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专题讲座撮要 - 灾难与精神健康
  • 「特稿」: 正视精神健康‧服务亟需普及  
  • 「童心同行」: 为何我的孩子不爱读书? 
  • 「谁可相依」: 爱 · 相依  
  • 「畅谈心理学」:「王子与公主」的炼成-浅谈家庭中的自恋 
  • 「心灵小天地」: 个体化过程   (III) - 结局篇  
  • 「瞬间看心理」: Colors of Love 爱的色彩 
  • 「人・全人」: 灵性与精神健康   

下载通讯PDF档
專題講座撮要 災難與精神健康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玉麟医生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过去几年有机会到国内汶村探访地震灾区,因而开始反思作为精神科医生,于灾祸现场可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如何走出诊症室,适切地回应处身社区、甚至一些大自然或人为灾难引致的精神问题?

全文

精神医学现正面对三大挑战,分别是抑郁症(Depressive Disorders)、创伤后压力症(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以及沉溺问题(Addictive Disorders)。这三大问题互相关连。当中创伤后压力症成因甚多,因当前社会及政治气候影响而引致的创伤亦不容忽视。对创伤后压力症的治疗作一个鸟瞰,相信有助我们反思如何协助救灾工作的进行,以及医治一些受伤的心灵。

 

当灾难事件发生后,会引起三个层面的影响。第一是情绪反应(mood response),例如失眠、感到严重的恐惧,或有亲人在灾难中死亡而产生哀伤反应(grief reaction)、心因性的身体痛楚及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等。第二是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以致世界观及对生命取态所产生的变化,例如有一些人会对人生积极起来,另一些则变得愤世嫉俗,或出现逃避心态而有滥药行为等,累积下来,有部分人会出现第三个层面的状况,就是发展出可诊断到的精神失调:创伤后压力症(PTSD)、抑郁症及沉溺问题等,又甚或令本身曾经患有精神病的因为另一创伤事件而引致复发。若当事人在灾难发生后精神出现变化的迹象,例如说话不连贯、不能对焦社交话题,经常问及有关生命的问题,并经常出现受害及怪异想法,或者逃避现实等,便需要作出仔细精神心理评估。

 

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究竟灾难与灾区的自杀率及暴力率有没有关系?有人或会认为灾难后人与人的关系变得密切,相处更加和洽,自杀及暴力率或会降低。其实目前有关灾后自杀的硏究各有不同的结论,据美国超级龙卷风Katrina灾后的研究,发现居民的自杀念头及计划普遍地增加了。相反在日本大地震后,自杀率在两年后减少了。这些差异也不难理解,相信当人在灾难后从心灵角度对世界和生命发出疑问,往往会有新的看法,却不等同有自杀的行为。既然每个个案都是独特的,所以都需要小心评估处理。至于灾后暴力率,研究较一致的发现是有所增加的。

 

研究发现从灾难发生以至产生精神困扰、自杀、暴力行为,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当地的灾后重建安排如何,会否对灾民造成剥削及歧视、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精神健康。因此我认为灾难后人对生命观未必有即时的指标性改变。

 

灾难对个人的心理影响,可分为短期及长期两个阶段。在短期方面,是灾难发生后数天至数星期之间,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持续焦虑、紧张、哀伤、滥药行为,或因服用灾区医护人员派发的药物后引起的副作用,包括疲累、焦虑、集中力欠佳、反应迟缓等。灾难事件后的头一两天出现症状可算正常,但当症状变得严重及持续超过三天至四星期,则可能会演变为急性压力症(Acute Stress Disorder)。

 

急性压力症之诊断准则包括:是当事人直接经历过的,或是亲身目击身边的朋友遇过的,或知道亲人经历过的一个相当严重甚至可致命的灾难。又或因工作关系(例如救护及执法人员),需要多次重覆检视灾难细节引起的不安。至于间接从电子媒介中见到报导灾难的片段引起的短暂不安甚至失眠,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并不能构成诊断的准则。此外临床症状包括入侵式症状(IntrusiveSymptoms)如梦中重覆经历该灾难事件;负面情绪(Negative Mood) 包括紧张、缺乏积极的情绪反应、内疚;对身边所发生的感到不真实(Dissociative Symptoms);害怕创伤事件浮现而回避创伤回忆(Avoidance Symptoms);警觉度增加,变得担忧、紧张、不能集中,坐立不安(Arousal Symptoms)等。

 

在长期影响方面,指急性压力症的症状维持超过一个月,可诊断为创伤后压力症(PTSD),其症状与急性压力症是十分相似。对创伤后压力症的病人来说,灾难经验好像印刻在脑海中,导致大脑产生过剧反应。

 

灾难发生后是否引致精神病患是受到很多因素所影响:例如当事人置身在灾难之中的程度、第一身经历或者是目击事件发生、过去的病历,包括过去创伤经验及精神病纪录,以及个人的抗逆能力和社交支援等。此外,社会性的因素包括政府预警、政治变化及重建时的人为错误等。

 

有些当事人在灾难后,心情虽然忧伤,但不会发展成为病患。这是什么因素令致他们可以渡过灾难的冲击?有关抗逆力的研究发现,有些人是可以通过灾难去成长。一般来说,他们的社交支援较强、性格较开朗及幽默、富高度的道德及宗教标准,而且,他们积极面对压力,正面解难、经常运动,这些因素都有助提升他们的抗逆力。

 

介入方面,我们须于事发的数小时内尽量先替他们减低恐慌,避免灾难创伤产生的压力引致日后的恐惧反应。此阶段的介入工作,主要是以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手法,以纾缓病症,减低日后发展成创伤后压力症的风险。我们须十分重视他们的身体健康及安全,处理在这阶段出现的急性焦虑、哀伤反应及沉溺行为。期间,如何去缓和当事人的生理病症,以及协助他了解灾难带来的意义,提高再遇灾难时的抗逆力,将会是我们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我们从当事人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的需要,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以提高在治疗中的安全感,协助他们发展正面解决压力的方法,例如处理失眠、面对恐惧、并协助配对社区资源以解决实质生活上的困难。

 

80年代的治疗模式认为药物会影响记忆及处理创伤经历,所以主要鼓励当事人多表达在创伤事件中的经验,从心理角度缓减症状的影响。2000年后治疗模式开始改变,尝试以不同的药物例如抗抑郁、安眠药等,先着手缓和当事人的焦虑,令他变得平静,有良好睡眠,减低发展成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的风险。

 

