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回应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实用锦囊(一)
  • 「人‧全人」: 『我』还在
  • 「心灵小天地」: 自杀的『谜』思
  • 「谁可相依」: 梳理冲突
  • 「童心同行」: 诚实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 「畅谈心理学」: 『寻』溺 - 认识沉溺行为
  • 「瞬间看心理」: 梳理『自我批评』的良方 -『自我关怀』

下载通讯PDF档
精神健康讲座 - 回应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实用锦囊(一)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刘咏汶女士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如果我们及早了解及留意到身边出现的自杀警号,便可以适时帮助有需要的年青人,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后才叩问“为什么”。这也是我们这次讲座的意义。

全文

文章内容摘录自本中心于2017年11月25日的精神健康讲座,分别由本中心临床心理学家刘咏汶女士及本中心荣誉顾问精神科专科医生庄劲怡医生主讲。由于篇幅有限,今期先刊载刘女士的文章,庄医生的讲座内容摘录将于下期的通讯刊登。

 

实况:让人揪心的数字

 

引用传媒及统计数据(端传媒,2017),香港近四年已有最少106位学生自杀身亡,当中包括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2016年11月的报告亦显示,香港整体自杀率(每10万人计)由2003年的18.8人下降至2016年估算的12.6人;但当中15至24岁青少年的自杀率,却不跌反升,由2014年的6.2上升至2016年估算的8.9,令人忧心。事实上, 国际研究显示,约有9.7%的青少年曾尝试自杀(Evans et al., 2005);而自杀更是导致年青人死亡的第二大原因(Hawton et al., 2012)。撇开这些冰冷的数字,我们见到本应是充满朝气的年轻人选择自杀的不归路,真是「一个都嫌太多」。

 

 

警号:「为什么?」「有先兆吗?」

 

自杀的人离开了,身边人会不断问「为什么」。这些「为什么」,是伤痛,也是自责。事实上:

 

「自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并涉及多种成因。是次研究显示,学生自杀行为是多方面的因素互相影响而成,包括精神健康问题、心理因素、家庭关系和适应问题、朋辈关系问题、学校适应问题和学习压力。这些分析结果和国际研究的结果相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2014年」」(防止学生自杀委员会,2016年11月报告,第七页)

 

如果我们及早了解及留意到身边出现的自杀警号,便可以适时帮助有需要的年青人,而不是在事情发生后才叩问「为什么」。这也是我们这次讲座的意义。

 

以下几则青少年自杀的新闻,让人扼腕叹息,他们都是别人眼中出色的孩子……他们自杀前有发出警号吗?

 

新闻一:

大学毕业了几年的青年,有稳定职业,朋友形容他是个正面、爱助人、笑脸迎人、活泼、阳光、多才多艺的大男孩。

  • 患有抑郁症。
  • 曾经试过企图跳楼自杀,家人及时制止,他当时「看似回复平静」返回自己房间,但同一天在没人发现的情况下从家中堕楼身亡。
  • 现场没有留下遗书,但日记中曾写下自己有情绪困扰。

新闻二:

中六男生,出事前约见学校老师,并语带轻松地交了几封信给老师,转交同学。

  • 留下遗言及数千元现金给家人。
  • 事后家人自责,见他执拾心爱对象以为他是平常「执屋」;以为他公开考试有压力,只因他一向对成绩要求高。

新闻三:

小六学生,运动出色,游泳更是强项。

  • 父母感情生变,正办理离婚。
  • 与祖母关系深厚,半年前祖母堕楼身亡。

 

抑郁症征状(DSM-5, APA, 2013

临床诊断为抑郁症患者必须持续要有五个或以上的症状(当中至少有一个是情绪抑郁或对日常生活失去兴趣)。症状出现要持续不少于两星期,并在大多数的日子或差不多每日出现。患者还要有明显的临床精神困扰症状或在社交、工作、学习或其他主要功能上受到影响。

 

  1. 忧郁情绪,可以是患者的主观感受报告或其他人的观察
  2. 对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再提不起劲,或失去兴趣
  3. 体重有增减或食欲显著改变
  4. 睡眠状况有改变,失眠(包括入睡困难、无法熟睡或早醒)或嗜睡(睡眠过多)
  5. 思绪、说话或行动迟滞,或焦躁不安
  6. 感到疲累或无精神
  7. 自觉一无是处、过度或不适当的内疚,所有事都会怪责自己
  8. 思考和专注能力减弱或变得无决断力,影响在校的表现,更强化了以上提及「无用」的念头
  9. 遇上困难反复有着「无望」的感觉,用死来解决困难,有想死或自杀的念头、或有自杀计划,甚至企图自杀。

 

除了抑郁症外,我们亦要留意其他类型的危险讯号。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2014年的研究,归纳了以下的自杀因素:

 

个人因素

有自杀念头、企图自杀、精神病/情绪病(如抑郁症)、绝望感、慢性痛症、过度或长期受压力、家人曾自杀、遗传及生理因素导致较易受情绪起伏的影响。对青少年而言,亦会因长期皮肤病影响形象外观而受情绪困扰。

人际关系因素

孤立感、社交支持不足、人际关系冲突、家庭关系问题、不和或丧亲、受虐经历。对青少年来说,人际关系中,朋友的影响特别显得重要。

小区因素

天灾、流离失所带来的压力、歧视、创伤或受虐。

社会因素

媒体的不当报道有时会间接鼓吹模仿效应、与求助行为有关的负面标签、容易获得自杀工具。

医疗系统因素

不少病人都表达获取医护服务的障碍重重,尤其要面对数以月计的轮候时间,都令人感到沮丧。

 

 

教育局2016年亦曾列出学童自杀的警号:

学习表现

  • 成绩下跌
  • 无法专注
  • 缺席增加

生理征状

  • 经常感到不适
  • 睡眠或饮食失调
  • 不注意仪容

情绪转变

  • 愤世嫉俗、情绪化
  • 闷闷不乐、易落泪
  • 无望、无助、无用

行为表现

  • 离群孤立
  • 做出高危行为
  • 提及死亡/自杀的想法及话题

重大压力事故

  • 家人离世、家庭破碎
  • 意外怀孕、情侣分手、朋辈自杀
  • 法律制裁、受到虐待、性侵犯等

 

看过不同的列表,我们能清楚看到当中可以辨别的警号。作为与青少年紧密接触的家长、老师、社工、助人者,我们除了要留心青少年发出的警号外,还要对自杀的议题有正确的理解,不要堕入迷思,让自己抱憾。

 

关于自杀的一些迷思:

迷思

实况  

说自杀的人不会真的去自杀?

