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本期内容:

  • 「专论」:了解和处理哀伤
  • 「童心同行」:爱学习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 「心灵小天地」:破烂的衣袖 
  • 「谁可相依」:同心退敌—夫妇相处的负向互动循环 
  • 「畅谈心理学」:饶恕,一个可能的选择?
  • 「瞬间看心理」:爱・行好事、Love・Acts of Kindness
  • 「人・全人」:那受苦的他者—日常临床应用的诠释学 

下载通讯PDF档
「了解和處理哀傷」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家庭医生与一些长期病人以致他们的家人都建立了亲密的治疗关系,无论在突发性哀伤或在可预期哀伤过程中都会承担重要的角色。

全文

家庭医生与一些长期病人以致他们的家人都建立了亲密的治疗关系,无论在突发性哀伤或在可预期哀伤过程中都会承担重要的角色。有些病人因哀伤而引发身心症,也会向家庭医生求助,所以家庭医生对哀伤的历程及心理必须有所掌握。期望在这课后我们可以:

1.     了解哀伤者的心路历程

2.     能够与哀伤者同行及提供专业的意见及心理支援

3.     留意到亲人离世可以是不同疾患的成因之一

4.     能够对经历哀伤的人作出专业的评估,包括心理状态及是否需要转介

5.     得悉DSM-5对丧亲之有关诊断

 

哀伤者的心路历程

哀伤者所经历的可以说是已经发生而无从改变的事情,所以他们往往会感到无能与无助,有时甚至会有面临危机的感觉。在这些艰难时刻,有时真是只可以无言感概,以叹息作共鸣!亲人的离世亦可以说是改变的时刻,所以涉及的人都需要作出调适。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经历,这也可以是一个醒悟的时刻,意识到存在的一些必然问题,也许会有些人因此经验到成长。

 

在这阶段,作为他的家庭医生,一个有见识、受尊敬、有权威、富经验(有些甚至有父母亲形象)的人,能够给与他足够的明白、聆听、认同及指引,会使他感到对自己的处境有多一点的掌控。医者细心观察有没有继发的身心症状,以及温馨的提示,例如糖尿病人不要因为哀伤而忘记服药等,对哀伤者都是极其重要的。

 

何谓哀伤?

哀伤是因失去摰爱而产生的痛楚,这不单单涉及情绪,而是整个人(身心社灵)都在哀伤!他的情绪可能因这人的离去而被愁云掩盖,哀痛如巨浪阵阵冲击,食欲不振,身体随之而衰弱,不愿见人,不愿见神。著名的英国精神科医生及心理分析师John Bowlby (1980)提出了四个哀伤的阶段,包括麻木及难以置信、寻觅及渴求见面、灰心及混沌破碎、重整及恢复过来。这四个阶段不一定是清晰的,而且当中的感受,包括愤怒、焦虑、无力、抑郁都会不停交替出现,令当事人非常痛苦。

 

另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Bonanno et al. (2000)做了一个很大型的回学术回顾,总结了50-85%经历哀伤者共同的经验,包括:中度的思维混乱、烦恼、健康问题、社交及工作障碍与及对离世者有正面的思想及情绪(详见表一);另外的15-50%却从开始都只有轻微的哀伤表现。大部分哀伤者于一年内会回到以前的状态,15%在亲人离世后一至两年仍有严重至可诊断为重性抑郁、广泛焦虑症或创伤后压力症等的失调。从分析结论看,哀伤的经验是大部人可以共有的,所以哀伤不应算为疾病,而近年的倾向也不会把哀伤区分为正常或不正常,而是个别了解他们的需要。

 

表一:大部分哀伤者的共同经验

思维混乱

自我身份的认知混乱,像失去了部分的自我;代入了离世者的症状;失真感;经常沉思;难以集中及作出决定;对未来失去信心;不断思索意义等

烦恼

长期及严重的情绪衰颓;感到愤怒、烦躁、哀伤、低落、惊慌、内疚、孤单、渴求等

健康问题

出现焦虑及抑郁症状;自杀率增加两倍;荷尔蒙及免疫力失调;增加了各类身体的疾患等

社交及工作障碍

退缩;不能执行应有的社会角色;令周遭的人也感到烦恼;难以结交新朋友等

对离世者有正面的思想及情绪

感到释然;为离世者已进入天堂而感到欣慰;为离世者感到骄傲;感到爱及快乐等

 

 

如何适应及过渡哀伤?

哀伤的经历及感受也可以出现于其他的处境,例如失恋或失婚等,但这次讲座主要仍是以应用于因亲友离世而产生的哀伤。在漫长的岁月中,哀伤者如何适应,如何自处?心理学家提出了几个不同的看法。可以想像,遇到如此重大的经历,一般的反应都不外乎面对或压抑(逃避)。面对哀伤这方向的目的是透过面对习惯失落,例如“每次想到他都会落泪,但慢慢就习惯了”。而压抑者则是用“忘记背后,努力向前”或“死者矣矣,生活都是要向前走!”等去应对。

 

这两方面的取向很在乎当事人的文化、信念及人生取向,无分优劣,而且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两者都是重要的。心理学家Strobe 认为这两个取向往往交替进行;另一位学者Rando认为哀伤者初期会较多用前者,学习放下,而后期则多用后者,为自己寻找新的意义及方向。 

 

上述两个方案最终都是要脱离逝去的关系,重新上路。但有另一个观念与这前两者截然不同,Bowlby认为我们毋须弃旧才可以立新,我们可以重整这段关系,内化这位亲友,把逝者放在内心,象征性地成为我们的安慰者、保护者。爱是永恒的,关系不需要断绝,只要我们心知他已经告别了,不在人世,而这关系不会障碍我们前行。

 

总的来说,哀伤的结束意味着我们已经在认知上接纳了失落,在情感上也接纳了失落,并且建立了“没有了他的我”这个新的身份。

 

经历亲人离世可会造成疾患?

