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14期通讯(2013年7月)

本期内容:

  • 身心社灵  整合治疗
  • 心理治疗第三波
  • 病悉感与盼望
  • 辅导员的一天
  • 退修会中的反思 - 精神健康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 整合治疗与教牧关顾的反思

下载通讯PDF档
心理治疗第三波 - 浅谈「接纳及承诺治疗」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李咏茜博士
第14期通讯(2013年7月)
日期 : 2013-07-31

以实证为本的心理治疗趋势,于过去十多二十年间进入第三代或所谓第三波 (3rd wave) , 强调跨越诊断类别 (transdiagnostic) 的整合性治疗模式 (unified approach)。

全文

引言

 

以实证为本的心理治疗趋势,于过去十多二十年间进入第三代或所谓第三波 (3rd wave) , 强调跨越诊断类别 (transdiagnostic) 的整合性治疗模式 (unified approach)。被纳入第三波的疗法包括:接纳及承诺治疗(Acceptance & Commitment Therapy, ACT)、 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ural Therapy, DBT)、 静观认知治疗(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整合疗谱 (Unified Protocol)、基模治疗(Schema Therapy)及上认知治疗(Metacognitive Therapy)等。它们的焦点各有不同,但共通点是提倡一些关注全人的概念,例如:灵性与核心价值的重要性、对情感经验的接纳、上认知 (metacognition) 的角色、活在当下,以至了解及寻回真我等。

 

何谓第一、二波?

行为理论及疗法, 被称为心理治疗的第一波, 皆因它是把心理治疗建基于科学及人文科学实验数据的始祖。 后来居上的认知疗法, 强调如何改变大脑在处理数据或思想模式上的谬误,被视作第二波。尽管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已获得无数研究及临床经验支持, 可是仍有好些患者觉得这些疗法不奏效, 又或者疗效不够长久; 于是心理学者及治疗师便致力继续把疗法改善, 加入新的研究发现, 务求找出种种窒碍心理健康的基础因素,好对症下药。正如ACT的始创人Steven Hayes, 认为单靠引导情绪病患者作出理性的思考与行动, 不一定见效, 因为背后有好些因素维持着他们的「不理性」。

 

接纳及承诺治疗(ACT

以下是对「接纳及承诺治疗」(ACT)的简介,好让读者看看它跟传统认知行为治疗的异同。

 

ACT提出六大窒碍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对策:

 

 

毛病

 

对策

 

逃避情感经验

 

愿意接纳并体验人生经验

 

认知混融(cognitive fusion)

 

认知辨离(cognitive defusion)

 

专注在过去或将来

 

活在当下

 

以经验中的思想感受来定义自我

 

我是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经验者

 

不知自己重视甚么

   
 

随意、冲动、情感主导的行动 (或不行动)

 

承诺逐步进行价值导向的行动

 

  1. 逃避情感经验 → 愿意接纳并体验人生经验

 

情感是全人的一部分 ── 惊慌使我们更敏捷地应付危险, 哀伤或焦虑提醒我们所失去 (或可能失去) 的东西对我们的重要性, 因而珍惜我们所拥有的, 并聚焦去解决困难,改善生活。但研究发现很多人会害怕及抗拒哀伤、焦虑及愤怒等负面情绪,为了逃避经历这些情绪而不去做他们原来想做的事,过他们希望过的生活。例如一个喜欢有朋友为伴的人,为了逃避(想象中的)批评所带来的焦虑与伤感,便索性不参与社交活动;或一个渴望得到真爱的人,为了逃避在正常关系中出现磨擦而带来的伤害与空虚,选择投入短暂而无承诺的关系或一夜情、婚外情等,最终还是得不到真爱。

   

ACT认为苦难(suffering)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无可避免的;痛苦(pain)是苦难的必然后果,然而痛苦的程度却受到很多主观因素影响,例如:把焦点放在痛苦 (或伤感、焦虑等负面感觉) 上,常常想着不要它,只会感觉更痛苦;愈害怕及抗拒痛苦,它便好像更大更凶;因逃避痛苦而不去做想做的事,生活变得无聊无意义,人生因而更痛苦( “Pain of Absence”)。ACT提倡接纳各种负面情绪为人生正常经验的一部分,不因害怕、逃避而让这些痛苦坐大,令人生偏离了价值取向。勇于扩阔体验,才能培养出更高的应对能力。

 

读者可能会想:「这些负面情绪的确不好受,怎可乐意『拥抱』它呢?」且看ACT提供的「贴士」........

