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防止青少年自杀,由正向心理出发 
  • 「畅谈心理学」: 一杯凉水!够定唔够? - 关怀他人与自我照顾的平衡 
  • 「人‧全人」: 学童自杀现象带来的反思 
  • 「关系解碼」: 挽回婚姻关系所作的「尝试」 
  • 「心灵小天地」: 个体化过程﹙二﹚ 
  • 「玩出……新未来」: 结束—新的开始 
  • 「瞬间看心理」: 感恩:美化心灵DIY 

下载通讯PDF档
防止青少年自殺,由正向心理出發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08-31

自2015年9月新学期开始至2016年年头,短短几个月间,本港有逾20名大学生及中小学生自杀身故(BBC中文网, 2016)。单单今年3月,9天之内,已有6位学生轻生了,情况不能不引起社会严重关注。

全文

自2015年9月新学期开始至2016年年头,短短几个月间,本港有逾20名大学生及中小学生自杀身故(BBC中文网, 2016)。单单今年3月,9天之内,已有6位学生轻生了,情况不能不引起社会严重关注。

 

大多舆论归因学业压力太沉重所致,并引伸到与政府的教育政策攸关。固然学业压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青少年现时所面对的挑战是众多和复杂的。在青春期阶段,他们既要面对生理、心理、环境不同的变化,又要不断应对各样压力,诸如学业、前途、信息科技发达、家庭问题、自我形象问题、人际关系或感情问题等,会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严重的更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要解决青少年自杀问题,有必要对症下药,不失时地给予青少年关顾和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00)数据显示,抑郁症是自杀者最常见的诊断。自杀行为通常是许多负面困扰事件(如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交人际中多方面)交纒又累积的结果。例如:无法应付学业有之,失去亲密伴侣有之,又或精神问题、情绪病、自卑、内心矛盾与挣扎,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无法抵御心理负担而感到绝望等等,总而之一言难尽,又难以一概而论,更不用说是由单一原因引起了(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 2016; WHO, 2006)。

 

要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自杀,可以有不同介入点及方法。当青少年受情绪困扰,发觉有自杀念头出现时,除了可透过提供危机热线,使他求助有门,亦需要增加教育和培训学校教师、家长、朋辈、公众等去及早辨识情绪病及自杀征兆,以便提供初步介入及给予实际帮助和情绪支持,并及时转介予专业人士(如社工、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等)。传媒亦应自律,减低新闻报导引致模仿相类自杀行为(copy-cat suicides)的风险(APA, 2016; WHO, 2006)。

 

正所谓杜绝于微,要防止青少年自杀,最重要是要加强学生面对困难、逆境的能力及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其中一个方向可从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开始。本文将从两方面 ─ 普及预防(universal prevention)及针对性预防(indicated prevention)(Nordentoft, 2011)作简略的分享。

 

正向心理学

正向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心理学中的一个较新分支,由著名美国心理学家 Martin Seligman 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时提倡。传统心理学焦点放于理解及如何解决或减少心理问题和痛苦;正向心理学则主张要更全面、平衡地了解人的心理状况,除了解决问题,也应着重人正面、积极的方面。正向心理学透过科学化实证去研究甚么是能够达致丰盛人生及小区的个人性格长处和品格、正面情绪、思想和行为的因素(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 2016a)。整合研究分析(meta-analyses)显示,正向心理介入(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PPI)– 培养正向情绪、思想和行为的方法,可提升幸福感(well-being)及减少抑郁情绪(Bolier et al., 2013; Sin & Lyubomirsky, 2009)。

 

普及预防(universal prevention)

普及预防以整个群体为对象,以加强敎育、清除求助的障碍,增加社交支持,增强应付逆境的能力等为主要工作(Nordentoft,2011)。

 

正向心理学可提升个人抗逆能力及幸福感,并减低情绪困扰。在正向心理学中,抗逆能力是指适应逆境的能力,像一个弹簧般,能从困局中反弹,并维持正常身心功能及日常生活(Russo et al., 2012)。每个人的抗逆能力,好比我们的肌肉,是需要不断锻练的,抗逆力可透过学习不同心理技巧去增强,例如学习改变负面思想、建立有建设性的健康思想、正面解决问题及决策、减压、调节情绪、提升自信及社交能力(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 2016b)。

 

Seligman (2011)提倡要拥有持久的幸福感(well-being)或称丰盛(flourish)人生,需要培养及经验以下五大元素,简写为「PERMA」,包括:正面情绪 (Positive Emotion);全程投入(Engagement)生活;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工作、人与人关系、或透过不同团体如教会或人道工作组织等去服务别人而产生意义和目的(Meaning and Purpose);透过实践生活大大小小对自己重要、有意思的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 (Accomplishment)。

 

正面情绪(Positive Emotions)诸如快乐、感恩、平安、希望、满足等,能够扩阔注意能力、让人更容易从多角度去看待事物,有更多可能性,更有建设性的正面思想及行为,从而建立更多内在及外在资源去面对问题,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提升适应逆境的能力(Fredrickson, 1998, 2001)。至于如何培养正面情绪,那是可以透过各种形式的正向心理介入(PPI),例如:数算感恩事项、对所感谢的人表达感恩、学习乐观思想(乐观的人倾向视问题归因为与外在因素有关、是可变的、及只是基于特定情况的,而不是像悲观的人只归咎问题于自己、不变因素、及所有情况也是这样坏)、回顾及细尝美好事件所带来的体验(例如:回想过往去渡假或品尝美食的时候)、回想过往做到最好的自己(例如:尽力支持有需要的朋友、在工作表现出众、胜出比赛等)、想象未来做到最好的自己、自我恩慈(self-compassion)练习(例如:透过冥想去祝福自己)、透过订立明确可行的目标而增加希望感等等(Bolier et al., 2013)。

 