一直以来,经历丧事的人都会被认为有较高的机会遇上意外或疾病,究其原因,也不无道理。例如:生理上,哀伤者的免疫力因压力而减弱;情绪上,因抑郁而导致自顾能力减退;社会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上精神上受到的打击,这些改变都会导致患病,而尤为甚者,是年老或独居的一群。

 

老人家在丧偶后患上抑郁、肺炎、或长期病患恶化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值得留心。而一些特别的个案,例如自杀、猝死、英年早逝留下幼年子女,或年幼子女早逝等情况也需要特别小心处理。

 

另外,有些求助者可能因为危机的发生而求诊,例如失常、情绪激动、不能正常运作、求死等;也可能是因为继发的问题如失眠、暴瘦、幻听或其他情绪症状等求助;亦可能因为身体不适及各种痛症、酗酒或其他行为问题而来。我们必须清楚他们的历史,有高度的敏感度,对问题的成因有探究的心态,特别是无故的愤怒及叹息,也可以有系统地询问他们近期有没有重大事故或压力来源及从家族病史中寻找可贵的资料。

 

 

评估

对哀伤者的评估应包括以下几项:

  • 了解他们和逝者的关系如何
  • •了解他们的处境,例如是突发的离世或是早有心理预期
  • •了解哀伤者对事情发生的感受、想法,是否感到震惊、创伤等
  • •评估他们的伤痛程度,例如是否出现身心的症状及削弱了日常运作的功能等
  • •评估他们的需要,例如是否需要提供危机支援等
  • •预后评估,包括他们抵受压力的能力、有没有可预见的困难等;了解他们与逝者的相处模式、过往处理压力的方式及经验、过往经历之失落哀伤、过去的身体及精神病历、家族病史等都对此评估有很大的帮助(参表二)
  • •评估他们可调动的社会支援,如家人及朋辈的支持等

 

表二:预后评估

达致良好预后的助力

可能引致困难的因素

性格乐观、意志力强 

哀伤者感到事情应该可以避免

抗逆力强:有自控能力,感到环境在他们控制能力之内,视压力为挑战,肯委身

哀伤者本身有精神健康问题或曾经因为不同的压力或失落而产生适应失调

有强大的宗教信念,感到人生有秩序、有目标及有意义 

突然及始料不及的死亡、死亡过程痛楚及漫长、涉暴力的事件、儿童的离世等

愿意在生活上追求有价值的目标

哀伤者与逝者过往的关系纠结

有良好的支援系统

哀伤者感到没有支援或支援不足

       

急性哀伤者在崩溃状态的即时的处理

遇有面对哀伤者即时感到崩溃时,我们建议运用危机处理的原则。危机是指事主一向应对困难的能力都不足以应付当下的情况而需要即时的援手。他可能会因伤心过度而进入离解的心理状态,思绪混乱,不能作主,无法客观地决定及安排生活,我们便要暂时接手帮助他们处理一些紧急的事情,例如:照顾起居饮食、安排子女上学接送、安排老人家的照料、请假、保障家居安全等。我们需要为他们调动资源,例如透过社工、护士与他们的家庭成员协商如何帮助他们。在这情绪高涨的时刻,他们可能需要一些镇静的药物使警觉度稍为降低,可以冷静思考、进食、睡眠。他们也可能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表达哀伤,辅导员或社工可以陪伴及聆听他们的心声。待稍为平静后,要与他们讨论如何增强支援、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解难的方案、生活的适应等,再把我们暂时接手处理的问题交还他们决定。

 

 

 

何时需要转介精神科或其他专业?

大部份的哀伤者都会渐渐适应下来,而且在哀伤初期,他们大多都会振作,以处理丧葬的事情,早期的社会支援也会较多,反而是要看这初段处理之后的发展。 倘若出现较严重的抑郁、过度兴奋、创伤后压力反应、幻觉、行为问题如病态赌博、酗酒或预计他们的适应会有相当困难,都宜转介。特殊的死亡事件包括自杀、他杀、灾难事故、小童的离世等都是相当困难的处境,及早转介至为妥当。在任何阶段如果发现哀伤者有适应不来的情况,或是出现自杀倾向都要立即作出适当的处理。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心理辅导员往往都有处理复杂个案的经验,也能够付出更多时间与哀伤者同行。

 

 

DSM-5给了我们什么新的角度?

美国精神科学会于2013年出版的精神学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更新了有关丧亲的诊断。过往丧亲者产生抑郁反应被视为正常不过,所以在诊断抑郁症时要剔除因丧亲而引发的抑郁,新版取消了这限制。新版在“可引起临床关注的其他情况”之下的“与主要支持系统成员相关的其他问题”一段加入了“非复杂的丧亲”一项;亦在“需要再加研究之项目”一章加入了“持续及复杂的丧亲障碍”并列举了有关诊断条件,这些条件包括需要超过一年之相关症状并造成个人的伤痛或社会功能上的失调。研究分析在这些条件下可诊断为“持续及复杂的丧亲障碍”的比例,在美是2.4-4.8%。相信这些新的发展有助我们重视丧亲者的需要,以及更具体地找出需要协助的人。

返回
愛學習的孩子是怎樣煉成的?
分类 : 通讯专栏—童心同行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上一期跟大家讨论小朋友学习兴趣下降的普遍原因,今次继续和大家探讨学习动机的主要来源和提升学习动机的一些方法。

全文

上一期跟大家讨论小朋友学习兴趣下降的普遍原因,今次继续和大家探讨学习动机的主要来源和提升学习动机的一些方法。

 

三种与生具来的基本心理需求

跟据自我决定论(Self Determination Theory),人的天性本质有一种“内在成长趋势”(inherent tendency towards growth),在与生具来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会主动地付出努力和行动去发展和达到自己的成长潜能。自我决定论认为,当人在以下的三种基本心理需求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才能达至个人的身心灵健康,这是个人自我激励(self-motivation)的基础。

  • 能力感 (Competence) - 明白怎样去达到不同的结果,相信自己能够有效地执行必要的行动或任务。
  • 归属/关联需要 (Relatedness) - 在自己的社交环境里能跟其他人建立稳固和满足的关系。
  • 自主性 (Autonomy) - 能够自发地、非受他人影响地作出个人选择的行为和调节。

内在与外在动机

当这三种与生具来的基本心理需求得到的满足愈大时,个人便会有愈大的主动性和动机去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促进个人成长 。自我决定论将实践某行为或目标的动机分为两大类:

 