 

  1. 认知混融 → 认知辨离

 

 过去的经验,无论是亲身经验、观察别人的经验、或被教导而相信的经验,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各种关联系统,把相关的情况、感受、思想、自我评价等连成一体,当遇上诱因(trigger),便会一涌而出。例如:若有人小时候常被骂「污糟」,或经历「沙士」时期十分担忧,便可能在现时一般生活中也好端端的想起「这很污糟」,同时感受到(当年的)紧张焦虑,但这「只是一个思想」及其联系上了的感受,并非眼前的现实;若被焦虑情绪夺去注意,继而进行逃避焦虑大行动,便堕入强迫症的圈套了。

 

再举一例:很多长期抑郁症患者,常常想起「人生只有痛苦」,或「没人了解我」,这些都「只是一个思想」,多半在某个时空曾经发生过,但不一定是眼前现实;若患者把这些思想看为真理,继而陷入关联的痛苦情绪中,再因逃避痛苦情绪而不去做有价值的事,他的人生便真的「只有」痛苦了。

 

ACT有好些练习,帮助情绪病患者分辨「这只是一个跳出来的思想」、「这只是一个回忆」,及其关联的感受或影像,并非眼前现实;同时要贯彻上述乐意体验的原则,不去压抑或逃避思想及感受。实验证明,辨清思想与现实,加上不逃避或压抑,那想法的「可信性」会逐渐降低,而关联的情绪困扰也会随之而淡化,主观的痛苦感觉自会减轻。

 

  1. 专注在过去或将来 → 活在当下

 

有见好些情绪病患者的主观世界总是专注在过去 (例如过往的创伤或打击) 或将来 (例如可能发生的问题), 以致现实生活上「人在心不在」,好像行尸走肉般过活,ACT提倡活在当下, 建议患者以一种非批判性的心态去接触眼前生活上的种种, 从而培养出更有弹性的适应能力, 以达成与核心价值相符的行动。「静观」是处理这个环节的主要技巧之一。

 

  1. 以经验中的思想感受来定义自我 → 我是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经验者

  

当一个人过分认同他的「情绪病患者」身份, 与身份不符的事情 (例如开心地享受一顿美食) 可能会变成匪夷所思;若别人建议他去做一些有建设性或快乐的事, 他会很快拒绝, 认为「冇用」、「冇可能」、「不想做」、「做了也不会开心」等。ACT 建议患者不要以一些思想感觉来定义 (define) 及规范自己, 反要察看 (notice) 及容许自己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经验。经验和感觉会变, 但经验者的身份却是稳定的。这可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 让人放心去接触负面事情及情绪,因这些经验都只是短暂的。ACT 会运用静观及角色扮演等技巧,帮助患者掌握这个察验者身份(the “Noticing Self”)。

 

  1. 不知自己重视甚么 → 清楚知道(或发掘)自己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缺乏清晰的核心价值, 便很容易被恐惧、内疚或无意识的服从主宰行动。ACT有一句名言: 「价值是要每分每秒活出来的」(Values are lived out moment to moment) , 而不是抽象、遥不可及的。例如: 某人若重视家庭, 总有无数的大小方法可于日常生活中对家人好一点, 小如一个微笑、一声招呼, 已是在实践自己所看重的价值。所以不在乎你「想不想」做, 而是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行事和生活。ACT 会利用各种体验性的练习, 跟患者探讨他们的核心价值,继而设计一系列价值导向的行动计划。

 

  1. 随意、冲动、情感主导的行动(或不行动) → 承诺逐步进行价值导向的行动

 

近年的心理学研究,屡次发现逃避倾向的破坏性。ACT 疗程中会不断鼓励患者逐步改变有毛病的行为, 使行动更吻合他们的价值定位;这部分与传统的行为治疗很相似, 一般的行为改造法、面对及暴露疗法等, 皆会如常被采用。

 

在ACT 的概念中, 治疗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心理弹性, 使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生经验时, 仍能灵活地改变行为模式, 让生活与核心价值得以贯彻始终。

 

结语

ACT 曾惹来不少批评, 有人认为它只是新瓶旧酒, 或太哲学化、理论化。诚然, ACT 的一些概念, 例如认知混融问题, 是属于上认知的研究范畴, 早已被应用在强迫症的标准化治疗中; 「活在当下」也不是甚么新猷, 静观练习早已获得功能磁力共震(fMRI) 数据证实能改变大脑思维及感觉;行为治疗的效用就更是已知的事实; 但有好些临床研究证明ACT对于抑郁症、强迫症、滥药等问题颇有疗效12。其实ACT从没宣示自己是一套与别不同的疗法, 它只是整合了近年在临床心理和脑功能心理研究的一些结果, 并提倡以核心价值为轴心, 把这些研究发现结合起来;如此看来, ACT 也不失为一个更具全人观念及整合新的研究结果之诚意尝试。

 

参考书籍:

  1. Hayes, S.C., Pistorello, J., & Levin, M.E. (2012).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s a Unified Model of Behavior Change.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40(7), 976-1002.
  2. Hayes, S.C., Luoma, J.B., Bond, F.W., Masuda, A., & Lillis, J. (2006).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Model, processes and outcomes.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44, 1-25.
返回
病悉感与盼望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赖子健医生
第14期通讯(2013年7月)
日期 : 2013-07-31

在精神病理学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称为“Insight”,中文译作「病悉感」,亦可译作「自知力」或「内省力」。

全文

简单来说,病悉感是指一个病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病态变化的认知程度。通常较严重的病 (如思觉失调或精神分裂症) ,病者一般病悉感较低,不接受自己有问题,亦较常抗拒治疗。但这并非必然的现象,有部份严重精神病患者,仍会听取别人的劝解和自愿接受治疗。

 

病悉感也并非有或完全没有 ,而是有不同程度。在作临床评估时,医疗或心理人员可用不同的问题,将病悉感的程度,作以下的区分:

 

1. 病者有否觉察到其他人所发现在他/她行为和其他方面所出现的改变?