不要以为他只是「光说不做」,事实上大部份自杀的人在自杀前都有发出「明示」或「暗示」,是重要的危险讯号

想自杀的人是不会去寻求协助的?

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个案在自杀前的六个月内有寻求过不同途径的协助,包括朋友、师长、或机构帮助等。

谈及自杀会触发自杀的念头?

不用担心!反而单以安慰回应,会回避了当事人内心的负面念头。适当和开放的响应可令他感受到有人关心,更了解他的想法和心情,给予他需要的支持和帮助(可参考下列「十个可以问的问题」)。

 

安全:「我们可以做什么?」

「一句问候、一句关心,都能拯救一条生命。」(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2016)

当我们察觉到年青人有自杀的危险,身边每个人都可以是他的救生圈,施展救生术。

 

救生术(一):「十个可以问的问题」

  1. 你最近睡得好吗?
  2. 你有否感到比平常忧虑?
  3. 你近来是不是有被孤立的感觉?
  4. 你是否感到与其他人失去联系?
  5. 你近来有没有认为自己是一个负累?
  6. 你是否在考虑自杀?
  7. 你对结束生命有甚么看法?
  8. 你曾经尝试结束生命吗?
  9. 你拥有自杀常用的工具吗 (如刀、药丸、绳)?
  10. 哪个人会令你感到安心,而我可以联络他/她?

 

救生术(二):注意当中的「宜」和「忌」

直接询问他有关自杀的念头,让对方知道你关心他,他不用独自面对

不要答应绝对保密

耐心聆听、具同理心,接受他的想法和感受

不要和对方争辩、批评、太快下判断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说教、长篇大论

陪伴、与他同行,给对方希望,有人愿意帮助他

不要避而不谈、掉以轻心、或让对方感到自己是一个麻烦

让对方知道你在聆听和注意、确认你的了解,间中覆述对方重点和感受,响应表示理解,例如:「你觉得点呀?」,「我有咩可以帮到你?「系」、「唔」、「明白」等

给予没有实际效用的建议,如「振作啲」、「睇开啲」、「唔好谂啦」或「唔好唔开心」等

鼓励对方向专业人士求助,紧急情况需报警处理

不要在紧急情况下,仍替对方隐瞒情况,不去寻求协助

 

如果大家想多了解青少年的感受,及如何帮助有自杀危机的青少年,我推介大家看看香港大学赛马会防止自杀研究中心特别拍摄的短片【最后一天】,鼓励身处困境的朋友寻求协助。故事讲述一位情绪低落的大学生,没有勇气向家人说出自己的处境,深夜起程打算自杀。因为的士中途死火,被困半山,的士司机向他诉说自己患上抑郁症的故事,提醒他如何面对当刻的负面想法,并陪伴他直到天明,走出那原本是他「最后的一天」。 很值得大家登入重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4G8EXarGwM&feature=youtu.be。片尾亦提供了几间机构的求助热线电话及Whatsapp号码,特别支持受情绪困扰的年青人。

 

无论是朋辈、社工、家长、老师、助人者、或专业人士,只要我们「有心、留心」,便可成为一个又一个的「救生圈」。事实上,多加一句关怀的说话、一个支持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些体贴的陪伴,都可以拯救宝贵的生命。

 

参考资料:

  • 阿离(2017)。妻子、儿子等至亲自杀之后,他们如何重整生命?端传媒。Retrieved from: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1031-hongkong-suicide-grief-therapy/
  • 香港大学防止自杀研究中心最新数据(2016)。Retrieved from: https://www.hku.hk/press/press-releases/detail/c_15136.html
  • 教育局网页(2017)。Retrieved from: http://www.edb.gov.hk/tc/teacher/prevention-of-student-suicides/index.html
  • 说书人 StoryTeller Facebook Page. Retrieved from: @storyteller.hk
  • 世界卫生组织(2014)。预防自杀:全球要务。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社。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5®).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
  • Clark, E. S., & Goldney, D. R. (2000). The impact of suicide on relatives and friends.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uicide and Attempted Suicide, 467-484.
  • Evans, W. P., Owens, P., & Marsh, S. C. (2005). Environmental factors, locus of control, and adolescent suicide risk.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22(3-4), 301-319.
  • Hawton, K., Saunders, K. E., & O'Connor, R. C. (2012). Self-harm and suicide in adolescents. The Lancet379(9834), 2373-2382.
返回
『我』還在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在诊所中遇到两个不常有的经历.......

全文

写了十期,我想是时候暂别了。回顾这十篇文章,因为没有一个预先设定的写作计划,所以也可以说是我这三年多来对灵性与精神健康以及何谓全人治疗这两命题的一些思绪,能否归纳出什么来?想读者也可以重温这些文章,自行归纳你的阅读心得。

 

刚在预备下笔的这星期内,我接连在诊所中遇到两个不常有的经历,让我感到恩宠,也帮助了我构思这结语。其一、一位病友在完成了诊治后很真诚的问我她可不可以为我祈祷。我一时反应不来,因为从来只有病人要求我为他祈祷(在第21期的文章中也讨论过我的取态),但想了一下我就欣然地接受了,这是一个互动的关系,是一个属灵的时刻。其二、一位病友看过了我们『灵性与精神健康研讨会』的录像,也感兴趣,就阅读了有关的书籍,并刻意为我影印了其中一章,带来给我,何其感动!