内在动机 (Intrinsic Motivation)

一种由行为本身的趣味性或愉悦感带来的驱动力。拥有学习内在动机的学生,会对学习课程内容的新知识感兴趣。他们对学习内容会有更深入和赋概念性的认识,也会有更长久的记忆。这类学生很享受学习和克服当中挑战的过程,这种内在的动力也会较稳定和持久。

 

外在动机 (Extrinsic Motivation)

从事某活动或行为的动力来自外在的回报,譬如奖励、赞赏、金钱、成绩表现、其他人的评价、惩罚等。拥有学习外在动机的学生,会为了得到好成绩或避免成绩差带来的后果,在学业上付出努力。但当外在的学习回报难以得到或消失时(例如:测验内容太艰深难有好成绩、默书成绩好但没有奖励),学习的动机便很难持续。

 

提升学习动机的方法——自我决定论的启示

若想提升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最直接的方法是提升学习内容和方式的趣味性,和让孩子看到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或兴趣的关连。例如:用游戏方式背诵英文生字、带孩子到超市边购物边练习加减乘除数。任何活动(包括学习)的内在动机,主要来自感受到能力感和自主的经验,因此给予孩子适中的挑战和适度的选择,让他们从学习中经验克服困难的成功感和自主性,对孩子学习的兴趣有着重大的影响。

 

外在动机用得适当的话,也可以帮助内在动机的提升。若孩子对某些课题内容或功课类别感到沉闷或反感,可借着外在动机鼓励孩子尝试,直至他们经历一些成功或提升兴趣感后,逐渐减少外在回报。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口头或其他形式的赞赏(譬如:妈妈在爸爸面前赞仔仔今天做功课很专心),比物质上的奖励更加有效。当然,孩子表面上会对物质上的回报更有兴趣,适量的物质鼓励,对于困难或沉闷的工作,会有即时提升兴趣的效果。少量的物质奖励(例如: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文具、放假带孩子到溜冰场或看电影等),加上父母或老师对孩子的努力给予真诚的口头赞赏,学习兴趣便能更有效被提升。

 

在鼓励孩子学习的同时,多点聆听、接纳、肯定,和关心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并多跟孩子倾谈学习以外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接纳,使他们相信父母不只是在他们成绩好的时候才爱他们,从而得到不怕失败的勇气,更有信心在学习上或其他方面作出不同的尝试和努力。

 

 

参考资料:

 

Deci, E. L., & Ryan, R. M. (2012). Motivation, personality, and development within embedded social contexts: An overview of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uman Motivation (pp. 85–107)

 

Deci, E. L., Vallerand, R. J., Pelletier, L. G., & Ryan, R. M. (1991). Motivation and education: The self-determination perspective.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26, 325-346

 

Deci, E. L., & Vansteenkiste, M. (2004).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Understanding human development in positive psychology. Ricerche di Psicologia, 27, 23-40

 

Slavin, R. E. (2000).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6th ed.). Boston, Mass.: Allyn and Bacon

返回
破爛的衣袖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在执笔今期通讯时,心里想:“倒不如尝试把心理学的理论放在生活和生命的应用层面上作出反思!”我希望专栏可以有新向度,所以作出尝试。

全文

坐下来算一算,《心灵小天地》的出现已差不多三年了。过去的内容集中在荣格心理分析的理论,除了我的受助者,相信大部分读者感到那些内容不容易明白。理论始终是理性的东西,需要时间沉淀、消化、反思。在执笔今期通讯时,心里想:“倒不如尝试把心理学的理论放在生活和生命的应用层面上作出反思!”我希望专栏可以有新向度,所以作出尝试。

 

奇妙的经历

回想起数月前在瑞士一次有趣的经历。欧洲人在冬天的消遣活动,大部分在雪山上渡过,对于在香港生活的我来说,充满着好奇,知道未必可以体验,但仍希望感受一下。我们由苏黎世出发,当地气温大概摄氏3-4度,在雪山上的温度大概要在摄氏零下15-20度;我们穿上厚厚的大衣,作好御寒的准备。

 

一般而言,欧洲地方的室内是十分温暖,对我来说有时是过度温暖。上到火车,大家把外套除下,那时我才发现衣服的左衣袖缝线爆开了,而且不是小小松开,是由袖口一直爆开到上臂的位置。当时我不知如何反应,心里惊慌,朋友也未有察觉;即时想是否要把外套穿回,不要让别人看见我如此尴尬的模样。然而,对于怕热的我来说,室内的温度真的不可能穿上外套,很快我就打消了那念头。我没有其他方法,只好把状况告诉朋友,他们看见我的衣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同时也奇怪衣服突然破得如此厉害。

 

大家想帮我忙,但也不知可以如何入手  ,似乎唯一方法是到达火车站后赶快买件新衣服。虽然两小时后问题就可以解决,但我仍不能轻松下来。在火车上,我的身体变得僵硬,不敢乱动,就是害怕被人看见我怪怪的模样。朋友们没有把我当成怪物看,继续吃他们的早餐,但我不能视那破烂的衣袖不存在。我试图用手轻轻压住它,不想被人看见,也不想被人看见我介意它破了。

 

在火车上的二十多分钟,对我而言是何等漫长!当我发呆看着那破烂的衣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来。不知有否读者跟我想出相同或类似的方法?我请朋友把我另一边衣袖的缝线也拆开,而且要拆得跟左边的一模一样。朋友呆住了,认真地说:“真的吗?”我轻轻地点头。朋友边拆边笑,他小心翼翼,又流露著有点紧张。他说:“原来不难拆开!”当我看着朋友认真地把衣袖拆开,我的心情也渐渐轻松起来,终于“破袖行动”完成了。完成后,我的衣服再不是破衣服,而是一件前卫的衣服,我也笑起来!我在火车上舞动双手,感到轻松、自由。

 

经验中学习

两天后,当我跟分析师见面时,急不及待告诉他那奇妙的经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也大笑起来,然后说:“我很高兴看见妳用如此有创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创意?”我没想到解决问题跟创意有关。当时我心里很不舒服,只想为自己做些改变,希望自己可以好受一点。过去的我绝对谈不上是有创意的人;年幼在学时,所有跟文学和艺术有关的科目,我也没有什么表现。回想起来,沙游治疗和荣格心理分析确实给我不少帮助。