 

2. 如果有的话,他/她是否认同这些现象/改变是不正常的?

 

3. 如果是不正常的话,他/她是否认同这些现象/改变是由精神上的疾患引致的?

 

4. 如果是的话,他/她是否认为自己需要接受治疗?

 

医疗人员当然会尽力向当事人解释其病情,从而增加他/她的病悉感,并藉此劝导病者接受治疗。

 

不正确的病悉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病者被告知的主要是病情的严重性,及治疗和有关的副作用,而忽略了较正面的资料,那么病者所知道的,可能是自己得了一个很难康复的长期病患;人生的梦想破灭了,对人生、将来失去了盼望,很可能会经常自怜、自我形象低落,容易有抑郁情绪,或悲观、绝望的心境,甚至自杀念头。对有关精神病的种种报导,特别是媒体对精神病患者发生事故后的负面报导 (包括可能带有侮辱性的称呼),病者或会感到很沮丧和失望,对自己的康复也失去信心,也惧怕面对身边的人、邻居和街坊。

 

相反,如病悉感太低,病者会变得自我中心,不觉得有病,倾向放弃治疗,令病情转差,甚至复发。严重的有自杀倾向或其他危险行为;或「负性/阴性病征」(negative symptoms) (注1) 恶化,令自我照顾能力减弱,甚至出现自我放弃的境况。

 

亦有不少的情况,病者明白自己的病情,也知道要面对,但也有各种的恐惧,例如:吃药 (或长期吃药)、药物的副作用、理想破灭、失去幸福、一生一世被病缠扰、入院、失去自由、被家人遗弃、歧视、不公平待遇等。

 

那么,两者如何取得平衡,令病者有适当的病悉感,而又不致失去盼望,能以积极态度与病共存? 我认为我们可从康复的观念的再思入手。

 

康复的定义

病者和家属经常问,如何界定「康复」(recovery)?(注2) 我不能给予一个简单又普遍认可的答案,但读者可参考以下不同的角度。

 

1. 病征的康复:指身体机能、情绪(如抑郁、焦虑、兴奋)、正性/阳性征状(例如幻觉、妄想、思想紊乱)等病征的减退或消失。

 

2. 功能的康复:指身体机能、思维能力、起居作息及自我照顾能力、工作技能等的恢复,即负性/阴性征状都大致减少了。

 

3. 个人心理层面的康复:虽然病征可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去控制,各种生活或工作技能可以学习,但病者终归仍需认识本身患了甚么病:包括病征、可能的成因、治疗方法(包括效力及副作用)、预后(包括复发机会)、生活配合、预防复发的方法等等。除了认知层面,病者也要处理个人的自我形象、自我接纳等问题,这比只在理性上认识一个疾病可能更困难。

 

4. 生活、社会角色上的康复:这不单指生活技巧、工作技能上的恢复,而是指一个人在其家庭、社群,以至整个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除了在心理上对病患的适应,也可能涉及更深层的的困扰。例如,病者会问:「为甚么会发生在我身上?」「为甚么命运如此作弄?」「人生的意义是甚么?」这不单是医学、认知或心理的问题,也是心灵上(spiritual) 的问题。

 

所以,面对一个慢性精神病的康复,我们应有一个更广阔和长远的目标:就是

病者「须将生命的计划及抱负调整,以至形成一个生活与疾病共融的新人生观」, 包括了:
 

  • 接受那病带来的障碍;
  • 梦想及抱负的调整、修改;
  • 将那病融入实际的生活中;
  • 有准备面对偶然的挫折及失败;
  • 明白复康的道路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务求达至最佳的康复 (recovery),最大的小区融合 (community integration),和最高的生活质素 (quality of life) ,包括了衣、食、住、工作、社交、娱乐、两性交往等。

 

治疗方法及复康服务要与时并进

首先,使用有效及正面的治疗进路是最基本的。这包括了:药物治疗 (控制病征、预防复发) 和心理及行为治疗 (心理教育和辅导、处理情绪困扰及负面思想、改善行为问题/社交技巧,以至认识复发的早期征兆)。

 

在复康 (Rehabilitation) 服务方面,由于病者的需要因人而异,服务要个人化,在最大程度上容许服务使用者参与,并考虑其喜好及价值观。服务也要尽量正常化 (normalized), 即看来不是特别为能力低的人士而设或有其他标签成分,以及建基于小区 (community-based),即不是设于远离民居、交通不便的隐蔽设施。评估及作复康服务的配对时,亦应着眼于康复者的强项而非弱点

 

此外,服务要全面而综合,并且是持续的、易于使用的及协调的。职业治疗 /训练,要着重工作上的技能训练及支持,但要避免沉闷、单调、重复及无意义的训练程序。(近年「社会企业」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 若能与家人合作,建立伙伴关系,效果会更理想。

 