 

回顾我在第一篇文章(第16期)中提到,“灵性、精神、健康、整合……统统都难以定义……(但)我们都经验过生病,会了解生病时的我与未生病之前或者复原之后的我是有何等天壤之别”。我想我的出发点是经验。我举例说到病人经历突然丧亲的经验,看到她从身、心、社、灵每一个角度,“从一开始,她没有一刻不是整个人在经验”。我想这就是整全的角度。

 

在“活在上帝的记忆之中”(第21期)与“完全变了个人是什么感觉?”(第25期)这两篇,我从两位作者的经验中看到,无论失智症患者或是人在发疯的日子中,这个“藏在里面的我”是完全可以辨认得到的。即使你忘了你是谁,或者“疾病破坏到多么支离破碎”,『我』还在!这两位作者都得到了一个结论:『我』其实是存在于关系之中的;在爱里面,『我』得以完整地存在。

 

再重看这十期的文章,你不难发现我在心理治疗的角度看到更多精神病治疗与灵性的交集,而灵性的角度亦丰富了我们对人的了解。在第18期的文章中我提到“无论在心理分析或在灵性追求的角度,人都在寻求了解与被了解,这亦是破解疏离与破碎之道,然而,解释的基础亦受到我们怎样看人性和灵性的影响”。第19期的文章中提及的主体心理学(Self Psychology),正是着重在互信的治疗关系中建立『我』。而且“无论何学派,承认及重视无意识的存在是心理分析很大的贡献……从灵性的角度,我们更着重对奥秘的敬畏,在心理分析中保持这敬畏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不太急于解释,等待适当时机,以及谦卑地说明我们不是知道,只是寻求了解。这尊重的态度能有助病人深化经验”。第24期谈到『诠释学』,目的就是要学习如何从别人的角度去明白及理解他。

 

此外,我也反思了医者心(第20期)、牧养与精神治疗的一些交集(第17、23期)及从整全的角度看学童自杀问题(第22期)等。深盼后有来者,可以带领我们继续深化灵性与精神健康的探索!

 

返回
自殺的『謎』思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每当读到自杀新闻,除了知道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其他的似是一个谜。人想到要放弃生命,独自面对内在的绝望和无助,是何等困难的事!

全文

不知何时开始,香港自杀个案有增加趋势,情况也引起大众的关注。有些自杀新闻确实令人触目、震惊,亦有些只是简短报导而令忙碌的香港人未有察觉。每当我读到这类新闻,除了知道自杀者的年龄、性别、自杀方式,其他的似是一个谜。人想到要放弃生命,独自面对内在的绝望和无助,是何等困难的事!

 

寻死的人

此刻,想起了多年前一位受助者。当年我正准备前往外地进修。某天,收到个案来电查询,我坦白地告诉对方,大概半年后会离开香港,并提出他可选择其他心理辅导员或心理学家面谈,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对方表示需要考虑,后来他回覆并拒绝我的提议,他说:“或许半年时间足够了。”

 

面谈开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寻死的个案。自杀的念头每天也跟着他,已接受了长期的精神科药物治疗,也接触过不少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学家;他可以做的已经做了,但心灵的痛苦仍在,死亡又跟他很接近。他不知道我是否可帮助他,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结束生命。那刻,我明白了!他不介意我只可给他半年时间,因为他也不确定自己是否仍有半年的生命!

 

每次面谈,内容总是跟死亡和痛苦有关。他的眼泪和痛苦的表情,到今天我仍不会忘记。每次面谈完结,我必跟他约定下星期的时间,而他常说:“欧姑娘,对不起!我不能承诺下星期必会出现,因为我不知到时自己是否仍然活着。”我总是回应:“不用说『对不起』,无论怎样,下星期这时间我仍在这里等你。”半年时间过去,他没有一次缺席。在我离开香港前,他也接受了我的意见,转到另一位心理治疗师继续治疗。这一刻,想起了他,不知他的现况如何?

 

死亡的禁忌

在中国人社会,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所以讨论死亡也成为禁忌。数年前,我干女儿在她的沙游治疗埋葬了些小东西,做了个坟墓,她很满足自己所做的。然而,当她喜悦地告诉母亲时,母亲一脸愁容问她:“为什么要弄这些,这令我很不安…”小孩当然不懂回应,随后几次的沙游她变得拘谨,后来她才渐渐回到开始时的自由表达,只是她再不跟母亲详谈自己的沙游过程。

 

有人认为死亡是不好的东西,只要不谈、不想,就会没事了。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看,死亡是一个象征。在梦、沙游也常见有死亡的象征出现,但并不代表造梦者或沙游者一定有寻死的冲动。在进行心理分析的过程,新生命出现前被分析者会经历到象征性的死亡,意味着这是痛苦的旅程;但死亡与再生是共存,没有痛苦也没有得着;这是个体化过程中的转化象征,代表新阶段的展开。

 

死亡变得神秘,因为人不认识它、不能控制它,更没人经历过死亡,可以回来告诉大家死亡是什么一回事。因为无从掌握,人就害怕被死亡所控制。所以不少人会说,既然不可能知道死亡是怎样,就不要理会它,好好过每天就是了。能够活在当下,确是美事。然而,死亡是生命旅程的终站,它的重要跟出生、成长是没分别的。

 

