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9期通讯(2010年6月)

本期内容:

  • 「杞人忧天」 - 浅谈焦虑症
  •  辅导员扎记:《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 完美主义初探(一)
  •  九型性格学(Enneagram)之学习与应用
  • 压力的点与滴

下载通讯PDF档
「杞人忧天」—浅谈焦虑症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欧铭锴医生
第9期通讯(2010年6月)
日期 : 2010-06-30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一则出自古代战国《列子》的寓言故事,这个杞国人担忧天将崩裂,地会坠陷,无处容身,以致荒废睡眠饮食。今日看来,此人应是患上颇严重的广泛性(经常)焦虑症吧。

全文

正常与病态焦虑

因应事情或环境转变,多数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引致一些轻微、短暂的焦虑,可视为正常的心理、生理反应,令人提高警觉,增强动力,改善表现,有助解决问题。如果焦虑无端发生,与现实不符,又或持久不退,情况加剧,影响社交、工作及日常生活,则是病态焦虑。症状可分心理、生理两方面。心理症状包括惶恐不安,集中及记忆困难,恐惧个人失控,大难将到,甚至濒临死亡等。生理症状如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肌肉紧张,肠胃不适,小便频繁,头痛,口干,冒汗等。

 

各种不同的焦虑症

以上述的症状为核心,当代的精神病学分类将不同的焦虑症纳入「焦虑性障碍」(Anxiety Disorders) 总类。根据现时较常用的美国精神医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之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四版 (DSM-IV),焦虑性障碍包括:惊恐症 (Panic Disorder)、畏惧症 (Specific Phobia)、社交焦虑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强迫症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创伤后压力症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急性压力症 (Acute Stress Disorder)、广泛性(经常)焦虑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等。此外,亦包括一些因身体疾病或物质 (毒品、药物) 引致的焦虑症。以下简述三种较常见的焦虑症。

 

惊恐症是一种颇常见的焦虑症,主要症状是突然感到不安,恐惧,害怕失控,甚至快将死亡。身体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发抖及出汗等。不少初次患者被送到急症室诊治。首次发作后,部份患者经常恐怕复发,以致避免单独外出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等,形成空旷恐惧 (Agoraphobia)。根据本港于2002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在 15 至 60 岁的人口中,可能有 12 万人患上此症,男女的比例约为1比2。

 

社交焦虑症一向较被人忽视。通常发病于青少年期,患者持续害怕出席社交及各种公开场合,怕被人注视,过度担心个人的言行,忧虑别人的负面评价。身体症状包括面红、心跳、手震及冒汗等。患者虽然知道这些忧虑不合理,但无法克服,因而影响学业、工作及日常生活。若果缺乏治疗,更会引致滥用酒精或药物,甚至患上抑郁症。根据本港在2003年进行的调查,在15至45岁的人口中,可能有11万人患上社交焦虑症,男女比例大概是2比3。

 

广泛性焦虑症在本港被称为经常焦虑症,原因大概是:在DSM-IV的诊断准则中,指定在至少六个月的期间,患者的担忧日子比不担忧日子为多。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三版 (CCMD-3) 及台湾的DSM-IV译本中,则采用广泛性焦虑症一词;似乎较着重诊断准则中,要求患者对多种事件或活动(例如工作或学业)过度焦虑及担忧。无论如何,此症并不罕见,外国研究指出终生发病率为5%,男女比例是1比2。本港在2004年的调查显示:在15至60岁的人口中,有11万人左右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经常焦虑症,其中半数是劳动人口;男女比例约为2比3。症状可分为身体及情绪两方面,前者包括上文提及的各类病征;后者则有经常紧张、不安、易发脾气、不能集中等。有些患者更有各种不明的痛症,产生「疑病」。一如抑郁症的表现,很多亚洲人士较常以身体症状为主诉,向家庭医生或传统中医求诊。

 

在此顺便一提「神经衰弱」症。很多人以为这是源出传统中医理论,其实神经衰弱是Neurasthenia 的中译。这病由美国医生Dr Beard (1869) 首先提出,当时正值工业发展初期,他认为一些用脑较多的患者未能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及生活,以至脑力及体力不足,精神紧张,情绪焦虑及低落,不能集中,记忆差,身体疲乏,常有疼痛,而睡眠障碍尤为普遍。病程一般较长期,患者多向中医或家庭医生求助。这诊断曾流行欧美多年,直至被美国精神医学会的诊断及统计手册 (DSM) 删除。但此诊断仍颇流行于华人社会,亦列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第三版 (CCMD-3) 及世界卫生组织之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 (ICD-10) 内。「神经衰弱」诊断的盛衰及定位,本港有名的精神科学者曾着有多篇论文谈及。近年国内的精神科专家亦感到这诊断有过宽、过多的倾向,建议应慎重排除其他焦虑症、抑郁症或疑病症的可能。

