在网上一个非真实的世界里,渐渐令他与现实世界脱节。在虚幻世界中,不需要感觉自己的感受,别人的感受也不存在。这样,痴瘾者再不认识自己的感受了。
  3. 逃避 :避开问题,成了他们处人处事的习惯。
  4. 与人隔绝:即使是未婚的人,仍然需要与人建立关系,例如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痴瘾者躲在虚幻的网上,渐渐不懂如何去爱和被爱,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孤单、自卑、愤怒、嫉妒、羞耻令他们十分痛苦。

 

治疗

 

色情痴瘾者的治疗是一个十分艰辛和漫长的过程。

  1.   先决条件

痴瘾者需要承认自己的问题,决定改过,是治疗的先决条件。

 

其次,痴瘾者需要有好的支持系统,例如配偶、父母、兄弟姊妹、朋友、教会牧者或领袖、老师等,愿意作他们的问责人,这对他们的治疗,有重大的帮助。

  1.   治疗的阶段

首先,受导者要了解,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不只是色情的痴瘾,还有在背后一些深层的问题,包括逃避痛苦的感受,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不敢与人建立关系等。治疗一方面需要戒除上色情网页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处理那些深层的问题。

  1. 治疗的初期是十分痛苦的,因为可能要面对很多负面的情绪,如害怕、愤怒、抑郁、羞耻、内疚等。受导者有时会觉得焦虑和绝望,故辅导员需要给予盼望、了解同情,正常化他们的感受,鼓励他们不放弃。
  2. 治疗的中期辅导员了解受导者最易堕入陷阱的原因与情况,然后与受导者设计一套抵挡引诱的计划,例如计算机可放在客厅/家人常经过的地方;如果放在房间内,画面向着门口;避免深夜使用计算机;不要看色情杂志,如果受不了诱惑,要致电问责人;如果工作环境令你常受引诱,要考虑转工等。积极方面,受导者需要建立有纪律的生活;学习松弛,例如阅读、听音乐、浸按摩浴;做一些富创作性的活动取代性的满足与幻想,如学习一种乐器、写诗、跳舞等;更要有持之以恒的运动,学一些需要体力的运动,如攀山、滑雪等,代替性的刺激。
  3.  治疗的后期一方面帮助受导者预防复发,另一方面要处理深层的问题,重建他们的自我价值、处理原生家庭的影响、治疗创伤的经历,并与人建立有意义和亲密的关系。

3. 婚姻辅导

 

重建婚姻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发现事件的初期对婚姻是个危机,是个非常不稳定的时期。配偶会极其愤怒、觉得受伤害、羞耻、焦虑、怀疑自己的价值与魅力等。此时,配偶需要个人辅导,去处理自己的情绪。其后,两人需要接受婚姻辅导,去处理存在婚姻里面的问题。如果孩子们受影响而出现情绪或行为问题,也需得到帮助。

 

逃避痛苦是人之常情,要面对及处理问题是很痛苦的,故接受治疗需要极大的勇气,但这是成长的唯一途径。

 

 

注一 

Olson, T.A. 2005.“The Making of an Addict”, LifeSTAR Network 

http://www.lifestarnetwork.org/making.cfm

注二   

Carnes, P.  200l. Out of the Shadows: Understanding Sexual Addiction.  Third Edition.   

Center City, MI: Hazelden

返回
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AD/HD)的迷思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何定邦医生
第7期通讯(2008年11月)
日期 : 2008-11-30

孩子坐不定、不专心,在大部分人的眼中,只是「难教」、「百厌」、「孩子气」的「凑仔」问题,「大男孩」、成熟一点问题便会自动消失。可是,对部分孩子来说,这些却可以是疾病的表征。在过往临床处理的个案、社区的健康教育、与学校老师的接触中,曾经处理不少对此病的疑问,问题背后,反映对此病的一些常见误解,此文正是尝试从医学角度,就此作点补充解释。

全文

(一) 坐不定,就是过度活跃症 ?

 

孩子坐不定,可以有许多原因,并不一定就是病。一般来说,在临床上,医生会以病征的严重程度、持久度、环境的多发性、与由此而导致的生活障碍来衡量坐不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估。坐不定可以是一系列行为、情绪问题的表征,例如极度焦虑的孩子,经常给人「不安」、「周身郁」的感觉,但并不一定就是过度活跃症,而后者也不单只是坐不定,还包括如(表一)所示的一系列病征。需要强调的是,过度活跃症孩子出现的行为表征,并不是一两个问题行为,而是一系列病征同时出现;也不单只在个别环境,而是在两个或以上处境下显现出来;行为表征不是偶然出现,而是持续半年以上。

 

大部分个案在小学初期已有明显困难,求诊的高峰期在六至十岁之间,在回顾问题行为出现的时序,部分家长会追溯到幼儿园时期,只是当年孩子年纪还小,并不为意问题的严重性。

 

(二) 只是不专心是不是过度活跃症?