康复者在复康过程中的角色

有了上述以「全人」理念去建立的复康服务,康复者亦要作出配合,以发挥最大的功效。首先,要正确认识「康复」的理念(见上文),同时不要自我标签、放弃,要学习接受自己的病患。定时服药、与医生商讨病情、服药后的反应及副作用也很重要。亦要留意有关健康信息及医学上的新进展,以及在日新月异的都市化生活中可以自我增值的课程 (例如计算机课程)。参加病人自助组织,亦可加强互相交流和勉励。

 

较成功的康复者可作为榜样,透过大众媒介主动表现正常化的生活,从而在社会上建立正面的形象;甚至参与政治上的表达和医疗及复康政策的商讨及制定。作为「过来人」,康复者自己可以参与复康工作,服务其他病患者。而参与医疗或有关复康服务的研究工作,亦有助促进精神科及复康科的学术发展,长远而言有助改善治疗及复康服务的效果。

在患难困苦中,不少人会尝试寻求宗教上的帮助。若信仰有助病者得到安慰和建立正面的人生观,又不妨碍病者的治疗,我认为可鼓励循这方向探索,并支取情绪和精神上的力量面对困难。

 

结语

回顾过去二、三十年,精神科的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小区化、康复者的权益、生活质素和工作机会等,都有很大的进步;再加上治疗方法、药物和设施的改善,令康复过程更顺利。       

 

所以,在解释病情时,若能同时强调较正面的数据,例如治疗的成效,预防复发的方法,新药对治疗的帮助,和其他支持病者重回人生学习和成长的复康服务等,助病者/康复者将目光放在康复过程中的光明乐观一面,从而令病者心态上接纳自己,与病患共存共融。这人生观的改变能使病者/康复者对将来更有目标和盼望。到时再想到「苦难病患为甚么会发生在我身上」,便能有信心回应:「那又如何?我仍能活得精彩和有意义!」

 

 

注(1): 「负性/阴性病征」(negative symptoms),是精神分裂症中,除了幻觉、妄想等「正性/阳性病征」(positive symptoms) 外的常见的现象,包括:情感冷漠、语言贫乏、缺乏动机或兴趣、社交退缩、难以和其他人建立持久及有感情的关系等。

 

注(2): 由于「康复」和「复康」二词在使用及含义上容易混淆,在本文里笔者用「康复」代表痊愈 (recovery) ;而「复康」,则指更阔层面的 "Rehabilitation"。而「病者」和「康复者」二词,笔者亦不作区分,因二者代表了病者在不同阶段。

返回
辅导员的一天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谢翠瑩女士
第14期通讯(2013年7月)
日期 : 2013-07-31

早上,回到办公室,稍稍整理桌面的东西,看着同事为我预备好的档案,核对今天的预约,又是排得满满的一天!

全文

呷一口茶,聚精会神翻阅每个受导者上一节的面谈记录,回忆面谈的印象、过程,并其中的感觉。盖上档案,看看时钟,差不多是接见第一位受导者的时间,这是对方第一次求助,电话响起,是接待同事的声音,简短告诉我,受导者已经填妥有关文件。于是,站起来稍稍整理衣履,打开通往等候室的门,向受导者作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邀请对方进入辅导室……。

 

关系 ── 从困扰开始

 

这是一位教会传道人转介来的受导者,A进入辅导室后,不安地打量着房间,我先交待自己的座位,然后,邀请他随意选择座位,他犹豫了一会,拣了距离我最远的双人沙发坐下。我简略解释「辅导须知」,以后约谈的安排,以及我处理个案的方式等等;之后,我邀请A讲述其求助原因,并困扰的情况。A这样开始:「我是一位基督徒,我想找一位基督徒辅导员,传道人将你介绍给我,我以前没有见过辅导,也不知辅导是怎样的,所以,我在网页上阅读你的文章和个人履历,挣扎了差不多一个月,最后才决定来找你,我的困扰是……。」我专注地聆听他的困扰,澄清一些不清晰的地方,边听边简短地复述我听到的信息,并反映信息背后的感觉。当他讲完后,紧张地问了我一句:「我很辛苦,你可以帮助我吗?你会如何帮助我?」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受困的状态,我们一般都有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力、方法和资源,但有一天,当我们惯常使用的方法和资源都不奏效,而困扰又大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运作、情绪、精神健康、人际关系等范畴,便需要踏出求助的一步。

 

从以上A进入辅导室的神情、表现、行为、语气、说话等内容,辅导员大概可以感觉他的紧张与不安,是的,需要勇气才能踏出求助的一步,正如A所言:「我挣扎了差不多一个月,最后才决定来找你。」这的确不是容易的一步,所以,他来之前先做了一些功夫,好像了解辅导员的简单背景,请相熟的人士转介﹝教会传道人﹞。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需要了解受导者在求助起步时的感觉和困难,并给予明白、肯定和支持,《整合心理治疗》书中提及,在治疗开始的阶段,辅导员需要与受导者建立一个稳固的「治疗同盟」,「合作」是必要的条件,也隐含双方的伙伴关系,「伙伴」也说明受导者也需要主动参与。

 