 

焦虑与传统中国医学

有人以为传统中国医学不大注重情绪病,这是片面的看法。中医学的病因分类当中,其一系「内伤」,即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又根据五行及五脏的概念,将七情简化为「五志」,即:喜、怒、思、悲、恐。无论是七情或五志,其中的忧、思、恐、惊都与焦虑有关。中医认为七情过激、过久,便会引致五脏 (躯体)及神志的疾病。传统中医的医案,有颇多对惊悸、怔忡、烦躁及疑病等病例的记载。其中更提到:「必易心志,用药扶持」,「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治其身」等。可见中医亦很注重情绪病及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焦虑与中国传统文化

 

本港近年来积极推行情绪健康教育,学者、专家的著述令市民获益良多,功不可没。有学者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似乎有一种「焦虑文化」,使国人倾向长久忧虑,甚至诱发各种焦虑症。就此,有社会学家颇不认同中国传统有「焦虑文化」的概念。反之,一般学者习惯把中国或东方其他文化称作是「羞耻文化」 (Shame Culture),相异于西方社会之「罪疚文化」(Guilt Culture),后者或与抑郁症有些关系。诚然,传统儒家思想不乏:「居安思危」、「防范未然」、「忧于未形,恐于未炽」等说法。后两句的作者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千古名句。其实这些「忧患意识」主要是勉励读书人谨慎自守,为官者勤政爱民,多于将惶恐焦虑加诸黎民百姓。再者,中国传统道家思想对忧虑看法不同,对国人的情绪健康亦有相当影响。其实焦虑症的成因众多,包括遗传、素质及早年成长过程等;文化背景祇是其中之一。

 

焦虑症的治疗

一般来说,可分为药物及非药物治疗两方面。长久以来,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及较严重的焦虑状态占有重要位置。旧式的三环抗抑郁剂已被新一代的血清素再摄抑制剂 (SSRI) 取代,原因是后者的副作用较少及安全性较高。此外,一类苯二氮卓 (Benzodiazepine, BDZ) 的镇静剂及安眠药仍被采用。这类药物对急性焦虑及短期失眠很有效,但不能根治焦虑症。这些药物亦有耐药性,甚至形成依赖,所以不宜长期使用。除血清素调节剂外,亦有一些「非苯二氮卓」的抗焦虑药,例如 Buspirone 及较新的 Pregabalin 可考虑。后者原用作抗癫痫药及止痛药,对神经性痛症有功效,近年来开始用于经常焦虑症。对于睡眠障碍,一些较新的安眠药已逐渐取代苯二氮卓类的旧药,但要注意长期使用这些新药仍有依赖的风险。

 

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及情绪健康教育。前者的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 已被公认为有效的疗法。简单来说,原理是纠正焦虑症患者对客观事件产生的负面主观思想、负面情绪及行为;以期舒缓症状,改善生活模式,达到既治标亦治本的效果。情绪健康教育包括鼓励患者作息有时,懂得自我松弛,善用时间及适当处理压力等。心理治疗一般由经过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家或辅导员施行。

 

上述两种治疗可同时进行,又或先用药物稳定急性的焦虑,然后采取认知行为疗法,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及减少复发的机会。

 

结语

轻微、短暂的焦虑反应,实乃人之常情。如果怀疑自已或家人患上焦虑症,则宜及早求助。上述几种焦虑症颇为普遍,治疗效果及预后一般令人满意,使患者解除困扰,重拾自信。本文既片面又极简略,读者如想有更多认识,坊间有不少详尽的书籍可供参考。要知道中国古代思想家如何看忧虑,需要了解整个「杞人忧天」寓言:知道杞人的景况,有一个人 (可能是朋友) 为他担忧,用一套不科学的理论去开解,说天地不会崩坠;结果两人都「舍然大喜」。思想家长庐子认为「天地不得不坏」,「难测难识……忧其坏者,诚为大(太)远……遇其坏时,奚为不忧哉?」。最后,道家列子则采取不可知论的态度:「来不知去,去不知来。坏与不坏,吾何容心哉!」。面对一个焦虑症的患者,专业人仕当然不能用「杞人朋友」的方法。然而一些如列子的传统思想智慧,豁达的人生观,用来配合当代的药物与西方的认知行为疗法,对某些患上焦虑症(特别是经常焦虑症)的华人或许有点帮助。