 

现在所称的过度活跃症,美国精神学会的称号是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但由于名称太长,很多人只说过度活跃症。从(表一)看,可知此病的病征包括过度活跃、冲动及专注力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不单指过度活跃而已。在诊所里最常见的是兼有三种病征的过度活跃症孩子,但也有并不活跃、也不冲动,却非常不专心的孩子,以往这类孩子会被诊断为专注力缺乏症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 ADD),也同属于过度活跃症的其中一种。

 

对疾病名称的改变,正正反映过去半个世纪对此病不断研究与了解的结果,篇幅关系,名称背后的概念改变,本文未能一一细表。姑勿论名称如何,需要清楚的是,过度活跃症是包括只有专注力不足病征的疾病。

 

(三) 专心玩便没有病 ?

根据美国精神学会的定义,过度活跃与专注力缺乏的病征,需要在两个或以上的环境出现,才符合过度活跃症的断症守则。一般来说,这些环境包括学校、家中、户外或与朋友亲属聚会的场所。守则并不要求孩子在每个环境下都显现病征。

 

孩子的专注表现,可受不同因素影响:环境的铺排与刺激、工作的性质与新鲜感、孩子的兴趣与意愿,都可以左右他们的表现,所以过度活跃症孩子的专注表现。并非铁板一块,无论何时何地都是那么差劲。相反,过去三十年的研究指出,过度活跃症孩子的专注力表现,有点似过山车般,忽高忽低,参差情况严重,量度表现数据的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一种统计学的槪念,反映一组数值离开平均数分布程度的测量)要比正常孩子的高。这种时好时坏的表现,容易令老师、父母误会,以为孩子只是躲懒、逃避应要做的工作,部分更认定,既然孩子有时可以做到,便不可能是专注能力的问题,更不接受这是病症的表征。

 

总结过去三十年对过度活跃症、专注力的研究,有学者指出,专注力并非单纯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控制与调节的障碍,情况有点似引擎与汽油的比喻,过度活跃症好比一副仍可运作的引擎,但提供动力的汽油却时多时少,甚至有时停油,令引擎的运作时好时坏,表现恶劣差劲。

 

(四) 只是教学问题?

 

过度活跃症孩子经常有遵守班房秩序的困难。离位、多口、插咀、不专心、未能完成作业、发白日梦、不小心、遗失文具及功课等,是常见的投诉。由于环境的刺激与学习的要求,班房经常是过度活跃行为明显出现的地方,正正如此,有经验的老师会设计恰当的教学策略与班房管理来帮助过度活跃症的学童。成功的教学调息并不意味过度活跃症单纯是学习的问题,更不会因为转到活动教学法的学校,就会令病症消失。

 

过去二十年的研究清楚说明,过度活跃症是一种有遗传基础,牵涉脑袋里处理与控制专注力系统(尤其是大脑前额,纹状体和小脑脑蚓) 失调的疾病。这些系统经常有多巴胺(dopamine)与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功能减退的现象,而治疗过度活跃症常用的刺激剂,正正有提高多巴胺分泌的作用。对过度活跃症脑神经生理的进一步认识,帮助我们了解到,学习困难只是过度活跃症的一部分,治疗过度活跃症,也不可以单单聚焦在学习之上。

 

(五) 只是父母管教问题?

 

正正由于过度活跃儿童的活动量高,专注力短,行事冲动鲁莽,容易令父母管教上疲于奔命。父母常见的困难,包括需要不停重复指令、少赞多骂,甚至需要威迫利诱,才可令孩子就范,由此而产生关系上的紧张与父母管教上的不协调,非常普遍,令人容易误会过度活跃症是父母疏于管教,自小「纵坏」所造成。

 

七、八十年代欧美学者开展了好几项利用录像带定格分析父母与子女相处规律的评估方法,取代了粗略印象式的主观量度方法,这种显微镜式测量亲子关系的手法,套用在过度活跃儿童上,发现孩子与父母的相处,在服药后过度活跃症病征大幅改善下,有明显的进步,令人相信,父母管教的困难,是过度活跃病征衍生出来的产物,而非病因。

 

