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
「专论」:回应青少年自杀倾向的实用锦囊(二)
-
「畅谈心理学」:我为什么成为「裹心者」– 写给正在寻找职业方向的你
-
「心灵小天地」:跟沙游的缘份 – 初次相遇
-
「谁可相依」:情感连线
-
「童心同行」: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营养 – 同理心
-
「瞬间看心理」:Mind FULL or Mindful?
-
「www.互动平台」:虐儿致死 - 孩子及家长的困惑
辑录讲座第二部份续由本中心荣誉顾问,精神科专科医生庄劲怡医生主讲,从她处理个案的经验,分享并提供实用有效的锦囊,帮助助人者,包括父母、老师、社工、教牧等等出席者更有把握预防青少年自杀这危机。
编者按:上期通讯「专论」中,刊登了本中心临床心理学家刘咏汶女士2017年11月25日于屯门大会堂的「精神健康讲座」的第一部份讲座内容摘录,主要涉及青少年自杀的实况、警号、及基本「救生术」。今期通讯继续辑录了讲座的第二部份续由本中心荣誉顾问,精神科专科医生庄劲怡医生主讲,从她处理个案的经验,分享并提供实用有效的锦囊,帮助助人者,包括父母、老师、社工、教牧等等出席者更有把握预防青少年自杀这危机。
当青少年萌生自杀的念头,很多时候会先跟朋友间接提及,或是透过社交媒体表达。如果「惊动了」老师、家长或社工,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建议当事人约见精神科专科医生,希望当事人能踏出求助的第一步,共同商讨处理方法。虽然求助者可以来自不同背景及年龄阶层,自杀念头的来源也不尽相同,然而共通的是,如果能在沟通、连结、关心这三方面做得好,就能更有效减低悲剧发生的可能性。
沟通有法:
怎样才算是有效的沟通?在笔者过去处理过的个案中,接触过不少家长,都有认为透过多了解子女的学校生活,例如询问功课、测验、考试成绩,或者甚至了解在职子女的工作情况便等同表达关心。当然能够了解他们面对的日常生活是理想不过的,然而,沟通不只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话交谈,要达到理想的「沟通」,我们可以留意以下的五点。
- 归零心态 (Back to Zero) - 聆听的过程不受其他意见影响,不要先作假设,也不宜妄下判断。
- 欣赏心态,给予肯定 - 当他们愿意向您分享内心感受,又或者是他们正处于的困难处境,聆听者需要表达欣赏及肯定,例如: 赞赏他「坦诚」,「愿意面对问题」等。
- 整理事件 - 聆听他们的分享过程中,试从青少年表达的众多的情绪中,替他们整理、归纳出重点,使他们感到被明白,在迷惘中得到帮助。
- 了解情绪 - 当青少年处于情绪混乱时,一般都难于表达自己,大多缺少词汇去形容自己的状况,好像女孩子会以哭、男孩子以发脾气来抒发情绪。这种情况下,或许可善用科技,如在不同的社交平台透过「图释Emoji」,帮助青少年可以先藉助选择合适的「图释Emoji」较容易表达自己的感受。
- 整理情绪 - 能够适当表达、明白自己的情绪,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表达了感受之后, 便可以进一步沟通,整理。
现在的教育较少教导用以表达情绪的词汇,然而此消彼长,越多理性的知识、分析,其他方面相对就变得逊色。要脑部均衡发展,需要有各方面的刺激。另一方面,有些父母本身不重视情绪,又未必懂得如何跟小朋友沟通;加上社会的大气氛,侧重知识及理性,在欠缺情感的交流下,障碍了沟通,令沟通质素出现问题。
要让小朋友及青少年学习表达情绪、感受,首先要由父母开始,学习认识、明白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其次是平日多透过学校及课外活动,多讲感受,使表达情感变成自然的事,一种氛围。
连结有法:
我们身处的香港大多数父母都非常忙碌,所以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就更需要注重沟通的质素。例如要多跟子女谈感受,讨论价值观,了解他们的喜好,关心他们与同学、朋友的相处等。有质素的沟通,父母便能与子女连系。当然,沟通的过程中,耐性是非常重要的,因青少年需要很多的空间及时间去消化事情。当年轻人不愿沟通、表达时,父母更加需要以耐心引导,因为背后可以有多种原因,例如:害怕不被明白、害怕被误解、害怕大人不能保守秘密、或是天生性情内向等等。
同时,若在生活中留意到青少年有茶饭不思的状况,睡眠出现问题,或突然对平日喜欢做的事失去兴趣,就要多加留心、关注!有需要时,要寻求身边专业人士,如老师、社工、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心理辅导员等的帮助。
关心有法:
香港大多数父母非常忙碌的同时亦非常关心子女,然而家长可多留意自己平日关心子女哪些范畴,如身体健康?学业的压力?考试的成绩?子女的兴趣及嗜好?