要能全情投入生活(Engagement),就要发挥性格长处,让所进行的活动(例如行山、游泳等运动、艺术创作等)的难度配合个人能力,从而能够体验全神贯注、非常集中几至忘我的状态 (flow)(Csikszentmihalyi, 1990; Seligman, 2011)。发挥性格长处是一个正向心理介入,它也可同时达到培养并提升其他四种元素。例如,参与一些有意义(Meaning and Purpose)的活动(例如义工),面对人事困难时,以「坚持」这优点去继续努力,并自律地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寻求不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并视之为成长学习的机会,并增进与有关人等的关系(Relationship),从而亦可得到成就感(Accomplishment);又或可透过社交能力去耐心聆听了解亲友的心事,从对方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不但能增进情谊,亦能从中帮助到别人,有意义(Meaning and Purpose)又有满足感(Positive Emotion)。

 

Peterson 及 Seligman (2004)提倡人有24项性格长处(character strengths),可归类为6项美德(virtues):

(1) 智能和知识:当中优点包括有创造力、好奇心、思想开放、热爱学习、视野;

(2) 勇气:包括有勇敢、坚持、正直、活力;

(3) 慈爱:爱、仁慈、社交智能;

(4) 自我超越:美与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感、灵性;

(5) 正义:公民意识、公正、领导能力;

(6) 自制:宽恕及怜悯、谦卑/谦逊、谨慎、自律。

 

不少海外有关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学校融合以上正向心理学原则及介入为主的普及预防于常规教学中,例如美国的Penn Resiliency Program (Brunwasser, Gillham, & Kim, 2009)及Strath Haven Program (Seligman et al., 2009),澳洲的Geelong Grammar School Model for Positive Education(Norrish, Williams, O’Connor, & Robinson, 2013),和一个以提升抗逆能力为基本的介入(resilience-based prevention-focused intervention)(Dray et al., 2014),可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及抗逆能力、减低抑郁和焦虑等等的精神健康问题(Waters,2011)。

 

针对性预防 (Indicated Prevention)

针对性预防,顾名思义,是针对特定高风险人士,尤其是已表现出自杀迹象的个别人士所进行的降低自杀风险防预性措施(Nordentoft,2011)。

 

现时给有自杀倾向人士的心理治疗,其目标介入点均以减少负面情绪及思想为主,例如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等;然而,减少负面情绪不一定代表能提升正面心理状态;提升正面心理状态仍然要靠正面心理学的帮助(Huffman et al., 2014; Wingate et al., 2007)。有成年人及青少年研究分别显示感恩、乐观感、希望感、倾向以正面态度面对问题、及其他正面状态与较低自杀倾向及绝望感有正相关(Chang et al., 2013; Heisel & Flett, 2004; Hirsh, Conner & Duberstein, 2007; Hirsch et al., 2006, 2007; Joiner et al., 2001; Kleiman et al., 2013a, 2013b; Li et al., 2012; Seidlitz et al., 2001)。

 

要留意的是正向心理学未必适用于已陷入于自杀边缘的人士,毫无疑问他当时已经处于极度负面状态,已没有空间去接受正面情绪的介入(Huffman et al., 2014; Wingate et al., 2007)。相反,最首要的还是去确保其人身安全,并启动危机处理机制。

 

Huffman 及其他研究人员(2014)初步发现正向心理学介入(PPI)可以是一个有效及创新的辅助工具去帮助因有自杀风险而住院的人士。这些介入方法重点在于培养或增强正面情绪和思想。他们的研究指出,以下的九种正向心理学方法在一并使用可以提升他们的乐观感和减低绝望感:

 

1. 写一封感恩信(gratitude letter)给一个想去传达感谢的人,可选择给对方与否;

 

2. 选择自己其中一个性格长处(character strength),并将之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然后记录如何应用及结果;

 

3. 在一日之内做三件好事(three acts of kindness),然后写下事件及结果;

 

4. 做三件愉快、有意义的事,包括一件自己去做的愉快事、一件与别人一起做的愉快事,以及一件重要、有意义的事,并将它们写下来;

 

5. 感恩三件在过去一星期发生的事,然后详尽记录下来;

 

6. 写一篇关于未来在社交关系中最好一面的自己(best possible future self in social relationships)及如何实践的文章;

 

7. 写一篇关于未来的成就(best possible future accomplishments)及如何实践的文章;

 

8. 写一封原谅某人的信(forgiveness letter),但不用寄出;

 

9. 选择一个感到有价值、活出自己想活的生活的活动(behavioral commitment to values-based activities),并写下初步实践(Huffman et al., 2014)。

 

这研究能予本地未来有关预防有自杀危机的青少年研究作借镜,可深入研究以上正向心理学方法能否有效地辅助他们提升心理健康及减低自杀风险。

 

正向心理学可为预防青少年自杀提供有效的技法去培养及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发展正面和乐观的生活态度,长远建立良好品格和长处,以减低焦虑、抑郁及可能衍生的自杀念头,并增强他们的抗逆能力、得以从容面对人生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References:

 

刘子维 (2016 March 18). 分析:香港为何学生自杀事件不断. BBC中文网. Retrieved from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18_ana_hong_kong_youth_suicid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6). Teen suicide is preventable.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research/action/suicide.aspx

 

Bolier, L., Haverman, M., Westerhof, G. J., Riper, H., Smit, F., & Bohlmeijer, E. (2013). Positiv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s: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ies. BMC Public Health, 3, 119.

 

Brunwasser, S. M., Gillham, J. E., & Kim, E. S. (2009).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Penn Resiliency Program's effects on depressive symptoms. Journal of Cou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77, 1042–1054.

 

Chang, E. C., Yu, E. A., Kahle, E. R., Jeglic, E. L., Hirsch, J. K. (2013). Is doubling up on positive future cognitions associated with lower suicidal risk in Latinos?: A look at hope and positive problem orien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37(6), 1285-1293.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Dray, J., Bowman, J., Freund, M., Campbell, E., Wolfenden, L., Hodder, R. K., & Wiggers, J. (2014). Improving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and resilience through a resilience-based intervention in schools: 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rials, 15, 289

 

Fredrickson, B.L. (1998).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 300–319.


 

Fredrickson, B.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6.

 

Heisel, M. J., & Flett, G. L. (2004). Purpose in life, satisfaction with life,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a clinical sample.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 Assessment, 26, 12 –135.

 

Hirsch, J. K., Conner, K. R., Duberstein, P. R. (2007). Optimism and suicide ideation among young adult college students. Archives of Suicide Research, 11(2), 177–185.