返回
辅导员扎记:《为自己的心找一个家》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谢翠瑩女士
第9期通讯(2010年6月)
日期 : 2010-06-30

最近看了一本书,作者以这样一段描述开始 ─ 「父亲的灵柩在烈日下暴晒着,停放在墓穴旁;在这儿,他终于可以安歇下来了」。。。

全文

最近看了一本书,作者以这样一段描述开始 ─ 「父亲的灵柩在烈日下暴晒着,停放在墓穴旁;在这儿,他终于可以安歇下来了」。作者父亲在他小时候,抛下妻子及两名孩子离开了,三十多年音讯全无,过着漂流无定的生活,直到一天,有一位牧师致电作者,通知他父亲的死讯,就这样,作者出席那分离了三十多年的父亲的葬礼,在那空洞的墓穴旁,他有这样一个想法「那天下午以前,我从没有仔细想过家是甚么,但自从那时起,家,牵动了我极深的感情。甚么是家?我的家在哪?」¹作者透过父亲的漂离人生作起点,再而描述人们在漂流的人生中,不断寻寻觅觅的挣扎,最终如何寻找到归家之路。

 

心灵的失落点

 

透过作者对父亲人生的反思,以及对当代「漂流族」²的心灵状况的描述,不期然唤起我心底一些感触与体会。在平顺的日子中,我们一直照着自己以为美好的、美满的方式生活,直到有一天,一些事情发生了,我们才知道,自己一直以为很稳定、很理所当然的依靠,原来是如此不堪一击,有朋友告诉我:「事情发生后,我感到我的世界完了,我认为幸福和快乐的日子不会再出现了。」

 

「有些时候,生命看似有意义,世界好像有条理,你觉得安全有保障,相信这世界本身并没有大的危险。然而,这只是由于你喜爱熟悉的事物,因而产生出幻象而已。当危机发生的时候,这幼稚的定向瓦解……突然间,整个世界变得黑暗。」³有些人一生为事业而奋斗,有一天心愿达成,才发现这不是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有些人努力囤积财富,为下半生的生活预备,可是,有一天生病了,他再没有健康来享受他以为美好的人生。又有一些人努力地建立自己的家庭,直到有一天发现枕边人原来有第三者,过去的信任、亲近都变得不再一样,整个世界都散乱掉。

 

我相信人生存在许多可能和机会,同样,我明白人生也充满不少变数与落差,我们曾经努力地将人生的幸福、希望、快乐,都押在认为可以让我们感到安定的人、事、物上,可是,不少人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 ─ 我们都曾经在人生某些段落失落过。在失落处我们失去了定向﹝disorientation﹞、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可以依靠的东西,甚至会失去了生存的意义,令我们感到彷徨和绝望。

 

心灵的相遇点

 

作为一位心理辅导员,每天我都跟不同的失落心灵相遇,案主们的失落点,正是我们的相遇点。在辅导室,是两个个体的相遇,在相遇中我聆听到不同的生命故事,令我深深体会人生的坎坷痛苦、无常沧桑,同时亦敬佩这些生命里头的坚韧强顽、活泼美善。这些体会,令我更肯定这份工作的神圣严肃,同时也学习以尊重谦卑的态度继续前行。

霍玉莲女士在她的新作中,如此描述辅导室中的生命相遇 ─「在辅导室,生命与生命交流,有许多信任、安慰、承托,但也有许多测试、考验和陷阱,我们需要再细心思量,向主耶稣学习祂道成肉身的生命。」4两个本来陌生的个体在辅导室相遇,是甚么元素说服案主,肯去信任那位称为「辅导员」的人,将自己真真实实的剖白得透透彻彻,并相信对方能够帮助自己?这真是谜一样的过程!怎样得到案主的信任?怎样才能令对方经验被明白、被接纳、被关怀?