很多家长会关心子女的学业成绩及前途,当子女学业表现未如理想时,家长及学生也感到很大压力。其实,这种担心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与其大人跟小朋友一起担心,不如教导小朋友好好预备,使自己更有把握,积极面对。况且,学业成绩未如理想的情况,亦往往是期望跟实际有距离的结果。原因可能是对自己要求过高,跟别人比较,低估了取得好成绩要付出的努力,或不太了解自己真实的能力等。
所以,能有技巧地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能力及要付的代价,就能减少不切实际,不合理的期望而带来的压力。
最后,勉励父母及从事助人的专业人员,要接纳青少年的思考限制,从平日生活建立信任,真诚的关系。凡事只要尽力而为,不要期望过高及过度追求完美,便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勿忘初衷,不要灰心,尽量尝试各种创意方式,方法,帮助青少年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便能活得积极和幸福!
我们不时在电影、电视看过找心理治疗师倾谈的片段,多是睡在一张半卧床、闭目下进行,这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不少人也曾问过我,为什么会从事心理治疗的工作。事实上,成人早期其中一个重要人生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而我在不同场合也曾跟年青人探讨择业的话题,以下让我尝试与大家分享我个人择业的经历和体会,假如你正在择业,希望能给你一点启滴。
从学生到工作
我出生于基层家庭,父母因忙于「搵食」也不大懂得怎样栽培我们,从小到大我读书成绩只是一般,念的学校也不是什么名校。记得小学时,我的志愿是成为一位科学家,及至中学,因老师、特别是理科老师的教导很用心,对我启发很大、影响很深,所以我当时很想在大学主修理科,毕业后成为一位中学老师,希望可以把我所学的教导学生,亦可将人生道理和福音信息传给学生。结果我真的在大学选修了「The Queen of the Sciences」── 即数学科,毕业后真的当起中学老师来。那一年的教学经验里,除了上课教书,我最喜欢就是和学生「倾计」,可惜现实是老师实在有太多任务要兼顾,故当了一年老师后,在没有想得很深入的情况下,便转去做行政工作,起初只是想做一段短时间,谁不知一做就是八年了。当时我发觉自己的性格不是非常适合做纯行政的工作,但当中也「操练」了不少弱点,例如:做事更有条理和系统;学懂如何与上司、同事和下属相处和合作;如何执行政策;以及语文的改进等,这都是我在踏进社会工作后才学习到的功课,这些经验非常宝贵,对我成长及日后辅导别人(特别是关于工作中的困难)有很大的帮助。
从工作到神学院进修
因着我在教会的事奉,接触到一些精神病患者和有家庭问题的人,深深体会到他们的需要, 发现自己最想做的工作是与人「倾计」和助人渡过困难。经过长时间考虑、祈祷和与家人商量后,我便辞去做了多年的稳定行政工作,做全职学生修读心理辅导,因我深信心理学与信仰结合之重要性,选择了在神学院进修。过程中,由以往读理科转至社会科学的心理辅导学和文科的神学,需要适应和揣摩如何掌握这些学问,也要透过自己去见心理治疗师,面对成长中的问题和突破性格上的弱点。因心理治疗师除了知识和技巧外,最重要的一件工具就是自己,故必须把这件「工具」好好雕琢和打磨。
学习心理治疗的历程
毕业后,我开始从事心理辅导,接触到不同需要的人,看到他们带着五花八门的问题前来,当中他们要带着不少勇气才能打开自己,把不容易向人透露的困扰讲出来,当中夹杂着不少眼泪。过程中,我体会到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及矛盾的东西,即使是最常见的抑郁症,不同人背后也有不同的成因和可能治疗的方向,我必须透过持续进修和跟督导学习,不断深化和研习所学,抽丝剥茧,学习进入受导者的世界,才能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而当中亦要学习承受帮助别人时的情绪压力和对自身强弱的发现,也要接受自己的限制。
同时间,我亦发现心理治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既是科学,即有实证支持其对不同心理问题的有效性;另外,它又是一门艺术,因与受导者倾谈时,不能硬把一套理论和技巧简化地套在其身上,要知所进退,故「工多」才会「艺熟」。此外,心理治疗师本身也要累积人生经验和体会,对日常身边和社会发生的人事物多加关注,培养自己的触觉,才能做到在辅导别人时随心所发,妙「口」仁心。而心理治疗师本身亦要懂得好好照顾自己身心灵方面的需要,才能常常倒空自己,预备去承托受导者的问题和困扰。