此外,设定清晰的治疗架构也是重要的,这设定包含了实际的治疗环境及与其相关的事物,好像时间、地点、收费、保密等的一致,透过对架构的了解和掌握,让受导者可以安心地进入治疗的关系和历程中,一个强而稳固的治疗同盟和架构,影响着接下来的治疗进程。所以,当受导者询问他关注的问题时,一方面我会与对方探索其问题背后的感觉和需要,同时也会给予清晰的架构,让对方可以知道自己在做甚么、接着可能会怎样,以致可以安心地接受治疗。

 

我们坐在同样的椅子上 ── 我们也是人

 

送走了这位新受导者,坐下来沈淀了一会,写好这节的面谈笔记,不其然想到A的开场白:「我是一位基督徒,我想找一位基督徒辅导员,传道人将你介绍给我……」。

 

我是一位基督徒心理辅导员,成为了某些受导者寻求帮助时的考虑对象,也成为我与受导者在治疗关系上的共通点,到底我应该怎样看我跟受导者的会遇呢?不少学者及神学家在探讨人与他人的关系性时提出──「人是关系性的存有(relational being)。个人主义的人观,把人打了折扣。人并非首先是个人(individual),然后才建立关系。反之,人是共人性(co-humanity)的存有……人不是个独的自我。人之为人的实现,在乎往还的相交(reciprocity of fellowship),爱的感通(communion in love),以及人作为彼此守护的合一体(mutual keeper – unity in well-being)。因此人是与他人同在(with others)与成全他人(for others)的存有。」

 

如此看来,人基本上是关系性的存有(relational being),在治疗关系中,辅导员与受导者是两个真实人性的会遇(encounter)。辅导员以真诚恳挚的态度与受导者相待,透过治疗历程,并治疗关系上的互动、磨合、建立,让受导者亦慢慢放下自己的防卫,表露真实的人性。辅导员透过个人的素质(尊重、接纳、同感、关怀),并专业的训练和技巧,成为一个安全可靠的承载体(container),让受导者敢于向「他者」开放自己的心灵,从而越发认识自己,在这种相互往来的历程里,受导者慢慢从其困扰中走出来。

 

穿上你的鞋子 ── 我的框架、你的内容

 

下午见了今天第三个个案,B接受辅导好一段时间了,今天她在面谈的中段突然问我:「你明白我的困扰吗?」原来我响应她的叙述时,误会了她的意思,她感到有点不满,于是我实时跟她讨论当下的感受和经验,并重新澄清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掌握得不准确。

 

受导者对辅导员有期望是很自然的事,不少受导者期望辅导员可以不用他们讲,已可以准确掌握他们想讲或讲不出的事情,但无奈辅导员也是人,有其限制和不足之处,所以,要明白并准确地体会受导者的感受和经验,是不容易的事。欧文‧亚隆指出:「要从别人的窗户往外看,试着去看病人所看到的世界。」记得读辅导的时候,听过对同理心有类似的阐释:「我的经验是图画的框架,透过我曾经有过的经历,稍微体会受导者的感觉和遭遇,但受导者的自身经验却是画的内容,需要了解才能掌握得全面。」

 

进入受导者的世界,一方面感觉对方遭遇这些事时的感受,也要将内心世界的感觉和体会反映出来,让受导者经验被明白的过程,被明白的经验让人感到没有这么孤单,里面好像多了一点力量和空间去面对困难。对辅导员而言,每次的澄清和了解,也加强自己对受导者内在世界的明了,并与受导者进入更深层次的沟通和治疗里。

 

分离的矛盾 ── 鼓起勇气前行

 

好几个月前,C主动跟我讨论结案的安排,今天黄昏是她最后一次来见我。记得几节之前,她突然这样问我:「这个时候,我真的可以结束辅导吗?以后可以自己应付困难吗?」

 

A. Bateman在当代精神分析导论中指出,结案的过程与新的开始、戒断、哀悼、分离和成熟有关。受导者的心情会很矛盾,一方面想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想退回依赖的关系里,这时,辅导员要接纳受导者在这两者之中摆动,其实,辅导员本身也要面对治疗关系将要结束的复杂心情,因此,辅导员和受导者要一同接纳彼此经历已是「足够好」(good enough)的过程,而不必活在彼此赞美或互相指责中。

 

在这几个月中,一直与C面对结束治疗的反复状况,回顾过去几年,跟C一同经历这段治疗历程,对我而言,也是一段成长之旅,中间的高低起伏,实在是不容易的功课,今天看着她离开我的办公室,心情是有点复杂的。

 

是祝福、也是荣幸 ── 我也成长了

 

送C离开辅导室,赶快写完本节笔记,离开办公室已经很晚了,今天选择慢慢走一段路回家。一边散步、一边思想今天的个案,真是丰富的一天!回想过去这十年来处理过的个案,实在感到丰富和美妙!感谢上帝呼召我进入这个助人的行业,虽然其中出现过不少困难的情况,在处理受导者的同时,更要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和不足,但都一一渡过。这十年,是祝福、也是荣幸,因为自己跟受导者一样,经历不同的生命事件,并在这些人与人的关系互动中,体会真实人性相遇的珍贵和挣扎!真的意想不到,在成全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成全,事实上,我也成长了!