这正是在治疗历程中很重要的相遇经验。

 

辅导室的相遇是一份尊重、是一份同在、是一份承载,更是一份接纳和关怀,让受困、迷茫和痛苦的心灵得着一个安全和可以安歇的空间,重新整理自己往前走。

 

心灵的转折点

 

案主在困惑无助、失去定向的时候找上了辅导员,这暂时歇息的地方,就为案主提供了一个重新定向﹝reorientation﹞的空间。很多年前,曾看过一间茶坊的宣传海报,上面写着简简单单的一行文字:「歇一歇,是为了走更远的路。」是的,有空间才能重新定位再上路,于是在失落处的相遇点,便成为人生的转折点。

 

友人曾经这样跟我分享:「过去我以为人生应该有这些东西才是好的,我想象的将来应该是这样才是好的,我认为关系应该是这样才是好的,但经历过这些打击,在混乱、痛苦和挣扎过后,有一天,我突然醒悟过来,我重新认清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我看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最重要,我发觉自己的视野不一样了,我已长大了,就好像为自己的心找到一个家一样!」

 

有空间停留、整顿,才能转换视野,新的视野带来改变的契机,原来醒悟是在转念之间出现,重新定向之后,又可以轻松地前行。深愿那些在受困和痛苦中挣扎的朋友,可以早日寻找到自己心灵的家。

 

 

¹巴恩斯着,寻找心灵的家乡,谭晴译,页1-24。

²巴恩斯着,寻找心灵的家乡,谭晴译,页66「飘流族根本不知道家在何处,而只是四处流荡……她们可以到处旅游去,可是她们又不属于任何地方」。

³巴恩斯着,寻找心灵的家乡,谭晴译,页165。

4霍玉莲着,心理与心灵的重聚,页336。

返回
完美主义初探(一)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9期通讯(2010年6月)
日期 : 2010-06-30

到底我们应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的倾向?又或者再仔细些说,在哪一方面特别有完美主义的倾向?除了一些观察和直觉外,到底是否有一些比较客观的标准呢?本文的目的是尝试让读者了解自己是否有完美主义倾向。

全文

「你父母真系要求好高,99分都唔满意!」

「老板都唔系人,做到点好都话唔够perfect!」

「无论点样迁就佢,都话我唔够爱佢,我老婆真系好吹毛求疵!」

「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啦,重话系老友!」

「完美主义!」

 

我们不时在亲友间、公众地方或电影中也会听到以上的慨叹,形容一些人有很高的要求,令到自己或身边的人很痛苦。到底我们应怎样衡量一个人是否有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的倾向?又或者再仔细些说,在哪一方面特别有完美主义的倾向?除了一些观察和直觉外,到底是否有一些比较客观的标准呢?本文的目的是尝试让读者了解自己是否有完美主义倾向。

 

以下是一个由美国Appalachian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Dr. Robert W. Hill所设计的问卷¹,目的是帮助我们了解是否有完美主义倾向。如果你想在这方面多了解自己,请耐心回答以下所有问题,并圈上代表自己倾向的数字:

 

 

Dr. Robert Hill将以上问卷中59条的问题,归纳为两大类的完美主义倾向,分别是︰

 

 

計分和分析方法:

5頁答案中的分數抄到第11頁對應的括弧內,例如在下面的例子(A1)項中,將第3條、第11條、第19條、第27條、第35條、第43條和第50條問題中答案的分數,抄到下面對應的括弧內,將加起來的總和再除問題數目,即7,便得到3.43的分數。

 

在上表中,左面的数字2.83则为Dr. Hill在他的研究中得到的平均数,右面的数字3.61则为决定性分数²,Dr. Hill指出当我们在那一项目中超过这决定性分数即表示我们有这方面的倾向。在我们的例子中,3.43大过平均数2.83,但少过3.61,故不算有(A1)「要求别人达到自己完美主义」这方面的倾向。但假如我们在(A1)项中得出的数字是3.89,则反映我们在这方面有完美主义的倾向。

 

接着下面(A2)、(A3)和(A4)项,也是如此类推计算出来,然后再由它们计出(A)项的分数出来,即「过份尽责」倾向。而「自我批评」的倾向中,(B)、(B1)至(B4)项也是这样计算出来。现在你可以将前面的分数抄至第11页的计算表,便得出结果。

 

 

希望从以上的分析,能够让你对自己是否有完美主义有一个初步了解,从而让自己可以有多些关注和作出改善。但希望读者不要将这分析作为一个断定自己或别人的唯一工具。假如读者担心自己在完美主义方面已达到一个对己或对人带来困扰的程度,便应寻求专业的帮助。由于篇幅所限,笔者在未来的通讯将会继续和大家探讨完美主义的本质、与其他心理困扰的关系和如何克服完美主义所带来的问题。

 