灾难不一定发生在遥远的地方。其实在我们身处的社区亦发现不少创伤事件。在我的诊症室内,病人告诉我他们因为这些创伤事件而产生精神困扰,我向他们解释病因、诊断及处理病症,以减少创伤的影响。我认为在治疗创伤后压力症的经验,以及就着抗逆力的讨论,可以给予日后的灾后重建工作带来反思及讨论,并厘清精神医学的角色及责任。

 

整理:陈伟基先生

返回
正視精神健康‧服務亟需普及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陈玉麟医生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预防胜于治疗是人所共知,但对于精神科病症就并不容易。我们今天对于大脑运作的认识仍然很有限,医学界还未能透彻了解精神病之病理及其相关病因。

全文

筆者在構思這文章時,強颱風「海馬」正在續漸逼近本港,網上有很多傳言預計何時會掛十號風球,使人心惶惶,筆者也感到有點不寒而慄,幸好這風暴沒有為香港帶來重大災禍。

 

環顧今天四分五裂的香港社會,政治不穩,經濟下滑,貧富懸殊,教育制度失衡,從少到老都承受極大的壓力。世界衛生組織早已預警抑鬱症將會在2020年成為人類第二大病症,僅次於冠心病。不知不覺間,精神病患這另類風暴已正逼近我們,深信是時候要作出適當的應對。

 

早期介入

預防勝於治療是人所共知,但對於精神科病症就並不容易。我們今天對於大腦運作的認識仍然很有限,醫學界還未能透徹了解精神病之病理及其相關病因。直到目前,腦神經醫學研究及臨床觀察所知,精神病的成因是多元的,是遺傳與環境因素之互動所引至,要絕對預防精神病有一定的困難,但並不代表我們就因此放棄。

 

很多硏究都一致証實愈早發現精神病徵,愈早治療,成效愈高,能夠完全康復的機會也就愈大,所以醫學界一直提倡早期介入策略,在病發初期便應及早進行適當治療,但可惜事與願違,現時還有很多障礙影響患者得到及早治療!

 

重重障礙

 

歧視

現今社會進步,資訊科技發達,但可惜人往往存著各種偏見,對於精神病患者的歧視尤甚。正因為這些負面標籤,令很多有需要及早治療的患者卻步,害怕自己及家人被取笑,擔心被解僱等等,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期。

 

誤解

即使現今醫學昌明,卻仍有很多市民對精神健康一無所知或存有錯誤觀念,例如認為抑鬱症患者只是自己看不開或是意志薄弱,只要自己看開點、堅強些,便沒問題,這些觀點不但對患者的病情沒有幫助,更會增加他們的內疚感。又有些身心症患者不明白自己正面對的壓力及內心的困擾,只是不斷用大量藥物控制身體的徵狀,沒有好好處理心理的根源問題,從而得到適當的治療,反而令病情持續,甚至出現藥物成癮等問題。

 

昂貴

很多人抱怨要見私家精神科醫生費用非常昂貴,負擔不來,只好輪候公營精神科服務,但因為公共醫療資源有限,一般精神科門診輪候時間需要數月,甚至一兩年時間。這樣長的待診期,與及早治療背道而馳;有些患者更因此放棄求診,誤信坊間一些未經醫學証實的所謂靈丹妙藥,延誤治療,更使病情急劇惡化。

 

求診無門

即使有些患者願意求診,但因終日忙於工作和照顧家人,可謂手停口停,很難找時間好好處理自己的精神心理問題。很多精神病症的治療需要一段至少半年至一年的治療期,有時不單要服藥,還需要配合心理治療、家庭治療等,若在社區缺乏方便及全面的精神心理醫療服務,要持續身、心、社、靈之治療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不切實際之空談而已。

 

普及精神專科服務,需要公私營醫療配合

面對市民在精神健康上的需求,公營服務等候時間長、病人見醫生的時間短,現行私營醫療則收費高昂,病人往往未能長期負擔,我們認為社會有需要計劃一種互補不足的全新服務概念。作為以人為本,推動全人治療及預防治療的團隊,本中心顧問及董事正在尋求可行的方法,發展普及的精神科治療服務,以期減低大眾對精神病的誤解和歧視,能及早介入,增加完全康復的機會。相信這是亟需期待的發展。

 

這也是筆者的期盼。

返回
為何我的孩子不愛讀書?
分类 : 通讯专栏—童心同行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每次在家长小组或亲职讲座中跟家长们探讨育儿方法,总会被问到“怎样才可以叫小朋友自动自觉、专心坐定定做功课同读书”之类的问题。

全文

家长们多从对与错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孩子不用心学习的情况,希望借赏罚的方式去改善这些“不当行为”。父母的出发㸃,通常都是想让子女早㸃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他们的将来打好基础。每当家长见到小朋友对功课和温习的态度拖拉散漫,或收到未如理想的成绩表,多会将这些行为和结果归咎于他们不明白努力读书的重要,而因此经常训诫他们不努力读书的后果,或继续用更多不同的赏罚方法,希望可以改变他们的读书态度。

 

究竟小朋友读书“不认真”,是否只因为他们不理解读书的重要性?还是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很多成年人都有类似的经验 ── 明知某些事情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总是提不起劲去实行,例如应多做运动,少饮咖啡等等。有些看似对功课温习很不上心的小朋友,他们大部分也可以告诉你为什么读书是重要的。单靠明白一件事的重要性,并不会自动将一个人对做某事情的动机大幅度提升。

 

天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一般的情况下,小朋友在小学阶段前会对身边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很享受学习新知识和技能,亦会很容易因为得到的新知识和技能感到高兴和自豪。即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挫折,他们通常也不会有羞耻感,反而会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或调整原有目标,让自己可以成功。在没有很多功课或测验的压力下,学习对学前阶段的小朋友是享受,可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和成就感的需要。

 

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

小朋友在初小阶段会开始将自己跟其他同龄的小朋友比较。“成功”的定义由自己在知识和技能上有增长,变成要做得比别人好或得到奖励或认同(例如考获高名次或高分数)。学习上的成功感很可能只有小数名列前茅的同学可以感受得到;而同样有学习到新知识技能的非精英小朋友,在这非常偏重竞争和比较的文化和教育制度的影响底下,因不断感受到“失败”而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甚至相信无论自己付出多少努力,都不会有机会“成功”。

 

学童与学前的幼童对个人能力的概念也不大一样。幼童通常视能力为不稳定,可借着练习和努力去改变。但是小朋友随着年龄增长,会渐渐对能力发展出一个“能力是天生、不能够靠努力改变”的想法。如果小朋友认为自己的智力比其他同学低,他可能会因此推断自己没能力跟智力高的同学比拼,在学业上付出的努力都只会白费。无论小朋友本身的能力怎样,上学的目标大都侧重于成绩表现(performance-oriented)而非增长知识和提升技能(learning-oriented)。着重成绩的读书心态,使学生们只顾找对的答案,而忽略了对学习内容的深入了解或创新想法。这亦会令他们偏向舍难取易,避免不必要的挑战,大大减低学习的趣味性和学习动机。

 

当家长了解到自己子女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并排除学习障碍或情绪行为问题等的可能性后,便可按照子女的特㸃和情况给予正面的鼓励,更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究竟怎样才能有效提升子女的学习兴趣?下期再续。

 

 

Reference:

Stipek, D. & Seal, K. (2001). Motivated minds: Raising children who love learning. New York: Henry Holt.