干女儿在沙游出现了死亡的主题,她母亲不是心理治疗师,这并不重要,孩子并不需要成人给与他们一些死亡的哲学理论,但可以把死亡公开,死亡就变得没那么可怕。有次跟朋友聚会,我们讨论到死亡,朋友分享死后要成为“大体老师”,成为医科生学习的工具。对她来说,死亡并不只是生命的完结。

 

对寻死者的同理心

讨论死亡是禁忌,谈论自杀更是禁忌中的禁忌。当人出现了自杀的想法,可以想像他们内在心灵受到极大的折磨;但他们同时面对另一痛苦,是放弃生命被视为弱者,这思想带来内疚、羞愧、绝望的感觉。这份挣扎令他们仍然活着,但充满危机,因为在当中看不见丝毫生存的盼望。

 

当死亡被视为不能讨论,自杀的想法当然更不能随便跟他人倾诉;因害怕内在的痛苦被误解、被否定,他们只能继续把自毁的想法埋藏心底。自我毁灭的思想不能以压抑的方法来得以解决,愈压抑挣扎也愈大;当有天再不能承受那痛苦的挣扎,就只会走上生命的不归路。

 

“生存有意义吗?”听到这类话的确令人担心,但他们愿意说出来,就是给与自己一个仍会生存下来的机会;真的令人担心,是那些从来不谈论困难、痛苦的人。他们把内心世界封闭起来,独自承受极度的痛苦。如果人坚决要寻死,是没有人可拦阻他的。

 

一份同理心,可让绝望的人多点勇气活下去。当企图自杀者向他人或心理治疗师表达其自杀的想法,这是我们的机会;也可以说,他们给与我们机会,向他们痛苦的心灵作出回应。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专业技巧,是一份同理心,设身处地去感受他们的感受。

 

当企图自杀者把自杀的想法说出来,并不是要别人跟他们说:“这是不对,是不应该”,“生命很珍贵”,“你的决定令家人和朋友很伤心、很失望”,这些说话他们知道,但没法面对生命的痛苦,也失去了生存的勇气和力量。那刻他们需要是被明白,而不是在痛苦状况下仍被指责。

 

对寻死者的陪伴、聆听

回到刚才的个案,要多谢他对我的信任,容许我陪伴了他半年。当人感到在世上仍有希望,生命也就多点能力活下去。半年的时间,我没有为他解决生活的困难、生命的痛苦,我只是他的陪伴者、聆听者。

 

作为陪伴者,我可以做是每星期对他的等候,和在治疗过程中的同行,让他孤独的人生不感到孤单。在陪伴过程,让他带领我进入、明白他的内心世界。作为聆听者,并不只是聆听他的说话内容,更重要是聆听他内心的痛苦。在聆听过程,我没有发表个人见解,只以同理心回应他痛苦的心灵。

 

我相信没人愿意看见有人以自杀方式来结束生命,我们可做的可能不多,但也不是什么也不能做;多一份陪伴,是多一份希望;多一份聆听,是多一份接纳。

返回
梳理衝突
分类 : 通讯专栏—谁可相依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夫妇的冲突像沉积体内的毒素,若能有效排解,婚姻可以长寿健康,否则变为怨偶。排解需要勇气,也需要指南针与地图… …

全文

夫妇有不同性格与看法,有时候演变为冲突是无可避免的。有冲突不一定是坏事,怎样处理才是关键;应对得宜增进了解与磨合,互补互谅,疏忽或逃避令怨恨累积,关系的裂痕加深,感情破损。很多夫妇在怒气消减后以为雨过天晴,没有从冲突汲取经验,又或者明知心中有刺,害怕挑旺火头,宁愿掩耳盗铃不了了之,结果埋下地雷,危害婚姻。要拆弹需要勇气,也需要地图,小心谨慎加上诚挚真爱,一同摸索寻路,相信精诚所致,终能共建和谐相处之道。

 

冲突的好处

在辅导室我见过一些夫妇很少冲突,旁人奉为模范夫妻,竟也出现婚姻危机,令人费解。仔细了解后发现一种规律:就是有一方比较沉默,平日有什么不满按下不表,在长期的迁就中滋长委屈与离心。本来一心以忍让维系婚姻的和谐,殊不知心中的爱悄悄流逝,冷不防出现第三者情感错置,想放弃婚姻“另觅幸福”。

 

忍让虽然是一种美德,却不等同不表达自己。有些人非到忍无可忍也不会说出心中所想,因此无法心平气和地表达,造成大小不一的冲突。可是这样的表达总比死忍好,虽是一种较为激烈的沟通,却让对方听到重要的心声,不致“一鸣惊人”,积重难返。

 

当冲突发生

冲突的发生往往是电光火石间的事,一句话、一个神情,只要擦到情感伤口(参上期文章)或触碰关系的地雷(例如婆媳纠纷)就很容易产生。当双方陷在攻击与自辩的循环中,若伴侣平日不多表达,不妨多听一会对方的心底话;若感到火气上升可能失控,则要尽快叫停,让双方情绪降温后才再度沟通。争吵时容易说话过分严苛,亦不容易听清楚对方说什么,一般来说尽快暂停比较好,但必须有共识不是冷战或回避,而且承诺在双方冷静后继续沟通。暂停对话离开现场,是降温最有效的方法,最好在无风无浪的日子先协议叫停的讯号,可以是一些简短的说话提示或身体语言,例如:“冷静吓先!”或球赛暂停的T字手势。这讯号可帮助大家以温和的方式叫停,因为预先设定较易共同遵守,也避免了因气在头上而用词不当,例如:“收声!”“好嘈,唔好讲嘢!”光是不恰当的语气已足以挑旺怒火,所以预先商讨设定叫停讯号非常实用。另一种叫停的方式是指出“我们又跌进XXXX循环了(例如互相指责、你追我走等),可否停一会,冷静后再看看发生什么事。”

 