注:
2此决定性分数是Dr. Robert W. Hill在美国研究得出的结果,目前香港仍未有本地研究得出来的决定性分数,故得出的结果只可作参考。

返回
九型性格学(Enneagram)之学习与应用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9期通讯(2010年6月)
日期 : 2010-06-30

九型性格学(以下简称九型)是源于中东的口传智慧,近年经美国的大学研究及传授愈来愈普及。我喜欢这门学问,因它助我对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有更多了解,而且提出成长方向,对人认识自己及如何改善自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可应用在人际相处上。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让读者对九型性格有一概略的了解,再决定以甚么途径进深学习。

全文

九型性格学(以下简称九型)是源于中东的口传智慧,近年经美国的大学研究及传授愈来愈普及。我喜欢这门学问,因它助我对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有更多了解,而且提出成长方向,对人认识自己及如何改善自己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可应用在人际相处上。本文旨在抛砖引玉,让读者对九型性格有一概略的了解,再决定以甚么途径进深学习。

 

九型性格学把人定型?

 

「九型」主张把人的核心性格分为三大组九类型,由一至九号排列。三大组以人的驱动力来划分,二三四号属心区组,情感驱力强;五六七号属脑区组,理性驱力强;八九一号属身驱组,行动驱力强。此性格学把人分为九个号码而非冠以名称,是因为描述的文字往往只能突显该型号的部分特质,亦隐含褒贬的味道,如七号被称为享乐者、活跃型、多才多艺,予人不同的印象。用数字的另一原因,是想强调不同的型号是独特的,没有一个号码比另一个号码优胜,各有千秋,最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健康,能否发挥其性格所长及平衡性格中的幽暗面。

 

九型指出每种型号均有九个级别的健康程度(一最健康),因而相同型号的人可有不同的表现,如健康的八号可以是伟大的领袖,不健康的八号则变成独裁者。所以九型虽认为人有天赋的品性,不会变成另一型号,但其理论是很动态的(dynamic),强调在自身型号中向健康的阶梯提升;亦需向其他型号学习,以达至成长,如执着完美的一号需向七号学习其享受当下,放松自己。所以,人不应该说我是X号,我就是这样的,「天生如此」不能作不求进步的借口,九型正是指出每种性格的潜质与陷阱,让人去发展自己,迈向成长成熟。

 

 

我是哪一型?

 

坊间有一些免费及收费的测验,由六题至二百题不等。但凡测验只作参考,不应尽信,因为不同测验的严谨程度及准确程度各有差异,而且所有测验都是自评的,加上对题目的理解或有不同,都会令测验有误差的可能。人受社化过程影响,思想行为不断在演变,所以做测验时最好以年幼时(小学或之前)的心思意念行为及内心渴求来选择答案。得分最高的三个型号之一通常就是你的核心性格,做测验可帮助你缩窄可能的范围,作进一步探索。如果最高得分的三项中有两项是相连的号码,如2及3,则有可能其一为核心性格,另一个是次性格,称为「侧翼」。

 

九型不是单看人的行为,更着重其内心动机,例如︰二号乐于助人,自我价值在助人中得到肯定;八号的助人行为是出于抱打不平,保护弱小。不同的性格描述往往亦有部分与自己相似,加上九型有侧翼性格,令同一型号但不同侧翼的人表现颇不相同,所以要了解自己的核心性格,得坦诚开放地观察自己,对照各型号之仔细描述,逐渐揣摩而得。也有些人的性格相当鲜明,不做测验也可轻易辨认出自己的性格类型。

 

从认识自己到寻找成长路

 

九型理论主张九种性格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追求和内心恐惧,天主教更把九种性格配以九宗罪,即九种阻碍人发展的邪情──人容易堕陷的地方。这些论述可帮助人进深了解自己的内心渴求、恐惧和软弱,认识真实的自我是成长的起点。

 

1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完美,希望能做得对做得好,不但对己要求高,亦倾向纠正别人。一号害怕愤怒而倾向压抑,因此一号的邪情是愤怒怨恨,对己对人对世界不满。

 

2的核心价值追求是爱,心中充满助人的热诚,却害怕被人知道自己的需要。二号的邪情是骄傲,为自己的优点而骄傲,认为自己好,难以承认自己也有痛苦和需要。

 

3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成功,重视效率与形象,害怕失败和被否定,希望得到别人(尤其成功人士)的认同。三号的邪情是自欺,由于过分着重外在成就和形象,容易忽略发展真我及内心灵性的成长。

 