 

好的经验并不在于表面上的得着;甚至看似失去,其实得着的更丰富。我常思考各种不同的经历对我有什么意义,这次也不例外;每次生活、生命的体验也是美好的学习,我们不要错过它。我坐下来,重新思想事情的经过、内在的反应、行动上的回应,希望对自己有更深的认识。

 

内在的情绪

火车上的经历,大家容易看问题就是破烂的衣袖,我也以为如此;事实上并不是。我并不很喜欢那衣服,所以它破了我并不感到可惜。我看见自己不敢随便动,及意图不让人看到我的破烂衣袖。不能动也就是失去了自由,不好受的感觉,但也是那份感觉令我想改变,把问题解决过来。

 

当我回到自己的感受,才发现那是很沉重的羞愧感。我先感受到不是羞愧感,而是不能动的感觉。羞愧感是很深的感受,也是很痛苦的感受,人倾向是逃避那痛苦的感受,我只有靠着不能动的感受表达了当下的情绪。

 

那份羞愧感源于我如何看自己。当我感到自己做了羞愧的事,认为别人也如此看我,终于我看自己就是羞愧的人。事实上,没有人在意我的衣袖如何。令我难受的原因不是那破烂的衣袖,是那叫人痛苦的羞愧感。羞愧感令我不能动,失去了自由;另一种说法,那不能动的反应,背后更深的情绪就是羞愧感。

 

创意的思维

失去自由的感觉带动我想解决、改变。如何解决?如果眼睛看着只是破烂的衣袖,想到的方法只有找东西把衣袖缝起来,可以向四周问人有没有针线或扣针的东西。我是性格内向的人,不容易跟陌生人说话,而且把自己的破烂衣袖展示给陌生人看,我也感到尴尬。当我看着左边破烂的衣袖时,同时看到右边的完好无缺;忽发奇想:“既然左衣袖不能配合右衣袖,倒不如右衣袖来配合一下左衣袖吧!”

 

事实上,我也需要一份勇气才可以把这想法说出来。当我们的行为或想法跟一些基本的社会标准不同时,容易引来怀疑、轻视、否定、拒绝。因为对朋友们的信任,我作出表达,而这份尝试也带来一个转机。我不难理解,有人会想已经有一个问题,怎可能再制造多一个问题?这是得与失的问题,当我不介意有可能失去,也就多份勇气去冒险及作出尝试。

 

有人会问我如何想出这另类的解决方法。坦白说,我也不知道我如何想出来,但可以肯定这不是硬生生从书本上学习得来。现代人的学习,强调背诵、理性、逻辑,至于创作上的学习就相对地没有被鼓励了。创意是指创新的思维和理念,超越既定的界限,打破旧有的模式。我的分析师认为我选用了具创意的方法来解决破烂的衣袖,对我来说,这是很珍贵、又充满鼓励的经验。创造力在生命成长是可等的重要!

 

结语

人生总会遇上大小不同的问题或困境,情绪会被牵动,带来是内在的张力。明白人内在的情绪,会认识到真正问题之所在。火车上的经验,令我深深体会,在困局中只看着眼睛所见的问题反而会想不到解决的方法。透过创意表达的学习,例如:写作、艺术等,可扩展思维的角度和层次,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有关下一代的培育,希望能看重孩子们的创造力。

返回
同心退敵——夫婦相處的負向互動循環 
分类 : 通讯专栏—谁可相依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笔者近年进深学习婚姻治疗时,老师有一个发人深省的说法——婚姻是一个道场,每个人在婚姻中修练自己,不断成长,挑战自己人性的善恶,化解怨恨,在爱与恕中提升生命的质素。那么若想改善婚姻关系,不要诿过于伴侣或其他人与事,而要谦躬自省力求改变自己。

全文

笔者近年进深学习婚姻治疗时,老师有一个发人深省的说法——婚姻是一个道场,每个人在婚姻中修练自己,不断成长,挑战自己人性的善恶,化解怨恨,在爱与恕中提升生命的质素。那么若想改善婚姻关系,不要诿过于伴侣或其他人与事,而要谦躬自省力求改变自己。

 

诚然婚姻问题千丝万缕,涉及多个层次,包括1) 个人层次如性格、情绪智商、实务能力、自尊等;2) 关系互动层次如沟通能力、处事习惯、恶性循环等;3) 跨代的家庭遗传如亲密模式、家庭信念等; 4) 跨代家庭未了事如家庭秘密、创伤等; 5) 家庭生活发展周期如青少年子女暴风期、中年危机、疾病、失业等;  6) 社会思潮如婚姻观、价值观等。如夫妇间仍能沟通,一同面对负向互动循环是一个务实而策略性的起点,因为生活中的磨擦,即使是小问题,日子久了会损耗感情,而且认为问题在对方身上,无形中夫妇站在对立位置,情感下滑甚至失联。情绪取向的婚姻治疗(Emotionally Focused Couple Therapy; 以下简称 EFT) 就是以互动为切入点,帮助夫妇明白两人的互动舞步,作出调整,聚焦于互动循环而非夫妇个人身上。

 

本文集中阐释常见的互动模式,了解互动中的言行与内心世界的变化与经验,协助读者明白自己及伴侣,以致突破关系的桎梏。在夫妇冲突中有三种互动循环经常交替出现,一、互相指责,被指责者尝试解释甚至还击;二、一方指责,另一方逃避;三、双方均逃避抽离,表面上没有冲突,情感上渐行渐远。同一对夫妇,不同时间可经历上述一至三种的互动,有些夫妇则先有第一种互动,热战一轮后其中一方转为沉默回避,最终指责者也放弃,犹如两位舞者同时退出舞池,有时或会再次进入第一或二种互动中。EFT称这三种互动为魔鬼对话,分别为揪出坏蛋、抗议之舞及冻结与遁逃。不论是哪一种互动循环,都会令夫妇感情上的连结转弱或失联,关系变得不安全而恶化。

 

一、互相指责循环——揪出坏蛋对话

 