善用冷静空间

在个人冷静空间中先照顾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松弛或安全地发泄一下。待心情平伏下来便回顾刚才冲突的情境,像慢镜头重播一样留意是什么触动情绪?仔细描述你看见或听见什么令你难受?请为所有的情绪命名,每种情绪与什么有关?自己最介意什么?心底有什么愿望?有什么需要?若自己给情绪牵着走,混沌迷糊,那叫盲动,在冷静中诚实面对自己,了解情绪底层的自我,才可以好好告诉伴侣,助他明白自己。当大家都冷静省思完毕,准备好了就可重开沟通之门,收起指责,坦诚表达内在的我,便有机会重新连结,给予对方适切的回应。

 

除了躬身自省,也要细查互动情况,追踪大家怎样彼此牵动。回顾冲突是怎样发展的,谁人先说话?对方怎回应?没反应其实也是一种回应,叫撤退,情感上比较抽离。留意每一个回应怎样影响对方?何时升温?双方都需要承认 : 自己的言行、反应会影响对方,这个互动我有份造成。

 

重提冲突的注意事项

 

1. 冲突重提不是要翻旧帐,而是要清理“呆坏帐”;不是法庭对垒争辩谁对谁错,是开拓沟通渠道,让彼此能更深入明白对方。有了既定的方向,就可以轮流表达已整理的感受和想法。对于事情的发展及互动的情况,双方的版本可能有出入,因为记忆可能有错漏,最重要不是重组事件,而是进入对方的主观世界――接收到什么、有何想法与感受、对事件的理解等。

 

2. 各自表述当时的感受是重要的一环,用“部分的我”来表达负面的信息可减低威胁感,也更准确表达了那只代表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并非全部负面,要承认自己的脆弱或缺点也比较容易。例如:美君对常沉默不语的丈夫说:“当你十问九唔应时,部分的我很想加大刺激,逼你回应,你不能当我冇到。另一部分的我很难过,觉得自己已失去你的爱,你才会这样不理睬我。”

 

3. 看见及承认你会影响伴侣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否则你只会不断指责对方的不是,忽略自己的每一个反应都有可能影响关系失衡或拉对方掉进负面的互动循环中。在冲突中根本没有赢家,双方都陷入依附恐惧中,感到不安全、不被爱。若双方都承认自己的反应会令对方痛苦和害怕,自己有份造成现在的情况,而且自己的感受对伴侣极具影响力,就不易困于受害人的无助感中,反而更有改变的希望。

 

4. 下一步是探索对方的深层情绪。表层的情况较易接触,尤其愤怒,却内藏受伤的感觉。为了保护自我的脆弱部分,常以攻撃、指责、索求等行为对待伴侣,遂引发对方的依附恐惧和防卫行为。若接触到伴侣较柔和、脆弱的深层情绪,例如恐惧、羞耻、内疚、失望、孤单、不安全、受伤、悲伤、绝望等,往往攻击指责者态度会软化,而退缩者则会重新投入关系。下次当你和伴侣冲突时,不要只停留在表层情绪或理性争拗中,问问自己,对方的行为底层有什么深层情绪?若夫妇的感情基础良好,在冲突后较易探索对方的深层情绪,彼此的信任亦令对方敢于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相信伴侣会有正面的回应。可是关系恶劣或情感失联的夫妇就不容易接触深层情绪,因为示弱太危险了。这时他们需要寻求帮助,在与辅导员建立信任后渐渐接触及展露深层情绪,双方才得以建立新的情绪经验。在夫妇能承托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前,辅导员的明白与承托尤其重要。

 

5. 在上述冷静空间中接触自己的依附恐惧和深层情绪后,可与伴侣分享。好些负面的回应其实是因应依附恐惧而作出的反击,例如:太太感到丈夫对自己不满时,因害怕被否定、批评而反过来肆意批评丈夫的不足,提出是丈夫有问题。当你感到与伴侣的情感连线中断或微弱时,就是需要分享自己的深层情绪的时候。开放内心的确需要冒险,在亲密关系中,吊诡的是,拒绝冒险会令关系愈来愈疏离脆弱,能接触彼此的脆弱,反令人怒气消减,感情重新连线,不卡在某个气结点中。

 

6. 重提冲突事的最理想结果是双方明白冲突的深层意义、对方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并作出正面的回应。焦点是对话中投入感情,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而是明白对方的行为背后的情绪,例如:太太投诉丈夫不听自己的意见,只听其他人的意见,内心的感受是伤心不被重视和信任,怀疑自己在丈夫心中的位置。丈夫若明白太太介意什么,给予肯定和重视,认真聆听和回应太太的意见,即使不是言听计从,太太亦能接纳先生需要空间试行他的方法。

 

7. 在冲突的互动中,往往一方因焦虑不安而追逐伴侣,想逼对方作出回应,而另一方因受压或感到受伤而逃遁。请注意自己和伴侣常有的互动位置(例如追逐、逃遁、指责、辩护),并从自己及对方的主观出发,各自经验了什么?用心聆听与代入,可以促进了解,感受对方的感受,情感自然地连结了。

 

8.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冲突表面是双方的不同所致,底层却藏着深层情绪,与依附的需求与恐惧有关。若双方觉察并分享心中真正介怀什么、害怕什么、需要什么,而不是怒气冲冲地指责、对质,不少冲突都可以顺利化解。

 

通情达理化解冲突

除了上述明白梳理自己的感受、需要和夫妇的互动,也要处理实务解难和事理的层次,即是以客观、理性、平和的态度商讨如何解决分歧。首先澄清双方想法与做法有何异同,明白立场不同背后夫妇各自的需要、愿望和顾虑,然后共同建构一个照顾双方需要、愿望和顾虑的方案。通常梳理情绪后心境较平和,梳理互动后双方站在同一阵线,将冲突外化,对事不对人,不被盲动牵引而僵持角力,那么要寻求共识就顺利得多了。

 

小练习:

 

1. 先讨论大家在争执时叫停的方法,用什么说话或手势?然后讨论怎样安排冷静后重提冲突事件,怎样让对方知道已准备好沟通?