而当我做了多年的实务工作后,即使我已不间断地持续进修,但仍觉得有需要更有系统地学习,故修读了临床心理学,并于美国完成深造及考获当地心理学家执照,过程中除了认识美国和香港对精神心理问题的文化差异、医疗系统运作之不同,亦扩阔了我对心理治疗的认识和体会,吸收了最新的知识、研究结果和透过资深督导传授实务之整合。例如,我以往不知道心理分析可以和脑神经科学结合起来,成为一门专门的知识「Neuropsychoanalysis」,在美国的进修我有幸能接触及学习了这方面一点点的知识和研究,引证了心理分析不少概念也有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根据,令我以往对心理分析的一些疑惑解开了。
从事心理治疗的体会
假如你问我从事十多年心理治疗的体会,最大得着是什么?第一,当然是能够透过自己喜欢的工作去养活自己和家人,我觉得这是自己的福气。事实上,有资料显示只有少于10%的香港人有工作满足感,不少人甚至把自己一生人大部分时间也放在不喜欢的工作上,这令我联想到希腊神话中被惩罚的西西弗斯,要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次到达山顶后巨石又滚回山下永无休止的痛苦。所以,当我鼓励年青人在择业时,应跟随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而不单单是因为社会的潮流和赚钱的程度而决定。 而第二方面的得着,就是我有幸得到受导者的信任,分担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能与哀哭的人同哭,跟他们同心同行。当然,不是所有受导者的问题我都能解决,因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帮助所有人,这亦是做心理治疗最具挑战性的地方之一。
职业心理测验
假如你是一位大学生,正在寻索自己当走的路,感到前路茫茫,有点困惑,也拒绝社会给你的定型和倒模,你可以在大学的辅导中心,做一些性格、喜好与职业的心理测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从而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工作范围。
发展心理学的启示
我在三十岁时才转做心理治疗的行业, 以为自己经历很特别,谁知当我读到发展心理学谈到成人早期择业发展的一些研究时,发现不少人在头几年的工作中,也会有不少疑惑,问到底自己是否应该继续从事这行业,就算是在大学接受专业训练的人,例如律师、医生或会计师等,也可能有过这些疑问,他们有些在工作几年后真的会转行,但也有些在经过一轮思考和挣扎后,继续留在同一行业里面。事实上,一个人在工作中的探索,就好像我们在认识自己、寻找自己是谁一样,需要时间和经历,才知道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所在。
前路由你创
希望我小小的分享,能在你寻索进修和工作方向时,对一个人在工作当中的心路历程有多点认识,假如你看完我的经历能得到一点点启滴,便达到我写这篇小文之目的了。另外,假如你是基督徒,下面是我在工作上的一点信仰经历。
人生召命
话说多年前在一个圣经展览,以下一段展出的经文仿佛上帝交给我的托付:「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以赛亚书61:1)。
看到这段挂在墙上放大了的经文,虽然我以往已看过很多遍,但当时的感觉非常震撼,我凝视了良久,像是上帝吩咐我,要用我的专业去服侍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医好伤心的人」这一句。故在余下的人生,无论长短,我仍会继续以心理治疗去帮助人,成为一位「裹心者」( 即包裹别人心灵创伤的人),并盼望能薪火相传,能培育新一代的辅导员,希望有一天我离开世界时,能做到忠于所托。
当然,每个人的经历和际遇也有所不同,用基督教的述语,就是不同人有不同召命(Calling)。假如你也想多了解自己的召命,下面有一些书籍可推介给你。
拉维.撒迦利亚。译者:杜华。 (2015)。 《人人拥有神圣的呼召》。台湾:联经出版。
(Ravi Zacharias (2007).The Grand Weaver: How God Shapes Us Through the Events of Our Live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黎永明、陈文纪、杨锡锵及张祥志。 (2016)。 《创造神学与人生》。香港:天道书楼