在这互动中,夫妇的着眼点是找出谁之过,心底认定主要问题在对方身上,自己像受害人一样,感到痛苦甚或愤怒,发出抱怨或指责,对方轻则以解释响应,通常被视为辩护、借词推诿,重则愈描愈黑、火气上升,演变为互相攻击指责。有些人以先发制人的姿态先数落对方的不是,有些人则是被指责而恼羞成怒反击。无论情况如何,这种对话通常是双输的——输的是大家的关系。当夫妇经常陷入这种对话,会形成负面的预期(anticipation),愈来愈反应过敏,不断强化负向的循环。

 

当夫妇陷在这循环时,必须尽快叫停,让双方的情绪可以降温。回复平静后,先进行以下的自我省察。

  1. 转移视点:人的自然反应是想完又想对方做了甚么不好的事在自己身上,现在就尝试想想自己的反应怎样影响对方。

当他/她说__________________/(行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我感到__________________,于是我(反应)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做令对方_____________。

 

大部分人比较觉察对方怎样影响自己,却忽略自己的反应其实也在影响对方,因此双方都要对造成目前的负向循环负责任。

  1. 你通常用甚么方法「证明」对方有问题?
  2. 你怎样描述你的配偶?最常出现的形容词是甚么?
  3. 你较多争议事理,还是倾向归因为对方的性格有问题?
  4. 当你发觉自己有问题,你倾向承认?道歉?沉默?推诿在他人身上?
  5. 对方甚么言行会刺伤或触怒你?你又有甚么言行会剌伤或触怒对方?
  6. 你们争执后能重提事件并和好吗?还是避谈,不了了之?为甚么?

 

二、一方指责另一方逃避——抗议之舞

 

指责和逃避背后都是抗议,指责者抗议失去安全的依附关系,期望得着响应,如果没有正面的响应,负面响应也聊胜于无,像个以负面行为吸引注意的孩子,胜于被当作透明。逃避者则无声抗议被批评指责,包括一些暗示或隐晦的指责,例如:「你这种行为令我很失望。」「因为你这么夜归,我担心到失眠。」当逃避者感到难受,便以没有反应作为反应,却令指责者更难受。没反应如不理不睬,不闻不问,就如在两人中间筑起围墙,令对方气愤甚至抓狂,愈激动就愈追逼,逃避者就愈害怕,躲得更远,如此循环不息,关系触礁。

 

通常指责者在互动的舞步中是追逐者,有意无意地踩着逃避一方的痛处。他/她有时提出很多要求、建议,甚至指定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想改变对方,催逼、批评,显得咄咄逼人。如此,伴侣不是愣住不知如何响应(freeze),就是退避三舍,想逃离战场(flee)。也有些人学到没反应不吭声对方的怒气较快消失,反而解释、安抚有时讲多错多,纠缠更久。

 

在行为层次的互动循环很容易看到,更重要的是从依附渴望和恐惧的角度明白互动怎样维持与恶化,明白双方的深层感受。若双方体会自己不仅是受伤者,亦是伤害者,连手结束指责逃避的循环,才可以为婚姻开启另一片天地。以下是双方行为模式及内在世界的撮要。

 

指责者/追逐者:

依附渴望

被珍惜、被爱、我可信赖你、亲密感

依附恐惧

被排拒、被遗弃、失去与对方的感情连系

深层情绪

孤单、不安全、受伤、悲哀

对己的观感

自己不重要、不够好,可有可无

行为模式

批评、指责、抱怨、提出很多要求/建议,想改变对方,催逼

 

逃避退缩者:

依附渴望

被肯定、被信任、被尊重

依附恐惧

被批评、不被接纳、被否定能力与人格

深层情绪

绝望、无助、痛苦难受(麻木自己)

对己的观感

我很失败,我不是好丈夫/妻子,没信心做得好

行为模式

理性,聚焦于解决问题,回避冲突,不作响应、拖延

 

三、双方均逃避与抽离的互动——冻结与遁逃

 

行为上夫妇各自修行,没有争执,心境却不一样。指责者经历太多的没反应后变得灰心与绝望,想放弃、麻木自己,与伴侣保持距离以减少被伤害和失望的痛苦。逃避者只要不感安全,会继续用没反应来保护自己,情感抽离或避免接触,被动而观望。在这冷战般的循环中,双方沟通最少,防卫最高,情感失联。若长期如此,婚姻会枯萎。

 

踏出重要的第一步——截断恶性循环

 

上述三种循环都是恶性循环,不会无故逆转,必须其中一方作出改变,最有效的莫如同心合力叫停,再启动良性循环;即用非指责的态度指出问题,表达对关系和对方感受的重视,外化冲突,合力寻找应对之道。关键不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对伴侣的关怀、重视,能够平等、开放、冷静地沟通,着眼于关系过于令对方依从自己。中止负向的互动循环,是夫妇重建信任与安全感的第一步。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参考,记住要聚焦于互动的过程而非事件的内容细节,亦要留意当下的互动,不活在过去,翻没完没了的旧帐。

  1. 在大家较平静时一同勾画互动的循环,了解其触发点(trigger),可能是某类说话或非语言的表达如表情、语气等,认定不良的互动循环才是敌人,不是对方。此外,商讨出现负向循环时怎样叫停及改变表达方式,令沟通更畅顺;
  2. 为互动循环找个贴切的名字,每当循环出现,夫妇任何一方觉察到就立刻指出来,例如:「啊!我们又陷入『你听我讲』循环了,大家都觉得对方不听自己讲而气愤,我们停一停,刚才发生甚么事?」
  3. 从指责、投诉转为反省自己,如实地表达,例如:「刚才我未说完你又打断我,一脸不耐烦,我觉得你不尊重我,又不肯听我讲,好激气!于是我也不让你说下去,一心抢回发言权,没听进你半句话... ...。」这句话概括了刚才甚么触动自己的神经、对伴侣行为的理解与感受,以及自己作出甚么反应,能促进明白自己及对方。
  4. 承认自己的行为怎样影响对方:「我抢咪不停讲,于是你骂我霸道,愈讲愈大声。」夫妇很容易影响对方的感受与行为,亦不自觉快速对伴侣的行为作出主观的理解,圣经中「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各布书1:19)实在是智慧之举。意识自己有分造成现在的负向循环,有助消除怒气,重启沟通,不流于意气的争拗。