4的核心价值追求是独特、原创,最害怕平庸。四号的邪情是妒忌,常觉得别人有一些自己没有的质素或感到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不易满足。

 

5的核心价值追求是智能、知识,最怕虚浮肤浅和无用。五号的邪情是贪婪,不是贪恋物质,而是不断追求知识来充实自己,甚至减少与人交往,以保留个人空间及内在资源,倾向自足,较不重视关系或感情的培养。

 

6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忠诚,守规负责任,最怕不安全。六号的邪情是焦虑,常有不安全感、对将来忧虑及常预期有危险的发生。

 

7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快乐,最怕是面对痛苦。七号的邪情是贪得无厌,用各种活动来塞满时间表,却仍觉得不足够。

 

8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能力,能影响甚至领导别人,最怕面对自己的软弱。八号的邪情是纵情,不是指性爱方面,而是对各样事物都全情投入,不断需要控制及自我延展。

 

9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和平及安顿满足,最怕冲突。九号的邪情是怠惰,不太愿意对生活投入太多精神和能量。

 

每一种性格都有其强弱处,有发展潜质也有溃坏的危机。诚实地探索、认识真我,并接纳自己是成长的第一步。成长之路亦包括:

  1. 练习抽离地观察自己,提升自我觉察力:每天省察自己的内心,注意自己的情绪及与之相关的想法、身体反应和行动。留意自己的正面及负面特质;正面的予以肯定和扩展,负面的予以修正调节。
  2. 练习自我提醒、自我对话:方向是接纳自己、鼓励自己正视幽暗面和恐惧,加强正向思维,多问自己︰「那又如何?」例如:「即使这次失败,那又如何?将来仍有其他机会,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下次做得更好。」亦可用「也许」来挑战自己的固有想法或做法,例如:也许事情并不那么危险,可以试试看/放松一点。也许别人是对的,也许他的方法同样奏效… …。
  3. 循成长方向走:九型提出人有成长和瓦解方向,即3693及1758241。瓦解方向则是相反而行,即9639及1428571,出现倒退型号不健康的特质。369是一个循环,三号学习六号的忠诚、沉着及与人合作;六号学习九号的乐观、放松;九号学习三号的自信、效率、目标为本等。在另一组循环中,一号学习七号的即兴好玩、享受人生;七号学习五号专注、思考、钻研;五号学习八号的决断、坐言起行、积极投入;八号学习二号对人的关怀友善和乐于助人;二号学习四号的自我肯定、创意、自然;四号则学习一号的重原则和纪律。
  4. 广结益友:这里益友是指属于你需要学习那型号而又健康的朋友,从他们身上观察、体会那些你缺乏的正面质素,让他们感染你、帮助你改变。
  5. 倚靠上主更新自己:谦卑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决心求变,加上各种滋养心灵的练习,渐渐迈向成长成熟。如有导师引导,效果更佳。

 

小结

学习九型的入门方法是参加相关课程和看书,在掌握基础知识后继续观察、反思,认识内心的动力、渴望和恐惧。由自己的型号开始,慢慢了解各型号的特质,寻求自我成长,才再研究怎样应用九型在同事的合作、教导子女及夫妇相处上。

 

九型参考书

  1. 《性格型态──心理取向的九种人格分类》Don Richard Riso着,吴振能、傅世良、陈营生译,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二版)
  2. 《激发孩子潜能的九种性格》铃木秀子着,刘敏译,上旗文化出版(1999年)
  3. The Enneagram and Spiritual Direction—Nine Paths to Spiritual Guidance, by James Empereur (Continuum: 1997)
  4. The Enneagram in Love and Work—Understanding Your Intimate & Business Relationships, by Helen Palmer (Harper Collins:1995)
返回
压力的点与滴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胡凤娟女士
第9期通讯(2010年6月)
日期 : 2010-06-30

「每个人在社会有压力……我有压力,你有压力……大家都有压力。」这是2006年巴士阿叔事件中的一段说话,「压力」似乎已经成为都市人挂在嘴边的词语。如果我们在雅虎(yahoo)或谷歌(google)搜寻器中输入「压力」或「stress」,会得出数以亿计的查询结果,它的普及程度可想而知。其实,「压力」是学术界及民间团体热门的研究项目,近年来有不少有趣的发现,本文与读者分享其中点滴。