 

Hirsch, J. K., Duberstein, P. R., Conner, K. R., Heisel, M. J., Beckman, A., Franus, N., et al. (2006). Future orientation and suicide ideation and attempts in depressed adults ages 50 and ov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14, 752–757.

 

Hirsch, J. K., Duberstein, P. R., Conner, K. R., Heisel, M. J., Beckman, A., Franus, N., et al. (2007). Future orientation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status and suicide ideation in depressed adult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4, 196–201.

 

Huffman, J. C., DuBois, C. M., Healy, B. C., Boehm, J. K., Kashdan, T. B., Celano, C. M., Lyubomirsky, S. (2014). Feasibility and utility of positive psychology exercises for suicidal inpatients. General hospital psychiatry, 36(1), 88–94.

 

Joiner, T. E., Jr., Petit, J. W., Perez, M., Burns, A. B., Gencoz, T., Gencoz, F., & Rudd, M. D. (2001). Can positive emotion influence problem-solving attitudes among suicidal adults? Profession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32, 507–512.

 

Kleiman, E. M., Adams, L. M., Kashdan, T. B., Riskind, J. H. (2013a). Grateful individuals are not suicidal: Buffering risks associated with hopelessnes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5(5), 595–599

 

Kleiman, E. M., Adams, L. M., Kashdan, T. B., Riskind, J. H. (2013b).Gratitude and grit indirectly reduce risk of suicidal ideations by enhancing meaning in life: Evidence for a mediated moderation mode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7(5), 539–546

 

Li, D., Zhang, W., Li, X., Li, N., Ye, B. (2012). Gratitude and suicidal ideation and suicide attempts among Chinese adolescents: Direct, mediated, and moderated effect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5, 55–66.

 

Nordentoft, M. (2001). Crucial elements in suicide prevention strategies. 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and Biological Psychiatry, 35(4), 848–853.

 

Norrish, J. M., Williams, P., O’Connor, M., & Robinson, J. (2013). An applied framework for positiv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llbeing, 3(2), 147–161.

 

Peterson, C., & Seligman, M.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sitive Psychology Center. (2016a). Welcome statement. Retrieved fro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ebsite http://ppc.sas.upenn.edu

 

返回
「一杯涼水!夠定唔夠?」—關懷他人與自我照顧的平衡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08-31

在过去十多年,有些知名人士愿意公开承认自己有情绪病,而过去数年亦发生了多宗学童自杀个案,情况令社会更关注情绪/精神困扰人士,本文尝试探讨他们的基本需要,并了解如何适切地关心他们。

全文

过去十多年社会上有不少知名人士承认自己曾患有情緖病,更愿意站出来分享如何面对及接受治疗的经过,增加了社会人士对情绪病的认识,减少对患者的歧视。可是,自2015年9月以来,社会上发生了20多宗学童自杀个案,当中涉及学业、压力、关系及情绪等问题,令社会再一次关注受情緖/精神困扰人士的需要,意识到要关心他们,特别是当问题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我们更觉责无旁贷,希望能防患未然。到底我们可如何关心受情绪/精神困扰人士的需要呢?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更了解受情绪困扰人士的基本需要,并了解如何适切地关心他们而不会耗尽。

 

 受情緖/精神困扰人士的需要 

 

模拟个案()

Mary35岁,在大专教书,为人一向踏实、稳重,家庭关系亦好。六个月前意外怀孕,因自觉未有心理准备,感到失预算和非常担心,几经挣扎后接受小生命要来临,但却在三个月左右小产。她开始失眠,食欲不振,两个月内体重轻了十多磅;每晚夜半醒来后就不能再入睡,早上起床有很大困难;脑子里有很多负面思想;对着一天要做的事情自觉不胜负荷,学生的功课和测验卷迟迟未能发还;白天不能集中精神,授课也觉无力;经常独自流泪,却说不出具体的因由;感到心灰意冷,有时候不自觉地会想到死去的父母,心想倒不如早些回天家见他们吧。这情况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也没有改善。

 

模拟个案()

阿文,20岁,大学生,自小害羞,怕接触陌生人,尤其是年轻的异性。自入读大学后,阿文的情况更恶化,慢慢逃避出席社交场合,甚至到公众地方去;他尽可能选择非繁忙时间上学;上课经常选择独自坐在角落;到人少的地方购物;出外用膳会令他感到混身不自在;在挤迫的地铁或巴士车厢内,他会担心跟别人四目交投;他最怕出席人多的场合。阿文觉得很苦恼,因为其实他想结识多些朋友,甚至希望尝试拍拖的滋味。

 

作为老师、朋友、同事或同学,你会怎样帮助如Mary和阿文等受困人士呢?有些人会选择多陪伴他们,听他们倾诉,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但足够吗?有些基督徒会带他们返教会,为他们祈祷,陪他们看圣经,但觉得好像没有很明显的作用和帮助,而有些受困扰人士(如阿文)亦会抗拒这些尝试,那到底应怎样关心他们呢?

 

为何要关怀?

或许在我们谈关怀别人之前,可以先弄清楚为何要这样做。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大师Rollo May(1969)指出关怀是「一种包括接受他人且视人如己的状态,意即把别人的痛苦或喜悦有如自己的痛苦或喜悦,尝试了解个中滋味,这也涵盖了怜悯心,这需要我们立足于一些共同的人性基础上,并从这基础衍生出一种自觉」。Rollo May提到关怀别人可让我们恢复存在的意义。相反当我们不再关怀别人时,我们好像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心理学教授Thomas Slovholt(2014)亦指出,关怀他人可以为我们带来喜悦感,甚至有实质或心理上的回报,例如从事助人行业的人士有工资或因帮助别人而得到称赞和肯定。事实上,有不少从事助人行业的人士,年轻时已喜欢助人而且得到不少肯定,及后才决定入行。另一方面,正如文章开首指出,帮助一些有需要的人,特别是有情绪或精神困扰的人士,可减低悲剧的发生。而对有信仰的人如基督徒,关怀别人亦符合信仰精神,如「爱人如己」(圣经利未记19章18节;马太福音22章30节)、「爱邻舍」(路加福音10章27节)或「施比受更为有福」(使徒行传20章35节)等。

 

 

评估受情緖/精神困扰人士的需要

他们的需要大致上可归纳为三个类别:

 

医治

不用多说,他们当中最基本的需要是接受心理和/或药物治疗。这要看不同人的病困程度和需要。不少人会问:「为何我的抑郁需要治疗这么久,别人一段短时间治疗就痊愈了?」。事实上,以抑郁症为例,不同人背后引致抑郁的成因和诱因不尽相同,严重程度也可以有很大分别。另一方面,受困者是否愿意合作,家人亲友等是否支持也是决定性因素

 

护理

有些受困扰人士的情况需要接受长期的持续治疗,所以也需要更长期的护理。在长期护理的角度,资源亦成为了重要的因素。在公营医院、诊所或机构接受治疗者可能要忍受更多的限制,例如轮候时间较长,就诊时间多在日间不方便上班人士等。故受困扰人士除了病困的折磨,亦因不同的限制容易感到沮丧,有些甚至因此而想放弃治疗。他们必须学习好护理自己,而家人亲友也可以给予协助。

 

承载

受困人士也非常需要别人承载他们在病困和治疗中的复杂感受,以面对有可能是持久的病困。就以抑郁人士为例,假如他们告诉别人有抑郁,他们有时得到的响应是:「振作起来」、「唔好咁懒」或「出去跑吓步就无事了」,有些基督徒甚至会向他们说:「你对神没有信心!」等。这非但不能帮助受困人士,相反,只会加深他们的受困程度,觉得全是自己的错、无用、不能把自己提升起来等等。故此,他们极需要一些有爱心、智能和相关知识的人与他们同行,才能「与病共舞」。

 

 

关怀他人需知

我们知道了受困人士的基本需要后,那我们应怎样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关心受困人士呢?例如上述模拟个案一的Mary,假如你经常关心她,她慢慢对你非常信任,睡不着时半夜给你电话,怎么办?她每次打电话给你也要和你倾谈几小时,还说有死的念头,怎好?她家中经济的压力亦很大,想问你借钱接受治疗,借不借呢?

 

目标

我们先要判断受助对象有哪方面的需要,如上文所指,到底是属于医治、护理或承载,以决定我们要作出的相应行动。另外,亦要知道他们想得到哪方面的帮助,有时别人比你较适合作出帮助。例如,有人更方便陪伴他们去看医生,但你煲汤很了得,你可考虑煲一些合适的汤水给他们。不要轻看你所作的,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正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间

我们要衡量自己能付出多少时间。假如你40岁,已经有三个很活泼的儿子,父母多病又经常需要陪伴,工作非常忙碌,教会又有不少义务工作;又或你是20多岁,单身,父母健康,工作不是太忙。假设这两个人也有帮助人的心,可以想象他们能够付出的时间和心力可以非常不同。

 

对问题的认识

假如你对受困人士的情况不太了解,可参考一些相关及可信的信息,但亦必须要小心,不要因此而充当专家,随便给予一些不合适的意见。例如有些人看到一些抑郁问题可以透过多晒太阳而得到改善,便叫需要持续服用抗抑郁药的人士停药,单去晒太阳,结果导致复发,那就弄巧反拙了。

 

承载问题的能力

需知道我们对别人困扰的承受能力可以很不同,但这不代表我们不愿意帮助别人,而是有自知之明。事实上,我们需要先把自己照顾妥当,才能照顾别人,正如救生员在拯救遇溺者时不能被拖到沉下海底一样。

 

保密的程度

在帮助受困者时,要留意和评估他们的风险,不应承诺替他们绝对保密,只可作适度守密,有需要时要找相关人士/机构求助,尤其是涉及自杀或伤害别人的倾向或计划时,要让他们了解情绪和精神问题是可以治疗和康复的,可陪伴和鼓励他们去求助,有时在社交网站facebook或whatsapp group可能留意到一些线索,我们亦应作出适切的行动。

 

 

可能出现的困境

 

超出自己能力范围

假如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发现超过了自己的承担能力,例如上述例子因晚上长期与Mary倾谈而睡得不好,影响了自己日间工作表现,被上司训话,亦忽略了家人的需要,令他们抱怨,这岂不是弄巧反拙?事实上,有一些前去寻求专业辅导的人士,正是因为要长期照顾家中精神/情绪病患者而感到不胜负荷。

 

共依存

有一些人喜欢照顾他人,从而证明其存在价值,当然,被他们照顾的受困人士也感到非常满足,因为他们双方也在对方身上得到想要的「被需要」和「需要」感觉,形成了一种「共依存」的情况,这非但不能使受困人士迈向真正痊愈,反而令其问题因助人者的过度介入而未能学习独立和自我照顾。常见的例子是病态赌博人士的配偶替他们承担持续不断的债务,以致他们的恶习不能改变。

 

耗尽

假如我们在帮助别人时去到一个地步忽略了自己身心灵的需要,弄至身心俱疲,出现了耗尽的情况,使我们不想再管什么人或什么事,甚或出现身体或情绪上的问题,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甚或需要接受治疗才可复原过来,这就严重的失衡了。

 

故此,我们在帮助情緖/精神受困人士时,必须要注意这些情况,避免它们出现。

 

 

安排转介

有些人在帮助受困人士时,不想把他们转介给专业人士,觉得这好像不再关心受困人士;或者是深信自己必定可以把受困人士治好,这样的观念其实并不正确。把受困人士转介不代表我们不继续关心他们,我们虽然转介了,仍可跟进及关顾。转介只是承认自己在时间、经验、训练和能力方面的限制,是为当事人的好处着想。事实上,没有人能够帮助所有人,包括专业助人者在内。还记得十多年前在初学心理辅导时,督导教我要判别受导者的需要,什么是我可以帮助的范围,什么不是,要能分辨两者,我才能真正发挥自己能够帮助受困者的部分;而自己未能承担的,则以受困人士的需要为大前题,把他们转介到合适的地方,乃为上策。 

 

 

 

参考数据 :

 

May, R. (2007). Love and Will. New York: W.W. Norton Company.

Shovholt, T. (2014). The Resilient Practitioner: Burnout Prevention and Self-Care Strategies for Counselors, Therapists, Teachers,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Second Edition. UK: Routledge.