 

参考数据:

  • Anderson, Ray S. Christians Who Counsel. Grand Rapids, Michigan: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90.
  • Bateman, Anthony & Holmes, Jeremy. 《当代精神分析导论 ─ 理论与实务,林玉华、樊雪梅等译。台北:五南图书,民国90年。
  • McMinn, Mark R. & Campbell, Clark D. 《 整合心理治疗》,林德昀译。美国:麦种传道会,2007。
  • Yalom, Irvin D. 《生命的礼物 ─ 给心理治疗师的85则备忘录》,易之新等译。台北:心灵工坊,2002。
  • 郑顺佳着。《生命伦理研讨会文集》。从基督教人观看家庭教育 2009年「家庭友善政策初探」研讨会。香港:明光社,2009。
返回
退修会中的反思:精神健康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其他
第14期通讯(2013年7月)
日期 : 2013-07-31

在2013年诚信综合治疗中心的退修会中,特别邀请李思敬博士以「精神健康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为题,分享圣经的教导,挑战中心的同事、董事等反思在专业中的应用。本文摘录了部分李博士的分享,并邀请了几位同事及董事作出响应和分享。

全文

今年诚信综合治疗中心的退修会,特别邀请李思敬博士以「精神健康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为题,分享圣经的教导,挑战中心的同事、董事等反思在专业中的应用。本文摘录了部分李博士的分享,亦邀请了几位同事及董事作出响应、分享。

 

经文:申命记24:14-22

14困苦穷乏的雇工,无论是你的弟兄或是在你城里寄居的,你不可欺负他。15要当日给他工价,不可等到日落,因为他穷苦,把心放在工价上,恐怕他因你求告耶和华,罪便归你了。16不可因子杀父,也不可因父杀子;凡被杀的都为本身的罪。17你不可向寄居的和孤儿屈枉正直,也不可拿寡妇的衣裳作当头。18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 神从那里将你救赎,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19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 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20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21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22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李博士妙语如珠,以下是部分摘录,与读者共勉:

「上帝关心孤儿、寡妇、寄居者,但祂没有天降吗哪,祂透过富足的人去眷顾他们……」,

 

「信仰,不是关上门,在十字架面前,认罪悔改,过圣洁的生活。雅各布书说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是先讲照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然后才说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这是摩西的律法基本的教导,旧约如是,新约也如是。」

 

「耶和华你的神曾在埃及将你救赎,所以祂这样吩咐,我们这样行,是因为我们知恩,是因为我们对上帝回应,是因为我们属于耶稣基督。......今日我们没有葡萄园,没有橄榄园,但我们有财富,有收入,我们希望上帝可以在我们手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我们,不过,这样,留多少?...... 这段圣经的提醒,不是对着穷人,是对着我们一班专业人士,在芸芸众生中,也算是略有成就的香港人。上帝对我们讲甚么?」

 

康贵华医生

怀着感恩的心回馈社会

「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神从那里将你救赎,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

我们是蒙恩的一群,能够成为精神健康工作者是恩典,一切皆是领受的,没有可夸的地方。回想那些曾帮助我们生命成长、指导和装备我们成为助人者的导师,及一个个的学习机会,我们满心感恩。诚信综合治疗中心已成立十年,是时候再思考如何回馈社会。既是白白的领受,就应白白的施予,向偏远小区的人士,提供心理和精神科服务,这是一个回馈的契机。

 

不要向「钱」看,蚀底也无妨

「庄稼…一捆…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与你。橄榄树…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摘葡萄园的葡萄,所剩下的,不可再摘;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

 

在一个经济挂帅的社会,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以免不知不觉被同化,只会向「钱」看,却要学习勇于「蚀底」,才能有效地履行「精神健康工作者的社会责任」。神似乎在提醒我们,要离开已习惯的安舒区,将我们的服务延展至有更大需要的偏远地区和人群,无惧高风险的投资和挑战。我深深相信神必按祂的应许,更大的祝福我们的服务和所服侍的人。

 

 

陈玉麟医生

 

面对今日香港贫富悬殊、工人被欺压、贪污腐化、年青一代没有盼望及种种不公义之社会现象,很多巿民的身心灵饱受莫大的困扰,特别是某些资源缺乏的地区,情况更为严重。作为土生土长、从事精神健康工作的我可以怎样响应?

李思敬博士藉摩西律法的精神给予我很大的提醒。每天我忙于接见很多在精神心理上受困扰的人,往往只专注于个别受助者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对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李博士鼓励我们不要跟随现今世代总要「赚到尽」的心态,相反,在有能力的时候把一部分留给有需要的人。我相信这正是社会良知和责任的表现。圣经教导我们不一定要做甚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情,最少我们应把有余的分给邻近穷乏的人。

诚信综合治疗中心至今已经过了十个年头,感谢上帝的保守及各同事的努力,中心的服务总算上了轨道,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接受新的挑战。我们的专长是推动精神健康,趁着今天还有能力的时候,应好好学习圣经的教导来响应社会的需求,可以选择到较为偏远、资源缺乏的地区提供服务,我相信这就是作为精神健康工作者可以尽上的社会责任。

 

胡凤娟姑娘 (临床心理学家)

 

眷顾有需要的群体是一种社会责任,我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为何知易行难,有时我们会对别人的需要视若无睹、袖手旁观?