全文

「每个人在社会有压力……我有压力,你有压力……大家都有压力。」这是2006年巴士阿叔事件中的一段说话,「压力」似乎已经成为都市人挂在嘴边的词语。如果我们在雅虎(yahoo)或谷歌(google)搜寻器中输入「压力」或「stress」,会得出数以亿计的查询结果,它的普及程度可想而知。其实,「压力」是学术界及民间团体热门的研究项目,近年来有不少有趣的发现,本文与读者分享其中点滴。

 

男女大不同

 

1930年代初,生理学家Walter B. Cannon描述了动物面对压力时的生理反应,称之为搏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的反应。这个理论指出:当动物意识到危险时,大脑会发放讯息到交感神经系统(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肾上腺素会随之上升,并引发一连串的身体反应,包括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收紧、血液流到大肌肉、身体冒汗、瞳孔放大、消化系统放缓、排泄增加……等,让动物可以逃离或战胜当前的危险。

 

六十多年来,科学家都以这个搏斗或逃跑的观念去理解人类的压力反应,并探究它对健康、情绪及行为等的影响。到了21世纪初,心理学家Shelley E. Taylor及她的同事提出另一个理论:男性的确较多采用搏斗或逃跑的反应,但女性却有所不同,除了搏斗或逃跑外,她们还有另一种方式去处理压力,就是照料与友好(tend-and-befriend)。面对压力时,女性会着力照顾幼小(tend)及寻求社交支持(befriend)。

 

学者认为女性这种照料与友好的反应是与体内一种名为oxytocin的荷尔蒙有关。所谓「男主外、女主内」,在大多数社会中,女性都肩负着照顾孩子的责任,而许多研究都证实oxytocin可促使母亲照顾孩子及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在面对危险(压力)时,女性更需要照料孩子,不宜轻易与敌人搏斗,亦不可一走了之,搏斗或逃跑的反应并不一定适用,反而与同伴结盟可以保护孩子。学者推测雌性动物此时会分泌这种荷尔蒙,帮助她们放松下来,纾缓搏斗或逃跑的反应。这推论有一定的理据支持,因为科学家发现雌性草原田鼠注射了oxytocin后,会增加与同类的接触,并减少侵略行为。

 

这些发现对我们有甚么启示呢?第一,两性可尊重彼此的不同。丈夫放工回家,太太第一时间说这样说那样,未必是她啰唆,可能是她在家庭或工作上遇上压力,希望寻求丈夫的支持,这是她友好(befriend)的压力反应,丈夫不妨给她一点时间、一点支持,聆听她的心声。面对严重的压力,男性可能会不自觉地采取了搏斗或逃跑的反应,为了避免无谓的激辩或丈夫离家出走,太太不宜唠唠叨叨、咄咄逼人,丈夫回家后,太太不妨给他一点歇息的时间,让他暂时逃避工作的压力,然后向他表示一点关心,有助他恢复元气。第二,两性可彼此学习。照料与友好这种应付压力的方式并不是女性的专利,男性同样用得着。也许,在远古时代,压力多牵涉生命危险,在紧急关头,男女不同的反应方式是最佳的配合。但在现今社会,压力来自多方面,并且多数会维持一段时间,搏斗或逃跑,照料与友好,两者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应付压力的方式,如男女能彼此学习,扩阔自己应付问题的模式,因事制宜,可能会有更理想的结果。

 

儿童也有压力

 

民主党研究中心于2002年进行了「儿童精神压力问卷调查」,用电话访问了226名6-14岁的学童。结果显示,最多被访儿童(74%)表示在日常生活有压力,其次(60%)是功课,第三(41%)是朋辈相处。然而,若以压力的程度计算(即受访者表示压力非常大),则以功课居首位(18%),生活压力(15%)及朋辈相处(13%)为次要。由此看来,香港儿童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而功课是一个主要的压力来源。

 

其他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如:点虫虫热线于2003年进行的「最新儿童压力调查」,用电话形式访问了667名6-15岁的学童,也是最多被访者(55%)表示在学业上有压力,而表示在家人关系、同学相处及自己外表上有压力的分别占21%、15%及9%,可见学业压力影响着最多儿童。这个调查也进一步了解学业压力的来源,数据显示「功课太多太难」是主因,其次是「成绩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及「成绩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面对孩子的压力,家长的态度是如何的呢?上文提及的「儿童精神压力问卷调查」除了搜集学童的意见外,也访问了372名家长。在受访的家长中,近43%表示最关心的是子女的精神健康,可是,只有25%的受访学童认为这是父母的取向!虽然不多于20%家长表示最关心的是子女的成绩,但在约50%的儿童眼中,成绩才是父母最着紧的!此外,接近60%被访家长认为能减轻子女的压力,但只有约42%的被访学童持相同看法;更甚者,有20%儿童表示家长加重了子女的压力!