 

 

返回
学童自杀现象带来的反思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12-31

无论从病态角度、心理角度或者是社会角度去尝试理解自杀行为──看这些行为是反映当事人受情绪抑郁、负面思维控制,或者是厌世、逃避,又或者是愤恨、抗议──都总觉得万不应该发生在孩子身上。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中,这却不是偶尔的事件。为甚么?如何面对?依我所见,社会好像未曾作好反思。

全文

2015年9月2日明报一则有关教育局给予学校行政指引的报导,引述指引中有关「学生自杀个案」,就其中一点「不要过分安慰」寻求当局的回应及澄清;其后又相继有院校要求学生签订「不自杀协议」等行动,都是值得学者、教育工作者以至家长们深入讨论的切入点,可惜所得的响应总令人感到是以维护该些做法的合理性为出发点,未能予人更多人文及关爱的角度去了解及明白学童的真实需要。

 

看到那指引,一般人也会有点匪夷所思:为何对(企图)自杀学童如此冷漠?相信这也是记者当日感受,并驱使他进行追访。临床心理学家的意见是指引可能针对意图以自杀行为吸引别人注意的举动,若然给予过分安慰,反而会强化自杀行为。这是标准的行为学精神:「安慰」成为了「自杀行为」的「奖励」而「鼓励」了自杀行为。我们的确可以这样理解该指引。然而,脑袋又旋即出现了一连串问号:究竟该指引的动机、目的是甚么?老师看完指引会知道怎样处理学童自杀行为吗?何谓过分安慰?面对学童(企图)自杀,就只有责备或安慰这二途吗?

 

一般来说,「指引」必须简洁、明确,让读者按指引做就能完成工作。例如安装一些家具、如何安全地运送危险品等都需要指引。这些指引可以有效地处理事务,但是对人的行为反应就难以简约地作出指引。在重视身教言教的教育专业中,老师与学生情感相系,对学生有自杀行为当然而然地会加以关注及安慰。可甚么会是「过分安慰」?恐怕只会使老师无所适从,不想变成强化学生自杀行为的元凶,就可能变成抽离感情的行政人员了!

 

「受奖励的行为会重复出现,不受奖励的行为、或受惩罚的行为会减退。」 这是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我们不难从自身经验或观察别人的行为中看见这法则的确自然地存在。好吃的,我们会想多吃,因为味觉的快感给了我们奖励;打机之所以容易成瘾,部份原因也是它给予我们很快速的回馈。但是人类的社会行为及动机比起条件反射的行为复杂得多,如果经「安慰」后真的会强化了自杀行为,我们还是不知道究竟你的安慰满足了他引人注意的行为而强化了他的自杀行为,还是你的安慰其实满足不了他被了解的渴求而使他失望地做出更强烈的自杀行为,又或者他认为你的安慰是一种麻烦而惩罚你,反制地不想你再来啰嗦?

 

自杀的动机很多,自杀的研究遍及社会学、心理学及精神医学,非本文所能概述。但是,任何自杀行为都在传递一个讯号,所以亦必然有引人注意的元素。问题是为何他要发出这呼喊?为何他要吸引注意?有些人计划周详,只求一去,但是在成功之前,他极可能不只一次的尝试,所以你遇见的那一次是甚么动机、在哪一个阶段,当时是没法知道的。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对每一个自杀行为都认真处理,并视之为介入的机遇。最容易引至我们误解为纯粹「引人注目」的自杀行为,包括一些我们称为自残 (如割腕)的行为,都在诉说他们心灵的痛苦:或许失落、或许被误解、或许空虚; 在身体的伤痕以外,有一处更深的心灵伤痕。他们的确需要关注。当然,他们需要的,不是表面的安慰,而是愿意倾听及了解他们的另一颗心灵,一位在他们成长历程中的心灵导师!

 

作为有灵性的人,我们重视生命,也确信人不应随意夺去自己或别人的生命。我们认为人生是有价值及具意义的,所以我们也秉持这信念去关怀。用心的聆听,而非说教说理,能真正表达这信念,让困扰中的学童看到盼望,不把自己绝于人世。当然其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绝对不少,我不是教育界中人,但却接触不少饱受压力的教师。十分希望有权位者可以更多关注教师的工作压力、更着重全人教育中的心灵培育、以及更好为现有的教育体系把脉!

返回
挽回婚姻關係所作的「嘗試」
分类 : 通讯专栏—关系解码
作者 : 叶魏佩琼女士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08-31

上两期的专栏我们尝试探讨婚姻离异者的心路历程,他们怎样由隐藏感受到单方面的寻求改变,直至作出离婚的决定。今期让我们看看在夫妇间其中一方的这个心路历程,若能有重新尝试的机会,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历程呢?

全文

上两期的专栏我们尝试探讨婚姻离异者的心路历程,他们怎样由隐藏感受到单方面的寻求改变,直至作出离婚的决定。今期让我们看看在夫妇间其中一方的这个心路历程,若能有重新尝试的机会,这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历程呢?

 

对质带来尝试的机会

「尝试」的开始往往始于在冰封的关系里所发生的强烈对质(confrontation),因为对质能使久已欠缺深入交往的双方重新接触起来,这种突然强烈的交流也重新提醒不满的一方存在着彼此间的结连。这时的对质很多时是另一方首次表达出自己对这段婚姻关系的体会和感受的机会,而这些内容往往都是不满的一方所缺失、忘记和忽视的。例如「你从来没有试著作好父亲的角色……」不满的一方气愤的说。「但你根本从来没有让我做,你总是自己『话事』,你从来没有让我跟儿子有单独做任何事的机会,也从来没有给我跟他亲近多点的机会……」配偶首次坦白的表达。

 

虽然在这情况里,双方对他们的婚姻关系感到对立,不满的一方强调着婚姻中的不好和不协调之处,其配偶却不断聚焦在他们关系里的好、有默契以及有过的好时光等等,在如此的对质下,不满的一方对配偶及关系的负面理解和体会才有机会被受动摇。不论背后原因是因着为孩子的好处、重新体会到的结连、对彼此的尊重、对关系的疑惑、罪疚,或是点点的勇气,这不满的一方才开始愿意与配偶重新「尝试」。

 