研究虽然证实有效控制过度活跃病征对亲子关系的疗效,但并非表示父母管教并不重要,相反,如何协助父母处理过度活跃症孩子的日常生活编排、学习调息与环境设计,都是临床诊治上不可回避的事项。跟进研究更指出,失效管教可以导致不少过度活跃症孩子同时患上对立性反抗症(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及青少年期的行为失调(conduct disorder)。此外,经常与过度活跃症一并共生的一系列征状与问题(表二),可以造成大小不一的困难与障碍,协助过度活跃症孩子的成长,当然也不止着眼于父母管教的范畴了。

 

小结:

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是儿童精神科比较常见的疾患,本地的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指出约百分之四至六的学童患上此症。因此,正确认识此病的特征、辨别其他相类似的断症、评估与此病可能一并发生的困难,从而令孩子得到确切的诊治,是帮助他/她们重要的第一步。

 

(表一) : 过度活跃症病征

 

(一) 注意力不足病征

  • 有保持注意力的困难
  • 不能完成工作
  • 不愿意花时间专注工作
  • 不留心细节
  • 遗失工作的必需品
  • 容易分心
  • 好像没听到别人对他说话
  • 组织工作有困难
  • 忘记日常活动

(二) 过度活跃和冲动行为病征

  • 离开座位
  • 「周身郁」
  • 周围走动
  • 不能安静
  • 「开着摩打」似的
  • 说话过多
  • 不能轮候
  • 抢答
  • 强行打扰别人

(表二) : 经常与过度活跃症一并出现的困难

  • 对立性反抗症
  • 行为失调
  • 读写障碍
  • 语言发展迟缓
  • 手脚协调障碍
  • 肌肉抽搐
  • 焦虑抑郁征状
  • 学习落后
  • 朋辈相处困难
  • 低自尊
返回
如何指导AD/HD孩子完成功课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胡凤娟女士
第7期通讯(2008年11月)
日期 : 2008-11-30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很多父母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业,可惜面对繁重的功课,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的孩子又偏偏容易分心、粗心大意、杂乱无章、速度缓慢,结果父母与孩子每天都为功课搏斗,往往弄至晚上十一、十二时才可完成,第二天孩子自然没有精神,专注力更差。有见及此,本文会集中讨论家长如何指导有专注力问题的孩子完成功课。

全文

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很多父母都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业,可惜面对繁重的功课,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的孩子又偏偏容易分心、粗心大意、杂乱无章、速度缓慢,结果父母与孩子每天都为功课搏斗,往往弄至晚上十一、十二时才可完成,第二天孩子自然没有精神,专注力更差。有见及此,本文会集中讨论家长如何指导有专注力问题的孩子完成功课。

 

家长要量力而为

 

要帮助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的孩子应付学习上的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无论是督促他们完成每天的功课,又或是准备默书、测验、考试等各式各样的评估,都需要很多耐性和技巧,对于双职父母或全职家庭主妇,都是一个莫大的挑战,而且是一个经年累月的持久战。不是每一个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的孩子都需要学习上的辅导,有些是可以自行应付的。但如果你的孩子需要帮助,父母便需要量力而为。
 

  • 父母要先衡量自己的时间、耐性、情绪控制等,才决定由谁人指导孩子的学习。
  • 父母也有自己的压力及情绪,所以夫妇间最好先有默契,当一方按捺不住或难于处理孩子的情况时,另一方可实时补上。
  • 假若你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未能得到配偶的支持,而又经常发脾气,甚至打打骂骂,以致破坏亲子关系,则宜考虑将这项工作外判予补习老师。
  • 如果经济情况许可,一对一的补习是最理想的,因为环境会安静一点,孩子不会因其他补习学生而分心,这样,他较容易学习专注及建立合宜的工作规律。

 

减少环境的骚扰

 

孩子的专注系统失调,难以排除外界的骚扰,一个电话铃声、一幅图片、旁人一个动作都可以令他们分心,因此,父母要安排一个合适的环境给他们做功课及温习,将外界骚扰减至最低。
 

  • 家长要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电视及收音机要关掉,计算机在使用时才开启。
  • 要培养孩子在一个固定的环境工作,不要一时在客厅、一时在睡房。
  • 如果家中有兄弟姊妹,最好将他们分开在不同房间做功课;假若地方不足,也尽可能给予每人一张书桌,减少彼此的骚扰。
  • 书桌及椅子的高度要适中,让孩子的双脚能平放在地上。切勿选用能转动的办公室椅子,以免孩子转来转去。最好把椅子靠墙放,减少孩子摇晃的机会。
  • 书桌上不要摆放任何玩具、装饰品或杂物,只可放置所需用的书本、功课及文具等必需用品。
  • 新奇有趣的文具很容易成为孩子的玩具。因此,家长宜选购一些简单、平凡、没有款式、单一功能的文具给孩子做功课及上学时使用。至于那些有按钮的多功能笔盒、有吊饰的铅笔、可以用来绘画圆圈及飞机等图案的间尺等千变万化的文具,可以留给孩子在其他时间使用。