返回
愛•相依
分类 : 通讯专栏—谁可相依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童年时话过,一生到尽头,也愿意拖着你的手。

从来无后悔,不管笑或愁,也没有考虑分开走。

情从幼开始渗透,已令我忘掉了自由,偏偏没法一起奋斗,

不通的心怎补救,相依可会永久?

全文

“童年时话过,一生到尽头,也愿意拖着你的手。

从来无后悔,不管笑或愁,也没有考虑分开走。

情从幼开始渗透,已令我忘掉了自由,偏偏没法一起奋斗,

不通的心怎补救,相依可会永久?

浓情仍似海风永不休,作别时矛盾的苦楚偏要受,试问谁人能够相依过一生,

即使将前途统统牺牲也肯!

求能明白我,光阴再逝流,我共你思念总不休。

人随潮浪去,不可以逗留,这份爱一样不肯走。

昂然前去不必再伤心,远或近原来亦不必追问,

只要浓情同我相依过一生,孤单中仍然可找到你心,跟我极近。”

                                                                                           

这是电影<龙的心>的主题曲谁可相依,年轻的读者可能没看过这出电影,如果看歌词,可以猜到这份浓情是描写那类感情吗?一生相依、思念不休…

                                                                                                                       

故事的主角是一对成年兄弟,弟弟为了照顾智障无法独自生活的兄长,放弃了当船员周游列国的梦想,还要带着他去拍拖,最后为了救他而触犯法规入狱,百般矛盾挣扎始终放不下亲情。人类最初始的相依经验是亲情,一般是母亲子女情,成长中遇到其他重要人物,可成为新的依附对象(attachment figure),爱侣更是亲密相依的对象。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人类的共通渴望,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相依的对象,深情地爱,同时享受被爱,相依相伴走过人生的高山低谷,互相扶持安慰,而且不离不弃,至死不渝。这样的爱今天仍存在吗?最近几宗年迈妇人死于家中,身旁守着智障儿女的新闻,不是说明了母亲终身守护儿女至死方休吗?在离婚率高企的世代,仍不乏夫妇相依到白头的人海故事,父母子女间的相依与恋人的相依到底有没有关系?

 

在鲍比(John Bowlby)的依附理论中,指出婴孩的成长,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母亲)的依附关系就像一个亲密关系的蓝本,影响孩子长大后与爱侣的相依模式与质素。情感依附的四种行为包括:1)关注自己所爱的人(依附对象),在情感与身体上保持最近距离;2)在缺乏自信、难过或沮丧时,寻求依附对象;3) 和依附对象分开时会想念他/她;4)冒险时期望依附对象陪伴在旁。(注1

 

从猴子实验到婴儿的实验(2)

在哈卢的实验中(Harlow’s Studies on Dependency in Monkeys),让年幼的猴子接触用铁线制造的假母亲,提供奶给小猴子吸啜充饥;旁边是另一只假母亲,用毛布制造,柔软温暖。研究发现猴子近九成时间会依偎着毛布假母亲,只在饥饿时到铁线假母亲那边吃奶。研究员用声浪高的移动机械人吓唬猴子时,牠会跑去抓紧毛布假母亲,在温暖的触抚中得着安慰。研究显示,人类跟猴子一样,果腹是生存的需要,但更需要情感的依附,身体的接触带来情感的正面经验,例如安全感与温暖,亦有助安抚不安的情绪。

 

在一个母亲对婴儿的板脸实验中(Ed Tronick’s Still Face Experiment),母亲转变态度,由欢愉地与婴儿玩突然板着脸不作声,也没任何回应,借此引发婴儿的分离焦虑。虽然婴儿看见母亲,但她的冷漠令双方情感上分离了,称为情感失联(emotional disconnection),因而令婴儿焦虑不安。

 

这种分离焦虑引起四个阶段的反应,与成人爱侣感情失联的反应相同,分别是:

  1. 抗议(protest):婴儿发现母亲不再亲切可人,内心的焦虑不安冒升,表情动作反映了内心状况,会以哭闹抗议妈妈。
  2. 寻求和依赖(clinging):当失联持续,焦虑增加,婴儿千方百计想妈妈理睬他,他会伸出手要求妈妈抱他、给予回应和安慰。如果婴儿可以自由爬行,定会爬到妈妈身边缠着她,要求注意。
  3. 抑郁和绝望(despair):当一切努力均告无效,婴儿痛苦地挣扎,停止找妈妈。
  4. 情感抽离(emotional detachment):当情况没改善,僵局维持,婴儿会转脸不看母亲。

  

当妈妈回复本来的亲爱表现,抱起婴儿安抚他,婴儿的情绪很快平复下来,情感再次连结。婴儿能否快速平复情绪及恢复结连,一方面与分离的方式、强度、时间等有关,另方面与本来的依附关系特质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婴儿本来与妈妈有安全的依附关系,之前亦没有负面事情发生,即使情感失联短暂,只要能看见妈妈,不安的情绪就较容易消散,关系亦容易修复。相反,若婴儿平日常由不同的人照顾,妈妈大叫大骂后离开房间半天才回来安抚婴儿,婴儿的反应与依附表现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成人的亲密关系中,也在情感失联时出现以上四个阶段。夫妇出现争执或不满,不管是热战抑或冷战,都令情感变得冷淡或疏远。最初一方表达不满或沉默,都是在抗议,之后其中一方会作出一些努力,例如解释、道歉等,如对方不接受而僵持,始终会出现灰心、沮丧或放弃。接着这方会抽离感情,将注意力转移以保护自己受伤的情绪,这时对方或会积极一点做点什么来缓和关系,若不奏效或双方均撒手不管,关系容易恶化。

 

爱情中的相依

爱侣本身与原生家庭主要照顾者的依附关系,按特质被分为四大类型,这四个特质包括情绪倾向轻松自在抑或紧张焦虑,与人有冲突时倾向逃避与否,以及对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倾向正面抑或负面。此外,对爱侣的倚赖程度受自我概念影响,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比较独立(安全型、排拒型),而持负向自我概念的人则较倚赖伴侣(焦虑型、害怕逃避型)。除了安全型依附,其他三类都是不安全的依附关系。

