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君,妳好,多謝妳的電郵及問題。
電郵中提及妳用上八年多的時間,以雙管齊下(藥物加上心理輔導)的方法,學到了穩定情緒,漸漸踏上康復的路程;似乎妳付出的努力已帶來一定的成效,我們也為妳欣喜。至於何時適合停止接受心理輔導,可參考以下的指標:
1. 從需要出發
心理輔導/治療的節數往往是次要的考慮,最重要是在這些面談中,想要達到甚麼目的?心理上的需要或問題是否能被滿足或解決?
用個兩條腿走路的比喻,如果右腿比喻為藥物,左腿為心理輔導/治療,妳覺得訓練到妳的左腳能夠堅韌地去踏上人生路沒有?換言之,妳有否信心已掌握到病情及病徵的知識、影響情緒的因素,並培養到正確的態度及技巧去應付因環境轉變而帶來的衝擊?
若妳發現好些方法知易行難,那可能顯示問題的表癥背後仍潛藏著更核心的困難,例如:性格慣性、根深柢固的不良信念、埋在心靈深處的創傷等;若不深入地了解及解決這些核心問題,恐怕情緒困擾還是會反覆出現,或在技巧的實踐上事倍功半。
2. 配合情緒變化,作彈性的輔導安排
心理輔導/治療的歷程,可以容納具有彈性的安排。當情緒困擾的密度、嚴重程度及持續程度都處於極高狀態的時候,求助人的日常生活自然會深受影響,那時安排密集的輔導/治療是能夠有助舒緩病情的影響。隨著病情及問題得到改善,輔導/治療的面見安排亦可以越來越疏,最終是希望求助人能夠有效運用自己及外部擁有的資源 (例如:家人及朋友的支援) 去應付問題。
3. 輔導作為後備資源之一
妳提到「間中」仍會遇上「處理不到」的情緒,這也是很正常不過的現實情況。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已熟悉妳的輔導員/心理學家,因著對妳的認識,可以助妳更快地尋找到當刻困擾的出路,而這並不是一份依賴,反而可看成為一種有效去處理問題的方法或資源,常儲備在妳的應付問題資源清單上,有需要時拿來用。
希望以上的指標能給妳一些方向,亦鼓勵妳坦誠跟妳的輔導員/心理學家講出妳的看法,聆聽對方的見解,尋找一個最有效針對妳個別需要的面談計畫,讓妳能得到適時、適地、適人的幫助!
李詠茜博士(高級臨床心理學家)
顏昭華先生(臨床心理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