配偶竭力营造改变

强烈对质后,配偶会把他们的关系视为最优先的,并投放最多的精力,为要能使对方「留下来」,正如不满的一方当初默默作过的,这时配偶也走上相同的轨迹般,会尝试从各方面改变自己以及彼此的关系,以致更好地满足对方的需要,自己也能成为对方能继续喜爱的人,包括改变饮食和衣着习惯、减少令对方感干扰的生活习惯、注入浪漫及惊喜于生活里,甚至性生活上、更多谈及以往的愉快生活,以及花更多时间在一起等等,同时也会显得很关注不满的一方的一切,甚至会投其所好;对于改善关系的文章、书籍和讲座等会变得很有兴趣,对于以往极不能接受的事情也会作出让步,例如给予对方更多的空间、喂养宠物或做更多厌恶性的家务等。

 

配偶也会尝试改变不满的一方,尤其是一些干扰着他们婚姻生活的活动或关系,包括单身的朋友聚会、长时间的课程等。取而代之,配偶会竭力让彼此花更多的时间在共同的事情上,例如与孩子们一起的活动、建立共同嗜好、参与夫妇们的聚会,或一同约见婚姻辅导等。这些事情若能令起初不满的一方重新体会到对方及关系里的美善,并能确定他们的关系是可以挽救的话,那么他们就较能成功的走下去,否则,即使起初愿意尝试,结果也只会失败,因为这过程的确会出现不少的障碍。

 

挽回关系过程中的障碍

  1. 双方期望的回异
    很多时配偶期待他们努力尝试的结果是能令关系「回复正常」,简言之是重新回到关系没有问题的状态,但「回复正常」却并非首先对关系不满的一方的期望,对于「重新尝试」,不满的一方期待着的是对自己、对方和关系的「重新定义」(redefinition)。这种重新定义是需要经历时间来重新相处、了解和磨合,才能得到的结果。故此很多时候,配偶努力把很多事情「改变」,对不满的一方而言就变得表面化,感到并不真实,再加上此刻加倍频密的相处,两者的不同和不协调之处反而更为突显,令关系更为紧张,更难霎时整理过来。
  1. 失去自我的倾向
    这个「重新尝试」一开始就隐含着权力不平冲的状况,相对于似乎已随时预备离开这段婚姻的不满的一方,他/她的配偶一开始就处于较不利的位置,且不觉间成了挽救这段婚姻的负责人,而不满的一方则成了关系里的仲裁者,好像配偶就要按着不满的一方的期望过活般,其一言一行都在等待着对方肯定和正面的响应,可是当他/她越是努力的为对方、以对方为中心而努力着,越是花尽气力希望取悦不满的对方,他/她的自信也在这过程中越发低落,自我也越来越混乱,甚至最后发现自己以为在成全自我(成全婚姻)的时候,其实几乎完全失去了自己。
  1. 重复失败的无力感
    婚姻中的「重新尝试」需要花上很大的力量、投入和专注,可是同时日常生活里的要求却没有因而减少,只要关系稳定一点时,固有的相处习惯又会重新出现,彼此又会堕入以往的常态中。很多夫妇也因而重复地面对一个「积极尝试」继而「面对失败」的循环,这样的循环不但磨掉彼此在「尝试」里的热诚和信心,也不断为这段婚姻关系的死亡添分。
  1. 强留婚姻的外力

有些配偶因着对失去婚姻关系的可能及由之产生的绝望、恐惧、忿怒或不快,而动用他/她所有的资源和能力来使对方留在婚姻关系里。这些说项可以是离婚会对子女造成的负面影响、对方将要失去的重要关系或所要付上的代价,也可以是让自己变得混乱、抑郁和脆弱,甚至是自残自杀等行为,目的只为叫不满的一方不能或没能力离开这段婚姻,可是他/她的留下却并非因着对这段婚姻重新的肯定。

  1. 以「尝试」来确定关系的结束
    当配偶相信关系可以挽回,但不满的一方却认为挽回不了,并带着这个看法进入他们的「尝试」,于是他/她的「尝试」为的只是要让配偶明白他们的关系已救不了,所以他/她在「尝试」的过程中,通常会持续地表现出不满意和不满足,直至配偶也对他们的关系作出不能挽回的结论。虽然如此,这个「尝试」的过程一方面还可说是让配偶有较多时间逐渐适应和接受,另一方面也好让提出不满的一方对一些重要的关系或所属的群体有所交待:「他/她已尽力过了,还是失败。」

以爱走过「尝试」的岁月

作为一个婚姻辅导员,有幸跟不少的夫妇走过或正走在这段「尝试」的历程里。坦白说,过程一点都不容易。如何让两者的期望越走越近、如何令两人重新找到并建立彼此的自我,以及以真实的自己勇敢的重新相处、重新磨合,这些都需要彼此间很大的坚忍,而这份坚忍并不是辅导员可以给予他们的。我们能作的,只是帮助他们重新接触到自己对对方的爱,并以这爱彼此结连,修补伤痛,这样他们才能坚忍的走下去,最终能一起欢呼收割他们流泪所撒的种子。

 

 

编者按:「关系解碼」专栏下期起暂停,读者可登入中心网页内的「通讯期刊」重温过往的专栏文章

 

 

返回
個體化過程(二)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08-31

当我坐下来,再次阅读上期的文章,回想数月前执笔时的感受,一切就像昨天的事。同时我也反问自己,我的生命在过去数月又如何?坦白说,从外在层面来看,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大分别;但从内在层面来看,短短这几个月,我的生命确实有些转变。

全文

这期专栏是延续21期的主题 - 个体化过程(一)。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可能仍未掌握这主题的意义,或者似懂非懂,这是正常的反应。当我坐下来,再次阅读上期的文章,回想数月前执笔时的感受,一切就像昨天的事。同时我也反问自己,我的生命在过去数月又如何?坦白说,从外在层面来看,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大分别;但从内在层面来看,短短这几个月,我的生命确实有些转变。

 