 

 

依附类型

焦虑程度 

逃避程度

自我概念

对他人的概念

安全型 (Secure)

正向

正向

焦虑型 (Preoccupied)

负向

正向

排拒型 (Dismissing)

正向

负向

害怕逃避型

 (Fearful avoidant)

负向

负向

 

四种依附类型(Bartholomew & Horowitz, 1991)

 

从依附理论来理解人的亲密关系,说明要与另一个人建立长期而稳定的亲密关系是人类与生具来的渴求,所以会害怕失去、害怕孤独。每个人从一出生就在建立依附关系,第一个重要人物是主要照顾者,一般来说是妈妈。若依附关系是安全型,有助人建立自信和独立自主,不会产生过度的倚赖。有了安全的避风港,人反而有更多勇气冒险探索世界,迎向不确定的将来。当遇上挫折、压力、伤害,在安全相依的对象身上可得着抚慰与支援,较易回复平静,亦由于对自己和别人有较正向的看法,较有弹性和能力适应环境的转变。从小有安全依附关系的人,能发展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interdependence)、较易与人开展关系、支持别人及接受别人的支持。相反,若没有安全的依附关系,会较多痛苦与焦虑情绪,较难信任自己与别人,在亲密关系中更多怀疑自己是否受重视,也可能发展出不健康的应对模式,例如过分讨好忍让或以激烈反应令人就范等。

 

第一个依附关系虽然会影响日后关系的建立,却并非不能逆转。当孩子日渐成长,生活圈子扩大,可能遇上其他重要人物,正面的经验成为修正的情绪经验(correc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对个人的自我观感、与他人的互动模式、对别人和世界的观感可渐渐改善。老师、好友、伴侣、辅导员、教会导师等都可以成为重要他者,在正面的互动中建立安全的依附关系,有新的情绪经验与参照。而接触深层情绪,加上适切的回应,能促进情感的连结,增加安全感,启动亲密关系中的良性循环,这方面在本专栏后续的文章中会详细论述。    

 

情绪取向的婚姻治疗的启廸

在心理治疗的领域,婚姻治疗可谓最复杂多变,涉及个人内在世界(情绪经验、价值观、自我形象、潜意识、应对模式等)、家庭系统的互动、原生家庭的跨代影响、社会风潮、政经变化对家庭的冲击等等,要改善夫妇关系,不同学派有不同的切入点。这专栏主要以情绪取向的婚姻治疗(简称EFT)的理论为蓝本(注3),因为较实用及容易明白,读者亦可看自助书籍《抱紧我》(4),相辅相成。

 

EFT整合了系统理论、经验学派和依附理论,以九个步骤建构和巩固新的互动模式。以二人舞蹈来比喻婚姻中的互动,而情绪就是主导这舞蹈的音乐。因此创始人强森博士主张聚焦于情绪,明白情绪如何主控人的反应,并透过改变情绪带来新的互动。笔者很欣赏强森博士带动受婚姻关系困扰的夫妇穿越表面情绪,接触深层情绪,继而探索、明白夫妇如何卡在负面的互动模式中,建构新的正面的情绪经验和正向互动。在《抱紧我》一书中,以七种对话及相关练习帮助读者学习正向的互动,是深入浅出的佳作。

 

EFT鼓励加强情感回应的能力,包括三方面 (A.R.E.)(5)

 

可亲可及程度(Accessibility)

伴侣是否人在心在?能否对伴侣持开放而信任的态度?即使在感到疑惑和不安全时,能否正视这些感受,向伴侣坦诚表达?能否明白情绪反映的依附讯息(有什么依附的渴望、需要和恐惧)?能否捕捉和明白伴侣发出的依附讯号(有什么表情、眼神、说话、语气等与依附有关)?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有寻求亲近的需要——情感上、身体上、心灵上的亲密,所以喜欢相依相伴、拥抱亲吻、心灵相通。香港人工作时间长,夫妇同枱吃饭,各自用手机等情况,大大削弱可及可亲的程度,值得反思,自我修正。

 

回应能力(Responsiveness)

指有正面适切的反应,尤其是情感的回应。首要是明白和接纳伴侣的感受和需要,还要给予所需的安慰与关怀行动。有时候牵手、拥抱已让伴侣感到同行与支持,动荡的情绪得以平静下来。一般女性较需要感到被重视与爱护,男性则较需要感到被信任与尊重,当情感连结稳妥,一起解决难题会顺利得多。有时候光是表达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影响自己,或你有多么重视对方,这已能令大家的情感有更强的连系,例如:太太哭诉被奶奶挑剔很委屈难受,若丈夫回应:“我看见你这么难过心里也很难受,当时未能即时回应来保护你,觉得很内咎。”即使未解决问题,关系已由紧张对立变为并肩面对。

 

情感投入程度(Engagement)

面对伴侣的依附需求与恐惧,你能全情投入,不离不弃吗?对方感到你重视他/她吗?你让对方得到特殊的关爱,无出其右吗?身体语言往往自然流露了情感投入的程度,例如凝望的眼神、姿势、身体接触等。在夫妇的冲突中,为了自卫自保,有些人抽离情感,以超理性的态度来讨价还价,辩论谁是谁非,赔上的代价是情感疏离,渐行渐远。

 

执笔写这个专栏是有感于香港的离婚率高企,众生渴望相依但常在情路中痛苦挣扎,家由安乐窝变为折腾人的牢狱……,但愿天下有情人在关系的困境中有更多主动的反思及作出改变,及早增润感情,停止负向循环,建立更坚固的婚姻,成为自己与下一代的安全基地。幸福婚姻不是童话遥不可及,亦非垂手可得的囊中物,需要悉心耕耘,以爱浇灌。虽然本专栏的内容聚焦于夫妇关系,但往后介绍的七种对话及各种要素如A.R.E.,大致上适用于父母子女建立良好的关系,因为背后的依附需求与恐惧以及建立情感连结的轨迹是同出一辙的。

 

 

 

注:

  1. 参苏珊×强森博士着,刘淑琼译《抱紧我》台湾:张老师文化出版2015初12刷,页30
  2. 可在youtube中看到这两个实验,输入关键词便可找到。
  3. 苏珊×强森博士着,刘婷译《情绪取向vs婚姻治疗》台湾:张老师文化出版2015二版6刷
  4. 苏珊×强森博士着,刘淑琼译《抱紧我》台湾:张老师文化出版2015初版12刷
  5. 参《抱紧我》页59-60    
返回
「王子與公主」的煉成-淺談家庭中的自戀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在心理学的讨论当中,自恋可以是由健康延伸到病态。健康的自恋在我们的成长中是需要的,因我们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信。但不健康甚至是病态的自恋,则会有不少特征。