 

订立合宜的作息计划

 

很多家长曾表示,督促孩子做功课遇到很多困难。有时拉拉扯扯达半小时,孩子也未能开始做功课;开始了一、两分钟,孩子又要求饮水、上洗手间等;好不容易才令他们坐下来,孩子又说疲倦;他们的表现不但降低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将父母的耐性燃烧净尽。如果你也遇上这些烦恼,就必须帮助孩子订立合宜的作息计划。
 

  • 首先,要与孩子商议一个双方都可接受的作息时间表,例如:放学后先休息半小时,然后开始做功课;每做完30分钟,便可休息10分钟;完成功课及温习便可以玩耍,晚上十时准备上床睡觉等。
  • 接着,一起计划做功课的次序,例如:先做他喜欢的数学功课,然后做他认为较沉闷的抄写;先完成每天的功课,然后温习默书等。
  • 最后,也要订定休息时的活动,看电视或打游戏机等都不是理想的选择,因为这些活动容易令孩子的眼睛疲倦,而且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妨考虑让孩子在小休时吃点东西或玩简单游戏等,以舒展身心。
  • 在执行作息计划时,是可以容许修订及弹性的,例如:孩子可以将小休时间储蓄起来,让他有更长的休息时间做他喜欢的休闲活动。

 

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有许多父母认为时间表是没有作用的,因为孩子不会遵从。不错,只有计划,没有培训,我们很难期望孩子会自动自觉地执行,如果他们能这样自律,他们也许不是患有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的孩子了!所以,有了清晰的时间表,接着便要训练孩子执行已订下的计划。
 

  • 家长不宜采用遥控方式,一边在厨房预备餸菜,一边用声音指示孩子。在训练孩子的初期,父母需要较多的参与,直到孩子养成习惯后,父母才可以渐渐引退。
  • 在进行训练的时候,父母可以把商议好的时间表贴在当眼处,作为大家的参考。
  • 距离做功课前10分钟,便要提醒孩子做完所有他要做的事情,包括饮水、吃东西、上洗手间等,让孩子可以安心做功课,亦没有借口中途离位。
  • 教导孩子做功课前先预备好所需文具,包括铅笔、擦胶、间尺、颜色笔、铅笔刨等。先将几枝铅笔刨好,当一枝铅笔断了,孩子也可实时改用另一枝。
  • 请孩子将书包放在书桌侧,取出所需的家课册、书本、功课、字典等,放在书桌上。
  • 一切准备就绪后,孩子便可以开始做功课。这时,父母不宜实时离开,最好等到孩子做了三数分钟,才视乎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陪伴他。
  • 到了休息时间,父母要按原先的协议让孩子休息。
  • 当休息时间接近结束时,亦须预先提醒孩子。
  • 有些父母喜欢用定时器或闹钟来设定做功课及休息的时间,让它的响闹声代替自己的啰唆,亦避免与孩子争抝。

 

提升孩子的专注

 

父母应否陪伴孩子做功课呢?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同意最理想的情况必然是孩子能自行专注地完成功课及温习,然而,这是一个终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花时间培育孩子,而每个孩子的进度都不同,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的孩子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可达到这个目标。所以关键不是陪伴与否,而是怎样在陪伴的过程中指导孩子专心的窍门及读书的技巧,让他学懂独立处理自己的学业,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 当父母陪伴孩子做功课时,切记不要在旁唠唠叨叨,也不要做一些会引起孩子好奇或兴趣的事情,上网、倾电话等都不合适;一些静态的活动则较为理想,阅读、编织等都是合宜的选择。
  • 当孩子开始做功课后,家长可以每隔数分钟看一看孩子做功课的情况,如果孩子能专注,便加以称赞;如果孩子分心,可以加以提醒。当孩子的专注力有所递增时,父母便可以延长查看及鼓励孩子的时间。
  • 无论称赞或提醒,都不要长篇大论,简单一句:「很专心喎,乖嘞!」或「继续写字吧!」便足够;有时,也可以用一个微笑或竖起拇指表示你的欣赏,也可以用手指轻轻敲一下枱面或指着他要做的题目作为提醒。
  • 孩子做功课遇上困难,常会急不及待地连番发问。父母可以设立发问时间,并教导孩子先在问题的旁边画上记号或贴上纸条,然后将问题集合一起,一并在发问时间内提问。起初,孩子未习惯时,可以加插较频密的发问时间;当他习惯后,便可以将发问时间延迟。
  • 如有需要,可教导孩子用多个感官来帮助自己专注,例如:将手指或间尺放在他正在阅读或抄写的字词上,也可用口读出他的题目或计算答案的过程,亦可用荧光笔画在生字或重点上。