回想沙游治疗跟我的关系,就要追溯至2004年。还记得当时修读的辅导课程快将完结,对于未来工作仍未有清晰的方向。某天,学院的一位客席讲师邀请同学们探访他私人执业的办公室,于是我以凑热闹的心态跟大家一起前往。
2013年由瑞士回到香港,我开始投入荣格心理分析的工作,而我所提供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包括了我最喜欢的沙游治疗。2014年我曾经在通讯﹙第15期﹚写了一篇介绍沙游治疗的文章《沙游治疗知多少?》,然而,往后的十期通讯的专栏都是和读者分享有关荣格心理分析的理论基础,今天,我又回到沙游治疗这课题了。
在《沙游治疗知多少?》之后,我没有在这课题上作出分享,并不是他不重要或没有甚么可讨论的空间;事实上,沙游治疗的理论基础跟荣格的心理分析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要认识或学习沙游治疗,纵然治疗师并不是一位荣格分析师,也要对荣格的心理分析有着基本的认识。
我曾经多次提到,荣格心理分析的治疗目标是个体化﹙Individuation﹚,透过个体化过程让人成为真正的自己,这也是沙游治疗的治疗方向和目标。早前的通讯,我已介绍过个体化过程,大家可以在中心网页内重温www.allianceholistic.com.hk。个体化是一个过程,沙游治疗也是一个过程。经过了多年沙游治疗的临床经验,希望能回到这题目作出深入而具体的分享。
当我回想沙游治疗跟我的关系,就要追溯至2004年。还记得当时修读的辅导课程快将完结,对于未来工作仍未有清晰的方向。某天,学院的一位客席讲师邀请同学们探访她的私人执业中心,于是我以凑凑热闹的心态跟其他同学一起前往。那位客席讲师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也就是现在香港沙游治疗学会﹙Hong Kong Sandplay Therapy Association﹚的主席梁慧贤博士﹙Dr. Amy Leung﹚。
沙的接触
到达了梁博士的中心,大家先安顿下来;她随即给我们介绍中心内沙游治疗的设备,当时她的沙游对象存量未算丰富,但已令我感到很有趣。随后她又让我们经验沙盘和其他沙游对象。当时我不认识沙游治疗,也不知道如何开始。她简单地说,「你们可以在干沙盘内自由地玩一分钟。」对很多人来说轻而易举,对我来说「玩」是一个难题,心里想「自由地玩一分钟」即是做甚么?我是一个不懂得「玩」的人,更不要说在众目睽睽之下去「玩」,或者没有指引地「玩」,当时真感到有些尴尬。
同学们一位接着一位地完成那一分钟的「玩」,最后轮到我,不能再躲。当我坐在沙盘前,脑海一片空白,只有把双手伸出来放进沙盘里;双手开始移动和不断地打圈,感到有点迷茫;但幼细的沙在我手指间滑来滑去,感觉尚算舒服;我没有多想,只跟从双手无意识地做出螺旋式的动作。梁博士对着我微笑说,「这是movement。」其实我不懂她的意思,但我的性格十分害羞,所以也没有追问下去,只是她的微笑令我安心。
成长的过程,我们不断被灌输甚么应该做、甚么不应该做;无论在学习和游戏上,我们首先想到就是指引或规矩,自由的鼓励真的太少。沙游治疗就是让参与者自由地玩,过程中创意就会不断地启发出来。
蛇的接触
玩完沙盘,梁博士又向我们介绍其他的沙游对象。她邀请我们先看看架上的对象,然后每人只要拿起一件;但她强调「不是你们选择它,是由它选择你们」。我再次听不懂她的话,我忘记其他同学有没有提出疑问,但我没有,而且开始苦恼下一步应如何;或许有同学听得懂,又或许他们跟我同样听不懂但也不想问。大家很安静,眼睛向着同一方向,凝视着架上的东西。
回想那天的经验,是我跟「象征「﹙Symbol﹚的初次接触,感到很陌生,不知如何回应。架上有不同种类、不同颜色的小对象,在感到不知如何选择时,突然有对象吸引着我 --- 蛇。那里有数条颜色艳丽的小蛇,我的眼睛停留在那里。我犹豫是否要拿起其中一条小蛇,我心里感到害怕。我是害怕蛇,每当在书本或荧光幕上看到蛇,我也自然地回避;但架上的小蛇是假的,而且颜色美丽,没有像真蛇般令人害怕,但我仍是拿不起它。
爬行婴孩的接触
我决定寻找其他对象,后来我的视线停留在一位爬行的婴孩上。婴孩让我感到希望、积极,于是决定把他拿起来。当大家也拿起自己选择或被选择的对象,梁博士邀请我们把对象放进沙盘里。当我把爬行婴孩放进沙盘时,突然有奇怪思想出现,我想把他埋在沙堆里。然而,我所选择的沙盘位置,刚好沙量不多,我尝试又尝试,他的头始终也露出来。
我是一个内向情感型的人,较专注内在世界的感情多于外在世界的经验。我忘记其他人拿了甚么对象,也忘记他们怎样处理自己的对象,但很深刻自己当时的反应。当我继续留意被半埋在沙堆的爬行婴孩,才发现他脸上灿烂而坚定的笑容。当时心里想,那爬行婴孩很勇敢,也好奇他要向那方向爬行?还要爬行多久?