全文

虚构例子

长兄大明今年十五岁,读中四,弟弟小明今年六岁,读小一。他们生于小康之家,父母皆为专业人士,书香世代。在家庭中,他们自幼已被祖父母及父母视为宠儿,总觉得他们比别的小孩好看、聪明和听话,不愧为其家族后裔。大明在小学时成绩中上,初中还可以,但高中后因父母帮他选理科,不切合他的能力,结果成绩一落千丈,大明因而不想上学,终日只想在家中打机、上网。父母因受过高等教育,感到很丢脸,已不停为他请补习老师,但也觉没用,正考虑送大明到外国念书以解决问题。而小明方面,他的成绩虽名列前茅,但在学校经常被老师投诉有行为问题,如与同学相处不来、经常向老师告状和动辄说不舒服而告病假等,父母都辩称小明没有问题,在家中一向很乖很好,还反指控学校老师因管教不善和处事不当,令升上小学后的小明出现不少问题,现正考虑为他转校。

 

例子分析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可能不大了解大明的能力在哪方面,又或只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他身上(选理科),因而令大明想放弃学业;另一方面,他们否定小明的行为问题,只将所有责任怪罪学校。这种种的情况都反映了父母和家庭的「自恋」倾向影响了孩子的发展。而这些自恋的种子,不知不觉中已埋藏在大明和小明的心田當中,并在学校的环境和与人相处时表现出来。假如这情况没有改善,当他们长大后,会带着不少自恋的心态去处事为人,届时浮现的问题可能远比现今更多更严重。以下让我们了解什么是自恋。

 

自恋的由来

自恋(Narcissism)一词的由来,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叫Narcissus的男神,因自觉英俊而喜欢观看在水池中自己的倒影,最终淹死在其中的故事。在心理学的讨论当中,自恋可以是由健康(Healthy Narcissism)延伸到病态(Pathological Narcissism)。心理学家指出,健康的自恋在我们的成长中是需要的,因我们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信。但不健康或甚至病态的自恋,则会有以下特征。

 

自恋之特征

  • 自我中心、傲慢、将自己的需要夸大、自觉很独特而只有某些境界很高的人才明白自己、需要极多的赞美、有一种应份感、缺乏同理心、会剥削/利用他人、妒忌他人美满的婚姻或成就;
  • 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但这些幻想往往跟自身现在的境况有很大出入;
  • 虽然表面有傲慢的行为或态度,但内心却异常脆弱、容易受伤;当自尊被挑战或攻击而受伤时,会产生很大的情绪反应如盛怒或抑郁;
  • 严重可以是一种病态,称为「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自恋之成因

有学者(例如:Torgerson; 2009)指出自恋与遗传因素有关,亦有讨论是与文化有关,例如美国学者Christopher Lasch(1979)一书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 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提到美国自恋文化的形成和情况。而近年香港「赢在起跑线」(更甚的是「赢在射精前」)的心态,亦有这种过度追求卓越而形成的自恋倾向。另一方面,心理学家的研究(例如:Otway & Vignoles, 2006)亦指出,童年父母照顾的经验如果是过度赞美或冷漠,日后形成自恋的倾向有关。

 

事实上,自恋可以影响个人,工作和家人关系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只集中讨论家庭中的自恋,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配偶的自恋

假如配偶有自恋倾向,你发现他/她会出现下面的情况:

 

  • 只顾及自己的想法和利益,希望配偶凡事以自己为生活的中心,因而忽略对方的需要;
  • 常觉得配偶比不上自己,认为对方很愚蠢、很无用和办事不力;
  • 当有冲突时,不愿承认自己有错误,深信问题是对方引起;
  • 因为着眼点很不同,与配偶在培育和教养子女上有很不同的价值观和方向;
  • 会视儿女为攻击配偶的工具,成为自己与配偶冲突时「赢」的手段;
  • 制、在这样恒常的冲突中,轻则影响夫妻感情,造成关系破裂;严重可涉及思想控婚外情或家庭暴力等。

 

父母的自恋

如果父母有自恋倾向,其子女会有以下的经历:

 

  • 常感到自己的存在只是父母或家族的延伸;
  • 往往不能做真正的自己,自觉好像为了满足父母(未了)心愿而存在;
  • 从小到大,经常觉得被父母控制,没有自由;
  • 无论客观上别人觉得自己怎样好、怎样有成就,自觉仍未完全达到父母的期望和标准,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内疚感,有些甚至因而想放弃学业或事业之发展;
  • 有部分最终也可能形成自恋的倾向,只以成为某某家族的成员或儿女为傲。

 

儿童自恋的正常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大师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因儿童以「自己眼睛所见到的状况」类推他人,故倾向「自我中心」(Egocentrism),较难从别人的角度看事情(Broderick & Blewitt, 2010)。这个过度期的自恋倾向,假如得到适当的引导,慢慢学习不单以自我中心出发,多考虑他人,一般来说,儿童是可以发展到一个正常的方向。

 

青少年自恋的正常发展

皮亚杰亦指出,青少年阶段会有一些常见的自恋现象:「假想的观众」(Imaginary Audience)与「个人传奇」(Personal Fable)(Broderick & Blewitt, 2010)。

 

「假想的观众」意即青少年经常觉得别人会注意自己,例如当一个十三岁女生转了发型之后,在出家门后直至入校门去到课室途中,自觉好像「万人迷」般有很多人在注视自己外貌的改变。故此,青少年特别着重他们在社交网站的文章或相片是否有人「赞」,没有的话,他们可以很失落、很不开心。

   

而「个人传奇」方面,意即经常会想到会有神奇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把一些问题解决。例如一个被同学欺负的十四岁男生,会希望自己好像电影「蜘蛛侠」中主角的遭遇,因参观科学馆被蜘蛛咬到而拥有超能力,此后同学不敢再欺负自己了。

 

当然,从成人的世界,以上两种现象都是一些不切实际而自我中心的幼嫩想法。正如儿童自恋的正常发展方向,假如不是去到很严重的情况,这种青少年自恋的倾向,会随着成长的期望和失望之摆动,最终发展成为贴近现实的地步。

 

自恋儿童/青少年特征

但假如有一些儿童或青少年的自恋倾向去到一个较严重的地步,已对自己或家人构成了一些功能或关系上的损害,他们也可以拥有以上成人自恋的特征,出现的情况可以如下:

 