 

处理孩子的粗心大意

 

不小心犯错是人之常情,但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孩子粗心大意的程度却比一般严重。没有抄家课、漏带作业回家、欠交功课(事后发觉功课仍在他的书包内)、在工作纸上没有写上姓名、抄错答案等等,都是常见的现象。要处理孩子这些冒失的情况,父母要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也可以建立有效的联络网,弥补问题。
 

  • 对于年幼(就读初小)的孩子,父母不妨考虑与老师联络,一方面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另一方面商议可行的方法,以帮助孩子完成抄家课册,并将所需用的书簿作业携带回家,例如:请孩子每天将抄好的家课册及需要携带回家的功课给邻座的同学、组长或老师检查。
  • 对于年纪较大(就读高小)的孩子,父母可以鼓励他与同学交换电话号码,有需要时,可致电查询,彼此帮助。
  • 要有系统地指导孩子执拾书包。首先,父母可以为孩子预备一个家课袋,让他把完成了的功课放进去,减少遗失的机会。然后,教导孩子按明天的上课时间表逐一执拾所需用品。
  • 培养孩子建立一个习惯¾¾每做一份习作时,先写好所需数据,例如:姓名、班别、日期等;然后由上至下、由左至右地做。
  • 教导孩子每做完一项功课,检查一次,例如:是否每一页的面页和底页都完成了、数学的直式和横式答案是否一致、英文的大小写是否正确等。
  • 每一个孩子常犯的错误都不同,不妨将要检查的事项贴在书桌上,作为提醒。但切记检查的事项不要太多,否则孩子会感到厌烦,最好只选择一、两项作为训练重点,待孩子掌握后,再学习检查下一项常犯的错误。

 

因材施教

 

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有这个经历¾¾自从怀孕开始,你便会听到各式各样、甚至互相矛盾的育儿方法,叫你不知如何取舍。对于处理孩子的学业,同样是各有分歧。有些人建议你严加督促,孩子却表示反感;有些人建议你让孩子自行承担后果,但他的成绩却每况愈下。究竟应该改变策略,还是继续让他从错误中学习?家长所面对的困扰及挣扎,实不足为外人道。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父母须因材施教。别人提供的「有效」方法,不妨作为参考,如果不适用,也就作罢。
 

  • 父母要接纳孩子与生俱来的专注困难,对他建立合理的期望。无论你花了多少心机去教导孩子,也没有可能杜绝他的粗心大意,只是希望将他的问题减轻。即使孩子的字体潦草,也不要将它们全部擦去,请他选几个最难看的字重新写过就是了。
  • 训练要循序渐进,像「搭棚」一样,当他达到某一要求后,才再将目标提升。
  • 给予孩子时间去改善,即使他需要的时间比其他孩子长。
  • 接受孩子会犯错,着眼于他的进步,大家都会开心一点。
  • 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以鼓励代替批评,可以增加孩子的动力。
  • 一般而言,越小培养孩子合宜的读书态度及技巧,成功的机会越大。但假若过去忽略或低估了孩子的困难,便重新开始吧,不会太迟的。

 

总结

 

由于篇幅所限,上文只可列出指导有专注力问题的孩子完成功课的方法。要提升孩子的学习,父母还要培养他们对学习及阅读的兴趣。孩子的情绪、行为、社交、自信以及亲子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希望日后有机会与读者分享。作家长难,作专注力缺乏/过度活跃症孩子的家长更难,但不要放弃,你对孩子的爱,他会感受得到,有一天,他会给你意想不到的安慰。

返回
都市人的惊恐症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赖子健医生, 李咏茜博士
第7期通讯(2008年11月)
日期 : 2008-11-30

个案

梁先生年约四十五岁,是一位工程师,已婚,有两个十来岁的子女,太太曾做文职工作,现在是全职家庭主妇。。。

全文

个案

梁先生年约四十五岁,是一位工程师,已婚,有两个十来岁的子女,太太曾做文职工作,现在是全职家庭主妇。

 