 

我想起社会心理学提到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若有人需要协助,唯一的在场人士多数都会施以援手,如果有其他旁观者,则较少人会采取行动。为甚么呢?当我们不确定发生了甚么事情时,为免尴尬,多数人会先看看别人的反应。别人漠不关心的态度往往影响了我们对事情的诠释,以为情况并不紧急,亦不需要协助。例如看见街上有小孩在哭泣,其他人只站着看,我们可能以为他在发脾气,父母躲起来罢了,自己不要多管闲事。此外,我们可能会想:「路上熙来攘往,如果小孩子真的有需要,总会有人协助他的。」正因为有其他旁观者,大家的责任就分摊了。人人都依赖他人采取行动,最终没有任何人提供协助。

 

圣经教导我们要眷顾他人,但多少时候我们会受这旁观者效应影响呢?无论在个人或机构的层面,让我们多留意别人的需要,有独立的判断,无论其他人士或机构是否采取行动,让我们也尽上自己的本分。帮助别人,是上帝的吩咐,也必有祂的祝福!

 

 

郭丽芳姑娘(心理辅导员)

 

摩西这段教导是对那些有田地,有橄榄园,有葡萄园,有财有势的人讲,他们是老板,有雇工,可以因寡妇欠债,用他们的衣服作赔偿。上帝对着这群体说话,再三表达──那些是你的财产,是你的收入──但当你收割时,留一些给寄居者、孤儿、寡妇,这样,耶和华你神必在你手里所办的「一切」事上赐福予你。

 

李博士指出:圣经没有讲「留多少,」留多少要看你信心有多少,你信上帝多点,就蚀多些……是蚀还是赚,现在不知道,所以是信心……这样做时,上帝是透过你,去帮助那些本来是没有帮助、絶望、无依无靠的人。」

 

回望过去的日子,多次经验别人留给我的「一捆」又「一捆」,心里感谢他们,通过他们留给我的,使我真实地经历祂是信实可靠的供应者,是细心眷顾我的天父。我也试过留「一捆」又「一捆」给有需要的人,好像自己少了,但经历一次又一次施予后被神祝福,祂的应许很实在。

 

李博士特别提到以下两句,是两小段的「副歌」,也是两句总结语:

24:18「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的神从那里将你救赎,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24:22「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

李博士指出两节经文都有「要记念你在埃及作过奴仆」和「所以我吩咐你这样行」,中间那句「耶和华你的神从那里将你救赎」第二次(22节)没有提,有三个可能的意思:

1)你做过奴仆,你会明白,若你被人欺负过,你就不应该这样对待你身边的人。

2)因为是救赎你的上帝吩咐你,你是祂救赎的,祂现在吩咐你这样做。

3)这是文学技巧,以上两点的意思同时存在。

 

这段经文的要旨是不要忘记亲身的经历,知恩而谦逊,知恩而懂怜恤。这提醒我需要突破我现在的安舒,来响应这位「在埃及救赎过我的上帝」。

 

 

谢翠莹姑娘(高级心理辅导员)

 

李博士的信息给我一些深思与反省;记得多年前在诗班献唱过一首诗歌──  People need the Lord,其中一段这样说:-

 

Everyday they pass me by, I can see it in their eye.    
Empty people filled with care, Headed who knows where?  

On they go through private pain, Living fear to fear.     
Laughter hides their silent cries, Only Jesus hears.    
People need the Lord, people need the Lord.      
At the end of broken dreams, He's the open door.   
People need the Lord, people need the Lord.      
When will we realize --people need the Lord?       

 

人们走过我身旁,他们眼中流露出;

心中空虚与愁烦,走向未知路。

人生路程极艰难,整日心恐惧,

欢笑掩饰心哭泣,耶稣能医治。

人们需要主,人们需要主,

当美梦破灭之时,祂为人开路。

人们需要主,人们需要主,

何时我们才知,人们需要主。

 

从教会的牧养,到宣教工场的体验,之后在家庭服务中心的小区工作,直到今天的心理辅导,这二十年来,接触过不少困苦、贫乏的心灵,需要比比皆是。身为一位精神健康工作者,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应该注意甚么呢?不论是讲道的信息,还是诗歌的内容,都再一次提醒我,要敏锐于身边的人的需要,透过上帝给我的一切,以感恩的心与那些跟我接触的人分享。

 

此外,当我们拥有富足生活的时候,要紧记这些东西都是上帝赐予的恩典,同时也要回想,我们是在为奴寄居的境况中,被上帝救赎过来,因此要以周到和体谅的态度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帮助别人的时候,要照顾对方的感受,让受助者在接纳和尊重下,得到所需要的供应。

返回
整合治疗与教牧关顾的反思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14期通讯(2013年7月)
日期 : 2013-07-31

我学习精神科的启蒙老师是黄世和医生。医学院毕业后两年,基督教联合医院是我服务的第一间医院,他是该医院精神科的主管,他有一些名句,到现在也常在我的脑海中。

全文

「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精神科医生,你要先照照镜,看你可以不可以。」当然,他指的不是样貌,而是要有自知之明:志向、兴趣、对人的了解、聆听的耐性等等,他没有明言,但我可以意会到。我相信我可以,一晃就做了三十年。