  • 经常只谈及自己和想到自己的事,不考虑别人(如家人和朋辈)的感受;
  • 极度渴求别人(如父母和老师)的注意和称赞;
  • 相信自己是独特和比所有人好;
  • 经常幻想自己在学业、朋辈关系等很成功,也幻想自己在得到权力和金钱后的境况;
  • 夸大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刻意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为了成功可以不惜一切;
  • 订立一些不能达到的目标,但与自己现实之处境距离很远;
  • 因徘徊在自己眼高手低的期望与失望之间,情绪容易经历「过山车」般的快速高低起伏。

 

以下我们会尝试提出一些面对家人有自恋倾向的应对方法,与及如何避免培育自恋孩子的重点。

 

如何面对配偶的自恋

  • 容许自己不只想到配偶和其需要,也要看自己的需要,学懂照顾自己;
  • 纵使经常被配偶否定,要提醒自己仍是可爱和聪明,以提高自己的自我价值和安全感;
  • 要明白配偶表面傲慢的说话和行为是代表他/她脆弱,极度需要别人肯定,你可以站在「高一线」之角度去肯定他/她;
  • 也要看婚姻关系中正面的部分,例如自恋的人也有其优点,就是比较愿意承担责任;可与信任的人分享自己的困难和感受,如基督徒可找教会的牧者倾诉和代祷;
  • 要评估婚姻的问题去到哪个程度,是否涉及沉溺、暴力或婚外情等。有需要时要寻求专业的帮助,药物治疗可帮助情绪、焦虑和失眠等问题,心理治疗可处理婚姻、家庭和性格等问题。

 

如何面对父母的自恋

假如你已长大成人,但仍觉活在父母或家族自恋的笼罩底下,你必须放下他们对你的期望,重新寻找和认识自己,从而寻求切合自己人生的方向,学习独立自主。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你要放下家庭或父母带给自己有形无形的好处,好好整理自己未能达到父母期望的挫败感和内疚感,重新接纳自己,从而走自己当走的路。在这方面,家庭治疗学大师包恩(Murray Bowen)的观念「自主而相系」(Differentiation of Self)(Goldenberg, Stanton & Goldenberg, 2013),谈到一个人理想的成长方向是既能独立自主、又能与人以爱相系而不失自己,这是一个你可以考虑的成长方向,建议你去多了解这观念;又或你可找一位心理治疗师帮助你学习追求这个成长方向。

 

如何避免培育自恋孩子

  • 在基督教信仰当中,有一个很出名的祷文,称为静思祷告(Serenity Prayer)—「祈求上主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两者的智慧」。应用在教养儿女方面,我们应多了解儿女的特质和强弱的地方,因材施教,并为孩子定立合理而不过高的目标。
  • 研究指出,要避免过度赞美或冷漠对待孩子(Otway & Vignoles, 2006);如果真的要赞,要赞得「准」,而不是「滥」(颜昭华,2015);
  • 检视自己的教养技巧(Parenting Skills),例如奖惩是否运用得合宜和一致,包括恒常和前后的一致,与及父母双方的一致等;
  • 检视自己的教养风格(Parenting Styles)是属于哪类型,以下是常见的四种教养风格,当中包含了教养中两个最重要元素(管教和爱顾)的配合;
    • 宽容溺爱型(Permissive)—       管教少;爱顾多
    • 袖手旁观型(Uninvolved)—     管教少;爱顾少
    • 独断专权型(Authoritarian)—   管教多;爱顾少
    • 开明威信型(Authoritative)—  管教多;爱顾多

 

研究显示,开明威信型是最好的教养风格,能培养出自信和独立的孩子(Broderick & Blewitt, 2010);亦有研究显示,宽容溺爱型和独断专权型与自恋倾向的形成有关(Ramsey et al., 1996)。

 

总结

不同的人对家庭有不同的经验和感受,家庭可以成为人的安乐窝和加油站,家庭又可以好像战场一样。其实,一个理想的家庭是培养人由幼苗到茁壮成长的地方,一个人的性情、品格、价值观和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是源自家庭。著名发展心理学学者艾力逊(Eric Erikson)谈到,一个人由出生到青少年阶段,当中的成长方向,按次序包括对人信任、独立自主、进取、勤奋和自我认同的建立,这都是人重要的成长阶梯(Broderick & Blewitt, 2010)。不幸地,有些家庭充满了自恋的思想和教导,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人格会被扭曲,未能达致艾力逊所指的理想成长方向。希望你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对家庭中的自恋有更多认识;又或你觉得以上提及的东西似曾相识,深愿你能在文章中找到帮助自己或家人的方向。

 

参考数据: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Rev. E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 Broderick, P. C. & Blewitt, P. (2010). The Life Span: Human Growth for Helping Professionals, 3rd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Education, Inc.
  • Goldenberg, I., Stanton, M. & Goldenberg, H. (2013). Family Therapy: An Overview, 8th Edition. Boston, MA: Cengage Learning.
  • Lauch, C. (1979).  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 American Life in an Age of Diminishing Expectations. N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 Otway, L. J., & Vignoles, L. V. (2006). Narcissism and childhood recollections: A qualitative test of psychoanalytic prediction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2, 104-116. doi:10.1177/0146167205279907.
  • Ramsey, A., Watson, P. J., Biderman, M. D., & Reeves, A. L. (1996). Self-reported narcissism and perceived parental permissiveness and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7, 227-238. doi:10.1080/00221325.1996.9914860.
  • Torgersen, S. (2009). The nature (and nurture)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0, 624–632.
  • 颜昭华。(2015年12月)。《孩子,你今日失败咗未?》。诚信综合治疗中心通讯第20期。撷取自http://www.allianceholistic.com.hk/ni/1228-163818_ahcc%2020_Online.pdf.
返回
個體化過程 (III) - 結局篇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要为这主题写下结局篇,心里有挣扎,也有一种难以完结的感觉;其次,我真的很讨厌写理论,理性和文字是我的敌人。然而,在个体化过程我就是要跟我的自卑功能(Inferior Function)相处,过程不好受,情绪也被牵动,但却是成长必经的阶段。

全文

 

 

上两期通讯介绍到个体化过程(Individuation process),心里想读者是否明白?理论是否太抽象?我鼓励大家在阅读今期的内容前,可先重温前两期的通讯(可浏览中心网页www. allianceholistic.com.hk),或许可帮助更完整地明白这主题。事实上,要为这主题写下结局篇,心里有挣扎,也有一种难以完结的感觉;其次,我真的很讨厌写理论,理性和文字是我的敌人。然而,在个体化过程我就是要跟我的自卑功能(Inferior Function)相处,过程不好受,情绪也被牵动,但却是成长必经的阶段。

 

 

“自我”(Ego)和“本我”(Self)