 

2. 夫妇一起选择一件不太严重的冲突事件,各自整理自己的感受、需要、顾虑、愿望与关注点,再勾划互动情况,自己的言行怎样影响对方?对方怎样刺激自己的情感伤口?自己的情绪受对方什么言行影响?像剧本一样有神情对白动作,重组当时事发的情况。

 

3. 了解对方的深层情绪,及表达自己的深层情绪。过程必须投入情感,关怀而非判断或指责对方。

 

4. 以平等、尊重、柔和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深层情绪、依附需要和恐惧,尽量使关系回复安全感。

 

5. 当双方情感连结,站在同一阵线,便可以上述步骤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书籍:

1. 苏珊•强森博士着,刘淑琼译《抱紧我》台湾:张老师文化出版,2015年初版 12刷,第六章,页127-146。

 

2. 霍玉莲着《婚姻与家庭治疗》香港:突破出版社,2005年二版,页255-259。

返回
誠實的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分类 : 通讯专栏—童心同行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家长们一般都明白身教的重要,但有时亦会有意无意间在孩子面前说了一些“白色大话”.....

全文

上一期谈到孩子说谎的普遍原因,今期继续和大家探讨怎样处理小孩说谎的行为和培养诚实美德的一些方法。

 

以身作则

家长们一般都明白身教的重要,但有时亦会有意无意间在孩子面前说了一些“白色大话”(white lies),或没有履行跟孩子许下的承诺等。这些情况可能让孩子建立说谎也不是问题的印象。尤其是在幼儿面前,家长不要期望他们懂得分辨白色大话和严重谎话的分别。 若家长不慎讲了大话,或未能履行承诺,应该向孩子承认错失,作勇于承认错误的榜样。

 

家长亦不要用一些不尽不实的话来“凼”小朋友合作,例如告诉他们“打针是不会痛的”。家长若果经常在很容易说谎的情况下选择诚实,这对培养小孩的诚实美德会有着正面而深远的影响。

 

理解说谎背后的动机

发现孩子说谎时,切忌反应过度,应首先了解背后原因以给予适当的回应。若孩子对你说谎是想得到你的注意,不用告诉他你知道他在说谎,只需让他知道你没有相信他的说话但你一样那么爱他。害怕责备或惩罚是普遍的说谎动机。如果家长用更多的惩罚来回应孩子说谎的行为,可能会适得其反,孩子会更多用说谎来逃避惩罚。

 

若你知道孩子在说谎,应给予他一个承认错误的机会,例如:(平静地说)“我刚收到老师的来电,我希望你可以诚实告诉我你今天放学后去了哪里。”如果孩子能够承认错误,记得要立即赞赏他的诚实行为,并只对原本他想隐藏的错误行为给与适度的后果。

 

让孩子明白说谎怎样影响到身边的人,比给予惩罚有更正面的帮助。用《狼来了》等童话故事来教导幼童诚实的重要性和价值是有效和有趣的方法;对年纪较大的学童和青少年,“你今次讲嘅大话令我好伤心同失望”会比“你因为讲大话我要罚你一个星期唔准用手提电话”更有效鼓励孩子在未来有更诚实的行为。

 

青少年独立自主的需要

当父母对青少年子女有过度的限制和保护时,子女们可能为了保护他们的私隐和满足他们独立自主的需要而说谎。他们当然也会因为避免尴尬、顾及他人感受、或逃避不想做的功课和家务等原因而讲大话。若父母能够持着开放和有商有量的态度与青少年子女商讨日常的安排和规矩,让子女们知道说谎不是唯一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的途径,可鼓励他们多用诚实、合理的方式去争取他们的需要。

 

诚实这美德是需要时间培养的。孩子每次有说谎的行为都是家长教导和培养这良好品格的好机会。只要好好把握,用爱心、耐性、正面的方式回应说谎的行为,孩子学懂诚实,指日可待。

返回
『尋』溺 - 認識沉溺行為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本文提出沉溺行为问题的定义和特征,并指出在帮助沉溺人士时要留意的地方,并有个案的详细分析。

全文

虚构例子

May,40多岁,家庭主妇,在过去两年,她在澳门赌场不但输光了二十多万元积蓄,还欠下财务公司二十多万元,但她好像没有意思停止她的赌博行为,丈夫在发现她的债项及赌瘾后,要求她接受戒赌治疗。

 

什么是沉溺?

从以上的个案,明显可看到May的赌博行为已去到失控、沉溺的地步。但笔者在几年前于大专院校教授一科“如何面对沉溺行为”时,有学生半开玩笑问下列各项是否也可算为沉溺行为:饮奶茶、饮咖啡、吃饭?运动、购物?工作、读书?谈恋爱、交朋友?用手机、电脑?返教会、祈祷、读经、事奉?笔者当时的答案是这视乎去到什么地步。到底沉溺行为有没有一些客观的定义呢?让我们在下面详细讨论。

 

沉溺行为的分类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与物质相关”及“与活动相关”的沉溺行为。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与物质相关”的沉溺行为包括:烟;酒;咖啡因(例如咖啡及奶茶等);大麻;迷幻药(Hallucinogens;例如摇头丸及俗称K仔的氯胺酮等);吸入剂(Inhalants;例如天拿水、电油、打火机燃料和强力胶水等);鸦片类(Opioids;例如海洛英);镇静剂(Sedatives)、安眠药(Hypnotics)及抗焦虑药(Anxiolytics);兴奋剂(Stimulants;例如可卡因及安非他命等)。