 

现时,我有机会时会跟一些后辈分享心得。其中,「整合(integration)是一个态度,是必须由治疗师自己去做的功夫」; 「你的人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决定了你的治疗取向」,‘Integration is based on integrity’。不知道有没有无意间用了别人的说法,或者是英雄所见略同。在心理治疗的范围,我提醒学员,我们要学的,不是一些技巧,而是怎样sharpen「自己」去聆听、了解、盛载和医治。内心的整合好像「内功」,要日子的积累。

 

治疗整合的另一角度,是团队的共同努力,互相补位,这也是整合的一种呈现。我的这位启蒙师傅,可以说是香港精神科小区治疗的先导者,他有另一句金句:「不是我不懂做(心理治疗),而是做不了这么多,由别人做他们专长的!」。他这样的整合观念,是多元协作(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在他领导之下,无论是心理学家、社工、职业治疗师、护士、阿婶、小区组织工作者,以至学校老师、教会工作者都有他们的位置。「协作」(collaboration),不是一件容易做得好的事,要有广阔的胸襟及对别人的一份尊重,所以,也很大程度上看我们的「内功」有多深厚了。

 

教会牧者在协助受心理及精神困扰的人方面有很独特的角色,(这只是笔者个人的观点,可能基于个人的信仰)也是我特别看重的一群。首先,他们往往是有需要者的第一接触点,教友对他们很信任,亦有经常的接触,如果他们对精神及情绪问题有更多了解,他们可以及早发现问题,也可以鼓励有需要的人及早求助。其次,我也多次听到一些病友告诉我他们返教会后开心了,积极了。教会给予一些人失落了的自我感、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也给予他们一个关系网络,可能是帮助的原因之一,但是,教会之中的人际关系也曾为好些病人带来不少困扰;这也是牧者不可不知的事实。

 

(请让我再三表明,这反思不是一个信仰的讨论,纯粹从个人经验谈起,不表示其他信仰或宗教不会产生相同的效果;信仰对人的影响是否也可能有超自然的因素等,也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以笔者个人经验而言,一般不会主动建议求助者去教会,以免影响治疗的中立性,但有意义的信仰探讨,如果由受助者提出,既是人生的一部分,在无所不能谈的辅导空间,就不会避讳。要花这么多篇幅申明立场,可能正反映话题的复杂性。)

 

此外,我认为牧养及辅导有共同的目标──让人成长。我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弟兄姊妹在自己教会开设辅导服务,也有十多年了。我们开始时的异象,是要在教会中建立辅导文化。我们重视的,不是见多少个案,帮助甚么人,而是希望在教会生活的朋友,更多重视沟通、真诚对话,重视面对问题、不逃避,也重视生命的成长。在刚过去的中心退修会中,听到李思敬博士的分享,其中他表达「辅导文化在神学院留下了很significant 的 impact,就是我们要建立怎样的人──会成长的人。」这也令我深深感动。我相信这辅导文化的建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的成果,而是源于所有师长的同心努力。

 

不过,个人成长这个目标未必是经常存在于每一位牧者的意识中。多年前,在某教会一个牧养辅导研讨会中,我问过牧者们一个问题:牧养的目标是甚么?这是一个集思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与会者很快讲出的是:他们能自己懂得读圣经,能有好的见证又懂得传福音,能够成熟地带领小组,懂得关心别人等等。这些都可能是牧者心目中的成长,但是,于我来说,具体的能力及表现并不是个人成长的核心。所以,牧养及辅导有其共通点,但也可能有竞争之处。

 

我常常希望能帮助牧者明白辅导的角度,但过程中我也更明白牧者的角度。两年前,我主领了一个牧养辅导研讨课程,有牧者告诉我牧者与教友的关系是十分多元的。他有时是父母亲、朋友,有时是教师、指导员、教练,有时是辅导者,有时是圣职人员。辅导员比较被动,要求受导者有求助的动机,但牧者很多时要主动追访;辅导员可以较为抽离,但牧者往往会像家人般紧张他的教友;受导者与辅导者的关系是个人的,但牧者往往认识他的家人和朋友,也同时关顾他们。与此同时,牧者却不一定愿意把个人成长「外判」给辅导员,因为他不知道该辅导员的信仰情况、因为他们是他的「羊」、因为辅导员常常谈私隐以至他们不知道「羊」的状况,很难合作等等。

 

明白了牧者的角度,令我更深感到或许不能要求牧者兼任辅导的角色。牧者与辅导员与他们的对象之间实在有着不同的关系,也因此会有不同的角色,需要协作来达成共同的目标,但是,牧者可以在牧关的角色上运用更多辅导观念。同时,辅导员与牧者也要彼此尊重、信任、沟通,我们明白成长需要空间,保障私隐是辅导成功必要的因素;而牧者也往往与教友有很重要的关系,他的主动关怀可以成为受导者非常重要的支持。

 

从整合治疗的角度看,每个人都有他的角色,协作是整合的重要一步。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