在心灵(Psyche)系统中,有两个重要的结构:“自我”(Ego)和“本我”(Self)。两者很容易被看为是相同的结构,事实上他们有很大的分别。简单而言,自我是意识层面的中心;但本我并非只是无意识层面的中心,而是整个心灵的中心。

 

大家想像一下心灵是一个立体的球。这立体的球分为三层:外层是意识层面,中层是无意识层面,内层或最贴近球的核心是集体无意识层面。那么“自我”是掌管意识的层面,也就是心灵的最外层;而“本我”是掌管和调节整个心灵,也就包括了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面。初生婴孩的“自我”和“本我”是处于未区分[1](undifferentiated)的状态,若成人的心理仍处于未区分或只有部分被区分的状态,生命和生活会表现混乱、迷茫、无方向。

 

个体化过程的开始,“本我”和“自我”在正常情况下渐渐地被区分起来。“本我”可被视为内在的指导要素,跟“自我”的有意识人格是不同。“本我”处于无意识层面是不能被明白,唯有透过对象征意义的认识,才变成有意识和被认识。例如:某人的内在生命存有艺术天赋,但“自我”并没有意识到那天赋,也没有发掘和培育它,这份天赋能力是不能被表达。透过创作性的表达,“本我”让人格不断发展,生命渐渐地更趋成熟,发展出较完整的人格。

 

当“本我”和“自我”被区分后,在个体化过程中,借着稳定的“自我-本我轴心”(Ego–Self Axis)的建立,意思是“自我”和“本我”再次重聚。重聚是一个过程,让人向内发展至更有深度的人格,但可发展至怎样程度的完整性,就要看“自我”是否愿意聆听“本我”的声音。 

 

 

阴影(Shadow)

荣格以阴影来表示人性格的潜意识部分,而这部分经常以人格化的形式在梦中出现,例如:一位高贵温柔的女士,在她梦中出现了另一位粗鲁野蛮的女士,那粗鲁野蛮的女士有可能就是她的阴影。在个人心理分析过程中,认识个人阴影是首要的关注;而个体化过程也是由认识个人阴影开始的。

 

我曾经在第18期介绍过阴影这心灵结构,某些内容我就不重复了。[2]然而,希望在这里再次说明其中一个要点──阴影并不是全负面的。基于荣格强调的补偿和互补功能,当自我在各方面,例如:生活、工作、家庭,也被他人肯定和欣赏,他的阴影或许以冷静和消极的形象出现而且被压抑,这消极阴影带来是负面的思想和判断;但当自我的表现是自卑、无力,即是他压抑了其个人较好的一面,而阴影或许以积极的形象在梦中出现。

 

阴影会成为我们的敌人还是朋友,就要看我们如何对待他∕她了。我曾经有以下的经验:在阳光普照的下午,我独自在花园内散步,那刻发现我并不是独自一人,陪伴我的就是我的影子。我问我的影子:“我认识妳吗?”她没有回应。我再问:“妳可否不要跟着我,让我独自一人?”然后,我努力摆动身体,就是要摆脱我的影子。相信大家也知道,我一定不会成功。我明白!当我有多努力去否定我的阴影,我的阴影也会多用力缠着我;当我平静地接纳她,她也平静地成为我一辈子的同行者。

 

当阴影被忽视或被误解时,他∕她才会变得有敌意。认识个人阴影是痛苦的旅程,当触摸到一些深层的感受,例如:愤怒、愧疚、羞愧,这刻真令人想逃避;但同时又开启了对心灵的探索,只要我们坚持和忍耐,得着是更丰富的生命。

 

 

安尼玛(Anima)和安尼姆斯(Animus)

对大部分读者来说,安尼玛和安尼姆斯是陌生的名词,但学习荣格心理分析的人却不能避免要接触他们。安尼玛和安尼姆斯是内在的形象,存在于无意识的领域。安尼玛是男性内在的女性形象,而安尼姆斯是女性内在的男性形象。如果做梦者是男性,可能发现在无意识的梦境有位女性的化身;如果做梦者是女性,那化身就是男性。安尼玛和安尼姆斯都拥有善恶的两面。

 

安尼玛和安尼姆斯跟阴影有相同的倾向,他们能够被投射。当一个男人遇上一个女人,而那女人的某些特质是那男人的安尼玛时,他会有“一见钟情”的感觉,好像很早前已认识她,甚至爱得不能自拔。当女人的安尼姆斯出现时,相同的感受也会产生。安尼玛和安尼姆斯能助人找到自己的终身伴侣,这是他们积极的一面。然而,当这相遇出现于其中一方是已婚或有伴侣时,可以想像是何等痛苦的三角关系。

 

内在形象并不是容易明白的东西,我也在挣扎可以写多少和多深入,而我又有多少能力能让大家明白抽象的安尼玛和安尼姆斯,最后决定不作深入的描述。梦分析是最有效认识存在于无意识的安尼玛和安尼姆斯,梦的内容不是人的理性思维可以操控,所以认识安尼玛和安尼姆斯也要按着心灵的步伐。在生活上,我们不难发现男子气概不足的男性或缺乏女性气质的女性,这跟拒绝或认同安尼玛和安尼姆斯是有关的。安尼玛和安尼姆斯在个体化过程,是让人的生命更趋完整。我尝试透过以下的例子,让大家对内在形象多些认识。

 

在荣格学院曾经听过一位男同学分享他跟其安尼玛的经验。男同学的年纪超过六十,是一位在美国十分有经验的脑外科医生,多年前他开始接触荣格心理学,也开始了他个人的心理分析,过程中有不少梦的探索。有一次,他梦中出现了一位性感女郎向他表现出充满挑逗的行为,他感到这位女性对他很重要,而他对她也产生了好奇。这就是他的安尼玛,而他也开始探索安尼玛对他的意义。

 

我跟这位男同学并不太熟,但可想像一位拥有丰富经验的脑外科医生,代表着知识、理性、成功。我知道他在接受个人心理分析的过程,同时开始了绘画的习惯,这是他一种新尝试。他的安尼玛帮助他触摸内在的情感,又透过绘画把内在的创造力表达出来。不久前,他在美国举行了他的个人画展,心里为他感到喜悦,也体会在他的个体化过程又前进多一步。安尼玛能帮助男性在逻辑思维以外,辨识在无意识层面的事实,以至通往内在更深层的心灵深处。

 

安尼玛和安尼姆斯的发展,跟成长中的父母很有关系,是生命成长的课题。当人认真地探索和认识安尼玛或安尼姆斯,过程中会有角力,但可减少跟他们的认同,也不受两者的支配,再作出协调并以健康的新象征来呈现本我。这经验较常发生在个人心理分析的过程中。