 

更多练习:

1. 你和伴侣的互动较多是哪个循环?试试一同就某事件勾画你们的互动是怎样的。

    请参考以上1-4点。

 

2. 个案(虚拟)讨论

 

王先生和太太对投资风险有不同的看法,每次先生买入风险较高的X股票,王太都会反对,催促他快点沽出,又投诉他不肯先有共识才入货。起初王先生会解释几句,又说自己读经济,有研究市场走势… …王太表达投资额高的话应该得她同意,她不想输光辛苦储蓄的钱,又重提那几次投资失利损失了多少钱,信不过他的眼光。王先生大喝一声:「不要再说了,烦死人!」就离开了房间。之后几个月,每逢王太问他买卖股票的事,他不答半句,有时还找借口出街。王太觉得他不理会自己的追问,十分气愤,不时以不同方式再问他,甚至提出取消联名户口… …王先生继续不作响应,而且愈来愈夜回家。

  1. 这对夫妇的互动呈现甚么循环?你认为甚么说话或行为令这循环持续并恶化?
  2. 他们的互动中触及双方甚么依附渴望和恐惧?
    丈夫的依附渴望和恐惧: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太的依附渴望和恐惧: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互动怎影响他们对自己的看法?
    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互动怎影响他们对伴侣的看法?
    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他们的互动怎样影响他们的关系?___________
  6. 假如他们是你们两夫妇的朋友,跟丈夫讨论你们会怎样帮助他们认识他们的互动循环及作出改变?

小结

夫妇总有争执的时候,要改变对方多会无功而还,不如好好反省求变。自己改变对方也会受影响作出调适,才有机会启动良性循环,一切改变由觉察省悟开始。所有夫妇都有不同——性格、成长背景、看法、处事手法、价值观、期望等,相处时容易落入不同的恶性循环中,明白行为背后的内心经验很重要,若能看到伴侣的依附渴望与恐惧,在互动中大家如何被困,共同努力扭转互动,关系是充满转机的。然而没有认真回顾反思及与伴侣讨论、分享,单是看看文章,改变不会太大,诚邀你与伴侣一起做本文的练习,当你发觉关系开始有改变,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参考书籍:

  1. Johnson, Sue. 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a Lifetime of Lov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8, Part 2, conversation 1, pp.65-97
  2. 《婚姻与家庭治疗》霍玉莲着,突破出版社,2005年二版,页146-149。
返回
饒恕,一個可能的選擇?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不少前去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或多或少也有一些事情未能放下,现今问题之背后往往涉及童年与父母之不良经验,如要解化,当中有可能涉及饶恕。

全文

虚构例子

陈小姐是一名三十多岁之专业人士,她前去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是因为在工作上经常和上司有很多摩擦;另外,她与男朋友亦很容易有嘈吵。细问之下,当上司对同事有不一致的看待时,她会替他们出头、与上司理论。而当男朋友偶尔迁就了朋友而牺牲了她,她会非常不高兴。此外陈小姐对社会上近年政治不公之现象亦有很大的怨愤,故此她非常积极参与其中,希望可以扭转政治形势。可是当她为了不少事情抱不平后,因为去得很尽,破坏了不少关系,得罪了很多人,自己亦感到受伤和疲倦,情绪也很低落,故此她希望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她。

 

为何不能饶恕?

正如陈小姐的例子,不少前去寻求心理治疗的人或多或少也有一些事情未能放下,现今之问题背后往往涉及童年与父母之不良经验,中国人奉行『百行以孝为先』,故此我们大多数不容易承认自己恨父母,极其量只会说不喜欢他们,更多的是对父母有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也有一些人自以为与父母关系很好,当重新回想过去,才知道自己对父母也有不少埋藏在心底里的恨怨。这些家庭中的不幸遭遇,包括童年时受到性、身体或情感方面的虐待、父母疏忽照顾、偏爱或因自恋(谭日新,2016)倾向而牺牲了儿女等。另一方面,亦有一些人被兄弟姐妹、同学、朋友或邻居欺凌,他们会怪责父母没有好好照顾及保护自己,以致日后形成对人不易信任。在这些情况当中,他们有些会选择原谅、放下,也有些不能或不容易做到,有些甚至会责怪自己或上天,最后连自己或上天也不愿意原谅,形成苦待自己的倾向,经常怨天尤人。

 

饶恕是否等如……

有本地婚姻治疗师(黄丽彰, 2015)在讨论饶恕时,对“饶恕等如什么”提出以下一些疑问:

 

饶恕= 忘记?

英文有一句说话 “Forgive but not forget”,告诉我们饶恕不一定代表忘记。

 

饶恕=交换?

如果原谅人会有好处或者能够达到一些好的后果,不少人也愿意尝试。

 

饶恕=一蹴即就?

有人相信饶恕应该立刻、尽快,对于小冲突也许可以,但很深的创伤则一定不能。

 

饶恕=弱者行为?

有人相信假如我们饶恕人(特别是敌人),就代表向人示弱,试问如果在两阵交锋时,怎可这样?

 

饶恕=可以强迫?

有些人相信可以要求别人原谅自己,例如有些基督徒会要求被他们苦待的人遵行神在圣经的教导去原谅他们,否则就是被害者在宗教上不够虔诚。

 

饶恕=自我牺牲和哑忍?

既然别人用大道理迫自己要原谅他们,唯有『打落门牙和血吞』,一于“死顶”吧了。

 

饶恕=认同加害者的行为?

有些人之所以不饶恕,是因为觉得如果原谅了别人,就等于认同加害者的行为,会助长他们的恶行。

 

饶恕=高高在上地赦免?

有些人愿意饶恕是基于觉得自己比别人在地位或境界上高超,所以愿意像“皇帝对平民”般网开一面。

 

饶恕=一定要复和?

有人觉得饶恕就一定要和加害者复和,但是因为仍未能真的可以做到,或仍然要与加害者继续相处,为了保护自己,就不愿意饶恕。

 

饶恕=公义不彰?