初次相遇后…
离开了梁博士的沙游治疗室,我并未发现自己对沙游治疗有特别强烈的兴趣,更没有想到在毕业后要做儿童治疗的工作,所以那次经验并未带给我很大的启发。当然今天的我知道,那是一个过程;在我还不知道未来有甚么事情会发生,事情却已在无意识里开始了工作。
原本只为了凑凑热闹的探访,后来却成为明白受助者做沙游的宝贵经验。我的受助者,不一定要做沙游,更不一定每次面谈也做沙游,这是他们的选择。就好像我并没有在初次接触沙游,就选择要学习沙游,却成为了我个人的经验。受助者初次做沙游,或许充满好奇、期待,但亦可能因为不知从可入手而充满焦虑,甚至想要放弃。个人的沙游体验让我对他们多一份明白。
往后5年,我的工作没有沙游、没有儿童,只集中做成人的个人辅导和心理治疗,但沙游治疗跟我的关系没有就此停下来;今天回望,当时的经验在我内在心灵不断地工作。直到2009年,我跟沙游治疗再次遇上,并且带来我生命和专业上很大的转变。这也是下期专栏的内容,到时继续跟大家分享我的沙游旅程。
很多夫妇能分工合作令家庭正常运作,可是感情生活犹如枯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究竟枯木可以生机再现吗?
在逼人的都市生活里,工作加上照顾儿女的,往往令夫妇疲于奔命,感情干涸,像一部失灵的感情wifi蛋,联机不稳定,甚至有时联机中断。感情联机有两大部分——与自己的情感连结和与伴侣以情相系,最强度的联机状态前者是里外一致、活出真我;后者是心有灵犀、互爱互谅。所谓以情相系,包括了对伴侣开放自己的内心、有适切的响应及情感非常投入,对伴侣的说话、行为、感受非常敏锐和注意。
怎样明白自己、接触内心?怎样的相处有利夫妇情系心牵?本文尝试从寻找爱的语言入手,再进深谈谈如何接触自己的深层情绪并与伴侣分享,以及怎样的对话较有助夫妇正面联机。
寻找爱的语言
盖瑞.巧门在他的著作《爱之语:两性沟通的双赢策略》(注1)中以5种爱的语言来代表一般人对伴侣表达爱的途径,分别是:
- 肯定的言词:用言语表达肯定、欣赏和爱慕;可以说是直接称赞及认同。
- 接受礼物:有些人着重礼物的价值,愈贵重显示关系愈重要,有些人则着重情意,对方了解自己的喜好与需要吗?投其所好往往令收礼物的一方感到被爱。
- 服务的行动:即以行动表达关爱,例如情人节为伴侣亲自下厨烹调对方喜爱的美食、为爱侣分担家务、协助其工作,替对方按摩等。
- 身体的接触:包括亲吻、拥抱、爱抚等。
- 精心的时刻:指二人相处的优质时间,如拍拖时一样,焦点放在对方身上,不论是甚么活动,目的是增进感情、共享欢悦、深入分享,创造美好回忆。
这五种爱的语言犹如维他命,健康的关系一般全部齐备,只是因应夫妇不同的性格特质和需要,有不同的重点。通常每个人都有一两样特别喜欢的爱的语言,是你期待伴侣给你的「礼物」,没有对错优劣之分,却有主次之别(主要与次要的爱的言语),在乎了解与配合,当你收到渴望的「礼物」,感觉特别窝心甜蜜。
你知道自己的爱的言语是甚么吗?试试就上述五项中从1到5排列出来,1代表你最喜欢的爱的语言,5是较不重要的。你的感受和渴望会告诉你甚么是你主要的爱的语言,静下来细想你的经验就不难发现。当你知道自己主要的爱的语言后,可找个机会告诉伴侣,同时核对你是否了解对方的排序。爱情犹如植物,需要滋养和细心照顾,否则会枯萎或不健康。有些人不了解伴侣的需要,自觉付出很多对方却不领情,实在可惜。知己知彼,相惜相顾,实在是历久弥新的智慧。
与自己的情感连结
人人都想知道怎样爱人和被爱,最好的指引就是双方的感受。关系基础良好的夫妇,只要加强正面的相处,调整爱的语言以响应对方情感的需要,已能维持良好的情感连系。可是夫妇间的大小磨擦,常蚕食夫妇的感情,是感情连系的障碍。当一方或双方心中有很多不满,很容易把夫妇拉进前文所述的负向互动循环中(参第24期之谁可相依专栏<同心退敌>一文)。
情感失联时双方都需要独处,进入自己的内心深处,明白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然后才可以向对方揭示隐藏在怒气或冷漠背后的心灵实相——依附恐惧或未满足的依附需求。一个与自己内心情感失去连结的人,容易被表层情绪例如愤怒牵着走,在对错的争辩与爱恨的纠缠中迷失,或麻木抽离、超级理性。
要接触内心感受,需要独处的空间,诚实与自己对话,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部分:
- 检视当下,我能够接触自己的感受吗?甚么阻碍我接触自己的感受?甚么时候我会变得理性?例如每次感到焦虑时就会抽离情感、诉诸逻辑,往往是为了掩饰内心的不舒服,尤其当我对伴侣的情绪束手无策时。又例如丈夫受不了太太的情绪就建议很多方法,将太太的情绪拨开甚至否定。
- 聆听内心的恐惧和无助感,甚么是最大的威胁?我最怕甚么?在相依经验中甚么对我最重要?(注2)
- 内心深处有哪些感受? 不同的感受反映了甚么依附需求?