 

 

结论

个体化过程就是生命成长,又怎会有完结的一天?说来奇妙,我没有刻意安排这主题分三次分享,但事情就是如此发生。“三”是一个动态的数字,充满着变化,象征一段旅程。

 

在个体化过程不能避免会遇上冲击,对陌生的事感到怀疑,对未能掌控的事感到恐惧。拆掉旧有思维,从新认识心灵结构,是需要一份勇气和能量,故此这也是一段冒险的旅程。人在意识与无意识的两极不断地游走,新的洞察力自然会出现,生命就会变得更完整。

 

 

参考资料:

 

Franz, M.L.v. (1968).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tion. In: Man and His Symbols. US: Dell Publishi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参考第22期通讯,曾经介绍生命旅程可分为未区分、已区分、整合的三个阶段。

[2]请参考第18期通讯。

 

返回
Colors of Love 愛的色彩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与家人相处,爱的感觉是暖暖的、软绵绵、自在、无拘无束,个中充满着包容、体谅及明白,总是无私的付出。

全文
  1. 人与人之间的爱很微妙,每一种关系,如亲人、伴侣、良师、朋友也不尽相同。而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也可以很不一样:由一句关怀的话语,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双在紧急关头伸出的援手、一个突如其来的慰问、在失意时一份鼓励的礼物、一碗热腾腾的爱心汤、在失落时一个简单而“到位”的message、一件温暖牌、在欠缺自信时一个肯定的眼神、至无论心境如何,有很多的包容、陪伴、同行、忍耐…… 等,这些也是很美、很窝心的画面。
  2. 在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中,于日常生活中细尝(savouring)生活乐事,用心去感受及细心欣赏当下美好事件、回味过去美好回忆或放眼未来,能够提升个人幸福感(well-being)。这些“乐事”可包括上述所提及爱的表达。在繁忙的生活中,您是否试过让自己,停一停,去留意当下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甚至习以为常,但却不一定是必然的,而又是美丽动人、爱的表现的一刻?又或者找一个空间、时间,让自己回顾细尝这些美好片段,用心去感受一下?爱的感觉很抽象,看不见、摸不到、听不到、闻不到,但我们可以用心感受到。您会用什么颜色、图象或字句去描述当中爱的感受?

对我来说,图画能表现我所感受到的爱的感觉,当留意到与身边的人的关系,个中爱的感觉是令人感到很缤纷多彩,充满感恩和希望。

 

那您呢?什么是您所经历过爱的色彩?纵并非完美,也未必是轰轰烈烈,看似平凡,容易不以为意,但那爱的感动却能在那刻触动您心灵,带来正能量?!

返回
靈性與精神健康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3期通讯(2016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最近接到几个分别来自神学院及教会机构的邀约,希望我为他们讲解有关精神病、情绪病的课题,特别是如何牧养遇到这些困难的肢体。其中一位牧者提出这样的一条思路:有关这方面的牧养,你最想教牧们知道什么?这是很好的思考挑战,就让我在此搜索一下我的内心!

全文

1. 我想到我认识不少牧者很有心,很愿意付出,不遗余力地跟进关顾这些“患病”的肢体,但同时又要兼顾不同的教务,以至身心具疲,甚至患上『耗尽候群症』,需要寻求治疗。我想他们知道我欣赏他们,也为他们痛心。我希望在更多认识及了解“患病者”的需要后,牧者能够清楚自己的角色与其他治疗者的角色,能够互相配合,能够掌握清晰的界线,但又不会令受牧养者感到被拒绝或被忽略,能够妥善处理受助者私隐的需要,又不失对群体或家人的“交待”。

 

2. 我想到我多年来在教会参与的牧养及辅导服侍,我们提倡的是牧养里要有辅导元素,但不久我们发现大家对什么是辅导就可以有南辕北辙的分别。有些人的辅导观是指导式的,有些旨在解决问题,有些是必定要以经文为基础,有些说法甚至认为以人为本的辅导是离开了信仰。我希望牧者知道的是,如果我们要有效地牧养“患病”的肢体,那么我们在整个牧养观念中要有怎样的一种辅导观念。让我引述这位与我一同建立这服侍的弟兄的说法:辅导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会反思,不逃避问题,会负责任去寻求出路,也愿意寻求别人的帮助。这不是一个“如何”的问题,而是能够鼓励适当的自发性及开放性。

 

3. 我想到大家在媒体中接触到的资讯,大多是如何辨认精神症状;从及早辨认──及早诊断──对症下药这角度来帮助“患病”的肢体。我们称这模式为『医学模式』。我希望牧者知道的是:精神、情绪、行为等表现远比简单的医学模式为复杂。任何精神、情绪、行为的表现都有其处境性,而在全人的角度,人在这些困扰中渴望得到的是别人的了解而不是别人的判断。怕被判断、被标签正是使人拒绝寻求帮助的最主要原因,所以,牧者在大量的资讯熏陶下最容易行错的一步就是未能让肢体感到被了解,那么,他就会对你失去信任。医学模式的另一缺点,就是以为用药与诊断有独特的关系,但是近年的精神医学已明确倾向超越诊断的用药方针(trans-diagnostic approach)。药物对减轻症状及减低“病人”的痛楚有明显的帮助,但是一种精神科的药物往往有多重的作用,可以在不同的诊断中通用。“病人”接受药物的治疗不等同他必要接受那诊断的标签,最重要的还是明白造成这些症状的因由。药物能够帮助不同的症状皆因生化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体造成该等症状的生理过程,这是医学重要的发展,但我们不要停留在这单一的角度去了解肢体的需要。

 

我想到牧养在基督信仰中的意义,超越“世上的事”,或许在一切可理解的处境之上还有更深一层的需要,就是灵性的、与 神关系上的追寻,而牧者的抱负也如圣经所言『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 神面前。』(圣经歌罗西书一章廿八节)。我想与教牧们分享的经验是,我见很多人的精神或情绪问题到了要寻求协助的时候是代表了他的一种崩溃状态,是他从一直习惯于某种处世模式中蜕变的一个机遇,也是牧者最能够进入这人内心,让他不单风闻而是亲眼看见 神(约伯之用语)的机遇。我见不少人在这“患病”及“疗愈”的过程中在灵性上经验了新的体会,有的学会了谦柔,有的学会了放下,也有的学会了体谅,数之不尽。而如何陪伴着肢体,让他得到新的洞见,可能是牧养中可以得到的最大回报。

 

经过这一轮的搜索,我想:从全人角度,对精神病的知识真不算什么,但我们却不能无知,诚如经文给我们的提醒──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圣经彼得后书一章六至七节)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