梁先生年青时热爱运动,身体一向不错。在数年前的一次身体检查中,各方面都没有大问题,只是胆固醇有少许高,医生说要注意饮食、多做运动。由于工作忙碌,间中公司亦会派他到中国大陆监督一些工程的进度,所以实在难以抽时间定时运动。三年前,梁先生的父亲因心脏病去世,他也有点担心自己的心脏健康和做多了些运动,但过不久便回复懒惰了,很偶然才去一次缓步跑。

 

半年前,梁先生在一次缓步跑后,突然觉得气促比平时厉害,心跳剧烈,有头晕和心翳的感觉;他愈使劲呼吸,便愈觉困难,有「透极都透唔够气」的辛苦感觉,而且手脚也开始有点痳痹和肌肉收紧。他愈想愈觉得惊慌,担心自己是否有心脏病或是中风了。他马上到了附近的急症室检查,但医生除了发现他的心跳较快外,其他身体状况都正常,呼吸困难和痳痹的感觉也渐渐消失。梁先生虽然犹有余悸,而且折腾了半天,已觉得疲倦,但既然找不出大碍,便由太太接回家了。

 

那次之后,梁先生开始对较剧烈的运动产生恐惧,并且常常留意身体的各种反应。在某天上班途中,在地下铁路的车厢内,突如其来的气促和心跳的情况再次出现;由于他惧怕在难以离开的车厢,身体一旦「出事」,有可能出现失救情况,所以在慌乱中逃离了车厢。自此之后,梁先生便不敢再乘坐地铁,只能用较不快捷的地面交通工具,生活、工作都很不方便。他也曾做过多次详细的身体检查,特别是心脏或脑部功能方面,但仍找不出合理的解释。而且,梁先生会恐惧及开始避免到一些他认为未必能实时离开的地方或场合,又避免乘搭较长途的巴士路线;他也担心公司会派他到较远的地方工作,曾想到辞职。他觉得很沮丧。

 

到底他身体或心理上发生了甚么问题呢?

 

注:这是虚拟但典型的个案,因病征相近,病人容易认为是自己

 

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梁先生的情况在身体功能上找不到明显的解释,那么他看来是患了惊恐症广场恐惧症了。惊恐症 (Panic Disorder) 的主要病征包括:重复出现的、突如其来的、莫名的惊慌感;通常有某种令人不安的身体征状 (如胸部不适、心跳、呼吸困难、手脚麻痹等),或是神经系统的征状 (如晕眩、虚幻、失控等)。

 

有不少惊恐症患者亦同时出现广场恐惧症 (Agoraphobia)。广场恐惧症不一定在「广场」或是人多挤迫或密封的地方出现,当事人惊恐或是惧怕的感觉,可在不同的处境发生;而这些处境有一个共通点:当事人会觉得(或联想到)在那地方,一旦有突发的不适(如以上的惊恐征状),会难以实时离开,或实时得到救援。这恐惧的思想会引发出身体自主神经系统的焦虑反应,令心跳、气促等的感觉不受控的涌现,便又再出现另一次的「惊恐突袭」了。在重复的惊恐突袭下,病者自然会预计自己在甚么处境下会出现不适,从而产生回避行为。最后,便会像病例中的梁先生,渐渐害怕面对及逃避一些日常生活的处境,对生活构成很大限制。

 

惊恐症及广场恐惧症不一定同时出现,但约一半的患者,在病征的互相影响及思想上的联系下,两者会共同出现。

 

治疗惊恐症及广场恐惧症的方法大体可分为心理和行为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behavioural therapy)和药物治疗两方面。但在开始时,重要的是当事人要相信医生的检查,身体上并无发现严重的问题足以构成那些征状,而且明白惊恐症及广场恐惧症的成因;这便能解开很多不必要的疑虑,使治疗能顺利开始。

 

药物治疗方面,除了较旧的三环素 (imipramine)外,目前主要的药物是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SSRI) 这一类抗抑郁药,或可简称为血清素调节剂。作用是提升脑内的血清素,用以减低焦虑或抑郁的征状;另外,对提升脑部血清素及去甲肾上腺素都有效的SNRI一类药物,亦是常用之选。虽然SSRI 和SNRI都归类为抗抑郁药,但这些药对多种焦虑症也是相当有效的。

 

病者在服药初期需适应副作用,大概两、三个星期后征状会开始有改善。抗抑郁药不会导致上瘾,但减药时要按医生指示,按部就班,可减少不适的感觉。疗程的长短视乎病情轻重,也视乎心理行为治疗的进展。这方面下文会有更详细交待。除了抗抑郁药,镇静剂、减慢心跳药等,如果小心及适当地服用,可较快地控制病征,虽然未必治本,但也可暂时舒缓使人难过不堪的惊恐与焦虑。

 