- 在相处中哪个时刻最差?甚么感受最差?我心中作出甚么负面结论?当我感到难过和恐惧时,对方有甚么反应令我的依附恐惧更甚?(可以用动词来描述对方的反应。)
- 回忆相处中的影像、字句,甚么触碰到我内心深处的感受和脆弱?(仔细端详他们指向的深层感受如恐惧、羞耻、伤痛、失落等)对我来说这些言行表达了甚么讯息?甚么讯息最可怕?
- 问自己我最需要伴侣怎样对我,才能令我感到更安全/被爱?我怎样表达我的需要可能令对方有正面的反应?怎样表达会令对方感到被埋怨、指责而变得自我防卫?
- 如果我承认伴侣的感受,有甚么会发生呢?
- 对我来说甚么是最深的痛苦?可能是孤独,当我们失落和惊恐时,我们所爱的人不在,人不在或心不在,情感失联;也可能是自我的价值被否定,被伴侣嫌弃或拒绝。
与伴侣加强情感连结的对话
当你与自己的情感有良好的连结,你能否与伴侣分享以上8题的答案?要向伴侣揭示内心的脆弱,是一个冒险的行为,双方必须充满尊重,以正面的态度响应对方——不指责,不攻击,不抱怨,不讽刺,而是开放坦诚,和平冷静。也要用心听、慢慢说,不争论道理或谁对谁错,聚焦于明白对方及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在真情对话中加强情感连系。以下是一些互动中的提示:
1. 我们不能控制对方的言行,却要控制好自己,例如改变指责对方的姿态,变为探索与表达自己反应背后的感受和动机;或是改变退缩不表达的习惯,勇敢尝试表白。
2. 当你冒险开放自己,对方看不见或不相信你的改变,以为你又要指责或抱怨甚么,因而作出负面的响应,你们很容易又掉进负面的互动循环中。这时候你需要重复表达,直至对方注意到你的改变。
3. 当你感到关系不安全时,实在难以冒险承认自己的脆弱,反而想控制自己的感受,隐藏甚至否定感受存在。这时你需要先觉察及接纳自己的感受,寻找可信任的亲友支持,才逐少向伴侣表达内心的脆弱感受(深层感受如恐惧、内咎、孤单、不安全、受伤等都是较脆弱的)。你可以先告诉伴侣你对于分享自己内心世界的恐惧,例如害怕他/她误会你或拒绝你,并告诉他/她你需要怎样的支持。
4. 出现负面循环或情感失联时,最少要讲出一种深层感受,冒险承认自己的依附需求。
5. 聆听的一方可以这样响应:
- 告诉对方你听到他/她所说的话有甚么感受?你明白了甚么?有甚么发现(从前不知道的)?
- 如果你有困难听进去,当他/她说甚么时你有困难听?当时你怎么理解?又有甚么感受呢?一起了解这些感受,澄清对方想表达的意思。
6. 如果对方用了很抽象的描述,你可尝试用简单具体的字眼重述。例如太太说:「我最怕你当我冇到。」丈夫可问:「你最怕跟我说话我不回应你吗?」也可以探讨一下「我怎样的反应让你觉得我当你冇到?」
7. 当一方感到迷失或不知所措时,尝试接触他/她内心的恐惧,最怕会发生甚么?这样分享有甚么感受?