有些人觉得被害后最应考虑的是公义的彰显,而不是去考虑饶恕与否。

 

饶恕的定义

Dr. Robert Enright是近年来专注研究饶恕的心理专家,他对饶恕的定义是:“愿意对不公平伤害过我的冒犯者摒弃愤怒、放下负面的判断和行为。同时要对冒犯者宽宏大量,甚至施与慈爱。”(Enright, Freedman, Rique, Enright, & North, 1998),这定义包含了复和的部分。不过,亦有些心理学家(例如:Dr. Ryan Howes)认为饶恕不一定包括复和,应着重个人内在的历程。Howes(2013)指出,饶恕是“一个人内在的历程,当中包含梳理受伤的部分,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重建安全感及放下对冒犯者的愤怒。”

 

饶恕的对象

可以包括别人、自己和上天(神)。要饶恕人不难理解,要饶恕自己是因为不少人在经历创伤事件后,有时会觉得是自己导致问题的出现,因而怪罪自己,例如有些人经历婚姻或感情失败,觉得是“自己蠢”、“没有眼光”或“识错人”等而不能原谅自己。另外,怪责上天是因觉得自己的际遇不好,又不能怪罪自己或别人,那唯有是上天的问题了,而有宗教信仰的人,如基督徒,因为相信神全善、全能和全知,故此不能接受一些非常的遭遇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把责任怪罪于神。也有些基督徒说“饶恕神”,他的意思不是指神做错了而需要人原谅,而是人选择放下对神的愤怒和不满,学习重新与祂建立关系。

 

饶恕的历程

心理学家Dr. Mark McMinn(2011)指出,饶恕不一定要勉强对方跟自己复和,有时候对方可能没有懊悔之心,又或者他根本不觉得伤害了自己。故此在实际的情况当中,饶恕往往只可能从自己一方做起,选择放下,不再憎恨对方。McMinn(2011)指出饶恕的个人步骤可以包括:

 

1)首先承认自己被冒犯者伤害,接受自己内心有憎恨对方的感觉。

2)要倾注和流露复杂的感受,例如难过、伤心、愤怒和失望等。

3)从而整理被伤害的感受、创伤后扭曲了的想法和价值观。

4)在整理后,选择放下,用平常心回望过去的创伤,归纳为人生经历的一部分。

 

复和的历程

饶恕之后,在一些情况当中,有人会选择关系的复和,例如丈夫婚外情后,妻子选择饶恕及复合。在复和当中,可以考虑下列一些要点:

  • 有时可先由一方饶恕对方后,重新接触对方,释出善意开始。
  • 双方在饶恕的历程和时间上或许会有差距,必须要尊重对方可能与自己有不同的步伐。
  • 或许要有中间人作出协助和调停。
  • 但最终要双方都想改变和更生才行,不能勉强。
  • 过程中双方真心向对方认错,愿意放下自己,重建关系,当中或许会有挑战和困难,例如很容易在再相处后,勾起以往不愉快的回忆,故必须要有一些坚实的信念和价值观才可继续前行,例如重视婚姻承诺等。
  • 过程可能不是一两次的对话就行,进展可能会是“行三步、退两步”,又或会有停顿位,故必须要尊重对方步伐和顾虑,关系才可以慢慢重新建立。
  • 有些人会考虑用一些仪式(如重新立约)去提醒自己,希望不再用旧的经验和角度去看自己、对方和这段关系,例如有一些夫妇会重新买一对戒指为对方配戴,象征这段关系有一个新的开始,好像结婚时一样,让戴在手指上的戒指时刻提醒自己。

 

饶恕的好处

不少研究(例如Toussaint, Shields, Dorn & Slavich, 2016)指出,不饶恕与身体和心理情绪等问题有很大的关联,故此不少心理治疗师也会鼓励受导者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考虑饶恕。事实上,饶恕可以帮助我们从创伤中复完,不再以受害者身份生活,所以饶恕可以帮助人展开新的一页,不再活在过去受害的阴影底下。另外,不少人在自己有新的体会后才能放下过去的怨恨,例如在自己作父母后,才能体会自己父母过去的为难和辛劳,所谓“养子方知父母心”,愿意慢慢放下童年遗留下来对父母的抱怨,摆脱过去的束缚,迈步前行。

 

未能饶恕又怎样?

当然,有些人不能饶恕,是因为仍要与加害者继续相处,例如家人因“旧恨”未过“新仇”又增,故此他们与加害者在相处上必须要有智慧、界线和支援网络,才可以免被对方继续伤害。此外,假如事件可诉诸法律解决,有些人会考虑用这个方法还自己一个公道,例如有些童年时被性侵犯的受害人,长大后决定采取法律行动,不过,受害人必须要考虑在审讯过程中公开侵犯事件对自己及家人的冲击及影响,作出全面考虑才作决定。有些信奉宗教人士如基督徒,亦会考虑将审判加害者的主权交给神,相信神可以在今世或死后作出适切的审判,为自己伸冤。

 

例子分析及治疗进程

陈小姐在见了心理治疗师一段时间后,发觉父母从小偏爱弟弟,有什么最好的也给了他,而自己在家中则只有责任的份儿,以致她从小到大对不公平的事情往往有很大反应。她因父母的偏爱而形成了一些信念:“觉得自己是不可爱”和“别人会倾向亏待她”,故她在关系模式上必须要“为自己凡事争取”,否则,经验告诉她什么也得不到,可是在争取的过程中,因为害怕别人占自己便宜和觉得对方与自己敌对,她往往会做得很过分。虽然她的原意不是要伤害别人,但当对方感到被攻击时也会反击她,“牙齿印”就是这样形成了。当陈小姐明白了童年经验对她现在的影响之后,除了学习改善情绪和现在的关系之外,她也愿意尝试原谅父母,在过程中她经历不少高高低低、思潮起伏、情绪跌荡,亦发现自己虽然因父母的偏心而不满,心底却一直渴望得到他们的爱。当完成了治疗之后,陈小姐的情绪改善了不少,与人的关系亦没有以往那么多磨擦,也放下了不少对父母的怨恨。虽然她对不公平的事情仍然比别人敏感,但是她已经可以用一个较理智和与人有商有量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总结

当然我们明白不是所有不幸经历也是容易放下的,而饶恕对一些人来说也不一定是一个轻易简单的过程,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气、坚实的信念和价值观才能达到。况且,饶恕必须是一个自愿的过程,不能勉强自己亦不应勉强别人进行。假如你知道自己对过去一些事情仍然未能放下,但以往很少想及原谅别人这个可能,我邀请你思考这个课题,为了自己能够活得精彩、畅顺前行,不妨考虑“饶恕”为一个可能的选择。

 

参考资料:

Enright, R. D., Freedman, S., Rique, J., Enright, R., & North, J. (199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In R. D. Enright & J. North (Eds.), Exploring forgiveness (pp. 46–62). Madison, W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Howes, R. (2013). Forgiveness vs. Reconciliation. Psychology Today.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in-therapy/201303/forgiveness-vs-reconciliation

 

McMinn, M. R. (2011). Psychology, Theology, and Spirituality in Christian Counseling. Wheaton, IL: Tyndale.