今年二月,当我在瑞士跟导师倾谈时,她说我是很有创意的人,而且有潜能做一些跟艺术和创作有关的工作。当时我呆住了,对她说:「不可能!」我成长中从没接受过音乐、绘画等训练;在中、小学阶段,也不见我在艺术科或音乐科上有任何突出的表现;更不见自己对那些学科有多大的兴趣。总括以上经验,我认定自己跟艺术不可能有甚么关系。导师接着认真地说:「潜能是处于无意识水平,如果没有尝试和栽培,让它浮现到意识水平,那潜能就甚么也不是。」我开始犹疑,心想或许我的潜能真没有被发掘出来,就回应导师:「好吧!当我完成荣格学院的训练,就尝试学绘画。」她更严肃地说:「不要再等,每天五分钟就可以了。」那刻,我突然有所领悟。我喜欢计划,也认为自己所拥有的能力是透过技巧、训练,再加上努力才有的成果。然而导师看是我潜能没有被启动,仍处于无意识水平,所缺乏的是尝试和机会。无意识不可能借着理性思维来认识,更不可能被意识所操控。

 

经过跟导师一轮对话,知道不能再为自己找借口了。回到香港,忙碌的生活真的叫我没有时间认真地找老师学绘画,就决定尝试每天的「五分钟绘画」。来到今天,我仍然坚持,由开始只是一个尝试,到今天已成为生活一部分。由每天的五分钟到十分钟、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我愈来愈投入,如果可以,也愿意再花多些时间。每次绘画也没有主题,初期只在画薄上涂颜色、画线条;但说来奇妙,渐渐地图像出现了。虽然我未能完全明白自己所画的东西,但很享受那过程。过程中感受到当中的能量,甚至有时在空调房间仍会边绘画边流汗,我所绘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每次绘画后,我会给自己一点时间,专注在图画中的意境,感受自己身体,聆听内在心灵...

 

绘画旅程开始了 - 这是个体化过程。对于一段不会完结的生命旅程,我充满期待,究竟下一站会有甚么事情发生?在沙游治疗之后,绘画也跟我的内在心灵连合起来,多美妙啊!我真不是一个谈理论的人,但仍要回到意识水平上的知识,让大家较容易明白和掌握。以下的内容,我从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和超越功能(Transcendent Function)两方面来认识个体化过程。

 

发展心理学

个体化过程的终极目标是个人成长。过程中,人透过追求生命的意义而建立出成熟的品格。我相信不少人认为我的描述并不具体,我得承认要具体地说明真的不容易。甚么是生命的意义?怎样才是成熟的品格?没完没了的讨论。我尝试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明白这段生命的旅程。

 

未区分阶段(Undifferentiated phase

当母亲怀孕,胎儿在母体内属于完全依赖的状态,母亲吃甚么,胎儿吸收甚么;故此有吸食软性药物或毒品的母亲,婴孩出生后也见有脱瘾反应。同时母亲怀孕期间的情绪反应,胎儿也可以感应和受到影响。母亲和胎儿是真正的二人连成一体。母亲感受到胎儿是自己一部分;对胎儿来说,可以想象母亲是他的全部。及至婴孩出生离开了母体,但母婴关系仍是紧密的,有些母亲甚至离不开婴孩,那种分离使她感到伤痛。婴孩出生一年后仍是处于未区分状态,故此母亲或照顾者对他来说仍是生命的全部。当婴孩感到不舒服,例如:饥饿、尿湿、身体不适,他不会理会是白天还是晚上,就是要母亲的协助,让他回到舒服的状况。在未区分阶段,当婴孩在关系上经验到安全和满足,就能进入到下一阶段。

 

已区分阶段(Differentiated phase

当婴孩渐渐长大,开始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也察觉母亲并不完全属于他,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母亲有她的自由和限制,婴孩的需要不一定可随时被满足。当婴孩进入区分的阶段,会开始学习自主,不喜欢再受到母亲的控制。故此,父母亲发现孩子到两、三岁时,开始变得固执、不爱听父母亲的指令,事实上他是在建立个人的自主。这阶段的孩子喜欢做决定,但未有足够能力保护自己;有时孩子的冒险精神确令父母亲担心和苦恼。虽然孩子再不是婴孩期的完全倚赖,但父母亲的责任变得更重,既要容许孩子尝试,又要在旁给予保护。当孩子不断建立自主时,他会渐渐明白到自己和母亲各是独立个体。

 

整合阶段(Integration phase

未区分和整合是完全不同的阶段。前者是一种原始的(primitive)状态,后者却展示出成熟的品格。在荣格理论基础上来看,胎儿和初生婴孩由本能(instinct)主导他的行为,没有自我(Ego)和本我(Self)之区分。当孩子进入到已区分的阶段,他的自我也渐渐地建立起来。健康和稳固的自我让孩子有能力面对学习和成长的压力。然而在个体化过程上,这只是其中的阶段,而不是终极的目标。成长过程,自我不断地强化,本我却被忽略了。然而,人到中年,看似一切也稳定,却可能对生命的意义感到迷茫。要明白生命的意义,本我不能被忽略。透过对无意识的接触,自我和本我再次遇上,经历无数的冲突,整合自然出现,成熟的品格也诞生出来。

 

超越功能

超越功能并不是甚么超自然力量,而是个体化过程上的一种重要现象。简单而言,当两极相遇,两极代表着意识和无意识,「新东西」就会出现,这是超越功能。两极是相对的,也带有补偿和互补的功能,再达至整合。整合是常用词汇,但如何整合就是不容易理解的事了。荣格的两极相遇和整合,并非发生在意识层面里,故此意识层面的理性思维是不能让超越功能出现的;唯有透过梦、图画、沙游里的象征,才可以明白超越功能。超越功能的内容,也就是个体化过程的象征。「新东西」是两极达到整合而出现的结果。「新东西」就是一个全新的远景。

 

我相信读者仍会感到迷茫,事实上这些理论真的很抽象。我以一个多年前的梦,尝试让读者明白多些。梦中的我感受到身体内有一生物,我看见它在我皮肤下游动,它占据了我整个身体,并且很有可能会冲破我的身体而走出来。我没有恐惧,但感到奇怪,那是甚么东西?它是活着,并且充满能量。与此同时,我发现被很多人包围,他们没有恶意、也没有恐惧,但他们看着我的时候面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我心想,他们究竟看到甚么?当我醒来,心里仍有震撼的感觉,知道这是一个重要的梦。我曾经跟不少朋友分享这梦,大部分人也感到害怕,但我没有害怕的感觉。我称那生物为「异形」(alien)。异形就是不被认识的东西,不认识就不能控制,故此令人产生恐惧。无意识就是人不认识的东西,这也令人感到不安,甚至恐惧。这梦让我明白,新生命在我里面,不知道它怎样?甚么时候走出来?但我对它感到好奇。

 

超越功能的核心是转化,是永恒的转变。转变在生活上常有出现,例如:转换衣服发型、工作、房子...等。这些转变不是永恒,很容易可回到过去。然而当人经历转化,新生命会取代旧生命;因为永恒的转变,旧生命也不再出现。有一天,当内在的「异形」走出来,旧我要消失,新我是怎样?这是我所期待...