8. 你想伴侣情绪好转,就要他/她觉得你在,你愿意陪伴他/她,而且你很关心他/她的痛苦。
9. 优质的聆听是你听到对方内心深处的感受,响应时顾及对方的感受,可直接告诉他/她你听到甚么心声——感受和需要,切忌怒气冲冲或超理性地响应。
10. 最佳的回应是甚么?专注地聆听,跟对方核对你听得是否准确,而且表达你欣赏对方的真情表达,你愿意作出正面响应,当然你需要探索怎样响应伴侣的需要最适合。
小结
夫妇的感情连系质素是关系的指标,人人都渴望在感情上与伴侣互相满足,相亲相爱,但亲密感需要培养、栽种。在繁忙生活中为伴侣预留神圣空间,建立安全感让双方畅所欲言,互相聆听、明白、支持。怎样恩爱的夫妻,也有情感失联的时候,若能正面表达你的依附渴求,感受到伴侣的感受,不困于自我防卫中,情感随时可以再度联机。当双方都致力作出情感调适与响应(emotional attunement),感情连系定会更强更深更稳固,关系中更多和谐、共鸣与共融。这种生死相许的情不是神话,始于与自己的感情连结,并与伴侣分享,学习优质的聆听和作出最佳的回应。
注1: 盖瑞.巧门着,王云良译《爱之语:两性沟通的双赢策略》,中国主日学协会出版,2016年 (英文原著:The Five Love Languages: How to Express Heartfelt Commitment to Your Mate by Gary Chapman)
注2:依附恐惧和依附需要其实是银元的两面,常见的依附需要包括被接纳、被尊重、亲密、情感连结、被了解、支持、关怀、被重视、感到被爱、被珍惜、被肯定、被欣赏、得到注意、觉得有用、有影响力、得到保证、宽恕、被需要、恋慕、有吸引力、无条件的爱、感到独特、能自主、有空间、能掌握自己的生命、有安全感等。
参考书籍:
- 盖瑞.巧门着,王云良译《爱之语:两性沟通的双赢策略》,中国主日学协会出版,2016
- Johnson, Sue. Hold Me Tight—Seven Conversations for a Lifetime of Lov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2008, Part 2, conversation 4 pp.141-164.
一般人对同理心的理解,是设身处地去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但表达同理心的重点,是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理解并接纳他自身的感觉。这正正是运用同理心具挑战性的地方。
每次举行亲职训练,家长们很多都期望学习到有效管教子女的方法,但我在讲解行为改变的技巧之前,我更着重教识家长们同理心的运用和重要性。从我一路以来对子女和家长相处的经验与观察,比较善长运用同理心与子女沟通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普遍表现得更有自信、较少出现「扭计」或情绪失控的情况、 与父母的关系更亲密。家长在运用管教技巧时,若没有运用同理心,行为改变的果效也会事倍功半。
怎样运用同理心 - 同理心的四个主要元素
一般人对同理心的理解,是设身处地去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但表达同理心的重点,是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理解并接纳他自身的感觉。这正正是运用同理心具挑战性的地方,因为要接纳与自己不同的感受并非易事。例如,当孩子在跟家长哭诉他的同学笑他的默书成绩差,家长可能会觉得那很小事,用不着有那么大的反应,或可能觉得他没有用心温习所以给同学取笑也是自找的等等。若要用同理心去响应,就要放下自己的感觉,从他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纳跟自己不一样的感受。真正有效的同理心包括以下四个元素:
1. 用孩子的眼去看世界 - 从孩子的角度,尝试用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去看事件。例如:一般情况下,小孩子会比大人更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语; 小孩子亦未必能准确判断其他人的说话究竟是善意的说笑或带攻击性的嘲笑。若家长能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事件,便会更容易理解他们的反应。
2. 放下自己的批判 - 先把自己的感觉和反应放下,不要那么快对事件下定论(例如:「好少事啫!」)或表达你的见解和意见(例如:「佢地同你讲下笑之嘛!」、「乜你咁小器架!」等)。
3. 尽量去明白和对孩子当下的感觉身同感受 - 从自己的经验和记忆里找出跟孩子相似的感受,会有助自己更加明白孩子当下的心情。例如:就算自己好难完全理解被同学说说笑有什么大不了,也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公司给同事当面批评时的感受,去明白多点孩子此刻感受到的伤心、愤怒、被排挤等感觉。
4. 对孩子表达你的明白和接纳 - 在用心聆听孩子对事件的描述和自己的想法之后,家长可以总结听到的事件经过,及告诉孩子你明白他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可以多用反映的字句(reflective phrases)去表达你的理解,例如:「似乎你觉得⋯⋯」、「我听得出你感到⋯⋯」、「你系咪觉得⋯⋯」、「唔怪之得你觉得咁⋯⋯」。
同理心的重要作用
当孩子感觉到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被明白、被接纳、和被重视,他们的负面情绪将会更容易得到舒缓,亦会较愿意听取和接受家长给予的意见和提醒。不论是大人或小孩,当被明白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感到自己被视为有价值的,他们便会更愿意去明白自己和作出正面的改变。长远而言,小孩若能在成长环境里充足地得到这心理健康的重要养分,这对他们身心灵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大而正面的促进作用。
Reference:
Wiseman, T. (1996). A concept analysis of empath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3, 1162-1167. http://dx.doi.org/10.1046/j.1365- 2648.1996.12213.x
过去已过去,未来又未到,在面对烦恼时,我们只拥有现在当下此刻去作合适的回应。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www.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是诚信综合治疗中心网页上的「留言区」,多年来透过此网页平台收到不少浏览者的留言,表达他们关注的问题。本中心的顾问及专业团队,包括精神科医生、临床心理学家及心理辅导员等定期回复。专业团队的响应除了解答留言者外,我们更希望能为公众提供一般心理健康教育信息。通讯编辑尝试定期从网页的公开「互动平台」中的响应文章中,转载合适内容在这专栏和读者分享,希望读者也有所得益!也欢迎读书登入中心的网页www.allianceholistic.com.hk浏览「互动平台」的其他文章!
