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出現咬手指行為,家長宜先了解這行為反映了孩子有甚麼困難,才決定用甚麼方法嘗試幫助他。由於小朋友感到安全才會透露心事,最好先由他能信任的家人或師長介入。
家長可先作觀察和評估:小朋友現時幾歲?咬手指的行為從甚麼時候開始?怎樣咬?有傷口嗎?對他有甚麼影響?有多頻密出現?如果小朋友一緊張就咬手指,甚麼會令他緊張?有沒有其他方面反映他很緊張(例如表情、說話、磨牙等)?
孩子也有他們的壓力,尤其在學業上及人際關係方面容易遇到困難。年紀愈小則愈難用言語清楚告訴父母他們的思想、感受和需要,父母必須細心觀察、主動關心。如何關心要視乎孩子的成長階段及性情,問候幼兒期(六歲前)、兒童期(小學階段)和青少年期(初中或高中)的孩子,手法會有所不同,但真情的關懷、溫和的態度是最重要的。
如果孩子年紀較小,當你看見他咬手指時,不妨立即走近,以溫柔關切的口吻問他發生了甚麼事?有甚麼地方父母可以幫忙?如孩子表達時有困難,家長可給他一些選擇。聆聽的時候,切忌批評或責怪孩子,也不用急於提供解決方法,多去明白、和應他當時的感受,讓他可以盡訴心中情,已是減壓的第一步。你愈能深入了解問題何在,對尋找解決方法愈有幫助。
家長亦可聯絡班主任或輔導老師,更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適當時與他們合作幫助孩子面對令他緊張的難題。如果經過父母、師長的初步介入仍未能助孩子舒緩緊張情緒及面對問題,可尋求專業輔導。輔導員可透過支援父母或/及為孩子進行輔導而幫助孩子。一般來說,十二歲以下的孩子可使用遊戲治療,需在輔導員與父母作評估後才決定治療方案。
康貴華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梁趙穎懿女士 (高級心理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