 

临床心理学家的回应

 

类似梁先生的个案其实也算常见,除了药物治疗外,认知行为治疗亦具有广泛及有力的研究证据,证明对惊恐及有关征状具有疗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必须先明白恐慌症的成因。导致惊恐突袭的因素大致可分为生理及心理因素:

 

) 生理因素

 

惊恐突袭的特征是突如其来的心跳、冒汗、胸口痛、觉得呼吸困难、害怕会窒息、头晕眼花、双脚不稳、手脚有麻痹或有针刺的感觉,甚至会作呕。其实类似的身体反应可以由很多不同的原因引起,例如:摄取过量的咖啡因或酒精均会引起类似的征状;身体里的一种化学物质乳酸钠(sodium lactate)也会引起这些征状,而当身体在疲劳、紧张、或长期处于压力的情况下,便会制造乳酸钠,当乳酸钠的水平偏高时,身体就可能出现一些类似惊恐突袭的征状;一些人体内的化学物质(如:副肾上腺素,血清素),亦跟惊恐及紧张征状有关。

 

有些人的先天性生理系统对惊恐及紧张比较敏感,较容易出现以上的身体征状。而心理及环境因素亦会影响这些分泌,例如:当我们处于巨大压力、困难,或长期压力下,也会引致肾上腺素增加;此外,若我们对某些事情 (如身体健康或日常生活) 过于焦虑,亦会使身体处于紧张及高度警觉的状态,同样会对这些紧张征状较为敏感。

 

) 心理因素

导致或维持惊恐突袭的心理因素可分为三方面:

 

A) 背景因素:长期养成的心理素质或核心信念

B) 诱发因素:诱发惊恐突袭的因素

C) 恶性循环:维持并强化紧张反应,引起恶性循环,衍生成惊恐突袭

 

A) 背景因素

一、 家庭影响

有些人生于过分受保护的家庭环境,或照顾者(如父母、嫲嫲、婆婆)属于比较焦虑或紧张的人,他们成长后较容易出现焦虑及紧张的征状。因为在过分受保护的环境气氛下,小朋友在成长阶段没有机会接触及解决一些小困难,以致日后面对生活压力和困难时,便会缺乏自信心或能力去应付。小朋友亦会受焦虑的照顾者所影响,可能会在不自觉下学习其焦虑紧张的特性,面对生活上的小压力都有如临大敌的感觉,认为很难应付。这样当然会加重其紧张程度。

 

二、 负面经验

若在成长期遇上十分负面的经验,无论是其本身的经历,或看到身边的人的不幸经历,或会使一些本身倾向紧张的人更加容易出现惊恐的征状。例如:有些人小时曾患有哮喘症,其哮喘症发作时难以呼吸的辛苦感觉,很可能使他害怕喘气这个情况,即使成年后哮喘已经痊愈,也会维持恐惧的感觉;当他处于一个空气较污浊的地方、感到轻微呼吸不畅顺的话,可能会不自觉地记起小时候哮喘发作的辛苦,感到对身体有很大威胁,形成惊恐及过分担心,继而引致恶性循环。又有些人曾经历身边亲友在毫无先兆下因心脏病去世,使他们不自觉地觉得人的健康十分脆弱,对心脏问题比较敏感,因而对平常的心跳加速也十分担心,出现惊恐反应。

 

B) 诱发因素

很多人以为惊恐突袭,顾名思义是突如其来、难以估计的,因此便觉得控制不来、十分无助。但其实惊恐突袭初期出现的时候,通常都有一些诱发因素,例如压力。负面的压力,如工作上的困难、失业、感情问题等,自是令人烦恼。即使是正面的压力,如搬屋或新生命的诞生等,也会增加身体自然而来的紧张反应。如果我们错误地恐惧这些身体反应的,便可能在恶性循环下演变成惊恐突袭。

 

另一个重要的诱因,是一些条件反射式的惊慌。倘若一些自然的身体反应与一些特别的经历挂了钩的话,下次遇到同样事情时,便很自然地出现相同的反应。

 

很多惊恐突袭的情况,其实是之前经历过一、两次惊恐反应后,觉得惊恐时出现的各种身体状态(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混身不自在等)很难受,但并不察觉惊恐背后的原因(如以上所说的压力及各种诱因);当他们把这些不适的反应与那难受的感觉挂了钩时,便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令他们害怕及抗拒这些反应。 以后遇到任何平常的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浊,或工作压力等)引发轻微紧张反应,便会害怕起来;可是越是惊慌,就越会引起恶性循环,最终演变成惊恐突袭。

 

