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进阶搜寻
焦虑、掌控、接纳
作者 : 余漫怡女士
专题 : 焦虑症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日期 : 2022-04-30

在疫情笼罩的香港,大家觉得很不安全。越不安全,人自然就要掌控......

全文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故事,虽是虚构,却让我印象深刻。有一位登山者在一次攀登峭壁时遇上了雪崩。突如其来的崩塌让他坠落悬崖,所幸他拉住安全绳,虽然悬空,却没有受伤。天黑了,在黑夜里,岩石继续崩塌,他一次次往下坠落,已不知往山谷坠下多深,只知死死抓紧安全绳。但在黑暗中有一个声音,他觉得是上帝的声音,对他说:「放手吧。」他却坚决不放手。第二天早晨,救援队赶到山谷,发现他吊在石壁上,冻死了。他仍紧紧抓住安全绳,但脚离开谷底地面不足半米。这个故事常让我唏嘘:紧紧抓住是不是一定最安全呢?

 

在疫情笼罩的香港,大家觉得很不安全。越不安全,人自然就要掌控:不停喷酒精、不停增加消毒措施等等。但越要掌控,越发现更多漏洞,越发焦虑。其实,焦虑早已是现代人的通病。早在2017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已经宣称,焦虑症代替抑郁症,成为了美国人情绪病的主流。根据「2021年全港精神健康指数」调查,23.5%的受访者有焦虑症的症状,高于有抑郁症症状的比例(后者为18.6%)。

 

笔者在心理治疗中曾接触过不少焦虑症的求助者。我也常常问:现代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以致人越来越焦虑呢?这个问题很复杂,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但我发现,现代人追求掌控、崇尚完美的精神很可能扮演了相当的角色。

 

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人定胜天」的自信成为主流文化,觉得一切能掌控是理所当然。中国人的进取精神又格外强烈,崇尚拼搏、奋斗。当人越努力于某个目标,往往会增加了追求完美的倾向,无论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孩子的母亲,一位追求好身材的少女,还是一个备考中学文凭试(DSE)的学生。大部分美少女都会发现,她们越追求苗条的曲线,每次照镜子时就会看见更多的肥肉,于是更加焦虑。而人在不完美抗争之中,会想致力于完全掌控,把越来越多人推向焦虑的边缘。但难道要接纳这些限制、缺陷吗?不,现代人把「接纳」等同于颓废、消极、躺平,所以嗤之以鼻。

 

近年来有一种新兴的心理疗法,名叫接纳与承诺疗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这种疗法的精髓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描绘。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巴士司机,载着一批乘客往某个目的地。但中途上来了几个很麻烦的乘客,他们大叫大嚷,要我们改变路线去另一地点,并且坚持不下车。这个司机可以与他们纠缠、要赶走他们,也可以对他们置之不理,专心开车,继续往既定的目的地。后者就是ACT所倡导的:接纳这些「问题」、缺陷,不需要对它们过度反应,只需看清人生的大方向并专注前行便可。

 

这种疗法鼓励人去接纳难以改变的处境(例如疫情)、个人的基本特质(例如智力水平)、和某些强烈的情绪感受(例如哀痛、痛楚)。因为越是想要去掌控、改变它们,我们反而更多被它们掌控。我们越能接纳现实,眼光就越超越、全面,也能善用我们所拥有的。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正含此意。

 

不接纳有很多表现方式。例如一位太太不停抱怨、挑剔丈夫工资低,可能是不能接纳丈夫甘于平凡的性格,极力想改造他;一位妈妈常常担忧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学,看见他拖延功课就过度反应,可能是不能接纳孩子的人生有不确定性;一位美术学生在交一份作品前通宵作最后的润色,可能是不能接纳自己有不完美;一位五十岁男士发现身体出现了慢性疼痛,就如临大敌,过度求医,可能是不能接纳身体会衰退。以上四个寻求掌控的例子,从某个角度看来都是「进取」的,但他们的执着很可能不会带来实质的改变,只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更焦虑。

 

研究显示,女性患焦虑症的机率远高于男性,甚至是后者的两倍。笔者有时想,这会不会跟女性更关心他人、待人接物更细心有关呢?掌控的出发点常常是好意。例如妈妈爱锡儿女,极力要保护他们不受到任何伤害、亏损,这是好意。但凡事物极必反。人的好意、努力也很容易过火,成为了掌控。

 

接纳不是容易的,它需要信心。爱掌控的人常有灾难化思维,深信「不立即改变,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拖延功课,脑海里可能已经出现他名落孙山的画面。灾难化带来的恐惧摧毁了妈妈对孩子的信心,不相信孩子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即使这位妈妈是有信仰的人,相信孩子的前途在上主的手中,在那刻的恐惧中,她这份信心也完全抛诸脑后了。人越是努力,就越有一种错觉:没有他/她的努力,地球就会停止转动了。

 

接纳也需要恩典。掌控的人往往定睛在半个杯子空了,而看不到另一半是满的。恩典则说:「我看见你的不完美,你的错误,但你的美好同样真实」。但愿烦恼的少女,能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它虽然不是最精致,但自然往往焕发出青春的魅力!而因焦虑而伤害过孩子的妈妈,现在若能原谅自己,向孩子道歉,反而可以带来最大的医治。

 

接纳并不是躺平、消极。适时的接纳停止了无意义的纠缠,往前走,善用有限的资源。有人接纳疫情带来的限制,充分利用在家的时间让自己的厨艺升级;有人接纳自己的孩子天性腼腆内向,培养她/他走出适合内向型人格的道路。

 

总结以上,积极、努力是重要的美德,但过火时容易变成掌控。人需认清自己的有限,分辨在何时需要放手。否则,可能像文章开头的那个小故事,因掌控带来更大的伤害。在这个焦虑的世代,我们也许需要多一份顺其自然,留有余地,允许自己也允许别人犯错。

 

笔者一直很喜欢一段古老的祷文,又称为「宁静的祷文」 (Serenity Prayer)。甚愿我们都拥有这份智慧!

 

「上主,

求你赐我宁静,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

求你赐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求你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

返回
Eng