 

为何父母与子女的意见有这些落差呢?笔者推测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可能性是:家长在响应访问时只是根据社会期望作答,理念上同意父母应以子女的精神健康为重,亦应努力减轻子女的压力,但真正的想法并不是这样,因此行动上并没有配合,实况被孩子看在眼里。第二个可能性是:家长确实是最关心子女的精神健康,成绩其次,亦致力纾缓子女的压力,但在实际上子女却未能接收到父母的良好意愿,产生了误会。两项推测中,前者涉及家长的态度,后者则是技巧问题。无论是哪一个可能性,又或是否有其他因素,都值得我们反省。

 

笑一笑,世界更美妙

 

香港旅游协会在1980年制作了一首广告歌,歌词是这样的:「笑笑笑,妙妙妙,毋忘露笑容。你一笑,尽欢乐,麻烦尽去掉。愉快的相处,变成高招;诚实有礼,不可缺少。笑一笑,世界更美妙。」这首歌曲风靡一时,但「笑」是否真的能为我们带来欢乐,成为减压妙方呢?

 

就上述疑问,Mary P. Bennett 及 Cecile Lengacher (2006a, 2006b, 2008, 2009) 做了深入的探讨,她们检视了多项有关幽默及欢笑的研究,得出以下总结。第一,幽默感高的人,自尊感也较正面。第二,有些研究发现幽默可以纾缓生活压力而引致的抑郁情绪,但当中的关系仍不太清晰。第三,大笑比微笑更能提高人的正面情绪。第四,大笑可带动深呼吸及肌肉放松,亦如带氧运动般改变心肺活动,但一般人不会持续地大笑,所以我们不能将它等同于带氧运动。第五,有关欢笑可减少肾上腺素及皮质醇等压力荷尔蒙的说法,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第六,幽默感未必会提升人体的免疫功能,但如果人看了一些风趣幽默的影片而开怀大笑的话,有助减低压力及提升免疫功能。

 

综观以上资料,只有部分实验结果证明幽默及欢笑的正面效用。碍于研究设计、工具及对象等问题,在科学的层面,笑是否一个减压良方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有待学者进一步的研究。然而,从主观的角度,笑令人感到快乐,甚至变得积极。从社交的观点,笑让人显得友善,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再者,笑是免费的,没有任何副作用,又不太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我们何不多笑一笑呢?

 

有人坚持有诸内才能形诸外,开心就自然会笑,心里愁烦就怎样也笑不出来。不错的,我们的情绪会透过脸部表情及身体语言表达出来,高兴时会笑逐颜开,忧虑时会愁眉苦脸。然而,这个次序原来是可以倒转的!脸部回馈推论(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提出,脸部肌肉会传达讯息至大脑,协助大脑解读当事人的感受,例如:一个愤怒的表情会令大脑「告诉」当事人他正感到愤怒。不妨试试以下的实验:请你提起双眉,挣大眼睛,张开嘴巴,将头部稍向后仰,你有何发现呢?

 

总结

 

由于篇幅所限,上文只可列出少数与压力有关的研究结果。希望在这个压力都市,我们能彼此体谅,彼此学习,增加应付压力的方法,不但自己减压,也协助身边的伴侣、孩子、朋友、同事等减压。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多提起两边嘴角,多做一些舒畅的活动,多回味一些快乐的事情,看看大家的压力指数有否转变吧。

 

参考数据

 

民主党研究中心(2002)。儿童精神压力问卷调查

点虫虫热线(2003)。最新儿童压力调查

Azar, B. (2000). A new stress paradigm for women. Monitor, 31(7), 42.

Bennett, M.P. & Lengacher, C. (2006a). Humor and laughter may influence health: I. History and background.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3(1), 61-63.

Bennett, M.P. & Lengacher, C. (2006b). Humor and laughter may influence health: II.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and humor in a clinical population.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3(2), 187-190.

Bennett, M.P. & Lengacher, C. (2008). Humor and laughter may influence health: III. Laughter and health outcomes.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5(1), 37-40.

Bennett, M.P. & Lengacher, C. (2009). Humor and laughter may influence health: IV. Humor and immune function.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6(2), 159-164.

Weiten, W. (1998). Psych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 (4th ed.).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