C) 恶性循环

其实惊恐突袭的形成,是经过图一的几个阶段。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现代人的紧张或恐慌征状,不但是很正常的本能反应,而且在我们遇到危险时是十分有用的。试想想:一个原始人看见一头老虎在附近时会怎么做?他不用多想就会逃跑,或跟牠搏斗;无论逃跑或搏斗都需要强健的身体机能、强而有力的肌肉和敏锐的触觉以面对危险,这时我们的身体自会于短时间内作出各样的调节以执行这些功能 (见表一)。

 

这些不适的情况,是一种自然的求生反应,对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害的。在短时间之内有这些反应,并不会造成心脏病或引致其他身体或精神问题,因为我们的身体机能懂得自动调节,当危险消失,便会将这些危险反应逐步减慢下来,回复至平衡的地步。可是,若我们错误地以为这些紧张征状代表身体或精神出了 (或即将出现) 严重问题 (如表二所列的常见例子),便会「自己吓自己」,以为大难临头,这等于「煽风点火」,反令紧张征状升级,及持续更长时间。若患者继而担心在某些地方特别容易出现这「大灾难」,可能会像案例中的梁先生那样,尝试逃避,逐渐演变成广场恐惧症 (亦称「外出恐惧症」)。

 

当患者明白了惊恐突袭的症结所在后,心理学家会引导患者进一步进行认知上的重整,以及连串的行为训练;这些行为训练亦称「面对治疗」,即协助患者逐步面对他们的恐惧。例如:像梁先生一般担心气促和心跳的话,心理学家会引导患者进行一些诱发气促和心跳的运动,让他亲身体验身体机能如何自动调节及平复;这类练习能有效增强患者的信心及自控感。接下来,便会引导患者逐步「出征」,去一些因担心「出事」而逃避了的地方或场合,进一步以实验结果「拆除」以往的条件反射及不必要的恐惧。

 

这样的行为实验,配合认知重整,双管齐下,大部分恐慌症患者都能在约10至12节治疗后战胜恐慌症的约束,重新投入生活。 

 

 

表一:在压力、作战状态或恐惧下的正常生理反应

 

身体状况的变化

功用

征状

心跳加速和加剧

以便快速输送氧气及养分到身体各处

心脏剧跳

将血液由皮肤、脚趾和手指引导至大组的肌肉 (如手臂及大腿)

大肌肉有更多能量去「搏斗或逃跑」,而万一受伤时,表皮流血量会减少

皮肤变得苍白和冰冻,尤其以手脚掌为主

呼吸加速和较深

更多氧气输送到大组的肌肉作为「搏斗或逃跑」的能量

呼吸急速(如果增加的氧气供应没有被新陈代谢,便会头晕眼花、感觉飘浮、喘气、感到热或冻、冒汗、胸口不适、视觉改变)

新陈代谢加快

加快制造养分以提供大量能量去「搏斗或逃跑」

出汗增多

出汗增多

好冷却身体以防止过热所导致的虚脱

忽冷忽热

抑制消化系统

引导所有能量到用来「搏斗或逃跑」的肌肉

口腔干涸、恶心、肠胃抽筋

肌肉活动程度增强

准备「搏斗或逃跑」

肌肉绷紧、抽筋、疼痛;颤抖或摇晃

分泌凝血剂和淋巴球

填塞伤口和修补受损组织

没有明显的征状

 

 

 

 

 

 

 

 

 

 

 

 

 

 

 

 

 

 

 

 

 

 

 

 

 

表二:常见的恐慌想法

 

害怕问题会继续恶化

「我将会失去控制。」

 

「这样的情况永远不会停止。」

 

「我永远都会是这样。」

 

「一些可怕的事情将会发生。」

害怕身体上的灾难

「我将要死亡。」

 

「我即将心脏病发作。」

 

「我快要晕倒。」

 

「我快要呕吐。」

 

「我一定有脑癌。」

 

「我快要眼盲。」

 

「我将会中风。」

 

「我身体上一定有一些问题。」

害怕公众的监视

「我不知道别人会怎样想我。」

 

「别人会觉得我是『发癫』。」

 

「我将会表现得愚蠢。」

 

「我将会尖叫。」

 

「我将会『口哑哑』,或说一些蠢话。」

 

「恐惧将会令我瘫痪下来、一动不动、很『丑』。」

害怕会神经错乱

「我快会神经错乱、『发癫』。」

 

「我将会乱说话、做出古怪行为。」

 

「我将会伤害其他人。」

害怕被困

「我将不能够离开这里。」

 

「这里会令我气喘至死。」

 

「这里会令我不能呼吸。」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