问题
近日一宗虐儿致死的伦常案,搅动了我们学生(5-8岁)的心灵。他们问家长:「点解个爸爸要打死姐姐,是否姐姐唔乖?」又有小朋友认为是死者曳……家长们无言以对。教会难免要回应(小朋友及家长)。可否给予意见、数据作响应呢?
亲爱的教牧同工:
多谢你的网上留言。
这宗虐儿致死的悲剧,不但搅动了你们学生及家长的心灵,也刺痛了我们这群助人者的心。无论是身体虐待、疏忽照顾、性侵犯或精神虐待,很多人看到这些虐儿报导,心里都会有一份沉重的感觉,为受虐的孩子感到难过、痛心,担心他们心灵的创伤及日后的成长,同时也会问「为甚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虐儿的成因
虐儿的成因很多,大部份施虐者都是孩子所认识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为何父母可以这样伤害自己的孩子?有些施虐的父母童年时也曾经被虐待,影响了他们的性格发展、心理健康或管教子女的信念;有些被焦虑、躁郁、滥药、酗酒等问题影响,难以控制他们的情绪及行为;有些因不同原因(例如:意外怀孕、重男轻女、孩子有缺陷)而对孩子产生抗拒,甚至厌恶;有些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不懂得处理孩子的问题,缺乏耐性、同理心及适当的管教技巧,仍然错误地采取「棒下出孝儿」或「天生天养」的做法。其他因素(例如:婚姻问题、失业、经济困难、支持不足)也会增加父母的压力,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态度。
家长可以如何响应?
孩子问家长:「点解个爸爸要打死姐姐,是否姐姐唔乖?」年幼的孩子,不会理解虐儿的种种原因,更不会想到那是父母的错!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只知道孩子「唔乖」便会受到惩处、责骂,甚至体罚。家长响应孩子的提问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坦白告诉孩子,你们并不知道详情,例如:「为甚么那个爸爸这样对待姐姐,我们也不知道,警察正在调查中。」
2. 肯定这不是受虐者的错,例如:「每个小朋友都会有做得好及做得不好的时候,即使姐姐唔乖,那个爸爸都不可以打姐姐。」
3. 向孩子保证这事情不会发生在他/她的身上,他/她是绝对安全的,例如:「大部份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不会伤害他们。我们爱你,不会伤害你。请放心,如果你犯错,我们会不开心,但我们会用其他方法教导你,一定不会打你,暴力不可以解决问题。」
4. 了解孩子的感受及忧虑,例如:「这件事令我们心里不安,你呢?有何感受(不舒服、担心、恐惧)?
5. 用你们行之有效的方式安慰孩子,例如:拥抱他/她、与他/她一起祈祷。
6. 教导孩子保护自己,有需要时要寻求协助,例如:「就算是成年人或父母,都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以,如果你受到伤害,必定要把事情告诉可以信赖的人,如:社工、老师、医生、警察,他们会帮助及保护你。」
教会可以如何响应?
教会又可怎样回应呢?小朋友方面,同工可参考上述各点,了解孩子的感受及忧虑,给予安慰,并修正一些错误的想法。家长方面,可做多些预防工作,例如:
1. 举办家长讲座或小组,让家长认识孩子的发展,接纳个别差异,对孩子建立合理的期望,适当地处理自己的情绪,采用有效的管教方法。
2. 平日多鼓励家长分享照顾孩子的压力与困难,并留意家长本身是否认识儿童的发展,有没有高估了孩子的能力,或对孩子缺乏耐性及同理心,务求尽早给予支持,预防父母压力「爆煲」,把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3. 加强关顾工作,对于有情绪病、婚姻问题、经济困难的家庭,可鼓励他们寻求辅导或经济援助,以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4. 建立家庭之间互相支持的网络,以免他们孤立无援。
此外,同工与小朋友及家长接触时,如怀疑有虐儿的情况,应及早转介予社会福利署跟进。(如欲了解更多有关信息,可收看【杏林在线】虐儿有迹可寻?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250549)
祝愿各家长及孩子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