 

写到这里,我发现要写的东西仍没有写完,唯有留待下次继续吧!

 

返回
結束 - 新的開始
分类 : 通讯专栏—玩出…新未来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08-31

这一篇文章是本专栏最后的一篇。执笔时,想起这句说话:「故事的开始就是结局……一个故事从结局开始说起……」。

全文

这一篇文章是本专栏最后的一篇。执笔时,想起这句说话:「故事的开始就是结局……一个故事从结局开始说起……」。[i]治疗的结束,应当在开始时已想到,也可以说治疗是为了会有结束的一天而开始的。相信小朋友在经历了一些转变后结束治疗,是要有新的开始。那么,在结束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甚么呢?让我们在此探讨一下。

                 

通常家长在治疗过程中看见小朋友情况有所改善,自然会提出想完结治疗。但是,甚么时候才适合结束治疗呢?以下是儿童为本游戏治疗专家盖瑞‧兰爵斯 [ii]提出的观察,认为经过治疗后儿童产生以下转变,可以考虑完结:

  • 较不依赖
  • 较不迷惑
  • 开放地表达需要
  • 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
  • 接纳自己行为与感情上的责任
  • 能恰当地限制自我行为
  • 更有内在自我指引的能力
  • 更有弹性
  • 对外在世界更有忍受力
  • 更有自信地进行活动
  • 合作的,但不是唯唯诺诺
  • 能恰当地表达生气
  • 从负面悲伤的感觉,变成快乐愉悦的
  • 更能接纳自我
  • 游戏时更有章法、有方向

     

在现实的情况下,小朋友也没有可能永远都在接受辅导,在合适时间下一个离开的决定是必须的,但最理想的途径是让小朋友也有机会参与这决定。

 

治疗的结束就像治疗开始时一样重要,需要好好处理。就如起初需要时间探索和建立这份关系一样,结束的过程也需要用时间处理离开的感受。笔者有机会与小朋友进行特别游戏时间,建立安全和信任关系,小朋友自然地、真诚地分享生活中各种事情,内心各种想法、感受、心愿,治疗关系便慢慢地建立起来,要结束这份关系,在情感上的确比较困难。此外,提出结束时,有时可能会牵引起过去小朋友与重要人物的分离经历。有些前来辅导的小朋友本来已有分离焦虑,面对与治疗师分离,就是与另一个重要人物分离,这些情况需要特别小心处理。在一些较困难的结束过程中,小朋友可能会感到愤怒、受伤、被拒绝、被处罚、失落、焦虑不安、不舍得等等。这些感受都需要被明白和被接纳。

 

治疗关系其实是无法终结的,它已经成为受助者的一部分了。让小朋友知道你也重视他,当他有需要时,可以再回来,这样也可缓和分离过程。在特别游戏时间中,小朋友已经经历了自然的成长过程,有形的、定时定候前来进行的特别游戏时间虽然已经结束,但可以在家庭或朋友关系中带着内化了的治疗经验而进行不同的游戏。这样看,治疗关系其实不是结束,是延伸,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i]《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栗筱雯译(大块文化,2009年11月)

[ii]《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盖瑞‧兰爵斯着,高淑贞译(台北:桂冠图书,2000年7月),页227。

 

 

返回
感恩:美化心靈的DIY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2期通讯(2016年8月)
日期 : 2016-08-31

不如等我地系呢个月一齐试吓同自己「做实验」,尝试用D感恩嘅方法,去提升自己嘅正能量吖!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全文
  • 我系度睇紧D正向心理学嘅书,本书话D研究显示,系日常生活中,无论系大大小小嘅事,只要自己觉得适合同有帮助,用心去留意值得感恩嘅嘢,事件又好、人、或者环境也好,都可以提升心理健康㗎!
  • 不如等我地系呢个月一齐试吓同自己「做实验」,尝试用D感恩嘅方法,去提升自己嘅正能量吖

哈! 好呀! 一齐做D有共同目标、又好似几有意思嘅野,当系生活情趣都好!

 

感恩方法1:

  • 感恩周记-每星期记录过往一星期内五件值得感恩的事。
  • 吃了一顿阿妈亲自下厨的美味晚餐
  • 工作顺利
  • 成功帮女友维修好计算机
  • 90岁婆婆早前身体抱恙,现在精神好转多了
  • 在一间环境雅致的咖啡室品尝了一杯很用心去调教、美味的泡沫咖啡
  • 很享受同家人一起去行山
  • 我们一起听了个精彩的演唱会,余音渺渺,绕梁三日
  • 感谢男友帮我修理好计算机
  • 与很久没见的朋友吃晚餐,品尝了不同口味的七彩小笼包,并畅快地谈天说地

     

感恩方法2:

  • 写一封感谢信,再亲手交给对方。

 

感恩方法3:

  • 回味过往一件感恩事件。
  • 大家一起去旅行⋯⋯

一个月后⋯⋯

  • 经过呢个月定期去数算生活中嘅恩典,发觉生活上真系拥有好多。就算好微不足道嘅事情,宜家留意多咗,都会觉得好实在、好满足,无论呢D系人与人之间嘅感情、定系身边嘅事物、好多嘢真是不是必然,要识得去珍惜。
  • 总括嚟讲,我觉得个人感恩多咗,自然会开心D,心情亦会好D。但当然,保持感恩嘅心唔系时时都做到。心情差嘅时候,即使想去感恩亦未必可能;反而,当渡过咗难关,适应之后,自然会更容易去感恩过程中令自己成长嘅起起跌跌。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