 

Toussaint, L., Shields, G.S., Dorn, G., Slavich, G.M. (2016). Effects of lifetime stress exposure on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in young adulthood: How stress degrades and forgiveness protects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6, 1004-1014. doi: 10.1177/1359105314544132

 

黄丽彰。(2015)。《幸福的实践 – 婚姻辅导解构》。香港:突破出版社。

 

谭日新。(2016)。《“王子与公主”的炼成-浅谈家庭中的自恋》。诚信综合治疗中心通讯2016年12月第23期。检索自http://www.allianceholistic.com.hk/ni/0105-200104_ahcc23Online.pdf

 

 

返回
那受苦的他者──日常臨床應用的詮釋學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今期我想介绍另一本书,作者是Donna M. Orange,我认为她是近代最能够揉合心理分析与当代哲学的学者。

全文

还记得去年在这里介绍过一本书《活在上帝的记忆之中》(作者: John Swinton, 出版: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2)吗?今期我想介绍另一本书,作者是Donna M. Orange,我认为她是近代最能够揉合心理分析与当代哲学的学者。书名是《The Suffering Stranger—Hermeneutics for Everyday Clinical Practice》;出版:Routledge, 2011。

 

『诠释学』这三个字给人的感觉──高深,但不能不谈。如果说成“我可以怎样解读这文字?”、“我可以怎样理解你的说话或行为?”、“我可以怎样了解你?”可能较易掌握,这么说来,这些问题在助人行业中的确是不能不谈!其实『诠释学』这个课题最早出现在基督教神学研究中,意思是要探讨“如何理解这段经文的原则及理论”,其中一个原则,就是我们必须从前文后理这大环境去理解某一个细节,但也要从细节中去建构大环境,这叫做Hermeneutic cycle。(p.9-10)

 

在临床工作中,“怎样理解”非常重要。我也有无数这样的经验:我以为自己明白病人,但他们不感到被明白;我给了病人一个我以为很了不起的诠释,他们感觉只是被评定;我说知道病人的痛苦,但是他们要的是我真的感受到他们有多痛!直到我明白、承认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明白另一个人,这真诚的谦卑才能换来更深的信任。Donna引用神学家Friedrich Schleiermacher (1768-1834),提出了三个了解他人的原则(p.5-12):

 

  1. 了解别人是困难的(如果不是全无可能的话),严格来说,没有人能够真正了解另一个人。明白到这困难正是诠释学的开端。
  2. 我们是会了解错的。误解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必须有强烈的意愿去了解每一个细节。
  3. 从全人的角度,人是不能简化的复杂体。以complexity作为人的状况来说明,人的处境不只是complicated(可以化繁为简),而是一个不能简化的complex。所以简化的理论(reductionism)往往不能诠释人的处境。

 

Donna 接着简介了几位哲学巨人,Wilhelm Dilthey, Martin Heidegger, Hans-Georg Gadamer, Paul Ricoeur 及Emmanuel Levinas 对诠释学的贡献。你可能想像这些理论必然是高深枯燥的了!不过如果你设身想想:如果了解别人是如此困难,有什么方法、或者从什么角度会让我们能够更容易及准确地去了解他人,能够听到他们真正的声音?他们在这方面的确有真知灼见!我想分享以下一段对我在临床工作上十分有意义的说话(p.43):

 

我们听到病人说我们误会了他,说我们虚伪。以对话的精神来看,如果我们真的想听到他的声音,我们起码要暂停一下我们“想自己是对的”这意愿,收起一下我们对“病人的病”所有假设,包括我们对自己的前设、一切被教导过吸收了的观念、期刊上最流行的专业辞汇,想一想:“或许他也可能是对的!”。就让他们先被接纳!

 

在接下来的几章,Donna 就几位她归纳为人道主义(humanitarian)的心理分析大师Sandor Ferenczi, Frieda Fromm-Reichmann, Donald W. Winnicott, Heinz Kohut及Bernard Brandchaft 的诠释角度,即是他们从什么角度来了解别人,而这些角度如何促进对人的了解作出分析。她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角度以及各自的意义,例如前文提及的“无从简约的复杂性”、“无法言喻的孤单”、“从发展中的角度作诠释”等。贯穿这些人道为本的诠释角度,Donna 总结了一个基本的取向,就是Gadamer提倡以信任为基础的诠释。容许我再引用两段作结。

 

信任为本的诠释基本上是关于我们对病人的态度:相信他们正尝试把自己的真相告诉我们。他们的所言、所行都在沟通他们真实的状况,问题是我们是否了解。(p.40

 

信任为本的诠释当然并不假设病人会毫不犹豫就信任我们,如果我们明白他之所以要来见我们与他过去被出卖及受过的暴戾遭遇相连,那么他的反应就是最自然不过的了。信任为本的诠释关系到我们对这工作及对那受苦的他者所持的态度与价值取向。这态度可以创造一个他可以学习到──很多时候这是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在人类中仍然有一个安全及可以信任的地方,然后他可以相信自己的经验。(p.34-5

 

要完全读明这本书可能并不容易,但我希望其中一些精髓也可以帮助我们这试图去帮助别人的人,不负他们寄与的期望!

 

返回
愛.行好事 Love.Acts of Kindness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4期通讯(2017年4月)
日期 : 2017-04-30

施比受更为有福!只系少少嘅分享,何乐而不为!

全文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