 

当然,以上提及的物质,有些是我们日常很容易接触到及合法的,例如烟、酒及咖啡,是否属于沉溺则要视乎以下提及3C的程度及沉溺的特征。至于镇静剂、安眠药及抗焦虑药,这些都是医生处方的药物,是“毒”是“药”就要看我们是否跟从医生的指示去服用来达到治疗效果,还是自己滥用。

 

而常见“与活动相关”的沉溺行为则包括病态赌博、上网及性沉溺等。

 

沉溺之定义

长久以来,沉溺行为被看为个人意志和道德上出现问题,但现代医学的发现已知道沉溺行为与脑部的运作有极大关系。根据美国沉溺医学协会的定义,沉溺行为是“一种原发(primary)和长期的疾病,当中涉及脑部中的奖赏系统(brain reward system)、动机、记忆和相关回路(circuitry)的系统。这些回路中的功能障碍导致身体、心理、社交和灵性方面出现问题或病征,这反映在当事人病态追求沉溺行为所带来的快感或舒缓不适上”(American Society of Addiction Medicine, 2011)。

 

根据这个定义,沉溺行为已被视为一种长期疾病,需要治疗,而不应被歧视或谴责其道德或人格有问题。当然,这不代表当事人没有责任去面对其问题,而是希望我们可以用一个较乎合现代科学的角度,去寻找可行的方法去帮助他们。

 

另外,亦有专家指出,沉溺行为可以用下列三个C定义出来:

  1. Craving - 当事人对这行为有强烈的渴望。例如有些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喝酒。
  2. Loss of Control - 当事人对这行为已失去控制能力,不能自拔。例如有些青年人每天也会用超过十多小时在网络游戏上而不上学、不睡觉。
  3. Negative Consequences - 当事人的行为已为其带来以下问题:身体或精神健康、社交、婚姻或家庭关系、学业、工作或刑事责任等(Juergensen, 2014)。

沉溺之特征

有专家指出沉溺行为有一些共同特征,分述如下:

  1. 耐受性 - 当事人为了持续得到从沉溺行为带来的快感,其沉溺行为会愈来愈频密及严重。例如一个人起初只要喝一杯啤酒便有快感,慢慢要增加至二杯、三杯,甚至更浓烈的酒才有相应的快感。
  2. 断瘾征状 - 当事人在停止其沉溺行为时或之后,会出现一些断瘾征状,例如海洛英(俗称白粉)断瘾时可以有下列征状:打哈欠、流眼泪、出汗、瞳孔散大、鸡皮疙瘩、异常怕冷、厌食、噁心、呕吐、腹痛、腹泻、焦虑、心烦意乱或及脾气暴躁等。而“与物质相关”的沉溺行为断瘾征状通常会比“与活动相关”的沉溺行为强烈及频密。
  3. 自欺欺人 - 当事人会否认或轻看沉溺问题的严重性。例如当事人已发现肝脏出现问题,仍继续喝酒,漠视医生和家人的劝告,还认为自己可以随时不喝就不喝。
  4. 失去自信 - 当事人虽然多次想戒掉或控制沉溺行为,但因为已深陷在其网罗,不能自拔,慢慢对自己能脱离沉溺行为的信心已失去,自觉无用。常见的例子是不少吸食海洛英的人士已不再相信自己能戒掉毒瘾,直至死亡为止。
  5. 注意力的扭曲 - 当事人会将过多或不必要的注意力放在其沉溺行为上。例如一些性沉溺男士在街上只会看到女性及她们的身体并作出打量,好像狮子老虎看到猎物一般,而忽略了街上其他的人事物(May, 2007)。

 

了解沉溺人士身处阶段

“改变轮”是一个有关行为改变的模式,圆圈意味着当事人会由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在取得稳定改变之前,可能在轨道上绕圈。此模式提醒我们要先了解沉溺人士现正身处哪一个阶段,然后按所处的阶段来提供适切的帮助(Miller & Rollnick, 1991)。假如当事人仍然在“无意图期”则很难勉强其去求助,相反,如当事人已在“预备期”则其改变的动力会较强,鼓励他们去求助会事半功倍。

 

階段

案主狀況

無意圖期

否認或未察覺沉溺行為的後果。

沉思期

開始對沉溺行為有醒覺,內心出現矛盾掙扎。

預備

嘗試計算停止沉溺行為與維持現狀的得失,認同可以改變。

行動期

已決定改變並有行動。

能持續改變。

復發期

可在任何階段出現,又或改變未能持續下去,可能會有少許退步及鬆懈而再有沉溺行為。

如何帮助沉溺人士

  1. 个人求助的意愿:正如以上「改变轮」提及,这是首要条件。笔者过去帮助有沉溺行为问题人士时,假如他/她本人不愿意求助,无论别人怎样苦苦哀求或威迫利诱,往往也不一定可以帮到当事人。
  2. 外力的支持:戒掉沉溺行为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家人和亲友等的支持及守望。有宗教信仰人士,例如基督徒,他们可在信仰上支取力量去戒除沉溺行为,不少福音戒毒机构及无名者戒酒会(Alcohol Anonymous)小组都已证明其成效。
  3. 医疗的帮助:在戒掉沉溺行为的过程中,医生可能会处方药物减轻一些断瘾征状或不适。最常见的戒「白粉」方法是服用美沙酮,而一些有严重酒瘾人士在初期戒酒阶段需要入院接受排毒的治疗(Alcohol Detoxification Process),以免有生命危险。
  4. 专业辅导:专业的心理治疗可促进当事人改变的动力,由「改变轮」的一个阶段去到下一个阶段,常用的有动机式访谈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另外,心理治疗师亦会按当事人的需要和情况运用减少伤害(Harm Reduction)或完全禁绝(Total Abstinence)的进路。至于改善沉溺行为的心理治疗法则有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及复发预防(Relapse Prevention)。除了单对单的心理治疗,亦会按当事人的需要提供适切的帮助,包括家庭及婚姻治疗、小组治疗或院社治疗等。
  5. 其他帮助:一些当事人的特别需要,例如病态赌徒因债务问题需要咨询债务重整的意见,甚或法律意见等。

 

虚构例子分析及治疗进程

 

在临床心理学家细问之下,May说出了她沉溺行为的整个故事及背后的苦衷。

 

May与丈夫结婚20年,女儿15岁。May性格较内向,不喜欢社交,亦没有什么兴趣,作为家庭主妇,她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丈夫和女儿身上,家庭便是她的一切。三年前,她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丈夫有婚外情,再三追问,丈夫终于承认并答应会尽快与第三者分手,可是,丈夫其后跟第三者的关系却一直纠缠不清。May感到非常难受,经常以泪洗面,但又哭诉无门,只好抑压自己的情绪,尽力维系这个家,盼望女儿早点长大成人,能带给她一点安慰。可是现实令她非常失望,女儿在青春期极度反叛,对May感到很厌烦,很少与她沟通,不把她放在眼内,不时还会骂她。而May亦开始晚上不想与丈夫同床而独自睡在厅中,但经常不能入睡,之后到相熟的药房买安眠药服用。

 

女儿的叛逆使May更加困扰,感到在家中喘不过气来,很想逃避家人及家庭的一切责任,奈何自己没有知己,也没有什么兴趣可消磨时间,每天只是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有一天,她感到心情异常纳闷,内心产生很强烈的冲动想逃离现况,于是独个儿到澳门散心。在澳门看到漂亮新颖的赌场后,May随意进到一间,立刻感到四周满是欢乐的气氛,有种快乐和亲切的感觉。但May本身不懂赌博,她在赌场中只到角子老虎机前投币,随意拉动手杆,定睛看着卷轴逐一慢慢停下来,好像能带给她一点希望,偶然中了奖,听到钱币掉下来的声音,使她感到快慰。

 

自此,May经常往返赌场,希望寻找那种快乐和亲切的感觉。除了角子老虎机,她开始赌大小、轮盘和百家乐。她与职员和其他赌客彼此有讲有笑,互相谈论赌博经验,甚至日常生活的话题,无所不谈。她感到在这里就像与家人亲友共聚一般,令她烦恼尽消。May愈来愈沉迷赌博,差不多一两天便往赌场一次,否则会感到不安和苦闷。在过去两年,她不但输光了二十多万元积蓄,还欠下财务公司二十多万元。其实May每次赌博都不太在意输赢,钱对她来说好像没什么意义,她只是希望填满自己的空虚感觉,短暂忘记家庭的困扰。这亦令她想到小时候家里经常有兄弟姐妹在家,不愁寂寞,过时过节很多亲戚会来她家打麻雀、排九和玩啤牌等,不胜热闹。可憾的是,自她婚后,不少家人和亲戚已移民或离世,又或是各自忙碌于家庭、孩子和工作,而她亦不愿向他们透露丈夫的婚外情,因这令她丢脸。而她的丈夫,最终发现她的债项及赌瘾,要求她接受戒赌治疗,但May觉得丈夫才需要辅导,解决婚外情问题。

 

在明白了May赌博问题的来龙去脉后,临床心理学家除了帮助她面对赌博及债项问题外,亦帮助她明白引致赌博背后的渴想及问题的形成――过去她长期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而不与其他人建立关系,丈夫的婚外情粉碎了她的“美满家庭梦”,丈夫与第三者的拖拉令她失望及愤怒,形成失眠及情绪困扰,起初靠药物“自疗”。而May因对婚姻失望而把过多的期望放在女儿身上,可是女儿的反叛令她失去了最后为家庭付出的原因。她婚后因着种种原因与原生家庭疏离,形成很大的孤单感。在一次不经意的情况下去到赌场,令她再一次感到开心及好像与家人亲友有联系的感觉,此时她已不再计较输赢,形成赌瘾。他们整个家庭接受了一段时间的辅导,明白到各人也需要作出改变,而May的沉溺行为也停止了,家人关系亦得到改善。

 

总结

文章开头虚构例子的描述,往往也是我们了解有关沉溺人士的资料,只知道表面的问题而集中关注在停止沉溺行为问题上,常见例子是不少家长只希望子女不再打机,而没有兴趣了解子女打机背后的成因。当然,我这样说不是沉溺行为问题本身不用面对,而是要治标也要治本。深愿透过这篇文章能令读者对沉溺行为有多一点认识,亦能减少对沉溺人士的歧视或谴责,并在帮助他们时能了解其身处的阶段,对症下药。

 

參考資料: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Rev.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American Society of Addiction Medicine. (2011). Definition of Addic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asam.org/for-the-public/definition-of-addiction.
  • Juergensen, C. (2014). The 3 C's: Craving, Loss of Control, and Negative Consequenc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themeadows.com/blog/item/466-the-3-c-s-craving-loss-of-control-and-negative-consequences.
  • May, G. G. (2007). Addiction and Grace: Love and Spirituality in the Healing of Addictions. San Francisco, CA: Harper.
  • Miller, R.M. & Rollnick, S. (1991).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 Preparing People to Change Addictive Behavior. NY: Guilford Press.
  •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返回
梳理『自我批評』的良方 -『自我關懷』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6期通讯(2017年12月)
日期 : 2017-12-31

关怀自己,就像关怀别人一样,以善意、不批判的态度去觉察及明白别人所面对的困局及难处,有颗渴望能帮助对方减轻苦况的心。

全文

瞬間看心理 - 檢視放大圖可先Click圖片,再右Click「在新分頁中開啟圖片」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